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島,大陳島在哪里,大陳島在哪個省
大陳島在哪里?大陳島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大陳島在哪個省?
大陳島旅游,大陳島在哪里,怎么走?
大陳島,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著名島嶼,位于中國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東部,臺州灣東南,臺州列島中南部。島上崗巒起伏,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獨特,適宜度假、休閑觀光和尋訪史跡旅游。大陳島是國家一級漁港、省級森林公園和省海釣基地,島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二漁場。素有“東海明珠”之稱。
大陳島簡介
大陳島,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著名島嶼,位于中國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東部,臺州灣東南,臺州列島中南部。為臺州列島106個島礁中的主島,分上、下大陳,二島僅相隔2.5公里水道,總面積11.89平方公里。上大陳島,又名上臺,面積 6.6平方千米,丘巒起伏,主要種植甘薯、豆類,西南部有避風港灣。大陳鎮駐地下大陳島距,海門港52公里,又名下臺,面積 5.2平方千米,以丘陵地形為主,漁業發達,多漁船停泊,避風港灣設有臺州漁業指揮部。峰鳳尾山坐落島西部,海拔228.6米。島上崗巒起伏,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獨特,適宜度假、休閑觀光和尋訪史跡旅游。
大陳島
大陳島是國家一級漁港、省級森林公園和省海釣基地,島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二漁場,魚汛期,島四周干帆云集,桅檣如林,入夜,漁火萬千,蔚為大觀。素有“東海明珠”之美稱。大陳島氣候宜人,景觀奇絕、海產豐盈、自然條件優越,尤適游客“游海島、觀海景、釣海魚、吃海鮮、玩海水”,是人們觀光、休閑、娛樂、垂釣的好去處。夏秋季為登島旅游的黃金季節。從1991年起,已多次舉辦“海釣節”。島上森林覆蓋率達56%,年平均氣溫16.7°,具有典型的冬暖夏涼的亞熱帶氣候環境。由于潮汐、洋流、風流和海洋生物的長期作用,形成了號稱“東海第一大盆景”的甲午巖、碧水細沙的帽羽沙、烏沙頭海濱浴場和風景如畫的屏風山、浪通門、高梨、下嶼龍洞等眾多海上奇觀。大陳島歷史神奇。大陳島碉堡、水牢、戰壕、坑道等戰爭遺址是一江山戰役古戰場的歷史見證,大陳島青年墾荒隊傳奇及胡耀邦總書記親臨考察使該島揚名中外。
大陳島島礁四周棲息著眾多的石斑魚、黑鯛、梭子蟹、七星鰻、虎頭魚等享譽海內外的魚類生物種群,是我省第二大漁場。其浪通門養殖基地是浙江省目前以大黃魚、鱸魚、真鯛等海珍品養殖為主的最大的深水網箱養殖基地。大陳島和一江山島上還有豐富厚重的人文景觀。有1955年一江山島戰役時留下的大量戰爭遺址,有青年志愿墾荒隊員留下的墾荒史跡和紀念碑、胡耀邦紀念室以及風力發電機群等。還有古文化遺址和海神宗教寺觀,如天后宮、漁師廟等。
大陳島旅游設施完善,島上有數家賓館,食宿稱便。菜肴以小海鮮為特色,著名的有石斑和大陳黃魚,嘗一嘗漁民腌制的魚生、辣螺醬、蟹板等也相當入味。石斑魚系活動于島礁海域的定棲性魚類,稱海中珍品。大黃魚原為東海聲名赫赫的大宗經濟魚類,漁汛旺發持續千年,因酷漁濫捕,80年代后幾近絕跡。90年代發展網箱養殖,大陳海域生態環境優良,養殖的大黃魚品質十分接近野生風味,經鑒定為名牌海產。旅游者如參觀海洋養殖場,親手抓一抓久違的大黃魚,也是大陳游的一件愜意事。
大陳島歷史
大陳島古稱東鎮山或洞正山,公元5世紀中葉始聞。古代臺州往朝鮮、日本的商貿船只皆取道該島,并習慣以高梨頭礁為航海標識。上大陳島古又稱三女山或三盤山,一說為釋教始祖如來佛的出世之山,史載“有二石如松狀,號石松,潮平則沒,舟行必避之”。這松枝狀的適淹礁很可能是珊瑚礁,今天漁民在大陳海底仍常能拖獲小塊珊瑚殘骸,即說明這個問題。歷史上正式以“大陳山”為名的,最早見《鄭和航海圖》記載。此后,大陳在 500年風云大跌蕩中歷經巔簸。
明代16世紀中葉,大陳島為海上抗倭戰場之一,嘉靖三十四年(1555),明軍水師于大陳洋追剿倭寇,并擒獲通倭大盜。今下大陳島風門嶺有煙墩遺址,即為當時留守明軍所筑。清乾隆(1736~1795)年間,居民漸聚,浙江道特在島上分設汛官,統領軍、漁政務,此為大陳設治之始。至清末和民國初年,大陳居民已達萬人規模,形成臺州灣最繁榮的海上集鎮,為“舊臺(州)屬洋面唯一之大漁村、大漁場、大漁埠,在昔全盛時代,漁獲量年達 500萬元以上,亦可謂舊臺屬之經濟重心”。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封鎖沿海,土著武裝王相義活動于大陳海域,率部徂擊日軍,并收復大陳島,時稱“海上豪客”。建國初,大陳島又成為浙中南國民黨殘部的主要踞點,島上人口激增至3萬之眾。臺灣當局除蔣經國頻繁出入大陳外,軍政首要如蔣介石、胡宗南、俞大維、蔣緯國、毛人鳳等,以及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史郭普、美駐臺大使藍欽和美軍顧問團長蔡斯亦親臨大陳島活動。島上設立的機構亦名目繁多。1955年1月,解放軍攻克一江山島,大陳失去外圍屏障,臺灣“國防部”被迫實施""大陳撤退”計劃。2月7日,由蒲賴德指揮的美軍第七艦隊132艘、臺灣27艘艦船組成混合船隊(包括6艘航空母艦)抵大陳海域,至12日,計從大陳、竹嶼、披山、漁山諸島撤走國民黨正規部隊1萬人、游擊隊4千人、居民1萬7千余人(其中上大陳3937人,下大陳10974人,披山1083 人,漁山518人), 以及軍用物資4萬噸和各村廟宇神像10余座,同時將遺留的碼頭、漁船悉數毀壞。整個大陳島僅留下1位奄奄一息的老人。
大陳島收復后,政府立即開展重建工作。1955年2月11日,中共溫州地委根據中共浙江省委的指示,設立大陳區人民政府(縣級),同時建立中共大陳工作委員會。呂眾義任書記,劉維宗、許繼良、季玉芳、國同玉等任委員;區長劉維宗,副區長季玉芳、黃道熙。下設辦公室、組織科、宣傳科、漁農業生產科等工作機構,機關暫時設立在海門。4月第一批大陸移民進島,翌年又有溫州市青年組成“墾荒隊”支援大陳。
經40余年生聚建設,海島環境已得到很大改觀。如昔日皆為童山禿嶺,12平方公里的土地僅千余棵樹木,現今則林木蔥郁,森林覆蓋率達50-60%以上,成為省級海島森林公園。作為國家級漁港建設,歷年投入大量資金,興建環島公路和5座水庫,客運碼頭漁港配套設施齊全,同時將大陳港辟為國際避風港和鮮活水產品出口交貨點。大陳海域向以漁產豐富著稱,系浙江省第二大漁場,在60~80年代漁場鼎盛時期,每年冬汛,來自閩、浙、滬、蘇沿海的5000余艘漁船,云集大陳漁場捕撈帶魚,平均捕撈量約6萬噸。漁民上島投售魚貨,補給物資,其盛況一如“海上鬧市”。但自80年代后,因海洋資源衰退以及海門漁港建成,漁民多數移埠大陸,據2000年統計,大陳鎮在籍居民3800人,外來暫居人口約1200人,仍為臺州海域人口最集中的島嶼。大陳島有不少的旅游景點。
大陳島主要景區景點
甲午巖
位下大陳島東海岸,系兩片巨大的干出礁,造型雄奇,向稱“東海第一大盆景”。該處巖壁如削,巖層垂直節理發育,有若神斧劈就。游人穿過一片幽幽的黑松林,豁然見巍巍巨礁拔海屹立,腳下卻是數十米深淵,淵底海水回蕩,小島啾啾,極目則海天一色。整個景區環境靜謐,氣勢磅薄,視野和視覺色彩效果均好,為大陳風光絕佳之處。甲午巖海岸原為國民黨駐軍的炮兵陣地,沿岸戰壕縱橫,現遺跡猶存。 1954年5月8日,蔣介石曾率屬僚從臺灣至此巡視,觀景處建有“中正亭”,已毀,近年修復,改題為“美齡亭”。從觀景處拾級而下,即置身于有如洪荒世界的強海蝕地貌帶,禿巖凈石,游客可觀海撿貝,可仰臥休閑。
浪通門
沿下大陳島環島公路東行即達浪通門。隔海百余米為屏風山,1975年曾填筑防波堤,將屏風山與本島連接,1997年壩體毀于11號強臺風,現殘存壩基。 浪通門景如其名,滾滾長浪與如屏突兀的屏風山,構成一幅大筆揮就的山海圖,舊稱“屏山燈影”。除觀景外,可參觀西側港灣的海洋養殖基地,涉水登屏風山。山頂有國民黨軍隊修建的碉堡群及地牢,構筑至今尚稱完整,為椒江區歷史遺存保護點。
墾荒紀念碑
墾荒紀念碑巍巍挺立于下大陳島黃夫礁山崗,向游人講述一位中國最高領導人和大陳島的故事。 1956年1月,共青團中央書記胡耀邦向溫州青年發出“組成志愿墾荒隊,開發建設大陳島”號召,數天內報名者即達2000人。1月31日,首批227名 14至22歲的隊員攜“大陳島溫州青年志愿墾荒隊”旗幟,在團中央、團省委代表護送下,登上大陳島。此舉一度成為全國青年的先進榜樣,《青年報》為此刊載頭版通欄標題新聞和照片。1958年共青團中央授予墾荒隊“先進集體”稱號,并多次受到胡耀邦的關懷。 1960年7月,墾荒隊宣告完成任務,有部分隊員繼續志愿留在島上。荏苒30年,時已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仍然惦念大陳,特于1985年12月29 日登島看望老墾荒隊員。紀念碑高18米,上鐫“大陳島墾荒紀念碑”8字,由張愛萍將軍題詞,2000年2月落成,由墾荒隊員、當地政府和團省委等捐建。大陳島還建有胡耀邦銅像,于2013年1月6日揭幕。
青少年宮
青少年宮是大陳島最好的建筑,1985年經胡耀邦總書記批準建成,占地1050平方米。內辟有島史陳列室,供游人參觀。
漁鎮漁村
下大陳島大沙頭港灣為歷代島民聚居之地,主要街道有港邊路、海新路兩條,建筑自港區沿緩坡向山崗伸延,民居鱗次櫛比,新舊錯落。島上漁村大多依山傍海,散布于山岙和海灣,常以數十戶為一自然村落,舊皆壘石為居,村民多賴海洋捕撈為業,亦就近墾種。較可觀的漁村有下大陳島的大小浦、浪通門和下咀頭,上大陳島莊周廟、大岙里等處。
戰爭遺存
國民黨曾悉心經營大陳防務,在島上屯駐兵員萬余,修建了大量戰壕和碉堡,是當時國民黨軍隊集結于沿海島嶼的最北的據點。碉堡、坑道等至今大部猶存,是浙江沿海保存舊軍事設施最多且最完整的島嶼,作為我國現代史重大事件發生地的實物遺存,具有特殊的歷史游覽價值。
主要遺存(均在下大陳島)有: 1、象頭岙水上碉堡群,共10余座,構筑于港灣潮淹線,堡體隱蔽且十分堅固。 2、大岙里遺址,原臺灣國民黨“浙江省政府”、“江浙游擊司令部”和“西方企業公司”等均設在該處。山腰有胡宗南居所,胡曾化名“秦東昌”,一度坐鎮大陳指揮。以上遺存均位上大陳島。 3、屏風山碉堡群和地牢。 4、五虎山、甲午巖等碉堡、坑道和隱蔽工事。
高梨頭
是上大陳島伸入大陳水道的一處島岬,景區由一系列強海蝕地貌組成,為海上游艇觀光的最佳地段。近岸多峻礁巨石,巖體有臥有立,有尖削如筆峰孤突,有大塊如黑獸浮海,礁巖海岸間不時露出洞穴,其被海浪洞穿處,于幽幽深邃之中又別顯洞天一塊。島岬北側稱“烏砂頭”,有一條長約300米的黑礫灘,礫大如拳,烏圓可愛,漲潮時可聞“嗚嗚”灘音,高潮時適淹。礫灘背景為一孤狀的陡峭海蝕崖,崖壁分天然二色,棕黃色的巖層迭壓于黑色巖層之上,富有自然的大山水畫意。
帽后沙礫灘
位上大陳島北端一天然長堤兩側,西灘長約300米,東灘200米。礫石大如雞卵,小如彈丸,以灰白、灰黃為主,間有紅、棕、黑等色。該處環境幽靜、灘平坡緩、海碧山青,是游人垂釣、海浴的好去所,沿灘撿 石亦饒有趣味。登坡北望,碧波萬頃中可影約見一江山島。
胡耀邦銅像
大陳島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臺州灣東南,1956年1月,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向溫州青年發出了“組成志愿墾荒隊,開發建設大陳島”的號召。同年1月31日,首批227名青年隊員登上大陳島開始了墾荒生活,至1960年,共有4批467名墾荒隊員上島。1985年12月2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登上大陳島看望了老墾荒隊員。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3151.html
大陳島在哪里?大陳島屬于哪個省?大陳島在哪個省?
相關大陳島,大陳島在哪里,大陳島屬于哪個省?大陳島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