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習巷清真寺,大學習巷清真寺在哪里,大學習巷清真寺在哪個省
大學習巷清真寺在哪里?大學習巷清真寺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大學習巷清真寺在哪個省?
大學習巷清真寺旅游,大學習巷清真寺在哪里,怎么走?
大學習巷清真寺建筑規模較大,僅次于東側的化覺巷清真大寺,赦又稱西大寺。是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據寺內現存石碑記載,該寺創建于公元705年(唐中宗乙巳年)。賜名清教寺,玄宗朝改名唐明寺,元中統年間賜名回回萬善寺,及明洪武時賜名清真寺。是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元至明末,經賽典赤、鐵鉉、鄭和等人幾次重修擴建。明永樂、天啟及清代均有碑紀其事,解放后迄今政府曾兩次撥款維修。樓、臺、亭殿布局莊嚴肅穆,外觀則古老而顯敞亮,結構壯觀而緊湊,內觀則勻稱和諧,碑、雕、畫多系罕見。這座清真寺占地9.1畝,總建筑面積2700平方米,由照壁、石坊(上有“政建陸次”字樣)、大門、三間庭、省心閣、南北廳、碑亭。阿訇齋、沐浴室,禮拜正殿等建筑群組成。相傳,省心閣建于宋代,明朝鄭和四下西洋回來后重修清真寺時復修,后經多次修葺,仍保持原貌至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大學習巷清真寺簡介
西安市大學習巷清真寺位于大學習巷路西,因處西安化覺巷清真寺之西又稱西大寺。據寺內現存石碑記載,該寺創建于705年(唐神龍元年),是西安最古老清真寺之一。
大學習巷清真寺
大學習巷清真寺歷史
西安大學習巷清真寺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學習巷內北側,與化覺巷清真寺東西遙遙相對。該寺建筑規模較大,僅次于東側的化覺巷清真大寺,故又稱西大寺。 據寺內現存石碑記載,該寺創建于公元705年(唐中宗乙巳年)。賜名清教寺,玄宗朝改名唐明寺,元中統間賜名回四萬善寺,及明洪武時賜名清真寺。是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據唐代王鉷所撰《創建清真寺碑記》記載:“及隋開皇中,其教(伊斯蘭教)遂入于中華,流衍散漫于天下。”由此可知,伊斯蘭教是在隋文帝時傳入中國的。而清真寺的興建大抵在伊斯蘭教傳入后150年左右,只是因種種原因,屢建屢毀。唐時所建清真寺已無蹤跡,西安城內保存較完整的清真寺就是今東、西兩大寺,它們建造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時期,極有可能是明清時修建的。
元至明末,經賽典赤、鐵鉉、鄭和等人幾次重修擴建。明永樂、天啟及清代均有碑紀其事,解放后迄今政府曾兩次撥款維修。樓、臺、亭殿布局莊嚴肅穆,外觀則古老而顯敞亮,結構壯觀而緊湊,內觀則勻稱和諧,碑、雕、畫多系罕見。 這座清真寺占地9.1畝,總建筑面積270O平方米,由照壁、石坊(上有“政建陸次”字樣)、大門、三間庭、省心閣、南北廳、碑亭、阿訇齋、沐浴室,禮拜正殿等建筑群組成。相傳,省心閣建于宋代,明朝鄭和四下西洋回來后重修清真寺時復修,后經多次修葺,仍保持原貌至今。
大學習巷清真寺布局
寺院建筑形式,略同化覺巷清真大寺,唯規模較小,而寺內亭、臺、殿、閣布局得當。寺門對面有磚雕紋飾大照壁一座,門外臨街有四柱三間石牌坊“敕建陸次”石額,鐫于牌坊門楣。省心閣是該寺主要建筑之一,相傳建于宋代。明鄭和四下西洋回來后重建為四角形式建筑,三層三重檐。后面是南北碑亭,南碑亭內是著名的“鄭和碑”,即《重修清凈寺碑》,大殿前為一寬大月臺,周圍環以石欄。大殿門首懸掛慈禧手書“派衍天方”牌匾,殿內前中為窯殿,上方寫有古蘭經原文,是著名“土耳其”書法,右邊是阿訇演講臺。大殿面積500多平方米,可容納500人同時做禮拜,墻壁四周有花草圖案,套刻《古蘭經》和阿拉伯文。整座寺院,莊嚴肅穆,緊湊和諧。1413年(明永樂十二年)鄭和第四次出使西洋,曾到該寺邀請掌教哈三隨往任翻譯。省心閣為四角形樓式建筑,三層三重檐,布局莊嚴古雅,現經彩繪,映翠飛丹,玲瓏絢麗,為寺內主要建筑之一。正殿前為。一寬大月臺,周圍環以石欄。石欄前一左右各立一碑亭,南碑亭內是著名的。“鄭和碑”,即《重修清凈寺碑》。正殿門首懸掛慈禧手書“派衍天方”的牌匾。殿內后中為窯殿。上方寫有《古蘭經》原文,系“土耳其”體書法,筆勢蒼勁,線條流暢。右邊是阿旬宣講臺。大殿面積約為600平方米,可容納500多人同時作禮拜。
大殿四壁飾有花一圖案,套刻著古蘭經和阿拉伯文的“嘟哇”,這些瀝粉貼金壁板為國內合一老清真寺現存之精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清真寺的整個布局以其中前合壁的建筑手法,體現出伊斯蘭教份真寺在中國的早期建筑風格。此專1956年被列為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該寺有阿訇3人,滿拉1才人,學董7人。本坊教民有5O0戶,3000人,都是回族。本坊哈吉有惠志。元阿旬、鐵福全、糜子玉夫婦、鐵志賢夫婦、鐵志明、鐵元清、惠海笠等。 據該寺鄭和碑記載,明永樂年間,該寺學教哈桑阿訇曾應聘作為鄭和船隊成員兼翻譯,同下西洋,為增進中阿人民友誼作出了杰出貢獻。
大學習巷清真寺風格
大學習巷的西大寺,由唐朝開國元勛尉遲敬德監造。但考察其建筑,已全無唐代風貌,實難成說。倒是有公元1523年(明嘉靖二年)由劉序用漢文和阿拉伯文撰寫的《重修清凈寺碑記》和公元1857年(清咸豐七年)所立的《敕賜清凈寺碑記》,西大寺的修建歷史由此可見一端。觀其建筑,寺內一切完全按照伊斯蘭教制度布置,設有禮拜殿、宣諭臺、邦克樓、阿訇齋、省心閣、左右碑亭等;神龕朝向麥加,殿內點燈,禁用動物紋圖裝飾。殿上琉璃碧瓦,殿內鋪有地板,彩畫浮雕間有,花紋雕于石階,充分展示出明代建筑風格。
如果說西大寺與唐確有瓜葛的話,那也不假。西大寺所在的大學習巷原來只是唐長安城的一個小坊,其時,西域回紇族曾幫助汾陽王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唐代宗年間,郭子儀從甘肅涇川回京時,有回紇領袖及將士等200余人隨從,就住在今城隍廟附近的小坊內。他們在長安逗留期間,學習唐朝的一切法令、制度和漢族的文化習俗,因此后來就把西大寺所在的這個地方稱作“大學習巷”。由于回紇人在長安定居的人越來越多,于是供他們做禮拜的清真寺便應運而生了。[6]大學習巷清真寺有一塊明劉序撰寫的《重修清凈寺碑記》碑石,正面漢文,背面為阿拉伯文,“碑記”中詳細敘述了明初三保太監鄭和求“賢”于西安東大寺的事跡。碑在西大寺 ,卻記述了東大寺的事,值得一提。
據傳說,鄭和奉明成祖之旨,準備率領龐大的遠洋艦隊再下西洋,雖然使團人數達兩萬之眾,但缺少精通阿拉伯語和錫蘭語的翻譯。于是,鄭和便專程來到久已聞名的長安城東大寺求賢選才。經過認真考核挑選,他選中了東大寺的掌教哈三,遂任命為西洋使團的“總翻譯”。哈三聰慧穩重,不負“鄭”望,在出使西洋途中,為鄭和出謀劃策,排憂解難,順利完成外交使命。回京后,鄭和為哈三報功請賞,哈三再三謝絕,只要求圣上能恩澤東大寺,撥款修葺,他就感激不盡了。鄭和于是領旨重返長安城,并親自設計繪圖,選擇良材,召募能工巧匠。新修建的東大寺面貌一新,亭、臺、樓、殿布置得宜,蔚為壯觀。據說寺內的“邦克樓 ”就是鄭和特別主持修建的標志性建筑。雖是傳說,卻為東大寺增色不少。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804.html
大學習巷清真寺在哪里?大學習巷清真寺屬于哪個省?大學習巷清真寺在哪個省?
相關大學習巷清真寺,大學習巷清真寺在哪里,大學習巷清真寺屬于哪個省?大學習巷清真寺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