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戶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在哪里,西江千戶苗寨在哪個省
西江千戶苗寨在哪里?西江千戶苗寨屬于哪個省哪個市?西江千戶苗寨在哪個?
西江千戶苗寨旅游,西江千戶苗寨在哪里,怎么走?
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南貴村,距雷山縣城36千米,距黔東南州州府33千米,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四面環山,重連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云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西江千戶苗寨在半山建造獨具特色的木結構吊腳樓,千余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西江千戶苗寨主要景點有西江苗族博物館、鼓蔵頭家、活路頭家、釀酒坊、刺繡坊、蠟染坊、銀飾坊、觀景臺、噶歌古道、田園觀光區等。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
西江千戶苗寨簡介
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距離縣城36km,距離黔東南州州府凱里35km,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60km。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擁有遠近聞明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制作,其工藝具有超高水平,能打造您所需的各式各樣裝飾銀品。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的首選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吃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的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
據相關歷史記載,在清朝咸豐年間(1729年)西江千戶苗寨有600多戶,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為1040戶,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115戶,1997年為1227戶。據2005年的最新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有住戶1288戶,人口近60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5%。
西江千戶苗寨自然資源
西江千戶苗寨屬亞熱帶濕潤山地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約1300~1500mm,年平均氣溫14~16℃,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當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長沙等城市炎熱難耐之時,這里卻清涼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好去處。
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形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而過,苗寨的主體位于河流東北側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西江苗族同胞在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區開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濃郁的農耕文化與優美的田園風光。由于受耕地資源的限制,生活在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這里的地形特點,在半山建造獨具特色的吊腳樓,上千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這里的苗族居民根據自己的信仰和習俗,在每個村寨的坡頭都種植了成片的楓樹林作為護寨樹,成為當地重要的自然景觀之一。
西江千戶苗寨民俗文化
西江苗族是黔東南苗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現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擁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蘊,這里的苗族建筑、服飾、銀飾、語言、飲食、傳統習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較好。西江苗族過去穿長袍,包頭巾頭帕,顏色都是黑色的,故稱“黑苗”,也稱“長裙苗”。西江苗族的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這里現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漢語言文字,盡管漢語言是西江苗族與外界交流的必備語言工具,但苗族之間的語言交流仍然使用傳統的苗語。也是重要的苗族之一,這也是黔東南的重要的代表之一。
西江千戶苗寨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雷山屬牂牁國與且蘭國之邊地,戰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時屬象郡且蘭縣邊境,西漢時處且蘭、毋斂兩縣之間,東漢時屬毋斂縣,三國屬蜀國之牂牁郡轄之邊地,魏晉時期屬牂牁郡賓化縣境,唐朝時屬于羅恭縣,五代至宋朝屬夔州路紹慶府羈縻州,元初屬“管外苗族地區”,元朝中期屬湖廣省播州宣慰司,明屬管外苗族地區。
從秦漢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區朝廷的設置雖有涉及,但郡縣制、羈縻州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極弱,甚至沒有直接治理,在歷史上多被稱為“蠻荒之地”、“生苗”、“生界”等。雍正七年(1729年),貴州巡撫張廣泗開辟苗疆,設“新疆六廳”,置丹江廳,下轄丹江衛和凱里衛,西江屬丹江衛。乾隆三年(1738年),丹江衛設置了分土司,包括黃茅嶺司、雞講司、烏疊司,雞講司就位于現西江西南附近的營上村,從此西江才被列入中原政權的治理范圍。
1914年,丹江改廳稱縣,西江屬其轄內,1945年,丹江撤縣,西江改歸臺江縣管轄。1944年,置雷山設置局,西江復歸雷山管轄,改為西江鎮。1950年,雷山設立縣人民政府,西江屬于第二區公所。1954年,建立雷山縣苗族自治區,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屬西江區,1959年,雷山、爐山、丹寨、麻江并入凱里大縣,西江屬于凱里縣的雷山片。1961年,恢復雷山縣,建丹江、西江、大塘、永樂四區、44個公社,千戶苗寨當時屬于西江區西江鎮。
1992年,撤區并鄉后,千戶苗寨屬于西江鎮管轄至今。西江千戶苗寨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寨,雖然近年來不少村民外出務工或就地從事旅游接待,但絕大多數居民主要的經濟來源仍然是農業生產,依然沿襲著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苗寨上游的大片耕地是全寨居民主要的生活來源,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土豆、紅薯以及辣椒等。
西江千戶苗寨建筑風格
吊腳樓
一直以來,西江苗寨的人們因人口眾多,良田稀少,從來就沒有占用自家良田修建房屋,為了即不占用良田又建造更多的房屋,苗族人發揮自家的聰明才智,修建房屋時依山而建,西江千戶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質的吊腳樓為主,鱗次櫛比,錯落有方,為穿斗式歇山頂結構。分平地吊腳樓和斜坡吊腳樓兩大類,一般為三層的四榀三間或五榀四間結構。底層用于存放生產工具、關養家禽與牲畜、儲存肥料或用作廁所。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臥室和廚房,堂屋外側建有獨特的“美人靠”,苗語稱“階息”,主要用于乘涼、刺繡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層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飼料等生產、生活物資。
文化價值 吊腳樓不但造型美觀實用,而且在以下幾方面表現出很高的科學文化價值。
1、西江苗族吊腳樓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欄式建筑,是中華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這種建筑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的干欄式建筑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苗族最早的文明發源于長江中下游一帶,西江苗族就是傳承了這種古老的建筑風格。2005年,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西江吊腳樓結構嚴謹,建筑工匠巧妙運用力學原理,運用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結構的組合,柱柱相連,枋枋相接,構成了三維空間的網絡體系。這種建筑看似上實下虛,但牢實堅固,非常實用,在建筑學方面具有較高的價值。
3、一棟棟的吊腳樓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棟吊腳樓相連成片,形成一個整體的環形,形成了單個吊腳樓所不具備的視覺效果。吊腳樓群與周圍的青山綠水和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和諧統一,相得益彰,使得西江吊腳樓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4、西江苗族將吊腳樓建在斜坡上,將農業生產條件較好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節約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國當前人多地少的形勢下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5、西江苗族在建房時,對發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講究和禁忌,特別是上梁的祝辭和立房歌,具有濃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因此,苗族的吊腳樓不但具有較好的美學和建筑學價值,而且還是苗族傳統文化重要的承載者。
風雨橋
除了吊腳樓外,風雨橋也是西江千戶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出于改善村寨風水條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慮,多數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風雨橋,以關風蓄氣和擋風遮雨。西江以前有風雨木橋,主要有平寨通往歐嘎的平寨風雨橋和南貴村關鎖整個西江大寨風水的南壽風雨橋。由于是木質結構,幾經修復又被洪水沖毀,F在西江修建的風雨橋有五座,是連接大寨和西江中學的弓形水泥風雨橋、主道一號弓形水泥風雨橋、連接大寨對面的也薅寨二號及四號弓形水泥風雨橋、連接南貴弓形水泥風雨橋,由于以前的風雨橋的建造屬全木式結構,容易被大水沖垮,現所修建的風雨橋全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結構,使得風雨橋的堅實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
西江千戶苗寨旅游發展
一直以來,西江苗寨的人們都過著沒有被外界干擾的恬靜生活,1982年,西江苗寨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游景點,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為全省首期村鎮保護和建設項目5個重點民族村鎮之一,2005年11月“中國民族博物館西江千戶苗寨館”在此掛牌,西江千戶苗寨的旅游知名度不斷提高,前來觀光旅游的游客*益增多。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興起,西江千戶苗寨的后發優勢開始顯現,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帶來了新的契機。雖然農業依然是西江千戶苗寨的主導產業,但在過去十余年間,大量慕名而來的旅游者陸續前來觀光,逐步推動了西江旅游業的發展。
據旅游數據調查表明,除了本省游客以外,前來西江旅游的國內游客主要來自重慶、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北京以及上海等全國各地,國外游客主要來自美國、法國、*本、英國、西班牙和比利時等。由于旅游接待設施不夠完善,以前主要以一*游游客為主,一般上午到達,下午離去。少部分多*游的客人,主要為前來寫生的藝術專業大學生和從事西江研究的專家學者。統計表明,在過去六年間,西江千戶苗寨的游客數量持續增長。2000年至2005年0.75萬人、1.2萬人、2.4萬人、2.15(非典)、3.5萬人,2006年7.5萬人,國外游客也從2000年的200人發展到2006年的3000人。
自2008年貴州省第三屆旅游發展大會在西江千戶苗寨召開以來,雷山縣人民政府借旅發大會的平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投重金把西江打造成為全省鄉村重點旅游景區,西江千戶苗寨“以美麗回答一切”而名揚***!受到眾人的青睞,世人的眷戀,2008年游客數量猛增至77.7萬人次,2009年游客量為64.6萬人次,2010年游客量為68.9萬人次。僅2009年就創收門票純收入1216萬元,2010年為1407萬元,預計2011年門票純收入突破2000萬元大關,西江景區力爭上升為國家4A級景區。目前,西江千戶苗寨已有苗家樂100余家,旅游商品店鋪160余家,已經開發出的旅游商品主要有銀飾系列、苗族服裝、刺繡,土特產系列等。隨著旅游開發的深入,旅游接待設施和旅游紀念品的發展還有較大的空間。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1540.html
西江千戶苗寨在哪里?西江千戶苗寨屬于哪個?西江千戶苗寨在哪個省?
相關西江千戶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在哪里,西江千戶苗寨屬于哪個省?西江千戶苗寨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