龍門石窟必去景點推薦_龍門石窟有哪些旅游景點
摘要: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與大同?云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它是洛陽除了牡丹之外的第二個城市名片。 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
龍門石窟必去景點推薦_龍門石窟有哪些旅游景點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與大同?云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它是洛陽除了牡丹之外的第二個城市名片。
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現“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
龍門石窟始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后,后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龍門石窟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以上兩洞的洞窟及窟頂裝飾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凈土堂、龍花寺、極南洞等為唐代代表洞窟。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龕,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個,如二蓮花洞、看經寺洞、大萬伍佛洞(又名擂鼓臺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龍門石窟主要洞窟介紹
奉先寺
位于龍門西山南段,是唐高宗李治所創建,它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唐代雕刻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奉先寺造像布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主像盧舍那大佛是整個石窟最大的一尊佛像,通高17.14米。
古陽洞
位于龍門西山南段中部,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而規模宏大的一座石窟。它開鑿于公元493年或此之前。古陽洞內窟頂及其余部位都布滿了大小不等的各式各樣的佛龕,南北兩壁有計劃的安排成三列大型佛龕,且佛龕大多數都刻有“造像銘”,統計多達800多品,因而古陽洞又是中國石窟保存造像銘最多的一座洞窟。
藥方洞
位于龍門西山南部。在這個洞內因刻有古代的藥方,所以稱為藥方洞。藥方洞始建于北魏晚期,經東魏和北齊,至唐初仍有雕刻,藥方洞是龍門具有北齊造像風格的唯一大型洞窟。
香山寺
建于東山山腰,其建筑古樸渾厚,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將給密友元稹撰寫墓志銘的潤筆費,捐修香山寺,并撰寫了《修香山寺記》。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白居易還把自己在洛陽12年所寫的八百首詩,編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經堂內。白居易曾常住寺內,自號“香山居士”。白居易死后家人便把他埋葬于此。
龍門石窟必去景點推薦
盧舍那大佛
龍門唐代石窟中,奉先寺大像龕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凡是到過龍門的人,都會被盧舍那大佛的博大壯美所震撼。奉先寺位于西山南部半山腰間,后代稱九間房。奉先寺在開窟造像時,別具匠心,一反常規,不采取全部開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勢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烘托出一種渾然天成的浩然大氣。摩崖像龕南北寬36米,東西進深40.70米,為一巨型露天窟龕。
拾級而上,登上窟龕的平臺,崖壁間一尊巨大的雕像即刻映入眼簾,這就是名揚天下的大盧舍那佛像。大盧舍那是龍門石窟最為壯麗的一尊石雕像,它典雅安詳地坐在八角束腰澀式蓮座上,其明麗秀雅,雍容高貴的氣勢,把大唐藝術推向了極致。我們的子孫,世世代代都會為它的神奇感到驕傲和迷惑。
在這個神圣與恢弘交織著的崖壁間,任何人都會被這氣勢雄偉、直上云天、神態祥和寧靜的雕刻藝術所征服,感到前所未有過的身心震顫和靈魂的激蕩。據說大盧舍那是釋迦牟尼的報身像,就是說,它是釋迦牟尼的另一種身份或境界,它是理想的化身。
大盧舍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梵語“盧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輝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陽神信仰而來。1500年來,大佛僅雙手及腿部以下因早年地質層的裂隙結構及氣溫變化因素而塌毀,其余仍基本保存完好。雖然如今人們已經無法真切地看到當初大佛被粉飾一新,受人頂禮膜拜的情景,但是仍可以推想出當初皇家貴族在此舉行隆重祭禮的場面。無疑,這里的一切所表現的是大唐盛世的偉大和繁榮。
站在近處,舉目凝望大佛,會使人驚嘆不已。大佛身著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繞至左肩,覆蓋著全身的舒緩的衣褶,飄逸而浩蕩。看似流水,然而在薄薄的衣襞下卻顯示出壯碩軀體的健美之質感。透過佛身壯實厚重、韻律般的道道曲線,以及額面上大而彎曲的眉線和微微浮起的唇線,我們看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鮮活的藝術氣息。
大佛的身后光艷奪目,是馬蹄形的神光和寶珠形的頭光,突出了大佛器宇軒昂之勢。身光上冉冉躍動的火焰紋,以及飄然飛動的飛天,給大佛以舒適悠然之動感。尤其三層熠熠生輝的頭光使得原本不大的頭部質感,加上那長長的內削而下垂的耳垂的質感,使其更加清麗幽靜和厚重莊嚴起來。當你和它那永恒、恬淡、慈祥、智慧的目光對視時,你會頓覺心境空靈升華,恬然平靜,會立時變得大徹大悟,超凡脫俗。
摩崖三佛龕
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這種造像組合在我國石窟寺中極為罕見。中間主佛為彌勒,坐于方臺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彌勒佛是“未來佛”,是作為現在釋迦摩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武則天利用彌勒信仰為其登基制造輿論,登基后又自稱“慈氏”(即彌勒),推動了迷了信仰的風行。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著武周政權的垮臺,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卻為我們了解石窟造像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97616旅游網:www.917925.com
看了本文章的96%游客還看了:
-
龍門石窟在哪個市_龍門石窟在哪個省_龍門石窟在哪里
龍門石窟在哪個省?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城南6公里處的伊闕峽谷。伊河從峽谷中穿流而過,香山與龍門山兩山對峙,山上便是龍門石窟。... -
龍門石窟門票_龍門石窟門票多少錢_洛陽龍門石窟門票價格
龍門石窟門票價格。龍門石窟門票:90元(含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 ,優惠半價: 45元/人 ... -
龍門石窟必去景點推薦_龍門石窟有哪些旅游景點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與大同?云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它是洛陽除了牡丹之外的第二個城市名片。 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