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哈爾濱在哪里,哈爾濱在哪個省
哈爾濱在哪里?哈爾濱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哈爾濱在哪個省?
哈爾濱旅游,哈爾濱在哪里,怎么走?
哈爾濱市,別稱冰城,黑龍江省轄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哈長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截至2021年,哈爾濱市轄9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53076.4平方千米。
哈爾濱簡介
哈爾濱市位于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是黑龍江省省會,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國省轄市中陸地管轄面積最大、管轄總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面積5.31萬平方公里,轄8區7縣,代管3個縣級市。戶籍總人口1063.5萬人,其中市區人口587.9萬人。哈爾濱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共和國長子”、“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城”、“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以及“冰城夏都”等美稱。
哈爾濱
城市精神:開放包容、時尚活力、誠信敬業、和諧奮進
城市發展目標:適宜人居、適宜創業、適宜人的全面發展
哈爾濱行政區劃
哈爾濱市轄8區7縣3市,分別為南崗區、道里區、道外區、香坊區、松北區、平房區、呼蘭區、阿城區和賓縣、方正縣、依蘭縣、巴彥縣、木蘭縣、延壽縣、通河縣,代管縣級雙城市、尚志市、五常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駐松北區世紀大道。
哈爾濱中心城區指哈爾濱市南崗區、道里區、道外區、香坊區、平房區、松北區的行政轄區,呼蘭城區及雙井鎮、長嶺鎮、沈家鎮、孟家鄉和阿城城區(包括新利街道、舍利街道)及蜚克圖鎮、料甸鄉、紅星鄉。總面積約為4187平方公里。 主城區指哈爾濱市道里區、道外區、南崗區、香坊區、平房區、松北區、呼蘭區規劃的城市建成區。總用地面積458平方公里。區域總人口1063.5971萬人,其中市區人口587.9萬(2010年統計數據)。
哈爾濱歷史沿革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墻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于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 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市)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1896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后有33個國家的16萬余僑民聚集這里,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
哈爾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并成立滿洲臨時省委。哈爾濱成為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后來抗日斗爭的指揮中心。 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哈爾濱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先后涌現出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已達70余萬。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國成立后,哈爾濱迅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并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1996年,國務院批準松花江地區與哈爾濱市合并組成新的哈爾濱市。哈爾濱市轄七區十二縣(市),行政區劃面積5.3萬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948.3萬人。
2004年2月4日,國務院批準了哈爾濱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后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動力、平房、松北和呼蘭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代管五常、雙城、阿城、尚志等4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72平方公里;人口974.84萬人,其中市區人口398.96萬人。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準哈爾濱市對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即:撤銷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撤銷阿城市,設立阿城區;將阿城市永源鎮、巨源鎮劃歸道外區管轄。調整后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呼蘭、阿城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五常、雙城、尚志3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464.24萬人。
哈爾濱氣候特點
哈爾濱位于最北端,是中國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而夏季則顯得短暫涼爽。春、秋季氣溫升降變化快,屬于過渡季節,時間較短。 哈爾濱的集中降水期為每年7至8月,集中降雪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溫度3.6℃。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13.2℃至零下24.8℃,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為18.1℃至22.8℃。 4-6月份為春季,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溫或降溫一次可達10℃左右。氣溫月際變化強烈,一般在8~10℃左右。7-8月份為夏季,氣候溫熱濕潤多雨,7月份平均氣溫19-23℃,最高氣溫達38℃。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氣溫月際差異很小,為各季之最。9-10月份為秋季,降雨明顯減少,晝夜溫差變幅較大,9月份平均氣溫為10℃,10月份北部地區已到0℃,南部地區2-4℃。11-次年3月份為冬季,漫長而寒冷干燥,[11]有時也會出現暴雪天氣。1月平均氣溫零下15℃-零下30℃,最低氣溫曾達零下37.7℃(1985年1月26日)。
哈爾濱自然資源
哈爾濱地域廣闊,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空氣清爽,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是發展食品加工業和農業經濟的理想地點。這片廣闊的黑土地堪稱中國最肥沃的土壤,適合種植各種食用和紡織用農作物。大豆、馬鈴薯、亞麻、甜菜等農產品產量居全國之首;貂皮、豬鬃、馬尾、黑木耳、猴頭蘑、黑加倫、蕨菜、蜂王漿、椴樹蜜等土特產品馳名中外;藥用植物防風、甘草、刺五加、人參、黃芪等名貴藥材的質量屬全國上乘;哈爾濱的東部和北部生長著紅松、白松、水曲柳、黃柏等珍貴樹種--為加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全市已發現的礦種為63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25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10種,非金屬礦產14種。 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12個,其中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1.94萬公頃。列入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50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
哈爾濱地形
哈爾濱市區及雙城市、呼蘭區地域平坦、低洼,東部10縣(市)多山及丘陵地。東南臨張廣才嶺支脈丘陵,北部為小興安嶺山區,中部有松花江通過,山勢不高,河流縱橫,平原遼闊。哈爾濱市區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級階地上:第一級階地海拔在132~140米之間,主要包括道里區和道外區,地面平坦;第二級階地海拔145~175米,由第一級階地逐步過渡,無明顯界限,主要包括南崗區和香坊區的部分地區,面積較大,長期流水浸蝕,略有起伏,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哈爾濱市重要農業區;第三級階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區南部等地,再往東南則逐漸過渡到張廣才嶺余脈,為丘陵地區。
哈爾濱水文
哈爾濱市境內的大小河流均屬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蘭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螞蜒河、東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圖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東貫穿哈爾濱市地區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解放以來,全市最大水利工程——西泉眼水庫工程,1996年已經合龍蓄水,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151平方公里,庫面面積40.86平方公里。水庫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積15133.3公頃。哈爾濱水資源特點是自產水偏少,過境水較豐,時空分布不均,表征為東富西貧。全市水資源人均占有量為1630立方米。
哈爾濱土壤由于受地形、氣候、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為活動的影響,全市土壤類型較多,共有9個土類、21個亞類、25個土種。黑土,是郊區及12縣(市)的主要土壤,也是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土壤類型。黑土在全市分為2個亞類(黑土和草甸黑土)、3個土屬(粘質黑土、砂質黑土、草甸黑土),共7個土種。黑土土壤養分含量比較豐富,適于各種農作物生長。黑鈣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川地和崗平地上,在全市分為3個亞類:黑鈣土、淋溶黑鈣土、草甸黑鈣土,共8個土種。黑鈣土養分含量僅次于黑土,適于作物栽培。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多數分布在沿江河低洼淋溶地帶和松花江臺地漫灘地帶。草甸土在全市分為6個亞類:草甸土、堿化草甸土、泛濫地草甸土、鹽化草甸土、潛育草甸土、硫酸鹽草甸土,共10個土種。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較差,宜發展草場和栽植薪炭林。砂土及沼澤土,主要分布于江河兩岸河灘和低洼地塊,適于發展漁業、牧業。
哈爾濱旅游資源
景點介紹
前往哈爾濱旅游,最佳的季節是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此時,滿目的銀裝素裹,雖然寒冷,卻到處可以看到與江南水鄉迥異的雪地冰天景色;另外,7月至9月的夏季,對游客而言,絕對是理想的避暑佳季。
哈爾濱中西合璧的城市風貌,粗獷豪放的北方民族風情,一道道亮麗的風景令人流連忘返,一年一度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冰燈游園會、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動顯示了哈爾濱深厚的文化底蘊。哈爾濱極地館、防洪紀念塔、文廟、極樂寺、圣索非亞教堂、俄羅斯風情的中央大街、蕭紅故居等文物古跡和東北林園、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原始森林等500余處人文自然景觀,與哈爾濱周邊的鏡泊湖、五大連池、扎龍自然保護區一起構成了中國北方別具一格的特色旅游地,憑藉這些優勢,哈爾濱市1998年被國家旅游局評選為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哈爾濱素來有著“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美名。市內建筑中西合壁,格調鮮明。人文歷史悠久,不僅薈萃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而且是中西文化結合的名城。莊嚴雄偉的圣索菲亞教堂,神秘氣氛籠罩的尼古拉教堂,造型奇巧的俄羅斯木屋,典雅別致的歌特式樓宇,歐式建筑的中央大街,雅潔明快的建筑色調,燈紅酒綠、繁華如錦的都市風貌,一年一度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冰雪節”國際冰雕雪塑比賽,以及“國際經貿洽談會”,處處折射出“東方莫斯科”的獨特魅力。
哈爾濱防洪紀念塔
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是為紀念哈爾濱市人民戰勝“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蘇聯設計師巴吉斯·茲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師李光耀共同設計,塔址由時任哈爾濱市市長呂其恩確定。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
一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雪節,在每年一月五日開幕,這是中國第一個以冰雪為內容而組織的國際性節慶活動。每年的哈爾濱冰雪節都舉辦大型的冬泳比賽,場面非常壯觀。 屆時,游人可以到哈爾濱市一睹冰燈、雪雕的美景,欣賞冰雪文藝晚會,還可以參加很多冰雪娛樂項目。哈爾濱冰燈和雪雕藝術已成為世界冰雪藝術的三大奇葩之一。
始創于1999年,是由哈爾濱市政府為迎接千年慶典神州世紀游活動,充分發揮哈爾濱的冰雪資源優勢,進一步開拓構思,而隆重推出規模空前的超大型冰雪藝術精品工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了北方名城哈爾濱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的獨特魅力。每年冬季來此游玩的國內外游人絡繹不絕。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以冰雪為主題的超大型娛樂工程。美國NationalGeographic國家地理,日本NHK,韓國SBS等頻道都有專題報道。
哈爾濱之夏音樂會 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簡稱“哈夏會”),國家級音樂盛會,每屆于隔年的8月6日至15日舉行,歷時10天。 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是酷愛高雅藝術的哈爾濱人的獨創,規模盛大,群星薈萃,已成為音樂藝術家的搖籃。 現在已升華為地方傳統音樂節,也成為中國傳統的音樂盛會,中國“三大音樂會”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哈爾濱音樂名城的地位。2010年,哈爾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認定為“音樂之都”。 2009年7月,哈爾濱太陽島被聯合國授予“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是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島嶼型公園。
亞布力滑雪度假區,是由風車山莊、國家體委,交通山莊,大青山滑雪場、通信山莊電力山莊,云鼎山莊、好漢泊雪場,以及農家院共同組成,位于黑龍江省東部尚志市境內,距哈爾濱193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74.8米,這里的極端最低氣溫是-44℃,平均氣溫-10℃,積雪期為170天,滑雪期近15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這里的最佳滑雪期。亞布力滑雪場的設施常完善,共有11根初、中、高級滑雪道,它的高山滑雪道是亞洲最長的。滑雪場內還有長達5公里的環形越野雪道及雪地摩托、雪橇專用道,設有3條吊椅索道、3條拖牽索道及1條提把式索道。雪場還擁有多臺造雪機、壓雪機、雪上摩托車等現代滑雪場機械設備;雪道設有多條吊椅式和牽引索道,滑雪者可以從任何一處乘索道,不需要脫掉雪板,滑遍場內全部雪道。
哈爾濱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稱“中國大街”。1925年改稱“中央大街”,后來發展成為哈爾濱市最繁華商業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筑71棟,并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市級保護建筑13棟,是國內罕見的一條建筑藝術長廊。它是目前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之一。步行街環境優美,井然有序。以其獨特的歐陸風情、鱗次櫛比的精品商廈、花團錦簇的休閑小區、異彩紛呈的文化生活,成為哈爾濱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中國第一座電影院——伊留繼昂電影院曾創建于中央大街和道里區西十二道街交叉口。是由俄籍建筑設計師、猶太人潘·瓦·科勃采夫1905年創建的。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中央大街步行街確定為保護街路。
哈爾濱城市建筑
哈爾濱的城市建筑在中國各大城市中尤其別具風韻。不僅有林林總總的歐式建筑,也有十分傳統的中國古典建筑,改革開放以來,又興建了若干現代建筑,使這個城市呈現出中西合壁的建筑風格。 凡是初到哈爾濱的游人,均有置身在建筑博物館的感覺。漫步在中央大街,你會看到用方石鋪成的這條百年老街兩旁,一座座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折衷主義、新藝術運動、法國先鋒派和后現代等各種風格的建筑,在向您訴說著歷史。 乘車市區,哈爾濱工程大學(原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文廟、友誼宮、力學研究所、第三中學等雕梁畫棟、紅墻碧瓦的中國傳統式建筑,也時常會映入你的眼簾。哈爾濱的建筑,象一個個凝固的音符,有歐洲中世紀的浪漫,有中國古典的典雅,也有現代的奔放。
圣•索菲亞教堂
圣·索菲亞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的隨軍教堂。同年,由俄國茶商出資,在隨軍教堂的基礎上重新修建成全木制結構教堂。1932年重建,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筑藝術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享譽中外。教堂巍峨壯美,具有濃郁的異國情調,成為哈爾濱市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線;她歷盡風雨,飽經風霜,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重要遺跡。 哈爾濱市政府市級一類保護建筑,國務院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哈爾濱市建筑藝術館。
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塔
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塔——龍塔,隸屬于黑龍江省廣播電視局,其塔高336米,是目前世界第二、亞洲第一高鋼塔。龍塔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級旅游風景區。它是一座集旅游觀光、餐飲娛樂、廣告傳播、無線通訊、環境氣象監測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塔。
奇花異草搭出五感園
第六屆哈爾濱園藝節在哈爾濱現代農業示范區開幕。記者走進園藝節主展區哈爾濱現代農業示范區,提前探密農業園里的高新技術和特色風光。 沙漠玫瑰、象腿樹、面包樹……百余種奇花異草搭出了一個別具特色的室內觀光休閑體驗溫室。溫室里“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各種新奇植物令人目不暇接。園區技術員肖珩表示,觀光溫室集中展示了數字農業、垂直農業、無土栽培技術、太陽能植物工廠技術、休閑養生農業、蔬菜樹技術等現代農業技術,以及具有較強觀賞性的寒帶、溫帶、熱帶地區的150多種園藝植物。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080.html
哈爾濱在哪里?哈爾濱屬于哪個省?哈爾濱在哪個省?
相關哈爾濱,哈爾濱在哪里,哈爾濱屬于哪個省?哈爾濱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