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紅河州在哪里,紅河州在哪個省
紅河州在哪里?紅河州屬于哪個省哪個市?紅河州在哪個。
紅河州旅游,紅河州在哪里,怎么走?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駐蒙自市,是云南的16個地級行政區之一,地處云南省東南部,北連昆明、曲靖,東接文山,西鄰玉溪、普洱,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北回歸線橫貫東西。紅河州轄區面積32931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4個市、6個縣、3個自治縣。
紅河州簡介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北連昆明,東接文山,西鄰玉溪,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北回歸線橫貫東西。紅河是云南省第四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和部分社會經濟指標居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首;全州國土面積3.293萬平方公里,下轄4市9縣,總人口456.1萬人;有滇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蒙自,有世界錫都個舊,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水;有河口和金水河兩個國家級口岸;有聞名遐邇的錫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紅河是云南經濟社會和人文自然的縮影,是云南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也是中國走向東盟的陸路通道和橋頭堡。
紅河州
紅河州具有山區多、民族多、貧困人口多、邊境線長等特征。山區面積占全州國土面積的85%;除漢族外,境內還居住有哈尼、彝、苗、傣、壯、瑤、回、布依、拉祜、布朗(莽人)等10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58%;區域內以紅河為界,南北發展不平衡;河口、金平、綠春三縣與越南接壤,擁有兩個國家級一類口岸,邊境線長達848公里。
紅河州資源富集、生物多樣、文化多元、區位獨特,后發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已探明境內儲有各種礦產資源潛在價值7.5萬億元,占云南省礦產總儲量的1/4左右,尚有70%的國土仍屬探礦空白區,找礦前景廣闊,具備加速發展冶金、煤化工等現代大工業的資源條件;高低海拔并存,多元立體氣候形成了生物資源的多樣性,使我州成為了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的最佳種植適宜區和主產區,是云南省“中華生物谷”的重要基地,被譽為“滇南生物基因庫”。境內有7500平方公里的熱區和221萬畝的自然保護區,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種群,堪稱“天然動植物園”,具有發展生物特色產業的基礎和條件;境內煤炭遠景儲量達到50億噸以上,潛在價值超過4800億元。
紅河、南盤江、李仙江、騰條江4大水系及其河流水能理論蘊藏量達5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水電裝機達450萬千瓦以上,能源基礎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旅游文化資源富集獨特,擁有底蘊豐厚的歷史文化、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和神奇壯觀的自然風光,哈尼梯田、天然溶洞群、建水歷史文化名城、彌勒湖泉公園等旅游景區景點眾多,具有打造云南康體休閑旅游勝地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我州南部地區與越南相毗鄰,處于中國—東盟兩大市場的結合部和中國昆明、越南河內兩大城市輻射的交匯點,是我國陸路通往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門戶,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昆明—河內—海防經濟走廊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州具有建設面向東南亞出口產品生產基地、口岸和轉口貿易基地以及區域性綜合保稅區的地緣優勢,具有加速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良好條件;我州通往東南亞的國際大通道正在加快形成。
蒙河高速已經建成,石林至蒙自高速、玉溪至蒙自鐵路、蒙自至河口鐵路正在抓緊建設,云桂鐵路、紅河機場等一批重點交通建設項目開工在即,再經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全州境內的交通“瓶頸”制約將全面消除,通往東南亞最便捷的陸路國際通道將最終形成。
近幾年來,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全州上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推動紅河新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著力推進了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產業建設、社會民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領域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初步核算,2012年全州生產總值 (GDP)完成905.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13.2%。分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55.45億元,同比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485.14億元,同比增長16.6%;第三產業增加值264.84億元,同比增長10.2%。三次產業的結構為17.2:53.6:29.2。全州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9909元,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317.72億元,占全州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5.1%。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5%。全州完成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218.66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84.48億元,同比增長16.1%。全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248.09億元,同比增長16.4%。全州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6%,其中食品上漲4.6%。全州經濟綜合實力在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位居前列。
在保持全州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加大了對社會事業和民生保障的投入,教育、科技、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事業都得到了新發展。特別是在改善民生方面,開展了大量切實成效的工作,就業、再就業等各項優惠政策不斷落實,城鎮、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力度加大,移民安置、社會救濟等扶持政策得到較好落實,“平安紅河”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禁毒、防艾等工作有效開展,生產安全狀況總體保持平穩,各項民生工程得到了較好實施,全州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呈現出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民族團結、邊疆安定的良好局面。
2012年12月19日,由全球戰略經濟發展委員會(GSEDC)、世界城市世界企業研究會(WWRA)、世界品牌組織(WBO)、歐美亞工商界投資開發聯盟(EAAIU)、中國著名品牌發展研究會(CFBRA)和著名投資促進機構美中經貿投資總商會(USCGC)等機構聯合推選的“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全名單向世界公布,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功入圍。
2013年6月22日下午,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審議,中國云南元陽哈尼梯田文化景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紅河州歷史沿革
1954年設立紅河哈尼族自治區,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元陽縣新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原屬蒙自專區的元陽(駐新街)、紅河(駐迤薩)、金平3縣劃入紅河哈尼族自治區。
1956年設立六村辦事處(縣級行政單位),作為紅河哈尼族自治區的派出機關。紅河哈尼族自治區轄3縣、1辦事處。
1957年11月18日建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蒙自縣。原由紅河哈尼族自治區領導的元陽、紅河、金平等3縣及六村辦事處和蒙自專區所屬蒙自、屏邊、河口、石屏、龍武(駐龍朋鎮)、曲溪、建水、開遠等8縣和彌勒彝族自治縣劃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彝族自治縣改為彌勒縣。轄12縣、1辦事處。
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個舊市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由蒙自縣遷個舊市。撤銷開遠縣,并入個舊市和文山縣;撤銷蒙自縣,并入個舊市。撤銷六村辦事處,原六村辦事處轄區及金平、元陽2縣部分地區合并設立綠春縣(駐大興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1市、11縣。
1960年撤銷曲溪縣,并入建水縣;撤銷龍武縣,并入石屏縣;謴烷_遠、蒙自2縣,開遠、蒙自2縣由個舊市領導。
1961年原由個舊市領導的開遠、蒙自2縣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接領導。
1962年恢復瀘西縣(駐中樞鎮。原瀘西縣于1960年屬曲靖專區時撤銷,并入彌勒縣)。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1市、12縣。
1963年7月1日,屏邊縣改設屏邊苗族自治縣;7月11日,河口縣改設河口瑤族自治縣。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1市、10縣、2自治縣。
1981年1月18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開遠縣,設立開遠市(縣級),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2個市、9個縣、2個自治縣。
1984年12月5日國務院【國函字169號】批復:將紅河縣哈阿鄉梅普村劃歸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管轄。
1985年6月11日國務院【國函字88號】批復:撤銷金平縣, 設立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以原金平縣的行政區域為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轄2個市、8個縣、3個自治縣。
1997年,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積32931平方千米,人口379.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4.4%(哈尼族占16.6%,彝族占22.8%)。轄個舊、開遠2市,蒙自、彌勒、瀘西、建水、石屏、元陽、紅河、綠春8縣和屏邊苗族自治縣、河口瑤族自治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3個自治縣,州人民政府駐個舊市。
2003年1月29日,國務院【國函12號】批復: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地由個舊市遷移至蒙自縣。
2010年9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批復:撤銷蒙自縣,設立蒙自市。
201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批復:撤銷彌勒縣,設立彌勒市。
紅河州行政區劃
轄4個市、6個縣、3個自治縣。
蒙自市 面積2228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661100,市人民政府駐文瀾鎮。
個舊市 面積1597平方千米,人口45.5萬,郵政編碼:661000,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街道。
開遠市 面積2009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661600,市人民政府駐靈泉街道。
彌勒市 面積4004平方千米,人口54萬,郵政編碼:652300,市人民政府駐彌陽鎮。
建水縣 面積3940平方千米,人口53萬,郵政編碼:654300,縣人民政府駐臨安鎮。
石屏縣 面積3090平方千米,人口31.5萬,郵政編碼:662200,縣人民政府駐異龍鎮。
綠春縣 面積3167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662500,縣人民政府駐大興鎮。
瀘西縣 面積1674平方千米,人口41萬,郵政編碼:652400,縣人民政府駐中樞鎮。
元陽縣 面積2292平方千米,人口40萬,郵政編碼:662400,縣人民政府駐南沙鎮。
紅河縣 面積2034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654400,縣人民政府駐迤薩鎮。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面積3677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661500,縣人民政府駐金河鎮。
河口瑤族自治縣 面積1313平方千米,人口 10萬,郵政編碼:661300,縣人民政府駐河口鎮。
屏邊苗族自治縣 面積1905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661200,縣人民政府駐玉屏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13年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止2013年3月。 *
紅河州旅游資源
紅河秀麗的南亞熱帶風光,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藝、民族風情,景致獨特的名勝古跡,別具一格的傳統工藝,具有較高科研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形成了風彩各異、豐富多彩的旅游景觀。已開發的全州四條精品旅游線,將州內“云南第一洞”瀘西阿廬古洞、“洞函燕奇、南天一絕”亞洲第一的建水燕子洞和彌勒白龍洞、開遠南洞等“人間仙景”以及走進大自然,使人神清氣爽的屏邊“大圍山森林公園”、“熊樂園”。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蓋下,構成了神奇壯麗景觀的紅河哈尼梯田。
另外,石屏縣具有“山川東迤無雙境,文學南滇第一州”之譽。建水古稱臨安府,以以歷史文化古城而著稱,有“滇南鄒魯,文獻名邦”美譽,境內古跡薈萃,古橋和古寺比比皆是,以元代的建水文廟(孔廟)、指林寺、圣旨碑、古窯士,明代的建水朝陽樓、燃燈寺,清代的建水朱家花園、團山民居、雙龍橋、崇正書院、學政考棚和納樓土司府署尤為著名。
紅河州氣候特征
紅河州地處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型濕潤季風氣候區,在大氣環流與錯綜復雜的地形條件下,氣候類型多樣,具有獨特的高原型立體氣候特征。州內四季不甚分明,但干、雨季節區分較為顯著,每年5~10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其中連續降雨強度大的時段主要集中于6~8月,且具有時空地域分布極不均勻的特點。
據近10年間統計,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區,年平均氣溫16.3℃,極端氣溫-9.0、31.5℃;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一般年最大降雨量為2508.1毫米,其中金平縣分水嶺老林地區年降雨量最大達3471.1毫米,個別年份最高達4338毫米,居全省之冠;一日最大降雨量可達212.4毫米,具有降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間盆地、河谷地帶,年平均氣溫分別為17.2℃、23.4℃,極端氣溫-2.0、40.7℃,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1688.7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257.2毫米,一日最大降雨量144.7毫米,與山區對比相對較小,但仍具有單點暴雨集中,強度大的特點。
紅河州風景名勝
紅河州境內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建水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瀘西阿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個;
云南省級風景名勝區彌勒白龍洞、屏邊大圍山、河口南溪河、元陽觀音山、個舊蠻耗、石屏異龍湖等6個;
紅河州級風景名勝區有開遠南洞、金平金水河、蒙自南湖3家。
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建水縣城
世界紀念性建筑遺產1座,建水團山;
國家級旅游文化名鎮1座,建水縣臨安鎮
云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座,石屏縣城;
云南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座,石屏鄭營和瀘西城子村
云南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座,蒙自新安所。
國家地質公園阿廬古洞,國家級濕地公園老虎嘴梯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黃連山、金平分水嶺、大圍山3個,其中大圍山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納樓長官司署、建水文廟、指林寺大殿、朝陽樓、雙龍橋、個舊雞街火車站、蒙自海關舊址、陳氏宗祠、企鶴樓、滇越鐵路五家寨人字橋等10處,
云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處,縣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7處。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438.html
紅河州在哪里?紅河州屬于哪個?紅河州在哪個省?
相關紅河州,紅河州在哪里,紅河州屬于哪個省?紅河州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