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墓之謎
摘要: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軍遠征西夏途經鄂爾多斯高原,目睹這里水草豐美,心里特別高興,即興吟詩一首:“梅花幼鹿棲息之所,戴勝鳥兒孵化之鄉,衰亡之朝復興之地,白發吾翁安息之邦。”成吉思汗死后,人們就遵囑將他葬在...
成吉思汗陵墓之謎
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軍遠征西夏途經鄂爾多斯高原,目睹這里水草豐美,心里特別高興,即興吟詩一首:“梅花幼鹿棲息之所,戴勝鳥兒孵化之鄉,衰亡之朝復興之地,白發吾翁安息之邦。”成吉思汗死后,人們就遵囑將他葬在這里。成吉思汗行宮位于陵園東南角約l公里處。由直徑18米、高13米的金頂大帳、側殿、高8米的選汗臺、射獵場、賽馬場、3輛車輪高2米的巨大戰車等組成。
不過,各國考古專家對成吉思汗墓地確切位置的圈定,比較認同4個地點。一是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的地方;二是蒙古國杭愛山;三是中國甘肅的六盤山;四是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旗境內的千里山。但這些都只是推測,至今仍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
一直以來,成吉思汗陵墓所在地點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考古學大謎團之一,而現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一般都被認為是一座衣冠冢。
被認為是成吉思汗后裔的一位大連女士向民間歷史學家透露:“成吉思汗墓地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墓地所在洞中有大量財寶,還有制成木乃伊的成吉思汗尸體。
歷史學家赴當地調查后,發現了該女士所說的洞窟。就成吉思汗的墓地所在地,有在蒙古或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等之說,至今也沒確定。如果墓地能被確認,將成為重大考古發現。據日本共同社等媒體報道,有關部門已于9月開始進行調查,據說為了避免盜墓,該消息被當作絕密。
據北京的歷史研究學者滕木其樂(54歲)介紹,提供墓地信息的是蒙古族女性烏云其其格(80歲),她被認為是成吉思汗的第34代子孫。墓地的位置從祖輩開始通過口頭傳承至今,家人每4年都會拜祭一次。
墓地在山里的洞窟內,烏云其其格透露墓地里藏有很多財寶,包括當時的戰利品和書籍等。洞窟里有很多洞穴,其中一個保存著制成木乃伊的成吉思汗尸體。根據她的描述,滕木其樂去年7月赴當地調查,確認了洞窟的入口。
烏云其其格的說法目前尚未得到文物考古部門的驗證。2001年8月,美國一考古隊在烏蘭巴托附近發現了一個城墻環繞的墓地,并向外界宣布“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墓”,但后來被證明是匈奴墓。幾年前,成吉思汗的第34代嫡孫奇忠義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曾表示:“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并不僅僅是衣冠冢。其有很多秘密,但是不能說。”
按照傳說,2500名工匠為成吉思汗打造了陵墓,為了讓陵墓的具體位置成為千古之謎,工匠被400名士兵全部殺死,這些士兵在返回都城后也被集體處死。他們的耳朵被割了下來,以證明他們全被殺死。因此,知道成吉思汗陵墓具體位置的人少之又少。
《蒙古源流》說,成吉思汗逝世后,“于彼處建白屋八間,在阿拉坦山陰哈岱山陽之大鄂特克地方”。這八座白色的蒙古包,稱為“鄂爾多斯”,供奉成吉思汗的英靈和遺物。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鄂爾多斯輾轉遷徙,行遍萬里草原,供人們瞻仰。清朝初年,鄂爾多斯遷到伊克昭盟郡王旗。八白室所在地因此得名“伊金霍洛”,意為“圣主之陵園”。
成吉思汗的第三十四代孫、草原上的最后一位王爺(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郡王)、原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年已75歲的歷史學家忠義老先生認為,蒙古人作為草原民族,沒有肉身崇拜的傳統,人去世了,實行土葬、水葬、天葬。在成吉思汗陵中不可能保存他的遺體。
那么到底成吉思汗墓地是否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呢?只有通過進一步確認與發掘之后此謎才能真正解開。
成吉思汗,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世界歷史上的杰出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帝國的大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投奔克烈部王汗,收集亡父舊部,逐漸恢復實力。約在金大定未建立宮帳,稱汗。與札答闌部札木合等作戰,敗績,史稱十三翼之戰。金承安元年(1196),與王汗聯兵助金截擊塔塔兒部翰里札河(今蒙古烏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魯(即眾部落之首)之官。又隨王汗與乃蠻部戰,戰后諸部來附,勢力增強。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與王汗戰勝以札木合為首的蒙古高原十余部盟軍。滅塔塔兒四部,據呼倫貝爾草原,實力大增。三年,被王汗發兵掩襲,敗退至班朱尼河(呼倫湖西南)。不久,乘王汗不備,奇襲王汗牙帳,滅克烈部。次年與乃蠻部決戰,滅乃蠻。六年于翰難河(今鄂嫩河)畔召開忽里臺大會,建大蒙古國,即大汗位,加號成吉思,頒布札撒,建萬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戶,設札魯忽赤(成吉思汗母親的養子)掌行政司法諸事。即位四年(1209),大舉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興府(今寧夏銀川)迫使西夏納女請和。六年,率大軍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華北各地。九年,因金帝獻岐國公主請和,乃退兵。十年復以金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為口實,攻占中都(今北京)。病死于六盤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廟號太祖。次年,追上謚號圣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謚法天啟運圣武皇帝。
關于成吉思汗的陵墓有人說在張家口,有七大謎團,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成吉思汗陵墓之謎一:神秘的羊房堡村羊房堡村位于張家口市宣化縣大倉蓋鄉,據史料記載,羊房堡村宋遼時期就已存在,明朝時該村構建了用石頭筑成的堅固城堡,堡的北面還有面積很大的城郭。 幾百年來,羊房堡村流傳著“給主子修墳,一輩子零三天”的怪異俚語,而當地人也一直保持著死后三天下葬的喪葬風俗。馬兒山位于羊房堡村東。在從村子去往馬兒山的路上,記者隨處可見白骨,顏色略發黃,骨質酥脆。據村民介紹,此地被稱為“亂墳崗”,上世紀60年代,全國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村民將此處攤平種地時曾犁出幾百處大面積的白骨堆。據前來的有關專家估計,約有數十萬人曾埋葬于此。 金國時期最重要的通道———金大道從羊房堡村及位于該村附近的馬兒山東南穿過。這條大道北通內蒙古及東三省,向南分為兩條道路,一條過雁門關到大同,一條過居庸關到北京,同時,這條路還可西過張家口到包頭、鄂爾多斯。元朝時,金大道不知何故改道30余公里,其余路線不變,只是繞過羊房堡村及馬兒山,改道距羊房堡村20公里的宣化縣常峪口村。但從羊房堡村及馬兒山前經過的這條金大道仍被使用,其北達元中都、上都(現內蒙古多倫縣)、東三省,南、西仍達北京、大同、包頭、鄂爾多斯。
成吉思汗陵墓之謎二:馬兒山上的生肖圖
馬兒山距張家口市區11公里左右,山主體面南背北,兩側有大山相傍。從遠處看,羊房堡村四周的山體構成一個巨大的太師椅模樣,村莊被置于太師椅中,而馬兒山主體也像是被置于另一個小太師椅中。據當地村民介紹,馬兒山得名于其形狀。從遠處看,該山形狀酷似一匹正在低頭飲水的駿馬,駿馬東側還有一匹幼馬緊偎身后。站在距山體幾公里以外的地方看,主山坡上由西至東隱現出一個個巨大的生肖圖案,可以辨出來的有馬、兔、豬、蛇、雞、鼠、虎,還有幾處圖案已經不能被清晰辨認。這些生肖圖分布于山體上端,圖身由山黏土及均勻的石塊鋪滿,在滿是草木的山坡上被清楚地勾勒出來。有關專家取圖身的土樣進行化驗,證實該土曾經過火炒,為熟土質,故圖身多年以來從未生過草木。此與秦始皇陵墓上的封土做法如出一轍。 循此,考古人士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山體上的生肖圖案與部分蒙古帝王生辰年生肖驚人吻合。從成吉思汗起計,成吉思汗與在其身后即位的窩闊臺相同生肖為馬;元世祖忽必烈生肖為豬;武宗海山生肖為蛇;仁宗生肖為雞;英宗生肖為兔;泰定帝生肖為鼠。由于部分生肖圖案已模糊,不能完全一一對應。據了解,馬是蒙古民族最崇尚的動物,對蒙古人來說,葬在以馬命名的山上無疑是無比榮光的事情。
成吉思汗陵墓之謎三:被削去的山脊與巨大的石料場
在馬兒山的東南側,有一座鄰山被削去了大半,從山腳下直至海拔百米處。據當地村民介紹,多年來,該村從未從此山上取石做料,而且,從如此高山上大面積取石,即使拿到機械發達的當下也是個難題。該山石質為白色石灰巖,村民曾在山底發現大量石灰窯,有可能是修陵燒石灰所用。記者看到,在馬兒山前約一公里處,厚度均勻、面積大小不等的片狀石堆隨處可見。像一個巨大的人工石料場,石片、石條上人工斧鑿的痕跡很明顯。考古人士曾將山上石質與該石片做對比,馬兒山石俗稱“羊石”,質軟,色紅似羊肉;而石片質堅,色青,明顯不屬同一山體。在馬兒山左下腳一處平坦地方,可以找出散落的石磨、石臼、缸、鍋、盆,像是一個巨大的就餐場地。有關專家推測這里可能是修建陵墓的工匠或官兵用餐的露天餐廳。
成吉思汗陵墓之謎四:石壘墳與牧羊人的驚奇發現在馬兒山下2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被石墻圍起來的圓形石堆有50多座,有的高達10多米,直徑達20米,外形類似于寧夏發現的匈奴貴族的“石壘墳”。在羊房堡村的其他地方,這樣的“石壘墳”還有1—2處。 一年夏天,一個牧羊人在馬兒山下的石堆上發現一個孔,里面往外吹冷氣,站在孔口,深感舒暢。在石堆周圍,這樣的孔有8個,形狀規則,大小相似,都由長方形與圓形組成。此后,當地村民漸漸發現,這樣的孔不僅夏天有涼氣散出,冬天還有熱氣散出
成吉思汗陵墓之謎五:不燃煙的烽火臺與公主墓在馬兒山的對面山頂上,有一個“烽火臺”遙遙對望。但這個“烽火臺”與古代用來傳遞軍事信息的烽火臺不同。這個用磚砌成、用土夯實的“烽火臺”上建有堅固而華麗的樓閣,而且所用木料講究。所以,這個“烽火臺”不能升騰煙火。當地村民稱其為“了望臺”。蒙古貴族土葬時取出的土要移到別處,用樹樁做棺木,內挖與人體相當的凹槽,死者便置其中。然后用鐵條箍緊,埋葬后用馬將墳頭踏平。1930年前后,在馬兒山的西南方曾掘出一座墳墓。專家推測,該墓為一蒙古將領墳墓。 1999年9月,在張家口市沽源縣“梳妝樓”發現一處陵園。樓內是一座古墓,墓內并列三具棺木,中間棺木在三分之一處豎立鋸開,內挖凹槽放置死者,然后用鐵條箍緊,上覆大青石。三名死者為一男二女,男即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婿闊里吉思,二女即闊里吉思的兩個妻子,身份均是公主。烏蘭夫題字的"成吉思汗陵"門樓
成吉思汗陵墓之謎六 :丘處機的石龍觀與棋盤石玄機
馬兒山后有一座石龍山,據史料記載,丘處機最早修行的石龍觀即在石龍山上。現今的石龍觀遺址周圍還有大量石器、骨器等物。丘處機所創造的全真教被元朝列為國教,丘處機也被尊為元朝教父。丘處機及其弟子在張家口境內有4處道觀,其中,使用最早、時間也最長的就是石龍觀。在馬兒山上,有一塊房間大小的巨石,當地人稱之為棋盤石。幾百年來,棋盤上的棋格沒有絲毫磨損,線條棱角分明。棋盤周圍曾發現散落的殘破棋子。學者推測,這塊棋盤可能是丘處機弟子及元代將領修陵監工時用來對弈的。
成吉思汗陵墓之謎七 :“帝陵”保衛戰與張家口覆滅
元末,明軍與元軍最激烈的兩場戰爭在宣化縣境內展開。這兩場戰爭的主戰場均在馬兒山南十幾公里處。其中一場發生在宣化縣常峪口村。該村原名常遇春口,因明朝大將常遇春得名。常遇春追擊元帝出居庸關,到此進行了一場激戰,死傷無數。另一場激戰發生在宣化縣北甘莊村,這里有明朝大將徐達與元軍激戰留下的城堡。據史載,這兩場戰爭均很慘烈,死亡人數近百萬。明朝初年,山西向張家口大量移民,就是因為戰爭中,張家口居民幾乎全部死亡。據分析,元軍當時激烈抵抗的重要原因就是為了保護“帝陵”。
97616旅游網:www.917925.com
- 上一條:成吉思汗陵墓在哪里
看了本文章的96%游客還看了:
-
呼倫貝爾草原幾月份最佳旅游時間?去呼倫貝爾草原旅游幾月份最好?
呼倫貝爾草原幾月份最佳旅游時間?6月-9月是呼倫貝爾草原的最佳旅游時間,尤其7、8月間大草原牧草茂盛,適合在大草原腹地騎馬、垂釣,或在西部的呼倫湖上泛舟。... -
中國的俄羅斯風情小鎮——內蒙古恩和俄羅斯小鎮
從內蒙古的呼倫貝爾(海拉爾)出發,汽車向北行馳4個多小時,就到了室韋俄羅斯民族鄉的恩和村。一眼望去,一排排木刻楞式的房屋,一個美麗、寧靜的村莊出現在我們眼前。恩和村目前有朝陽、正陽、向陽、七卡、八卡等7個... -
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旅游攻略
呼倫貝爾大草原,位于大興安嶺以西,由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公尺之間。它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時這里也是中外聞名的旅游勝地。呼倫的蒙語大意為“水獺”,貝爾的蒙語大意為“雄... -
內蒙古天堂草原錫林郭勒旅游攻略
我曾經夢想過草原的遼闊,在無限蒼茫的空間中展望碧野藍天;也曾經沉醉于圖片的絢麗,讓心靈在五彩繽紛中放飛自由。內蒙古高原的雄闊浩瀚筑就了成吉思汗的偉業,無邊熱土承載著草原人民的生命和激情。伴隨著多年的夢與... -
內蒙古旅游最佳路線
藍寶石的天空,恣意舒卷的白云,還有那一望無盡的大草原以及成群的牛羊,奔馳的駿馬。策馬揚鞭的驍勇的內蒙古小伙兒,唱著動聽的牧歌,馳騁草原。水草豐茂,風光旖旎,這一切就是內蒙古在世人眼中呈現的美麗圖景。 內蒙... -
庫布齊沙漠穿越旅游路線
庫布齊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核心區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的西北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位于夜鳴沙至七星湖之間。其他地區皆為草地和沙丘的混合地段,不能稱之為沙漠,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此段作為... -
庫布齊沙漠旅游景區介紹
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西、北、東三面均以黃河為界,地勢南部高,北部低。沙丘高10—60米,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蒙古三旗。形態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庫布齊”為... -
呼倫貝爾大草原最佳旅游時間
呼倫貝爾蒙古最大的草原,浩瀚無邊的草原上到處遍布著埋頭吃草的馬牛羊,這里的景色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無法想象的。呼倫貝爾草原有水草豐美的草原,松濤激蕩的大興安嶺林海,縱橫交錯的河流,星羅棋布的湖泊。這里的草... -
成吉思汗陵墓之謎
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軍遠征西夏途經鄂爾多斯高原,目睹這里水草豐美,心里特別高興,即興吟詩一首:“梅花幼鹿棲息之所,戴勝鳥兒孵化之鄉,衰亡之朝復興之地,白發吾翁安息之邦。”成吉思汗死后,人們就遵囑將他葬在... -
呼和浩特昭君青冢_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
昭君墓又叫”青冢“,蒙古語稱 “特木爾烏爾虎",意為“鐵壘”,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墓體狀如覆斗,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 昭君出... -
呼倫貝爾草原旅游注意事項
1、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晝夜溫差較大。帶雨衣比帶雨傘要適用。 2、夏季7月份以后草原上蚊子較多,應適當帶些風油精(當地有售),最好穿旅游鞋而不穿涼鞋,以免蚊蟲叮咬。 3、到內蒙古的草原旅游,一定要避免引起會被擴大成... -
呼倫貝爾草原游攻略_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旅游攻略
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第四站是在呼倫貝爾草原開拍!其實前段時間我就很想去呼倫貝爾草原玩兒了,進入6月份以來,內蒙古草原旅游成為人們夏季旅游觀光的最佳選擇,呼倫貝爾草原正是我國精華草原景區的代表,小編為大家整理出... -
長沙去內蒙古旅游注意事項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那廣闊的大草原上馳騁萬里,如今內蒙古草原旅游越來越受到廣大游客們的向往。但是,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 去內蒙古草原旅游 有一些注意事項及禁忌: 1、內蒙古屬于內陸地區,氣候... -
內蒙古旅游最佳時間_內蒙古旅游最佳季節
內蒙古最佳旅游時間一般為夏季,每年的5月~9月份這段時間草原上的氣候溫和是草原旅游的最佳時間段,而7月~9月份這三個月由于草原上的草已經非常茂盛,且牛羊成群在草原上可以真正感受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