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碉樓,開平碉樓在哪里,開平碉樓在哪個省
開平碉樓在哪里?開平碉樓屬于哪個省哪個市?開平碉樓在哪個省?
開平碉樓旅游,開平碉樓在哪里,怎么走?
開平碉樓,位于中國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廣府建筑之一,是廣府文化的代表之一 。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開平碉樓簡介
開平碉樓位于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約產生于明代后期(16世紀)。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開平碉樓
自明朝( 1368 — 1644 年)以來,開平因位于新會、臺山市、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臺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開平碉樓
2007年,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筑文化與西北方建筑文化的獨特建筑藝術,為多層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堅固厚實,窗比民居開口小,外設鐵板門窗。碉樓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可居高臨下還擊進村之敵。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歷史背景
始建于清初,大量興建是在20世紀20~30年代。廣東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市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開平市地勢低洼,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臺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筑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
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統治更為頹敗,開平人民迫于生計,開始大批出洋謀生,經過一輩乃至數輩人的艱苦拼搏漸漸有些產業。到了民國戰亂更為頻仍,匪患尤為猖獗,而開平因山水交融,水陸交通方便,同時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優裕,故土匪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當時縣內較大的土匪有張韶、朱炳、胡南、候晚、譚欽、吳金發、張沾、黃保諸幫,他們四處劫掠,制造了無數慘案。據粗略統計,1912年至1930年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約有71宗,殺人百余,擄耕牛210余頭,掠奪其它財物無數,曾3次攻陷當時的縣城蒼城,連縣長朱建章也被擄去。
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余人。其中,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伙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后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宇。
開平碉樓主要分類
按建筑材料分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筑材料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石樓、夯土樓、青磚樓、混凝土樓。
石樓
石樓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區,在當地又稱為“壘石樓”。墻體有的由加工規則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則是把天然石塊自由壘放,石塊之間填土粘接。目前開平現存石樓10座,占碉樓總數的0.5﹪。
夯土樓
夯土樓分布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多將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磚樓
磚樓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區,所用的磚有三種:一是明朝土法燒制的紅磚,二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當地燒制的青磚,三是近代的紅磚。用早期土法燒制的紅磚砌筑的碉樓,目前開平已很少見,迎龍樓早期所建部分,是極其珍貴的遺存。青磚碉樓包括內泥外青磚、內水泥外青磚和青磚砌筑3種。少部分碉樓用近代的紅磚建造,在紅磚外面抹一層水泥。目前開平現存磚樓近249座,占碉樓總數的13.6﹪。
混凝土樓
混凝土樓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區,又稱“石屎樓”或“石米樓”,多建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華僑吸取世界各國建筑不同特點設計建造的,造型最能體現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整座碉樓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國進口,當時稱為“紅毛泥”)、砂、石子和鋼材建成,極為堅固耐用。由于當時的建筑材料靠國外進口,造價較高,為節省材料,有的碉樓內面的樓層用木閣做成。目前開平現存混凝土樓1474座,在開平碉樓中數量最多,占80.4﹪。
按使用功能分
按使用功能,開平碉樓可以分為眾樓、居樓、更樓三種類型:
●眾樓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戶人家集資共同興建,每戶分房一間,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閉、簡單,外部的裝飾少防衛性強。在三類碉樓中,眾樓出現最早,現存473座,約占開平碉樓的26﹪。
●居樓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獨資建造,它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樓體高大,空間較為開敞,生活設施比較完善,起居方便。居樓的造型比較多樣,美觀大方,外部裝飾性強,在滿足防御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為村落的標志。居樓數量最多,現存1149座,在開平碉樓中約占62%。
●更樓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河岸,高聳挺立,視野開闊,多配有探照燈和報警器,便于提前發現匪情,向各村預警,是周邊村落聯防需要的產物。更樓出現時間最晚,現存221座,約占開平碉樓的12%。
開平碉樓造型結構
碉樓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區別。大的碉樓,每層相當于三開間,或更大;小碉樓,每層只相當于半開間。最高的碉樓是赤坎鄉的南樓高達七層,而矮的碉樓只有三層,比一般的樓房高不了多少。
碉樓的造型變化主要在于塔樓頂部。從開平現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樓來看,樓頂建筑的造型可以歸納為一百種,但比較美觀的有中國式屋項、中西混合式屋頂、古羅馬式山花頂、穹頂、美國城堡式屋頂、歐美別墅式房頂、庭院式陽臺頂等形式。
開平碉樓主要特點
開平碉樓罕有的體現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國鄉村的廣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筑文化與西方建筑文化的獨特建筑藝術,成為中國華僑文化的紀念豐碑,也是那個歷史時期中國移民文化與不同族群之間文化相互影響、交融、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最有說服力的歷史見證。它還突出的體現了中國華僑與民眾主動接受西方文化的歷程。同時,開平碉樓豐富多變的建筑風格,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時期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建筑成群,成為一種獨特的建筑藝術形式,它極大的豐富了世界鄉土建筑史的內容,改變了當地的人文與自然景觀。
開平市內,碉樓星羅棋布,城鎮農村,舉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幾座,少者一村二三座。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蔚為大觀。這一座座碉樓,是開平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它不僅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斗、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可以說,開平作為華僑之鄉、建筑之鄉和藝術之鄉,她的特色在碉樓上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對碉樓資源進行保護和挖掘,對于研究華僑史和建筑藝術,對于開發旅游資源和開展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筑,遠遠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臨下地防御;碉樓的墻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墻或火攻;碉樓的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墻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
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現力,人們著力運用外國建筑中的穹頂、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樓千面的建筑式樣。根據上部造型,可以將開平碉樓分為柱廊式、平臺式、退臺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種式樣。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著樓主人的經濟實力、審美情趣和受外來建筑文化影響的程度,是開平碉樓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筑材料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石樓、夯土樓、磚樓、混凝土樓。
開平碉樓典型樓群
按功能不同可分為眾樓、居樓和更樓,以居樓為最多。現存各類碉樓情況如下: 眾樓:473 座居樓:1149 座更樓:221 座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為石樓、泥樓、磚樓和混凝土樓,以混凝土樓為最多。現存各類碉樓情況如下: 石樓:10 座泥樓:100 座磚樓:249 座混凝土樓:1474 座。
自力村碉樓群
自力村碉樓群位于開平市塘口鎮,是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該村自然環境優美, 水塘、荷塘、稻田、草地散落其間,與眾多的碉樓、居廬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形成一幅陽春煙景田園詩意般的農耕水墨畫,獨具嶺南鄉村氣息的洋式城堡村落。
自力村有15座風格各異、造型精美、內涵豐富的碉樓,是開平碉樓興盛時期的杰出代表。自力村碉樓多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當地僑胞為保護家鄉親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而興建的。 自力村碉樓將中國傳統鄉村建筑文化與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體現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國鄉村的廣泛交流,成為中國華僑文化的紀念豐碑和獨特的世界建筑藝術景觀。樓內保存著完整的家具、生活設施、生產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豐富而有趣,是當時華僑文化與生活的見證。 自力村碉樓群于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7月被評為“廣東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民居”;05年11月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006年4月榮獲“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2007年6月28日被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現經開平市人民政府整治維修后,更加體現她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協調性,以她獨特的面貌吸引前來觀瞻的海內外游人。
開平立園
立園 ——華僑園林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集傳統園藝、江南水鄉特色于一體,其中西合璧的獨特建筑藝術風格在中國園林中獨樹一幟,足可與廣東四大名園媲美。
立園位于廣東著名僑鄉開平塘口鎮北義鄉賡華村,是已故旅美華僑謝維立先生創建于二十世紀初的花園別墅。建園歷時十載,全部工程于1936年告竣。該園以《紅樓夢》中描繪的大觀園為依托,對中國園林古典建筑藝術兼收并蓄,并對歐美當時流行的別墅建筑特色加以融會貫通,達到中西合璧之化境,從而擁有“小觀園”的美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縣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修繕。1957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領導人陶鑄等曾到立園參觀,并指示對其一草一木要加以保護;1983年3月23日,縣人民政府把立園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0月10日,園主夫人謝余瑤瓊女士在美國欣然修書將立園委托開平市人民政府無償代管50年。從那時起開平市委、市府就投入巨資對立園進行全面修葺、擴建,2000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馬降龍碉樓群
馬降龍碉樓群位于開平市百合鎮百合墟東南面,東北距開平市區15公里,是由永安、南安、河東、慶臨、龍江5條自然村組成,為黃、關兩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興建。現有村民171戶、506人,80%為僑戶。***僑胞多于國內人口,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馬降龍村背靠氣勢磅礴的百足山,面臨清澈如鏡的潭江水,5條自然村像一條珠鏈,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綠水之間。該村有13座碉樓,這些碉樓造型別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叢中,與周圍民居、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登高遠眺近觀,疑為天上人間。馬降龍碉樓在保護當地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據記載,1963、1965、 1968年開平發生3次大水災,洪水漫過民居屋頂,村民登上碉樓得以避難。
錦江里瑞石樓
開平市蜆岡鎮錦江里的瑞石樓,是中西建筑風格完好結合的典型,也是開平現存最高、最美的碉樓,有開平第一樓之稱。 瑞石樓的主人叫黃璧秀(號瑞石),清朝末年漂洋到美國謀生。后來,他又帶兩個兒子黃暢蘭和黃賜蘭出國。生意做大后,父子三人又在香港經營藥材和錢莊。由于年邁的父母及妻子都在錦江里的老家,為了家人的安全,1921年,黃璧秀回鄉建碉樓。
在興建瑞石樓的過程中,黃璧秀父子由于觀念不同而多次產生沖突。當時,錦江里周圍的碉樓都是4至6層高。黃璧秀的父親黃貽桂發現,當自家的碉樓建到第6層時,還沒有封頂的跡象。 樸實的老人不希望太張揚,于是要黃璧秀就此封頂。黃璧秀沒有聽從父親的勸言,碉樓繼續向上施工。他告訴父親,這座碉樓的設計是9層,他就是要在全村、全鄉、全縣建最高、最壯觀的碉樓,讓人們遠遠就能看到黃家的碉樓,無人可比。最后,一幢9層高的碉樓傲然矗立在80多年前的開平農村,直到今天還令人嘆為觀止。
瑞石樓全部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外部總體造型是西式風格,有羅馬穹窿頂、拜占庭穹窿頂等充滿異國風格的建筑造型,而內部的布置、用具則是嶺南傳統的樣式,門窗上都是雕龍附鳳,有富貴吉祥、延年益壽等中國傳統的祝福字眼,充分體現樓主對西方文化所表現出的從容、自信、大膽接納,以及洋為中用、兼容并蓄的心態。在開平,瑞石樓可以稱得上是最華麗氣派的碉樓。
方氏燈樓
方氏燈樓坐落在開平市塘口鎮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東距開平市區11公里。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由今宅群、強亞兩村的方氏家族共同集資興建,原名“古溪樓”,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地名和原來流經樓旁的小溪命名。該樓高5層18.43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第3層以下為值班人員食宿之處,第4層為挑臺敞廊,第5層為西洋式穹窿頂的亭閣,樓內配備值班預警的西方早期發電機、探照燈、槍械等,是典型的更樓。方氏燈樓歷史上為古宅鄉的方氏民眾防備北面馬岡一帶的土匪襲擊起到了積極的預警防衛作用。
雁平樓
位于百合鎮齊塘村委會河帶村,1912年旅居加拿大華僑為防止匪盜而興建,耗資三萬雙毫。因其是當地最高的建筑,號稱與天際飛雁齊平,故名“雁平樓”。
日升樓與翼云樓
日升樓與翼云樓位于廣東省江門市赤水鎮大同村村口,始建于1926年,屬于私人建造用于防匪、居住碉樓。兩樓并排而立、相互依偎,數十載風雨侵蝕使之留下斑斑痕跡。該樓為保護村民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立園
立園——華僑園林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集傳統園藝、江南水鄉特色于一體,其中西合璧的獨特建筑藝術風格在中國園林中獨樹一幟,足可與廣東四大名園媲美。
立園位于廣東著名僑鄉開平塘口鎮北義鄉賡華村,是已故旅美華僑謝維立先生創建于二十世紀初的花園別墅。建園歷時十載,全部工程于1936年告竣。該園以《紅樓夢》中描繪的大觀園為依托,對中國園林古典建筑藝術兼收并蓄,并對歐美當時流行的別墅建筑特色加以融會貫通,達到中西合璧之化境,從而擁有“小觀園”的美譽。 立園的意境是“小橋、流水、人家”,園內布局為大花園、小花園和別墅區三個區域,彼此以人工河或圍墻分隔,又用橋亭或通天回廊連成一體,園中有園,景中有景。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1854.html
開平碉樓在哪里?開平碉樓屬于哪個省?開平碉樓在哪個省?
相關開平碉樓,開平碉樓在哪里,開平碉樓屬于哪個省?開平碉樓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