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大金湖旅游攻略
摘要: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堪稱湖山極品,素有“天下第一湖山”之美譽。浩瀚幽深的湖泊與千姿百態(tài)的丹霞奇觀完美結合,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構成了景象萬千的水上丹霞奇觀。天公造化,萬物顯...
泰寧大金湖旅游攻略
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堪稱湖山極品,素有“天下第一湖山”之美譽。浩瀚幽深的湖泊與千姿百態(tài)的丹霞奇觀完美結合,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構成了景象萬千的水上丹霞奇觀。天公造化,萬物顯靈。這里匯聚了眾多天然大佛,個個形態(tài)逼真、盡顯靈趣,其間還有眾多金龜、圣象、麒麟等佛家靈物相伴左右,更有“仙”、“壽”等天書真跡遺落丹崖,與靈驗異常的“甘露寺”相輔相成,世界佛教高僧無不為之驚嘆。據傳,云游金湖,有緣之人可在祥云之間感受湖山的靈氣,在水上天佛的佑護下時來運轉。
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巖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丹霞地貌空間分布:北起龍湖鎮(zhèn)的天成巖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后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巖、八仙崖(大牙頂)至龍安鄉(xiāng),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巖、八仙巖四個紅色盆地。平面上構成近似“人”形的分布格局,北東長34公里,南北長29公里,總面積215.2km2,地勢總體由東北往西南逐漸升高,以記子頂、龍王巖、大牙頂一線為大金湖丹霞地貌最高地帶,其中以八仙崖(大牙頂)為最高峰,海拔高度為907.6m,該地帶也是峰、柱地貌發(fā)育最好最典型的地區(qū),也是景點最集中地帶。在丹霞地貌的西南側還有花崗巖地貌景觀,中部有人文景觀。地質公園總體上可劃分為5個風景區(qū)(即上清溪風景區(qū)、泰寧古城游覽區(qū)、金湖風景區(qū)、龍王巖——八仙崖風景區(qū)、金鐃山風景區(qū))、11個景區(qū)、13個景群、160個景點。
地質公園地勢總體西北高,東南緩,中部低,由北西向南東傾斜。主要地質遺跡是斷裂流水侵蝕、斷裂崩塌、風化溶蝕崩落等地質作用形成的各種奇特的地質、地貌,包括深切峽谷曲流、峰谷(水上一線天、二線天、斜線天)、巷谷、巖堡、石墻、石柱、巖峰、峰叢、丹崖赤壁、天生橋、穿洞,巖槽、扁平洞、額狀洞、峰窩狀洞穴、壺穴、崩落堰塞湖、石鐘乳、瀑布等26種地貌景現類型。大自然塑造了大金湖景區(qū)千巖萬壑、形態(tài)萬千、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的丹霞地貌,特別是鐘靈統(tǒng)秀、煙波浩淼的金湖碧水,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合理協調,造就了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環(huán)水、水繞山,把分散于崇山峻嶺之中的奇峰異石通過湖水聯結在一起,成為獨具活力和魅力的水上丹霞人間佳境。另有花崗巖地貌,如花崗巖石柱、石柱林、風動石及石蛋造型地貌景觀、巖洞、瀑布及其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另外在丹霞地貌分布區(qū)內還有珍稀動植物,如扁樹、方竹等以及寺廟、古墓、巖棺、懸棺、歷史文化遺跡等。大金湖景點游覽了甘露寺和一線天,甘露寺始建于宋代,建于金湖之畔懸崖峭壁之天然洞穴之中。洞高約80米,寬、深各為30米,洞內滴泉不絕,清澄甘洌,且有防病之效,勝似甘露,因而得名。宋紹興十八年(1146年)在此建寺,其建筑奇特,依次坷巖石順勢架造,外形如同一個繁寫的“葉”字,墓底僅用一根粗大的木柱撐托,有上殿、唇閣、觀音閣、南安閣4座殿宇,可謂“一柱扦地,重樓疊閣”,為我國古代建筑杰作踞于化城山腰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禪林。建筑風格獨特:一柱插地,不假片瓦,就是對其簡要的概述。
大金湖風景區(qū)
一、上清溪風景區(qū)
位于地質公園東北部,北起雞公山,南至紅石山--邱家排,西北以坳上--洋川--線(即崇安--石域斷裂)為界,東南基本上以許坊、朱口、朱石巖、龍頭巖為界,平面上構成一向東南呈弧形凸出的半月形盆地,總面積為108.97km2。盆地主要由晚白堊紀崇安組紅色碎屑巖組成,巖層總體向北西傾斜,傾角15°-30°,是一個由斷陷盆地構成的丹霞地貌風景區(qū)。其丹霞地貌景觀發(fā)育,以奇特罕見的深切峽谷曲流及網狀巷谷、嶂谷景觀為特色。包括三個景區(qū)6個景群。
(一)天成巖景區(qū)
位于上清溪風景區(qū)北部,面積約16.84km2。本區(qū)崇安組地層中南北向、北東向斷裂及節(jié)理發(fā)育,以致形成了溝深谷峽,巖壁陡峭、巖洞發(fā)育的丹霞地貌景觀如錦溪深切峽谷曲流,丹霞峰、柱地貌也十分發(fā)育。形成的丹崖赤壁及峰柱高達150-200m,雄偉壯觀。有雞公山赤壁、姐妹峰、鴛鴦一線天等景觀。還有國內罕見的錦溪深切峽谷曲流,是一個有待進一步開發(fā)的丹霞地貌區(qū)。
(二)菩陀巖景區(qū)
位于上清溪風景區(qū)中部的將溪、菩陀巖、下地、許坊埂一帶,西南與石輞峽谷群景區(qū)相鄰,面積約42.07km2,主要景觀有菩陀巖、筆架山、小金湖、嘉景巖、小岐坑峽谷生態(tài)果園、風流石等。筆架山是一個造型峰叢地貌,酷似筆架。菩陀巖是一個較大型的額狀洞,長150m,高5-20m,深數米至15m,洞內見有溶蝕作用形成的石鐘乳,還在修復的菩陀巖寺廟。其北面下地村東南深切曲流處,有風流石景觀,此處有一山形如仰臥攤開手腳的女人(照片30),其對面的一渾圓狀山狀山脊伸出,正對準其下部,當地人稱為“風流石”,其形態(tài)非常逼真。菩陀巖東側是一個峽谷型水庫,庫岸兩側丹崖高懸,洞穴眾多,湖面青山倒映,碧波蕩漾,景觀特色與金湖相似,故稱之為小金湖,其中的清涼谷,盛夏時節(jié),涼風陣陣,空氣清新,涼爽至極,當地群眾稱之天然空調,加上巖壁上千年古樹,珍稀植物郁郁蔥蔥,常年翠綠,景色迷人,是一個難得的觀光、休閑度假勝地。
(三)石輞峽谷群景區(qū)
位于上清溪風景區(qū)南部,東起石輞,西至狀元巖,南起紅石山,北至崇際一帶與菩陀巖景區(qū)毗鄰,面積50.05km2。區(qū)內南北向、北西向、北東向斷裂、節(jié)理裂隙十分發(fā)育,形成了以深切峽谷曲流及網狀巷谷、嶂谷(一線天)為特色的丹霞地貌區(qū)。包括上清溪、狀元巖、石輞大峽谷及棲真巖等景群。
1、狀元巖景群
位于石輞峽谷群景區(qū)西南部,呈北北西長塊狀分布,長 1750m,寬500-600m。在崇安組紅色碎屑巖中,發(fā)育北北西向小斷裂裂隙,構成了以北西向巷谷、嶂谷(一線天)群為主要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觀。其中危峰峽道、絕壁、陡崖、天然石洞比比皆是,主要景觀有潛龍峽、換骨嶺、越王臺、狀元巖、天溝地縫等。狀元巖是宋朝狀元鄒應龍少年時為躲避人世喧鬧,手鑿千級石階到此潛心讀書之處,現巖壁上刻有“狀元巖”蒼勁有力的大字,洞中還有鄒應龍半身頭像一尊。是一個風景甚佳,極具科考、旅游觀賞、修身養(yǎng)性的風景勝地。
2、上清溪景群
位于石輞峽谷群的核心部位,呈北北西向長條狀分布,是一個沿北西向斷裂形成的峽谷曲流,峽谷迂回曲折,丹崖高懸(照片2),洞穴眾多,千姿百態(tài)、奇特無比、秀麗清幽,是峽谷漂流最佳地,自上碼頭至下碼頭依次主要有鯉魚跳龍門、孔雀開屏、斷石潭、千嘴巖、青龍峽等 20多處景點。這些景點組成一幅幅撲溯迷離自然景觀,尤有以可與長江三峽比美的烏龍峽、黃龍峽和落霞壁和千嘴巖等景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神往,不僅具有極高的科研、科普價值,而且具有極高的旅游觀賞價值,給人以美的享受。
3、棲真巖景群
位于上清溪景點下碼頭南東600m的棲真巖。是一個由砂礫巖、砂巖夾粉砂巖形成的一個天然巖洞。長50m左右,高10余m,深5-8m。洞中建有道教、佛教寺廟。同時也是梅福修道煉丹處,即保留有煉丹爐基座、龍口洞及道教佛教殿堂等可供游人游覽。
4、石輞大峽谷景群
處于石輞大峽谷群景區(qū)北東側。東北至石輞的麒麟巖、或南至龍頭巖石輞口。其中崇安組地層中發(fā)育有一系列南北向斷裂(節(jié)理),其次有東西向及北東向的斷裂、節(jié)理、裂隙。因此形成了極為醒目的石輞口等南北向直線狀谷地,俗稱十里縱谷,以及麒麟巖、牌山東西向及麒麟巖(南)寨色石步塘北東向等若干條直線狀谷地。形成了與周邊地區(qū)截然不同的、獨具一格的網狀谷地和網塊狀丹霞山地,其中發(fā)育有雄偉壯觀的丹霞峰柱地貌,構成了槍山、旗山、牌山、孝子峰等壯麗景觀 (照片28),以及大步塘牛鼻綱、龍丹口壺穴及現代河流襲奪現象等奇特景觀。如此獨特景觀在國內實屬罕見,不僅風景品位高,具有旅游觀賞價值,還具有極高的科研、科普價值,是一個尚待開發(fā)的處女地。
二、泰寧古城游覽區(qū)
泰寧古城座落于武夷山脈中段東南側,是泰寧縣城所在地。它是一個歷史文化古城,史稱“漢唐古鎮(zhèn)、兩宋名城”,是一個地靈人杰的地方,也是設縣較早的古城鎮(zhèn)。始建于南唐只興元年(958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給人們留 下了許多可供觀賞的古建筑以及歷史文化遺產。漢初,有閩越王無諸的獵場、行宮及墓穴;宋時,楊時、李綱、朱熹等人曾在此講學、讀書。有殘存的古城墻、古城門,有保存完好的尚書第(五福堂)、世德堂、狀元街、風情演藝館等。還有近代的革命歷史遺跡紅軍街、東方軍司令部、朱德、周恩來等人的故居等等。尚書第是明代天啟年間兵部尚書兼太子太師李春燁的府第。該府第建筑規(guī)模宏大,主體五幢,座西朝東一字形排列,占地6000m2,建筑設計精巧,保存完好,為研究我國古建筑和明代風俗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1988年被***列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旁的風情演藝館所表演的梅林戲是我國獨一無二的地方劇種。梅林戲團曾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天下第一團,是戲劇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活躍在鄉(xiāng)間,深受人民的喜愛。杉陽古鎮(zhèn)北部何寶山還蘊藏豐富的金礦,為泰寧人民增添保貴的財富,金湖美名也由之而起。同時還有豐富的土物產在百竹園可供購買。因此,杉陽古鎮(zhèn)是一個名符其實的人杰地靈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值得觀光游覽的地方。
三、金湖風景區(qū)
金湖這一美名早已聞名國內外。以它命名的金湖風景區(qū)位于泰寧縣城西南面。東北以南溪、杰色為界,西南以金龍山 --貓兒山南北向斷裂為界,西北側以南溪--寨下(崇安-石城)北東向斷裂為界,東南大致烏石坑向南西至水際瀑布、甘露寺、風洞,后轉向南經雄柱峰、黃石寨東側一線為界。總體上由北東轉向南北向展布。是一個受北東向和南北向斷裂控制形成的“人”字形斷陷盆地,面積達67.06km2,由崇安組紫紅色碎屑巖組成。巖層產狀北段向北西傾,南段則傾向西,傾角10-20°,近盆地中心局部過5-10°。其中還發(fā)育有一系列南北向、北西向北東向節(jié)理裂隙,在風洞 --石塘一線以東以發(fā)育北西向及北東向節(jié)裂隙為主,以西則以南北向節(jié)理裂隙為主,次為北東向節(jié)理裂隙。區(qū)內溝谷深切,各種丹崖地貌景觀十分發(fā)育,丹崖高懸,峰柱林立,氣勢雄偉,聳立于碧波粼粼的金湖岸上,是一個以水上丹霞為特色的風景區(qū)。從地域分布上,大致以風洞--石塘一線以西,以丹霞峰柱及嶂谷(一線天)最為發(fā)育,且多沿湖岸周邊分布;而風洞--石塘一線以東則廣泛發(fā)育巖槽洞穴,且多有寺廟建于其中。而貓兒山一帶是與國家森林公園融為一體的丹霞峰、柱地貌區(qū)。據丹霞地貌景觀分布及特點,將本風景區(qū)劃分甘露巖、貓兒山、梅口平湖、弋口平湖四個景區(qū)。
(一)甘露巖景區(qū)
位于金湖風景區(qū)東北部,西北、東北及東南以金湖風景區(qū)界線為界,西南與梅口平湖景區(qū)毗鄰。本景區(qū)丹崖、巖槽洞穴廣泛發(fā)育,為巖槽洞穴博物館所在地,洞穴中有眾多不同風格的寺廟,是一個以巖槽洞穴與寺廟文化融為一體的景區(qū)。其中包括天臺巖、甘露巖兩個景點。
1、天臺巖景群
位于本景區(qū)北部的圣豐巖、李家?guī)r、讀書山一帶,主要景點有天臺巖(寺)、豐巖(寺)、圣豐巖、獅子巖(象鼻巖)、讀書山、金龜寺、船巖大型蜂窩狀洞穴,石塘崩塌堰塞湖,寨下斷裂等景觀,天臺巖是發(fā)育于丹崖赤壁大型巖槽,巖槽南緣巖洞(李家?guī)r洞),昔為李春燁讀書處,現建有寺廟,該巖洞環(huán)境幽靜,空氣清新,夏無酷熱,冬無嚴寒,常年無蚊蠅,巖外丹霞群山,綠樹郁郁蔥蔥,有如世外桃源;與之相鄰的豐巖國內首屈一指的額狀洞,李綱曾在此讀書、講學,至今仍留有抱鼓石、門石、踏步石階,崖壁刻有“李忠定公讀書處”等,是泰寧著名的勝跡;圣豐巖也是一個大巖洞,過去整個生產隊的人長期居住在此洞內,至今還有數戶人家居住,據說巖洞中沒有蚊蠅,其地貌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值得考究。此外還有獅子巖、船巖、蓮巖等等。巖壁上還有發(fā)育許多大型蜂窩狀洞穴,如甘露寺崖壁上的大型蜂窩狀洞穴(照片31)也是極為罕見的,在此不一一贅述之。
2、甘露巖景群
位于金湖北岸的甘露巖以巖洞寺廟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水際瀑布,水際火焰石、禮泉巖(寺)、尚書墓、甘露寺、鴛鴦湖、情侶峰、雙乳峰等景觀,而甘露寺是其中的核心景點(照片32),處于金湖岸邊環(huán)境優(yōu)美,是一個具有旅游觀賞和科研科普價值的景群。
(二)梅口平湖景區(qū)
位于金湖的中心部位,面積36.23km2,又稱十里平湖,湖面寬闊,碧波粼粼,湖岸四周綠樹成蔭,溝深谷峽,丹崖高懸,峰柱聳立,山寨巖堡突兀,丹霞、青山、綠水融為一體,景色奇麗、雄偉壯觀,是國內外罕見的水上丹霞地貌景觀,也是大金湖風景名勝區(qū)的核心景區(qū)和精華所在。其景觀類型多、豐富多采,主要景觀有:
水上一線天:位于梅口平湖北緣,為一近南北走向的水上一線天峽谷,峽谷兩側均為陡崖長100m,高約50m,寬4-5m,最窄處僅 2m,僅能容一小舟通過。一線天盡頭,為一直徑約20m的園潭,四周陡崖聳立,向上仰望尤如坐井觀天,一線天倒映水中,只見水中光天一線,奇幻無窮,令人叫絕。國內實屬罕見。
斜線天:位于金湖大赤壁南面200m,為一傾斜峽窄的巖縫,其走向北東50°,傾向南東傾角60-70°,高60m左右,巖縫寬0.5-0.8m,為一張性小斷裂,經流水侵蝕而成的斜線天,游人從斜線天上至頂端,便可順另一條寬0.5-2.5m,深達50m左右的一線天逐級而下,這一斜與一直組合的一線天景觀,頗為神奇、罕見。
此外還有大赤壁、水上二線天、玉柱峰、雄柱峰等形態(tài)獨特極具觀賞性、趣味性的景觀,并有與丹霞地貌形成有著密切關系的磨拉石堆積巨礫巖,不整合界面等,也具有極高的觀賞、科研、科普價值。
(三)貓兒山景區(qū)
位于梅口平湖景區(qū)西部貓兒山--虎頭寨一帶,也是國家森林公園所在。面積10.64km2,區(qū)內丹霞地貌景觀眾多,峰柱、峰叢、丹崖、嶂谷發(fā)育,綠樹成蔭,樹種繁多,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是丹霞地貌景觀與森林公園融為一體的景區(qū)。此外崇安組中發(fā)育有南北向斷裂及東西向、北東向節(jié)理裂隙,在長期的內外營力作用下形成了奇險、壯觀、秀麗的峰柱地貌景觀,構成了高達150余米的三劍峰,巍峨壯觀,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這是大金湖的標志景物,也是國內罕見的景觀,此外還有虎頭寨、駝峰泛舟、金貓窺世(照片33)、玉女泉洞、幽峽扁樹等景觀。該景區(qū)環(huán)境幽靜,空氣清新,是人們回歸自然,探索自然,觀賞自然、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四)弋口平湖景區(qū)
位于懸索橋至山坊之間。北與梅口平湖毗連,南與池潭壩區(qū)平湖相接,面積27.09km2,該湖水面寬闊,湖岸成港灣狀,四周多為低緩坡山地,植物茂盛,北可望貓兒山丹霞風光,南可觀奇險的龍王巖丹崖風景,湖光山色相映,是修建避暑山莊、休閑度假的好地方,也是開展水上運動的上佳基地。目前已建明禾避暑山莊一處。
四、龍王巖--八仙崖風景區(qū)
位于大金湖風景名勝區(qū)南部,北起大布鄉(xiāng)的暗嶺,南至龍安鄉(xiāng),西大致以暗嶺--四嶺--吳地一線為界,東以老虎際--山坊--葉家地--龍安為界,呈峽長的帶狀展布,面積29.93km2,是一個發(fā)育于南北向斷陷盆地上的風景區(qū)。龍王巖、八仙崖(大牙頂)為本區(qū)丹霞地貌最高區(qū)域,而八仙崖的主峰大牙頂海拔907.6m,是福建省也是中國東南部丹霞地貌的最高峰。地勢險峻,溝谷深切,以發(fā)育典型的丹崖、峰柱地貌為特征,其中包括龍王巖和八仙崖兩個景區(qū)。
(一)龍王巖景區(qū)
位于泰寧大布鄉(xiāng)北2km的龍王巖,海拔864.6m,是大金湖丹霞地貌第二高峰,也是800-850m夷平面殘留部分。面積.82km2,由崇安組厚 --巨厚層礫巖、砂礫巖組成,礫石成份主要為火山巖,多是圓形、扁圓形,大小一般在5-50cm,而礫徑30-50cm者累見不鮮,是典型的河流相礫巖。龍王巖西側丹崖高達350-400m,奇險挺拔(照片34)。在海拔778m崖壁上形成一額狀洞穴,形如龍嘴,寬約60m,深數米至20m,龍嘴內建有龍王廟。其周圍有暗嶺崩積穿洞、鼓墩石(神鐘山)、指母山(魯迅頭像)、開心大佛、兔尾石、老虎際民俗村等景觀。還有老虎際崇安組剖面、大型交錯層理等。可供產考,因此,龍王巖景區(qū)是一個可供科考旅游觀光,登高觀景,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二)八仙崖景區(qū)
位于泰寧龍安鄉(xiāng)之北的張地村 --八仙崖一帶,面積22.11km2。是崇安組礫巖、砂礫巖、粉砂巖分布區(qū),產狀走向南北,傾向西,傾角10-20°,南北向斷裂帶通過本處。是大金湖丹霞地貌最高出露區(qū),以發(fā)育典型的丹崖、峰、柱地貌為特色。據黃進先生在本區(qū)上清溪河流階地采用熱釋光測年得出的平均地殼上升速度0.586米/萬年計算,其形成年齡大體已達1190萬年,是本區(qū),也是中國東南沿海丹霞地貌形成年齡最老的地區(qū)。自主峰大牙頂向南西1km范圍內依次有大牙頂、腳趾石、東門牙石、西門牙石、東圣教石、西圣教石、菜刀石及未名石等八座800m以上高聳入云的峰柱,氣勢雄偉壯觀,有時云霧飄渺,猶如仙山,故稱之八仙崖(照片 35),自八仙崖至余家地及向西南至張家地、滴水巖2-3km范圍內還有黎咀山(照片36)、鋤頭山等一系列800m以上的巖峰(照片37)、巖柱及丹崖赤壁,風景十分壯觀秀麗,主要景觀有金字塔山、合掌峰(照片38)、滴水巖、群獅會八仙、老猴觀天、金猴上山等景觀,是本風景名勝區(qū)丹崖峰柱及造型地貌最發(fā)育、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區(qū)之一。也是一個潛力巨大尚待開發(fā)的處女地。
五、金鐃山風景區(qū)
位于泰寧大布鄉(xiāng)西北的金鐃山地區(qū)的白石頂、寶峰山一帶,與建寧接壤處。面積14.26km2(包括建寧)。是花崗巖石蛋地貌區(qū)。也是本區(qū)地勢最高的區(qū)域,白石頂主峰海拔1857.7m,是中國東部地區(qū)少有的高峰之一,也是福建省花崗巖最高出露區(qū),同時也是華東花崗巖景觀最高地區(qū)之一,次于黃山(1862.1m),區(qū)內出露的燕山晚期石英二長巖、鉀花崗巖,自白石頂至寶峰山綿延數公里,風化的花崗巖形成各種石蛋景觀和石柱林、石筍、風動石等。據景觀的分布特點,可分白石頂、寶峰山二個景群。
(一)白石頂景群
位于白石頂一帶。白石峰頂為一光凸堡狀山峰,奇險異常,周圍巖洞、石蛋遍布,形成各種奇特景觀,主要景觀有石林一線天、石筍、神龜上山、龍井瀑布(照片 39)、仙人池等景觀。白石頂西側卻是平坦的萬畝草場,春夏秋季,周邊的村民把牛羊趕至此地,使之成為高山之顛天然牧場,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頗感親奇。而登上白石頂眺望,壯麗的河山盡收眼底,使人心怡神曠,是一個尚待開發(fā)的花崗巖石蛋景觀。
(二)寶峰山景群
寶峰山與白石頂一脈相連,聳立于白石頂之東的一座山峰。海拔1566.2m。主要景觀有青蛙望天、三片瓦、陰陽石、風動石、仙鼓臺、石洞、將軍墓等景觀,是一個景色秀麗奇特的花崗巖石蛋地貌景區(qū)。
大金湖特色
一、 地質構造特點
位于華夏古陸武夷隆起的中心部位。白堊紀時,閩西發(fā)育二條NE向斷裂帶。泰寧縣紅層盆地是發(fā)育在西部崇安一石城大斷帶上多個盆地之一。泰寧縣是中國東南沿海諸省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一個縣,紅層盆地面積215.2km2,由上清溪、金湖、龍王巖、八仙崖四個小盆地組成。
泰寧縣紅層盆地基地層是前震旦系變質巖、晚三疊-早侏羅紀碎屑巖及晚侏羅-早白堊紀陸相火山巖。組成紅層盆地的地層為白堊紀的紅色碎屑巖地層,包括沙縣組和崇安組。沙縣組厚度87m,巖性以粉砂礫為主,厚度可達1901m。較堅硬的崇安組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成景巖層。盆地西南有燕山期花崗巖,東南有酸性火山巖出露。
控制盆地形成的構造以北東、南北向為主,屬拉張盆地,盆地形成后的構造以南北、北西向構造最為明顯。
二、 地質遺跡的典型性和稀有性
大金湖丹霞地貌在同類地貌中具有分布面積大、類型全、奇峰異石多的特點,按成因可分為斷裂崩塌型、流水侵蝕型、崩落堆積型、風化溶蝕崩落型、風化溶蝕型等六大類型,其中最具典型性、稀有性的地質遺跡有:
1.典型的受大斷裂控制的箕狀盆地
丹霞地貌發(fā)育在華夏古陸武夷隆起上。它的形成受崇安-石城大斷裂和泰寧-龍王巖南北向斷裂控制。盆地東側紅層不整合于晚白堊世火山巖之上,西側嚴格受崇安-石城大斷裂控制,斷裂面形成斷崖,高可達百米。角礫巖帶寬200m,其中還充填有大型螢石礦床、這代表了東南沿海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紅盆一側坳陷、一側斷陷之箕狀盆地形成過程及其獨特面貌。
2.國內罕見的深切峽谷與深切曲流
大金湖丹霞地貌出露海拔240-907m間,由于斷裂縱橫,發(fā)育奇特的網狀峽谷及巷谷、深切曲流、及河流襲奪現象。以上清溪風景區(qū)最為典型。上清溪從崇際至長興段長6km,峽谷寬一般4-8m,最狹窄處 2.5m。兩岸一般高120-160m,最高處200m。天為山欺,水求石放,漂流其間,兩岸奇石異洞,目不暇接。上清溪東北7km處的錦溪,由碗廠至下碼頭段流程7.5km,直線距離僅2km,共有9道彎,曲折率3。其中有8道彎為180°急轉彎。峽谷平均深170m,最深處250m,峽谷最寬處 10m,最窄處1.53m。峽谷之深、之曲,實屬罕見。
石輞大峽谷,長6km,筆直自北而南,古河流也曾是自北向南流,由于近東西向斷裂交匯后,差異性升降運動產生河流襲奪,使河流至龍丹口轉向東流,折復向南、西,又流到縱谷南段,使中間成為干谷。其典型性可以作為教科書的教材。
3.獨特的水上丹霞
金湖位于公園中段,湖區(qū)原為金溪一段,1980年建造水電站后形成面積36km2水面,從此,浩瀚幽深的碧水與千姿百態(tài)的丹山,構成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完美結合,被譽為"天下第一湖山"而聞名海內外。山水交融形成的水上一線天、水上二線天、水上大赤壁、情侶峰、貓兒山、玉柱峰等景點都是國內稀少的,有些是獨有的。
4.中國東南最高、最古老的丹霞地貌
公園內峰林、峰柱、方山、尖峰眾多,不下200余座,且形態(tài)多樣。最具代表性的是龍王巖、八仙崖。八仙崖高907.6m,與湖面高差達637m。黃進教授根據上清溪河流階地沉積物的熱釋光測年數及相對標高得知金湖平均地殼上升速度為 0.586m/萬年,并依此大體推算上清溪、金湖、龍王巖、八仙崖丹霞地貌形成已430萬年、760萬年、1100萬年、1190萬年,八仙崖在中國東南沿海諸省丹霞地貌中海拔最高,年齡最老。
5.多、大、奇異的洞穴博物館
區(qū)內洞、穴、巖槽以其多、大、類型齊全、形態(tài)奇異而堪稱"丹霞地貌洞穴博物館"。大、中、小型蜂窩狀洞穴到處可見。槽狀、豎立狀、扁平狀、方形、圓形、額狀、香蕉狀、包廂狀……且槽中有洞、洞中有穴。以上清溪兩岸及金湖沿岸最為發(fā)育。特大型的甘露巖洞,高80余米,寬、深各30多米,由風化-溶蝕-崩塌而成,洞頂見石鐘乳。宋紹興16年,于洞中建甘露寺,寺前僅由一根木柱撐起四幢重樓疊閣,"一柱插地,不假片瓦"。是我國建筑史上的杰作。發(fā)育于天臺巖丹崖上的大型巖槽,長360m,最深6.7m,內建有天臺寺,為國內罕見之大型巖槽。
6.奇險秀偉的花崗巖石蛋地貌景觀
公園西南側有海拔1857m的白石頂和寶峰山,構成金饒山景區(qū),屬花崗巖石蛋地貌景觀。奇峰、異石、瀑布、深穴相映成趣,是有待開發(fā)的風景區(qū)。2001 年7月,在泰寧召開的全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fā)研討會上,與會的53位專家、教授經過實地考察,認為"大金湖丹霞面積大、特色地貌發(fā)育典型、類型眾多、地質構造與地貌發(fā)育關系清楚,稀有景觀眾多,在全國丹霞地貌區(qū)中具有很強的獨特性,是一處集典型地質、地貌科普旅游和觀光度假旅游于一體的優(yōu)質地質公園,已具備了國家地質公園的條件"。并聯名推薦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現已批復)。國家地質公園必將有效地保護大金湖旅游資源和地質遺跡,豐富大金湖旅游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提升大金湖旅游的品位和檔次,促進我縣旅游業(yè)及旅游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大金湖美食
泰寧縣因氣候原因,地方菜肴口味偏重、偏辣,淳香濃厚,地方特色菜有“金湖魚頭”、“鯉魚粉絲”、“酸菜小筍”、“農家豆腐”、“腌肉香菇”、“紅燒狗肉”、“清蒸桂魚”、“清燉鯰魚” 等。各賓館、酒家均可提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菜肴,同時,各賓館根據各店特色推出食用菌系列、魚系列、藥膳滋補系列、豆腐系列、素菜系列、野菜系列等五個系列的菜肴。泰寧民間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豐富多采,至今仍在我縣廣闊城鄉(xiāng)久傳不衰,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風味小吃有五十余種。其中較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碧玉卷”(俗名叫“韭菜糍”,原料為純真大米和碧綠的韭菜,烙成薄餅,卷入香菇、鮮筍絲等餡料,煎成筒狀,油軟潤滑,色香味俱佳)、“狀元糍”(又叫糯米糍,用質地純正的糯米作原料,搓成乒乓球大小的糍團,用黃豆粉、花生粉、芝麻等作佐料,吃法多種多樣)、“暖菇包”(用鼠曲草和米漿為原料,包入鮮筍絲、臘肉、豆腐干等餡料,蒸熟即可食,每年春社<農歷二月初四>家家戶戶做來敬土地神,祈求五谷豐登)、“仙草糕”(用鮮仙草和食米為原料,煮成碧綠色的濃糊,待冷卻凝固后切成方塊,趁熱食之,軟滑芳香,吃后全身涼爽,暑氣全消),其余的還有“白條魚”、“尚書酒”、“餡心饅頭”“烏株粳米糍”等等,我縣各小吃店均可提供泰寧特色小吃。
暖菇包子又稱包糍 暖菇,學名叫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初春生長于田野,性溫味甘,早春采摘后洗凈曬干,芳香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腎益筋之功效。泰寧民間每年在“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豐登。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暖菇包的制作因方法不同,有包子和包糍之分。泰寧的龍湖、黃厝、與三地等農村,盛行做包糍,包糍是用碾碎暖菇粉與炊熟的米飯(六成糯米、四成食米)舂打成糍,切塊、捏成筒狀,放餡(以臘肉、香菇、鮮筍、蝦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兩邊合攏捏緊,蒸熟即成。其余的鄉(xiāng)村則盛行做暖菇包子,先將食米、糯米浸泡后,加上剛采摘的暖菇,磨成米漿,裝入布袋里砸去多余水份后,入熱鍋煮成糊團,再將糊團搓成一小塊,做成鍋狀,填入餡料,封口后裝入蒸籠蒸熟即為暖菇包子。
鼠曲草
鼠曲草生長在河畔,山坡,地角,清明前后特別繁盛。你也可以叫它清明菜的,它可是好脾氣,不會記較的。名字只是代號,皇帝和叫花子,不都只是一個稱謂嗎?功用僅在于區(qū)分某甲非某乙。清明菜鋪滿河畔,與白茅,鐵纖草,筆筒草友好相處。它先是一星半點拱出地面,象汪洋中的一個個孤島。葉片一點點伸展,莖一節(jié)節(jié)挺進,終于蔓延成燎原之勢。清明菜全身被茸毛,絲綢般柔滑。**的小花攢成團,象一群鬧喳喳的小姑娘,擠在門后,好奇地向外張望。清明菜很難發(fā)育順暢,嫩葉還未舒展開,便被掐下,成為果腹的菜肴。掐去嫩尖的地方又發(fā)出更多的枝椏。所以清明菜幾乎都是匍匐在地,一株草就是一大蔸。長滿清明菜的河畔,綠水環(huán)繞,芭茅覆蓋著沙洲,淡薄的青霧罩著河堤,城市,橋。清明菜上總是沾滿了露水,那晶瑩的水珠,誰說不是具有魔法的水晶球呢?
當地特產大金湖盛產各類天然淡水魚,如金湖白魚、魚條、魚片、翹嘴魚、槍魚、桂魚、鯉魚、黃安等十幾個品種,吉龍?zhí)禺a在當地比較出名和正宗,有吉龍擂茶,熊江牌錐栗,魔芋,紅蓍片,野藤茶等土特產。
風味小吃
碧玉卷:以大米和韭菜為原料,磨成漿,用油烙成薄餅,卷入香菇、熏肉、筍絲、豆腐干等餡料,煎成筒狀,油軟潤滑,色香味俱佳。有“報春淑女收畫卷”之說。
仙草糕:泰寧俗稱涼粉。用米粉配仙草加井水在鍋里煮沸,冷凍結塊而成。夏季吃涼粉可降溫防暑,清熱解毒,祛病消災。有“翡翠西施伴仙草”之說。
尚書酒:泰寧俗稱酒釀。相傳是南宋狀元鄒應龍在朝廷擔任戶部、工部和禮部尚書時,從宮廷帶回秘方,結合地方釀酒工藝制做而成。尚書酒色澤淡黃,純清透明,醇和可口,營養(yǎng)價值高,有益身體健康。有“營養(yǎng)金湯秘方釀”之說。
白條魚:金湖特產,數量眾多。沾上椒鹽、薯粉,用燙油炸,味香酥脆,配以醬油、香醋、蒜泥為佐料,味道好極了!有“金包銀魚柳成串”之說。
舂糍粑: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泱泱中華大國以“食文化”而飲譽天下。泰寧人每逢婚喪酒宴,少不了要舂糍粑,為酒宴“墊底”,俗稱“飽料”。泰寧自古少面粉,食品就在“米”上做文章。糍粑制作方法是:先將淘洗浸透的糯米(或粳米)用大蒸籠蒸熟,然后倒入石臼中舂爛成糍,取出捏制成各種形狀的糍粑并點上小紅點。如用糯米可做成糯米糍、狀元糍等。用粳米可做成白果、丸子、清明糍、上元糍、烏楮粳米糍等。做糍的過程中,一家老少樂融融,全族上下喜滋滋。人們品嘗美食,觥籌交錯,一派喜慶景象。有“白面書生狀元紅”之說。
大金湖門票及開放時間
金湖景區(qū)門票參考價格:大金湖 162元/人 其中2元是保險費,上青溪 97元 其中2元是保險費,六人一張排,不足等人或包排,寨下大峽谷54元, 尚書第34元。
大金湖交通
大金湖景區(qū)距離三明市約為兩小時左右車程,離廈門6個小時左右,泉州5個小時左右,福州三個半小時左右,南昌兩個半小時左右,上海7個小時左右,杭州6個小時左右。
金湖距離泰寧縣城8公里,在泰寧南橋南的公交總站有專線車直達,凡到大金湖,梅田方向的班車都在此上車,車程20分鐘,票價3.5元。
三明乘汽車至泰寧路程為130公里(高速公路行駛約1.5小時),乘車地點三明汽車站。
大金湖住宿
泰寧大金湖:強烈推薦望湖酒店,風景好,服務好,還可以免費觀賞滿天星斗,外加濕潤的湖風。城區(qū)也有幾家三星,四星的賓館和酒店不錯。
大金湖最佳旅游季節(jié)
這里屬于亞熱帶氣候,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所以去大金湖旅游最好選在夏季,因為那時候湖內水量充足,適合游艇游玩,而且是個避暑的好地方!現在一年四季都有水了,都可以旅游。
97616旅游網:www.917925.com
看了本文章的96%游客還看了:
-
泰寧大金湖旅游攻略
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堪稱湖山極品,素有“天下第一湖山”之美譽。浩瀚幽深的湖泊與千姿百態(tài)的丹霞奇觀完美結合,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構成了景象萬千的水上丹霞奇觀。天公造化,萬物顯... -
泰寧旅游最佳時間/季節(jié)_什么時候去泰寧旅游最好
泰寧作為青年時期丹霞景觀的典型代表,是中國東南諸省中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qū)之一,擁有舉世罕見的“水上丹霞”、“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三大奇觀;地質遺跡十分豐富,是研究中生代西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地質... -
泰寧旅游攻略大全
五月去泰寧旅游,不僅能看到當地的古建筑,還能欣賞到一年四季里最美的風景。當很多游客不斷奔赴到廈門、鼓浪嶼等熱門景點時,不妨放下腳步去欣賞泰寧絕美的彩霞吧。... 關于泰寧交通: 1、動車:泰寧13年9月底通了動車,所... -
三明泰寧風景旅游區(qū)門票價格
三明泰寧風景旅游區(qū)門票:泰寧地質公園內各景區(qū)價格不同:泰寧地質博物苑12元;寨下大峽谷45元;泰寧古城34元;金湖65元;上清溪285元∕排;九龍?zhí)?62元∕排;狀元巖34元;貓兒山34元... -
泰寧古城門票 _泰寧古城門票價格_福建泰寧古城門票多少錢
福建泰寧古城門票價格,泰寧古城門票:55元 兒童票:身高1.2米—1.4米半票,1.2米以下免票。 憑老年證,70歲以上免票;現役軍官證免票 福建泰寧古城開放時間:8:00—18:00... -
泰寧大金湖門票_三明大金湖門票價格_大金湖門票多少錢
三明大金湖門票價格,泰寧大金湖門票票:80元.金湖景區(qū)游船參考價格:普通游船50元∕人,豪華游船75元∕人,快艇95元∕人,導游費5元。散客只上豪華輪。8:30,9:30,10:30一班,下午視游客數決定開與否。團隊一般上普通... -
泰寧大金湖一日游
泰寧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 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巖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丹霞地貌空間分布:北起龍湖鎮(zhèn)的天成巖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 -
泰寧旅游注意事項
去泰寧旅游要注意什么?下面 就去旅游網 ( http://www.917925.com/ )為您介紹為大家講講 泰寧旅游 注意事項,泰寧旅游貼士。 泰寧旅游建議及注意事項 1、寨下大峽谷,是有三個不同構造的峽谷組成。人不多,挺好玩的。其中寨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