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武夷山在哪里,武夷山在哪個省
武夷山在哪里?武夷山屬于哪個省哪個市?武夷山在哪個省?
武夷山旅游,武夷山在哪里,怎么走?
武夷山,又名虎夷山。廣義的武夷山,或稱武夷山脈,指中國閩贛間縱貫南北的山系,屬于新華夏地質構造單元南嶺山系的東北延伸支脈。狹義的武夷山僅指其北段武夷山市所轄主峰地帶的山地,是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
武夷山山體呈北北東向沿贛閩省界蜿蜒,東北延展接浙贛間的仙霞嶺,西南伸至贛粵邊界的九連山。“北引皖浙,東 鎮八閩,南附五嶺之背,西控贛域半壁”。長達550公里(一說530公里),為江西最長的山地,福建省最高的山脈。武夷山地勢高峻雄偉,層巒疊嶂,許多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主峰黃崗山位于北段,海拔2158米。
武夷山簡介
武夷山遺產地處中國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7°32′36″~27°55′15″;東經117°24′12″~118°02′50″,總面積99975ha。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征,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
福建武夷山圖片
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分布著世界同緯度帶現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東部山與水完美結合,人文與自然有機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險壑等諸多美景、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而享有盛譽;中部是聯系東西部并涵養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區域。
武夷山
鑒于武夷山具有上述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中國政府推薦武夷山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發育有明顯的植被垂直帶譜:隨海拔遞增,依次分布著常綠闊葉林帶(350-1400m,山地紅壤)、針葉闊葉過渡帶(500-1700m,山地黃紅壤)、溫性針葉林帶(1100-1970m,山地黃壤)、中山草甸(1700-2158 m山地黃紅壤)、中山苔蘚矮曲林帶(1700-1970m,山地黃壤)、中山草甸(1700-2158m,山地草甸土)五個植被帶,分布著南方鐵杉、小葉黃楊、武夷玉山竹等珍稀植物群落,幾乎囊括了中國亞熱帶所有的亞熱帶原生性常綠闊葉林和巖生性植被群落。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是尚存的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武夷山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區內峰巒疊障,高差懸殊,絕對高差達1700m,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地理演變過程中許多動植物的天然避難所,物種資源極其豐富。
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種。種子植物類數量在中亞熱帶地區位居前列,有中國特有屬27屬31種,許多如銀杏等為單種屬孑遺植物3728種。種子植物種類數量在中亞熱帶地區位居前列,有中國特有屬27屬31種,許多如銀杏等為單種屬孑遺植物;有28種珍稀瀕危種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如鵝掌楸、銀鐘樹、南方鐵杉、觀光木、紫莖等。武夷山蘭科植物尤其豐富,已知有32屬78種,寬距蘭,多花寬距蘭為中國新記錄種,盂蘭為福建省公布新記錄。而蕨類就有14個,如武夷山鐵角蕨、武夷蹄蓋蕨、武夷耳蕨、武夷假瘤足、武夷粉背蕨、武夷凸軸蕨等以武夷作為種加詞的就達6種之多。武夷山的古樹名木具有古、大、珍、多的特點,如武夷宮880年樹齡的古桂、坑上980年樹齡的南方紅豆杉等,具有極高的科研和保存價值。
武夷山已知的動物種類有5110種,其中:哺乳綱71種,鳥綱256種,魚綱40種,兩棲綱35種,爬行綱73咱,昆蟲已定名4635種(其中有700余個新種,20種中國新記錄)。在動物種類中尤以兩棲、爬行類和昆類分布眾多而著名于世,中外生物學家把武夷山稱為研究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鳥類天堂、蛇的王國、昆蟲世界。目前,已列入國際《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動物有46種,黑麂、金鐵豺、黃腹角雉等11種列入一級保護。屬中日、中澳侯鳥保護協定保護的種類有97種。中國特有野生動物49種,崇安髭蟾(角怪)、崇安地蜥、崇安斜鱗蛇、掛墩鴉雀更為武夷山所特有。
武夷山豐富的種質資源早已成為中外科學家和研究機構所關注,十九世紀,英、法、美、奧地利等國學者就進入武夷山采集標本。武夷山現已發現或采集的野生動植樹物模式標本近1000種,其中:植物模式產地57種;野生動物新種中的昆蟲模式標本779種,脊椎動物模式標本產地種達56種。至今,仍有大量模式標本保存在倫敦、紐約、柏林、夏威夷等地的著名博物館內。
武夷山主要旅游景點介紹
1、武夷山九曲溪
九曲溪發源于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沛,水質清澈,全長62.8公里,流經中部的生態保護區,蜿蜒于東部丹霞地貌,分布巒巖壑間和深刻的斷裂方向控制下,形成深切河曲,在峰巒巖壑間縈回環繞,9.5公里的河曲,直線距離只有5公里,曲率達1.9公里。九曲溪兩岸是典型的單斜丹霞地貌,分布著36奇峰、99 巖,所有峰巖頂斜、身陡、麓緩,昂首向東,如萬馬奔騰,氣勢雄偉,千姿百態。優越的氣候和生境,又為群峰披上一層綠裝,山麓峰巔、巖隙壑嶂都生長著翠綠的植被,造就了石頭上長樹的奇景,構成了罕風的自然山水景觀。
2、天游峰
天游峰海拔408m,相對高度215m。它是一條由北向南延伸的巖脊,東接仙游巖,西連仙掌峰,削崖聳起,壁立萬仞,高聳群峰之上。每當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時,白茫茫的煙云,彌山漫谷;風吹云蕩,起伏不定,猶如大海的波濤,洶涌澎湃。站在一覽臺上望云海,變幻莫測,宛如置身于蓬萊仙境,邀游于天宮瓊閣,故名天游。一覽臺位于景區中心,是一處絕好的武夷山水觀賞臺。隨著時序流轉,在這里可以觀賞到日出、云霧、佛光、夕陽、明月等天游五絕,從一覽臺上賃欄遠眺,但見群峰點點。俯瞰九曲溪,可見溪水蜿蜒,竹筏輕蕩,武夷山水盡收眼底,令人心胸開闊,陶然忘歸。峰上有一澗沿崖壁流下峰底,形成高差約120m的瀑布,稱雪花泉。峰上名木古樹眾多, 常綠闊葉林郁郁蔥蔥。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道: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
3.大紅袍
大紅袍景區位于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部位,景區著名大峽谷 九龍窠內。這是一條受東西向斷裂構造控制發育的深長谷地,谷地深切,兩側長條狀單面山高聳、石骨嶙峋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對峙駢列、獨特的節理發育,使峰脊高低起伏,有如九條巨龍欲騰又伏。峽口矗立著一座渾園的峰巖,象一顆龍珠居于九龍之間,勢如九龍戲珠,高遠眺望,維妙維俏。谷地中、丹崖峭壁的上下,勁松蒼翠,修竹扶陳,綠意蔥蔥。久負盛名的武夷茶王大紅袍就根植在峽谷的最深底部。區內還有九龍洞、九龍瀑、九龍潭、海螺疊翠、流香澗、清淙峽、飛來巖、玉柱峰、雄獅戲龜等自然景觀和九龍名叢園,古代摩巖石刻等人文景觀。
4、武夷山水簾洞:
武夷山水簾洞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位于章堂澗之北。進入景點處,有一線小飛瀑自霞濱巖頂飛瀉而下,稱為小水簾洞,拾級而上,即抵水簾洞。洞頂危巖斜覆,洞穴深藏于收斂的巖腰之內。洞口斜向大敞,洞頂涼爽遮陽。兩股飛泉傾瀉自百余米的斜覆巖頂,宛若兩條游龍噴射龍涎,飄灑山間,又像兩道珠簾,從長空垂向人間,故又稱珠簾洞。
5、武夷山桃源洞:
武夷山桃源洞位于武夷山六曲畔內,此地窮極幽深,石崖相倚成門,復履婉轉而入,石橋下溪澗流水,內忽平曠,日月放生潭布列洞口,四面環山,桃林片片;田疇可一、二十畝,彷如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故得名。
6、武夷宮
武夷宮又名會仙觀、沖佑觀、萬年宮,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臨九曲溪口,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據《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7、武夷大峽谷:
武夷大峽谷擁有青龍大瀑布景區及大峽谷漂流兩大游覽項目,青龍大瀑布位于武夷山大峽谷公園西側,瀑布周圍森木茂密,水源十分豐富,深谷絕壁上;堪稱“華東第一漂”的大峽谷漂流河床屬桐木溪的一段,該溪為九曲溪的源頭之一,是武夷山最清澈最純凈的水源。
8、玉女峰
玉女峰位于九曲溪二曲溪南,奇峰亭亭玉立,插花臨水,有姝麗之態,故名。玉女峰突兀挺拔數十丈。 “插花臨水一奇峰,玉骨冰肌處女容”,這就是玉女峰風采神韻的真實寫照。
9、一線天
一線天又稱一字天,位于武夷山群峰南端之二曲溪南面的一個幽邃的峽谷里。該處有一座巨巖,宛若城廓,名甫靈巖。巖傾斜而出,覆蓋三個毗鄰的山洞,其頂有裂隙100余丈,寬不及1米。探身洞中,仰觀崖頂裂隙,可見天光一線奇景,此即“一線天”。
武夷山具有獨特、稀有、絕妙的自然景觀,屬罕見的自然美地帶,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代表, 武夷山景區自然風光獨樹一幟,是天然的山水園林。貫穿于景區的九曲溪發源于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沛,水質清澈,全長62.8公里,在河流自然彎曲和深刻的斷裂方向控制下,形成深切河曲,在峰巒巖壑間縈回環繞,9.5公里的河曲,直線距離只有5公里,曲率達1.9。九曲溪兩岸是典型的單斜丹霞地貌,分布著三十六奇峰、九十九巖,頂斜、身陡、麓緩,昂首向東,如萬馬奔騰,氣勢雄偉,千姿百態。
九曲溪風光是山與水完美結合的典范。曲折縈回的九曲溪貫穿于丹崖群峰之間,如玉帶串珍珠,將三十六峰、九十九巖連為一體。構成一溪貫群山,兩岸列仙蛐的獨特自然美景,溪光山色中熔鑄了中國傳統的詩情畫意和美學意境。游者乘一葉古樸的竹筏順溪而下,可賞奇拔秀偉、千姿百態、爭奇斗妍的形象美;可觀青山碧水、赤壁褐巖、綠樹紅花的色彩美;可品泉歌鳥鳴、浪擊輕舟、篙點河床的聽覺美;可看流水游魚、浮云飛鳥、艄工游人的動態美;可睹云繞山澗、霧鎖峰腰、雨罩群山的朦朧美。身臨秀色美景,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畫廊。
武夷山九曲溪是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突出代表。大自然給武夷山提供了獨特和優越的環境,吸引了歷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將,或游覽、或隱居、或著述、或授徒,你來我往,接踵而至。自然山水陶冶了人們的性情,啟迪了人們的智慧;人類的活動又傳播、發展了武夷山,為自然山水增輝添彩。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駐足在九曲溪兩岸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有高懸壁數千年不朽的架整船棺18處;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鴻儒大雅的書院遺址35處;有堪稱為中國古書法藝術寶庫的歷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鄉民保護武夷山水和動植物的禁令、鄉規13方;有僧道的宮觀寺廟及遺址60余處。這些遺存星羅棋布、如璀璨的寶石,鑲嵌于武夷山的溪畔山澗、峰麓山巔、巖穴崖壁,將人的思想、情感、智慧、勞動融于自然山水間,為武夷山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給人以渾然天成的和諧美感。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是尚存的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是代表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突出例證。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發育有明顯的植被垂直帶譜:隨海拔遞增,依次分布著常綠闊葉林帶、針葉闊葉過渡林帶、溫性針葉林帶、中山苔薛矮曲林帶、中山草甸五個植被帶,分布著南方鐵杉、南方紅豆杉、小葉黃楊、武夷玉山竹等珍稀植物群落,幾乎囊括了中國中亞熱帶所有的植被類型,且結構穩定。東部還保留著塊、片狀分布的中亞熱帶原生性常綠闊葉林和巖生性植被群落。
武夷山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區內峰巒疊障,高差懸殊,絕對高差達1700米,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地理演變過程中許多動植物的天然避難所。武夷山是珍稀、特有野生動物的基因庫,物種資源極其豐富,已知植物有3728種,動物種類有5110種,其中己列入國際《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動物有46種,黑麂、金錢豹、黃腹角雉等11種列入一級保護。屬中日、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保護的種類有97種,屬中國特有野生動物49種,崇安髭蟾(角怪)、掛墩鴉雀等更為武夷山所特有。
武夷山地理交通
風景區位于福建北部的南平武夷山市,東連浦城縣,南接建陽市,西臨光澤縣,北與江西省鉛山縣毗鄰。境內東、西、北部群山環抱,峰巒疊嶂,中南部較平坦,為山地丘陵區。市區海拔210米。地貌層次分明,呈梯狀分布。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處江西黃崗山海拔2158米(江西境內),在我國大陸稱為“華東屋脊”,最低處興田鎮,海拔165米(河床標高海拔160米)。最高與最低點高差1993米,地勢高低相差之大,為全省之最。聞名中外的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及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主要部分位于境內,使武夷山市自然條件具備諸多特異性。地理坐標為:北緯27°32′36″~27°55′15″;東經117°24′12″~118°02′50″。核心景區位于三姑度假區旁,距市中心約十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可乘坐飛機、火車、汽車抵達三姑景區附近。
武夷山地區氣候
武夷山地處中亞熱帶,境內群山重疊,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三十余座,形成天然屏障,冬季可阻擋或削弱北方冷空氣的入侵,具有降水量多,濕度大,霧日長,垂直變化顯著等氣候特點。武夷山四季氣溫較均勻、溫和濕潤,年均溫17.6℃,平均降水量1864毫米。一般說來,游武夷春夏秋季都宜,但冬季山景蕭條,武夷山的自然風光會大打折扣,而夏季雖然氣溫偏高,卻是萬物生長最為茂盛、武夷山自然風光最具特色之時。
武夷山門票價格
景區開放時間:8:00-17:00。武夷山風景區實行通票制門票,一日游140元、二日游150元、三日游160元。一票制門票包括以下具體景點:1、云窩—武夷宮景區:云窩、隱屏峰、天游峰、小桃源、幔亭峰、大王峰、仿宋古街、漢祀壇、朱熹紀念館、柳永紀念館、止止庵等;2、一線天—虎嘯巖景區:靈洞、伏羲洞、風洞、一線天、虎嘯八景等;3、水簾洞—大紅袍景區:水簾洞、古崖居、鷹嘴巖、天心大佛、流香澗、九龍窠、大紅袍茶樹等;4、蓮花峰—遇林亭景區:太廟、蓮花峰、遇林亭窯址、白巖船棺、佛國巖、彌陀巖、碧石巖。
武夷山文化遺產
從歷史和科學的角度看,武夷山具有突出、普遍價值,不僅能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見證,而且與理學思想文明有著直接的、實質性的聯系,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3、5標準。大自然賜予了武夷山獨特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歷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將在山中或游覽、或隱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后繼,你來我往。自然山水陶冶了人們的性情,啟迪了人們的智慧,人類的活動傳播,發展了武夷山,為自然山水增輝添彩。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駐足在九曲溪兩岸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有高懸崖壁數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18處;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鴻儒大雅的書院遺址35處;有堪稱為中國古書法藝術寶庫的歷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鄉民保護武夷山水和動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宮觀寺廟及遺址60余處。
古閩族文化
架壑船棺,距今3750余年,是國內外發現的懸棺遺址中年代最早;武夷山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勞動生息,逐步形成了國內外絕無僅有的偏居中國一隅的古閩族文化和其后的閩越族文化,綿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反映這一時期文化特征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橋板以及占地48萬m2的漢代閩越王城遺址。
在武夷山東部絕壁巖洞中的架壑船棺、虹橋板是古先民喪葬遺存,距今3000多年。棺中的棉布殘片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棉紡織品實物。武夷架壑船棺是現今國內發現年代最久遠的懸棺。因而,武夷山被考古學家認為是懸棺葬俗的發祥地,其實物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和已消逝的古閩族文化的極為珍貴資料。
古漢城遺址
占地48萬m2的漢城遺址,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研究價值。它是中國長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漢代古城址,在創建選址、建筑手法和風格上獨具一格,是中國古代南方城市的一個典型代表,在中國和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現已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如日用陶器、陶制建筑材料、文字瓦當、鐵器青銅器等,分別代表當時先進的生產力,體現了中國文明的最高水平,為研究漢代閩越族盛衰及江南經濟文化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36.html
武夷山在哪里?武夷山屬于哪個省?武夷山在哪個省?
相關武夷山,武夷山在哪里,武夷山屬于哪個省?武夷山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