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天池,天山天池在哪里,天山天池在哪個省
天山天池在哪里?天山天池屬于哪個省?天山天池在哪個省?
天山天池旅游,天山天池在哪里,怎么走?
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內(nèi)博格達峰下的半山腰,是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風景區(qū)。風景區(qū)總面積達160平方公里(規(guī)劃面積548平方公里),以天池為中心,北起石門、南到雪線、西達馬牙山、東至大東溝,有完整的4個垂直自然景觀帶。
天山天池簡介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東北100公里,博格達峰北坡山腰。湖面海拔1910米,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0.8∼1.5公里,最深處103公尺。湖濱云杉環(huán)繞,雪峰輝映,非常壯觀,為著名避暑和旅游地。天池成因有古冰蝕-終磧堰塞湖和山崩、滑坡堰塞湖兩說。由天池流出的三工河為山麓阜康縣農(nóng)牧業(yè)主要灌溉水源。
天山天池圖片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阜康縣境內(nèi)。是以高山湖泊為中心的自然風景區(qū)。天山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終年積雪,冰川延綿。天池在天山北坡三工河上游,湖面海拔1,900多米。湖畔森林茂密,綠草如茵。隨著海拔高度不同可分為冰川積雪帶、高山亞高山帶、山地針葉林帶和低山帶。
天山天池圖片
天山山脈全長2500公里,橫亙亞洲腹地,為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天然分界線。天池處于天山東段最高峰博格達峰的山腰,平面海拔1928米,素為有名的游覽勝地。1982年,它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的風景名勝區(qū)。天池古稱瑤池,地處天山博格達峰北側(cè),位于阜康市南偏東40余公里,距烏魯木齊市110公里。“天池”一名來自乾隆48年(公元1783年)烏魯木齊都統(tǒng)明亮的題《靈山天池統(tǒng)鑿水渠碑記》。
天山天池圖片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著名湖泊。在烏魯木齊東北100公里,博格達峰北坡山腰。湖面海拔1910米,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0.8~1.5公里,最深處103米。湖濱云杉環(huán)繞,雪峰輝映,非常壯觀,為著名避暑和旅游地。天池成因有古冰蝕-終磧堰塞湖和山崩、滑坡堰塞湖兩說。由天池流出的三工河為山麓阜康縣農(nóng)牧業(yè)主要灌溉水源。
天山天池圖片
天山天池風景區(qū)以高山湖泊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環(huán)擁,碧水似鏡,風光如畫。 天山天池風景區(qū)以天池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個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觀帶,總面積380.69平方公里。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面積4.9平方公里,最深處約105米。湖水清澈,晶瑩如玉。四周群山環(huán)抱,綠草如茵,野花似錦,有“天山明珠”盛譽。挺拔、蒼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嶺,遮天蔽日。天池自然保護區(qū)可分為“大天池北坡游覽區(qū)”、“大天池游覽區(qū)”、“十萬羅漢涅般木山游覽區(qū)”、“娘娘廟游覽區(qū)”和“博格達峰北坡游覽區(qū)”,每區(qū)八景,五區(qū)四十景。
天山天池圖片
湖水系高山溶雪匯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純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最為明艷。即使是盛夏天氣,湖水的溫度也相當?shù)停擞瓮г诤嫔闲旭偅魂囮嚊鲲L吹來,暑氣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
天山天池圖片
天池東南面就是雄偉的博格達主峰(蒙古語“博格達”,意為靈山、圣山)海拔達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兩峰相連。抬頭遠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狀如筆架。峰頂?shù)谋ǚe雪,閃爍著皚皚銀光,與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構(gòu)成了高山平湖綽約多姿的自然景觀。 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許多云杉林,云杉形如寶塔,是著名的風景樹。深綠的云杉林,挺拔、整齊,很有氣勢,顯示出一種高山風景區(qū)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皚皚雪峰和蔥蘢挺拔的云松林,構(gòu)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天山天池圖片
天池自然風景名勝區(qū)是一處以高山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觀為特色的國內(nèi)著名避暑旅游勝地。1982年11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0年聯(lián)合國設立的“博格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qū)”,把天山天池風景區(qū)納入了保護區(qū)的范圍。游天池可從烏魯木齊乘汽車前往,上山時山路蜿蜒曲折,伴隨一條奔騰的溪流,這是來自天池的水,清澈的溪水沖擊巖石時激起雪白的浪花,使人感到一股清新氣息。
天池四季,景色俱佳。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多吟詩賦文,備極贊譽。傳說3000余年前穆天子 曾在天池之畔與西王母歡筵對歌,留下千古佳話,令天池贏得“瑤池”美稱。七十年代初,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親王旅游,臨湖吟出“一池濃墨沉硯底,萬木長毫挺筆端”的佳章。清代,天池周圍曾修建過鐵瓦寺、娘娘廟等“八大廟”,現(xiàn)已蕩然無存。娘娘廟后經(jīng)人募捐修復供香客使用。天池周圍,還有“石門一線”、“龍?zhí)侗淘?rdquo;、“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現(xiàn)松”、“海峰晨曦”、“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都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
天山天池旅游景點介紹
天山天池自然保護區(qū)分為“大天池北坡游覽區(qū)”、“大天池游覽區(qū)”、“十萬羅漢涅般木山游覽區(qū)”、“娘娘廟游覽區(qū)”和“博格達峰北坡游覽區(qū)”,每區(qū)八景,五區(qū)四十景。
一. 大天池北坡游覽區(qū)
1、“天池石門”(景名為 “石門一線”) 1783年,乾隆皇帝的侄女婿棗烏魯木齊第三任都統(tǒng)明亮疏鑿了天池水渠。石門是進入天池風景區(qū)的天然山口,兩側(cè)寬約百米,最 窄處僅10來米。石門兩峰夾峙,一線中通,是河道切割形成 的峽谷,故又稱“石峽”。石壁巍峨,高達數(shù)十米,長約100 米,天巧奇絕,猶如打開的兩扇門板。石色赭暗,如同鐵 鑄,又稱“鐵門關”。石門內(nèi)三工河穿流,水旋路轉(zhuǎn),河水 湍急,浪花飛濺,崖聳谷深,聲震幽谷,有詩曰:“巍峨石 峽瑤池門,峭壁懸天險斷魂。 鬼斧神工刀劈就, 一線通 途上青天。”
2、“五十盤天”(地名為“五十盤”)《靈山天池疏鑿水渠碑記》繼續(xù)寫到:“再登再憩, 漸就平崗。” 明亮所言的平崗就是石門以上的“又一村”。過石門后,頓覺“柳暗花明又一村” 從“又一村”開始,就是上天池頂?shù)?a href="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1429.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nerlink">盤山公路,約 五十盤。“五十盤”的大灣子處,今新建有“聞濤亭”(舊亭“觀瀑亭”已坍塌)。
3、“王母腳盆”(又名“西小天池”,景名為“龍?zhí)侗淘?rdquo;)《靈山天池疏鑿水渠碑記》繼續(xù)寫到:“聞水聲潺潺, “王母腳盆”,位于“五十盤天”的第三盤的右下方,海拔1660米,由天池湖水從地下滲漏入池,水似玉汁,猶如王母的冰肌玉體,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池周圍塔松競秀,披綠掛翠,倒映湖中,墨染幽深;到了夜晚, 碧月當空,靜影沉壁,月影微顫,與粼波成趣;過了西小天池不遠,路右側(cè)的瀑布即為“西小天池瀑布”,瀑布凌空,垂簾數(shù) 十米,猶如一卷垂落的銀簾,銀簾的后面,隱現(xiàn)著王母娘娘梳洗的倩影。
4、“西小天池瀑布”, 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淋浴水”,“洗澡水”下瀉 即成“西小天池”。“西小天池瀑布”對面,光緒年間建有六角、尖頂?shù)?ldquo;觀瀑亭”,已毀,但有王樹楠的詩為證: 今于原址重建“聞濤亭”:八角、兩層、紅柱、黃琉璃瓦,亦十分魁偉。
5、“醴泉隱乳”(地名為“西小天池瀑布源頭”) “西小天池瀑布”的源頭為“醴泉洞”,此處,似洞非洞,隱蔽難尋,又稱“隱乳洞”。泉乳從地下涌出,清凈甘甜似醴,
6、“仙女泳池”(地名為“東小天池”) :東小天池,位于“五十盤”的最后一盤的左側(cè)半公里處,方圓數(shù)百米,海拔1860米。 此處環(huán)境幽靜,水清透底。
7、“懸泉飛瀑”(地名為“東小天池瀉水瀑布”) :小天池北岸斷崖峭壁,高近百米,故稱“百米崖”。每逢春末夏初,冰雪消融,池水上漲并由北岸瀉漏下跌, 形成近百米高的瀑布,流銀瀉玉,飛濺直下,水聲如雷;若逢陽光折射,則彩練當空,氣象萬千。
8、“鱷魚吐珠”(地名為“東小天池源頭瀑布”) :過東小天池南面的山頭,即達大天池北岸。天池北岸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堤壩,由古冰川終磧壟及山體崩落物迭加堆積而成,高289米,整個大壩似一條鱷魚尾巴,故稱“鱷 魚壩”。大壩東首建有人工水閘,名“鱷魚閘”。天池水下瀉,形成一條10來米高的瀑布,稱“鱷魚吐珠”,水濺“黑龍峽谷地”,匯成山澗溪流,北流不遠形成一潭, 即東小天池。“鱷魚吐珠”、“冰潭銀簾”和“懸泉飛瀑”合稱“天池三瀑”。
二. 大天池游覽區(qū)
1、“天鏡浮空”(即大天池湖面) : 大天池湖面,“天鏡”海拔1910 米,呈半月形,酷似一個頭南身北的葫蘆,其南段的三工河就是葫蘆的把。天池南北長3.4公里,最寬處1.5公 里, 平均寬度1公里,湖周長9.7公里;最大湖深102米(位于東北處),平均湖深40米; 湖面最大面積4.9平方公里,一般為3.5平方公里;最大容水量2億噸,一般為1.6億噸;湖水冰涼清澈,內(nèi)有人工養(yǎng)殖的冷水型無鱗魚。
2、“鎮(zhèn)海古榆”(又名“定海神針”) : 在鱷魚壩上,將目光從“大天池湖面”收回來向湖邊看,您可看到一顆孤零零的大樹,那就是馳名中外的“鎮(zhèn)海古 榆”。生長在海拔1910米高處的這棵古榆,獨生獨長,樹冠大如傘,狀如帝王金輿華蓋,面海向南,孤芳傲立。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給這一枝獨秀的古榆,添神增奧。即使豐水年,湖水再漲,也只能漫到其根部。長期以來,人們將古榆根部 與湖水水面的距離,當朝北尾朝南,龍脊9曲呈9座起伏的緩峰,龍脊西側(cè)的龍爪變?yōu)?條支脈,伸入池內(nèi)。
4、“東岸靚女”:傳說,每當夕陽西下,就有一個妙齡少女與東岸臥龍幽會。說來也巧,每當日薄西山,夕陽的余輝就沿著臥龍山勾 勒出一位屈曲雙腿、仰面而臥的少女側(cè)影,她頭枕高山,長長的睫毛化為山頭的幾株松樹,豐滿的胸脯化為兩座圓圓 隆起的山峰,夢幻迷人。要觀此景,則需小住或包車前往。
5、“西岸鱷魚” 天池西岸的長壟山體,傳說是一條鱷魚所變,故名“鱷魚山”。鱷魚頭朝南身朝北,鱷魚背呈弧狀緩峰隆起,鱷魚 足插于湖中,鱷魚尾即為前述的“鱷魚壩”。
6、“南湖黃龍” 博格達山區(qū),夏季降水較多,在天池常暴雨盆潑。三工河上游集水面積有168平方公里。每當大雨,河水洶涌北瀉, 黃色的洪水,浩浩淼淼。從池北南望,如一條黃色巨龍入池,使池水翻騰不息,濤長里許,濤聲如雷,成扇狀散去, 似“孔雀開屏”。要觀此景,則需小住或包車前往。
7、“大灣倒影” 大天池湖面西南部即“大灣子”處,風平浪靜,峰林映湖,是觀賞倒影的好地方。在大灣子觀倒影,一定要掌握時 間,天池白天刮上山風,夜晚刮下山風,換風時間一般在每天上午的九、十點鐘,這時,天池風平浪靜,倒影如畫, 此景乃成。要觀此景,也需小住或包車前往。
8、“瑤池風帆”天池南岸,一片松海。夏季運送枯木,從南至北無路可行,只得將木捆扎成排,放入池中順水而下, 此時須小揚風帆。放木排的最好時機,是在夜間刮下山風時進行,乘風破浪,傾刻即到,而且在風帆上點盞小燈,一 為照明指航,二為圖個吉利。放木工站立于排上,掌舵扯帆。此時,人去鳥歸巢,山睡林酣,萬空皆寂。
三. 十萬羅漢涅盤山游覽區(qū)
循大天池西側(cè)盤山公路向上數(shù)百米,見路邊“新疆瑤池國際旅行社中國天山天池馬克·鐘度假村”(內(nèi)有絲綢古道馬 克鐘餐飲廣場等),再向上約3公里,便可達馳名中外的十萬羅漢涅般木山之一的禪燈山。十萬羅漢涅般木山,由禪燈 山和馬牙山組成。禪燈山長約3公里,寬約2公里,山頭有3塊頂天巨石,此處海拔2718米,為天池西側(cè)群山中的第二高 峰,是遙望博格達峰、俯瞰天池、“西山觀松”和觀看日落的絕佳位置。從禪燈山頂?shù)桥R送目,山原廣闊。每當日薄西 山之際,殘陽如血,霞光霍霍,千變?nèi)f化,異常壯觀。《頂天三石》詩云: “嶙峋三石刺蒼穹, 立地頂天偉亦雄。 昔日燈影對亂世, 今日紅霞滿山中。”
1、“夜觀天燈” 釋迦牟尼的第28代弟子棗西天禪宗28祖、中國禪宗初祖南印度人菩提達摩,于南北朝時,自印度來中國傳播禪法。相 傳,他曾在天池東岸一個山洞里“面壁坐禪”,此洞后稱“達摩禪洞”。
2、“鐵瓦寺址” 在天池西北岸約700米處,有一遺址名為“鐵瓦寺遺址”,鐵瓦寺始建于南宋。傳說,道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者老子曾與西王 母等一起在天池里暢游,老子見陪游的仙女,個個如花似玉,白膚嫩肌,薄紗透體,嬌艷嫵媚,差一點犯了戒念。1167 年,王重陽創(chuàng)立了以道教為主,兼融儒家思想的全真道,自此,道教正式為正一、全真兩大教派,長春真人邱處機為王 重陽的第一大弟子,后來成為全真的掌門人。1946年8月,于右任下榻福壽寺,他對寺內(nèi)道佛揉合,不甚理解,遂題匾額,曰“靈山道觀”,以圖逐本清源,純正道 教。1950年,福壽寺被阜康的叛亂分子焚毀。現(xiàn)在,此地豎有紀念石碑一塊。
3、會仙瑤臺(又名“大鍋底坑”) 唐代李白的《清平調(diào)三首》其一曰: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花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此處的瑤臺即指“西王母之山”的“大鍋底坑”(公元649年,唐朝在西域設置了瑤池都督府)。禪燈山下,有一處大洼 地,海拔2180米,比禪燈山山峰低538米,狀如一個大鍋底,鍋口向天池方向傾斜,故名“大鍋底坑”。大鍋底坑是一片起 伏的草地,綠草成茵,云杉密布,山風吹不到,氣溫偏高,加之坑底數(shù)泉涌出,因此這里春天來得最早,水豐草茂,繁花似 錦。
4、“東岳廟址”(又名“山神廟址”) 陳誠(公元1365-1457年)的《西域番國志》記載道:“……百余里有靈山,相傳為十萬羅漢佛涅般木之處。 近山有土臺 高十余丈,云唐時所筑,臺畔有僧寺,寺下有石泉一泓,林木數(shù)畝。四面峻壑窮崖,千態(tài)萬狀,不可勝紀。草木不生,鳥獸稀少,真靈境也(即馬牙山山頂)。”
5、“太虛八卦” 指“東岳廟址”下方的“八卦亭址”和“太虛庵址”,由民國時曾任伊犁鎮(zhèn)守使的楊飛霞所建。“八卦亭” 兩層八角,剖面呈八卦狀,故名。“太虛庵”,在八卦亭下方,為楊飛霞結(jié)茅修行 處,取楊號“太虛”為名。
6、“白石頭山”(又名“假燈桿山”) 有關此景,筆者的摯友之一--臺灣著名旅游作家凌云志曾 說:“去燈桿山的外地游客中有99%以上去的是這個‘假燈桿山’,真燈桿山‘野導’(指山野中的向?qū)В﹦t不愿前往,因為真燈桿山山高路遠,不過慶幸的是真假二山外貌相似且從真 燈桿山看天池不如假燈桿山,這是因為真燈桿山距天池太遠。
7、“頂天三石”(又名“擎天三石”) 禪燈山山頭聳立著3塊巨大的石筍,其狀如戟,指向長空,似有蒼天賴此3石頂撐之勢。
8、“馬牙石林” 與禪燈山南部相連的山是馬牙山,山體長約5公里,峰頂海拔3056米,是天池西側(cè)群山中的第一高峰。站在山頂四顧,北 面的禪燈山、南面的博格達峰、西面的田舍、東面的天池,皆歷歷在目。馬牙山頂,尖石林立,遠看好象一排排巨大的馬齒。 馬牙山的石林,無奇不有。有的巨石,層層翻卷,似大海狂濤;有的石凹凸不平,滿身披甲,活像鱷魚在臥;有的巨石互相 連接,似熊似龜;有的巨石奇形怪狀,妙不可言。哈薩克人將馬牙山叫做“瑪依阿散”,意思是“易出油”之山。因 為這 里山勢較為平坦,草肥如油,牲畜食后容易增肥長膘。
四. 娘娘廟游覽區(qū)
1、“達摩險徑” 從天池北岸沿大天池東岸小路徒步去娘娘廟游覽區(qū)的途中,左側(cè)有一條非常危險、很少有人涉足的路也通娘娘廟。傳說, 此路由達摩所開辟。
2、“西王母廟”(又稱“娘娘廟”) 道教將西王母視為玉皇大帝的太太,因此稱西王母為王母娘娘。據(jù)史料記載,娘娘廟當年建筑規(guī)模宏大,香火旺盛, 1932年毀于戰(zhàn)火。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內(nèi)外華人多次受到西王母的夢托,因此來中國大西北尋找夢中仙境的人絡繹 不絕,當他們來到天 池后發(fā)現(xiàn)天池之景與夢中非常相似。 1990年11月29日,臺灣“西王母朝圣團”一行219人,專程來天池朝拜。自此以后,海內(nèi)外“西王母朝圣團”絡繹不 絕。1992年,臺灣道教“慈惠堂”在原娘娘廟遺址興建了這座廟宇。現(xiàn)廟內(nèi)有王母娘娘全身像及原娘娘廟部分遺物,如古鐘、瓦當、壁畫等。
3、“居仙故洞” 居仙故洞位于西王母廟右上方50米處,傳說為群仙居住的地方,洞內(nèi)壁畫殘存,隱約可辨。
4、“達摩禪洞” 達摩禪洞在居仙故洞的右上方。
5、“觀音閣址” 觀音閣遺址在達摩禪洞的上方,建筑年代不詳,曾有道士2人,民國末年被毀。
6、“會仙平臺” 會仙平臺在西王母廟左前方的天池邊上,今為一塊平坦的圓 形草地。
7、“老子故洞” 《史記》卷六十三云: “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西 出函谷關),莫知其所終。”據(jù)傳說,老子來到了“西王母之山” 并與西王母等一起在天池里暢游,沒想到差一點犯了戒念,因此在天池東岸即今“老子故洞” 進一步修煉。
8、“觀佛光亭”(又名“觀海亭”) 觀佛光亭位于天池東岸的池邊上,此處很少有人光臨,非常幽靜。日出時,如果天空布滿碎云,那么就有佛光在西王母 廟上空忽隱忽現(xiàn),不知緣由者認為它是“海峰晨曦”,并作詩曰: “云遮霧繞萬仞隱, 晨曦初露景色新。
五、博格達峰北坡游覽區(qū)
1、“峽谷森林” 從海拔1910米(即天池南岸池邊)沿三工河的支流峽谷向上至海拔2800米之間,是博格達峰北坡游覽區(qū)中的中山峽谷森林 自然景觀區(qū),山體由塊狀安山巖和凝灰?guī)r組成,流水沖刷侵蝕異常強烈,山巒疊嶂,溝壑縱橫。景區(qū)夏季平均氣溫14.1℃, 比平原區(qū)的 阜康市低10℃;冬季位于逆溫層中,平均氣溫-10.6℃,比阜康市高7℃(中國天山天池馬克·鐘國際滑冰、滑雪 場天池南岸住宿點就在此處)。此區(qū)為茂密的原始云杉森林,樹齡最大者為400歲左右,林內(nèi)遮天蔽日,空氣流暢,傳音深遠。 這里是三工河的上游,著名的峽谷為三工河的5條支流,從東到西依次為大東溝、阿克布拉克溝、哈拉木薩克溝、孜沿氈溝 (又名“將軍溝”,因孜沿氈巖畫中的狩獵將軍而得名)和馬鹿溝,溝谷內(nèi)谷深流急,濤聲隆隆,河水清涼純凈,河岸時而 危巖矗立,時而寬闊平坦,涉足峽谷,常常險象橫生,是探險旅游的好地方。 溝谷內(nèi)植物依高矮不同分成5層,最高一層是云杉的圓錐形樹冠層,第2層是天山花楸,第3層是薔薇、忍冬、紅果小蘗, 第4層是羽衣草、早熟禾、鹿蹄草、唐松草、天山鳶尾、高山羊角芹等200多種草本植物層,第5層是苔蘚、地衣。它們或相 互依存,或獨在一方,把中山峽谷裝點得千種姿態(tài)、萬種風情。 溝谷內(nèi)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獸類有馬鹿、狍子、野豬、棕熊、狐貍、猞猁、石貂、艾虎、野兔等,鳥類有石雞、斑翅山鶉、 黑鸛、柳鶯、星鴉、金額熊雀、紅額金翅雀、朱雀、鳶尾等。
2、“草甸草原” 在海拔2800-3500米之間,是博格達峰北坡游覽區(qū)中的亞高山草甸草原自然景觀區(qū)。景區(qū)山地呈波狀起伏的東西相連的平 臺,是山地在上升過程中速度減漫時被流水等侵蝕形成的,學名為“夷平面”,俗稱“臺子”。6-8月為這里的夏季,7月 平均溫度3℃- 4℃。這里夏季降水充沛,是良好的夏牧場。景區(qū)內(nèi)植物為多年生植物,很矮小。植物種類多,覆蓋面大, 為綠油油的草甸草原景象。因海拔高度高,紫外線強烈,這里植物的花格外鮮艷美麗。有龍膽、紫宛、火絨草、老鸛草、珠 芽蓼、金盛花等,姹紫嫣紅,紛呈異彩,點綴在蒿草、苔草、狐草組成的綠色草原上。 景區(qū)內(nèi)棲息著各種各樣漂亮的野生動物:紅嘴山鴉體態(tài)優(yōu)美,身披泛著黑金屬光澤的羽毛,紅色的腳爪在草地上悠閑地走 來走去,時而還發(fā)出一兩聲清脆幽長的鳴聲;憨態(tài)可掬的小旱獺站在草地上擺弄著兩只靈巧的前爪,瞪著兩只大眼睛望著周 圍,常常發(fā)出一陣歡快的、似小狗一樣的叫聲;在高空,高山霸主兀鷲展翅翱翔,它勇猛而高傲,能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高 速沖向獵物,吃完獵物后總是獨自站在高高的巖石上;肥胖笨拙的大棕熊也常光顧這片肥美的草原,躺在草地上打打滾,曬 曬太陽;偶爾來此地的還有遠在雪山上的雪雞、雪豹;另外,過去還有北山羊和盤羊生活在這里。
3、“將軍巖畫” 在草甸草原自然景觀區(qū)的上段,即離博格達山雪線不遠的將軍溝溝口的臺地上,有兩塊碩大的扁圓型褐色礫石。其上雕刻 了羊只、馬鹿、狐貍和牧人狩獵等40多幅圖象,還有一些神秘的記事符號。畫中的羊有的犄角彎曲,有的胡須飄然,健壯肥 碩,形象逼真。畫面上的牧人,身著長袍,腳蹬皮靴,顯得威武有力。一位牧人身體前傾,彎弓搭箭,似在射獵一只驚恐駐 足的小鹿;而另一位則兩臂張揚,邁開雙腿,意欲奔上前去捕獲被射中的獵物……
4、“登山大營” 在草甸草原自然景觀區(qū)和其上的高山礫漠自然景觀區(qū)的交接地帶,景色非常壯觀。登博格達峰的大本營就設在這里,海拔 為3540米。從天池南岸到大本營,登山者一般走下面兩條路:一是沿大東溝向東折南翻過“三個岔達坂”,這條路較為平緩; 一是向南折東沿將軍溝翻過“以肯起達坂”,這條路則較為陡峭。兩條路的全程分別 為25公里和30公里。
5、“高山礫漠” 在海拔3500-3800米之間,是博格達峰北坡游覽區(qū)中的高山礫漠自然景觀區(qū)。景區(qū)終年低溫,遍地都是巖石碎塊,生物活 動微弱,呈現(xiàn)原始狀態(tài),給人一種混沌未開的神秘感。 這里保留了大量完整的古冰川遺跡,有圍椅狀的古冰斗、U形谷、冰蝕盆地、狀似綿羊脊背的羊背石、各種類型的冰磧。 夏季這里晝?nèi)谝箖觯瑤r石脹裂塌落,形成倒石堆和石流山坡。凍融作用也使地表的巖石慢慢上升,貧瘠的高山原始石質(zhì)土 沿石縫一點點地下沉,形成這里特有的石河、石帶、石環(huán)、多邊形土和凍脹丘等。 這里野生動物很少,僅有一些很小的昆蟲如小絹蝶等,它們白天出來覓食,太陽一落就立即躲進石縫里,以此度過寒冷 的夜晚。這里的植物都是耐寒的多年生植物,它們扎根于石縫間的原始石質(zhì)土中,因氣溫低,都匍伏在地,盡量多地從地 面吸收熱量。植物種類有雪蓮、高山蓼、苔蘚和地衣等,其中雪蓮又可構(gòu)成“冰石插花”之景。
6、“冰石插花” 世界上最著名的高山花卉棗雪蓮,屬菊科,有雪菊花、雪荷花、雪蓮花、石蓮、瑞蓮、大木花、瑤花、西王母花、圣人草、 優(yōu)缽羅花 (佛經(jīng)中的稱謂)、高山玫瑰、百草之王(天池上的哈薩克人稱雪蓮為“霍加雀普”,意為“百草之王”)等別名。 它生長在海拔2600- 4000米的冰磧礫質(zhì)坡地和積雪巖縫中,幼苗可經(jīng)受-30℃嚴寒的考驗,從發(fā)芽到開花需要整整5年時間。 8、“雪海三峰”博格達峰是博格達峰北坡游覽區(qū)中的冰川雪海自然景觀區(qū)的最上部分,2000多年前曾名“昆侖”,是當時中華民族心目 中的最高山。博格達峰的山頂,三峰并立,最東邊為主峰即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號稱“東部天山第一峰”;中間為“ 靈峰”,海拔5287米;最西邊為“圣峰”,海拔5213米。
天山天池天池自然風景名勝區(qū)是一處以高山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觀為特色的國內(nèi)著名避暑旅游勝地。1982年11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0年聯(lián)合國設立的“博格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qū)”,把天山天池風景區(qū)納入了保護區(qū)的范圍。
天山天池風光特色
天池風景區(qū),它以天池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觀為一體,形成別具一格的風光特色。它北起石門,南到雪線,西達馬牙 山,東至大東溝,總面積達160平方公里。立足高處,舉目遠望,一片 綠色的海浪,此起彼伏,那一泓碧波高懸半山,就像一只玉盞被巖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沿岸蒼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煙蓄罩;環(huán)山綠草如茵,羊群游移;更有千年冰峰,銀裝素裹,神峻異常,整個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天池共有三處水面,除主湖外,在東西兩側(cè)還有兩處水面,東側(cè)為東小天池,古名黑龍?zhí)叮挥谔斐貣|500米處,傳說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澗、浴仙盆之稱。潭下為百丈懸崖,有瀑布飛流直下,恰似一道長虹依天而降,煞是壯觀,幫成一景日懸泉瑤虹。西側(cè)為西小天池,又稱玉女潭,相傳為西王母洗腳處,位于天池西北兩公里處。西小天池狀如圓月,池水清澈幽深,塔松環(huán)抱四周。如遇皓月當 空,靜影沉壁,清景無限,因而也得一景日:龍?zhí)侗淘隆3貍?cè)也飛掛一道瀑布,高數(shù)十米,如銀河落地,吐珠濺玉,景稱玉帶銀簾。池上有聞濤亭,登亭觀 瀑別有情趣。眼可見簾卷池濤,松翠水碧;耳可聞水擊巖穿、聲震裂谷。
天池以西三公里處是燈桿山,海拔2718米,山體長3公里許。老君廟、東岳廟就建于此。當年道士在山頂立一松桿,上掛天燈,晝夜不滅,當年烏魯木齊的百姓都以天燈為神喻,只要燈長明不滅就預示世道太 平,故該燈又稱太平燈。由燈桿山西眺,烏魯木齊可盡收眼底,尤其在華燈初上之際,遠看烏魯木齊萬家燈火,其樂無窮。
天池西南兩公里處,有馬牙山,海拔3056米,山體長5公里,山頂斷崖崖嵬,巨石林立,形似一排巨大的馬牙,因而得名。馬牙山石林是天池景區(qū)的一絕,那些巨石在風的剝蝕下,形成廳特的馬牙景觀,其石廳形怪狀,形態(tài)各異,或巨齒獠牙,如同猛獸血口,或?qū)訉臃砣绱蠛2F渲杏幸皇瘶O像古代牧人,頭著氈帽,神態(tài)安然。走進石林總讓你遐想聯(lián)翩。在馬牙山頂,北望天池,滿目錦繡;東看博格達,雪海三峰盡收眼底;西眺烏魯木齊,廬舍田莊,歷歷在目。
天山天池歷史
《穆天子傳》卷三載:“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這一美好神奇的傳說,激發(fā)了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的無盡遐想。唐代大詩人李商隱一首千古絕唱:“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42頁載:“西王母者,不過是西方一國君”。直至東漢末年,道教興起。道徒們將西王母請入道門,尊為天界之首,一起被道教和世人供奉,頂禮膜拜。天池娘娘廟,當年規(guī)模宏大,香火鼎盛。至1932年毀于戰(zhàn)火。1999年,臺灣道教“慈惠堂”總道長周文義與烏魯木齊道成實業(yè)責任有限公司在原娘娘廟遺址上合資修建了現(xiàn)今的娘娘廟。
并親率弟子,在天池西岸臺地上,修建道觀鐵瓦寺。鐵瓦寺因青磚砌墻,鐵瓦鋪頂而得名。清代乾隆、光緒年間,天池道教達到鼎盛時期,鐵瓦寺成為新疆道教的中心。天池鐵瓦寺在歷史上三建三毀,籌劃在原址處再修,重現(xiàn)鐵瓦寺當年風采,弘揚國教道光。 毛澤東主席生前曾滿懷向往地說過:“我要上一趟天池”,“瑤池傳說中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到時候我也要在里面洗個澡”。夙愿雖未實現(xiàn),但足以印證天池的無窮魅力! 江澤民總書記1990年8月30日登臨天池時,也高度評價,“象天池這樣的風景,恐怕世界上也少有”!
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許多外國元首先后登池攬勝。 歷代文人墨客,也曾在天池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天池之勝,不僅因西王母“瑤池盛會”名傳千古,更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蜚聲中外!
1980年6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以博格達峰為中心,建立了天池自然保護區(qū)。
1982年11月,新疆天山天池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1990年3月27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中國溫帶荒漠區(qū)博格達峰北麓生物圈保護區(qū)加入聯(lián)合國人和生物圈計劃,它以保護博格達峰北麓的生物多樣性與天池自然景觀為主,為國內(nèi)以及世界保護與合理利用荒漠提供樣板。
1990年8月,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以天山天池為中心,建立了博格達峰“國際人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qū)”保護網(wǎng)絡。保護區(qū)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
1993年,國家建設部批準《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qū)總體規(guī)劃》。
2000年,天山天池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級風景區(qū),天池兩線公路的開通,更將形成天池—達坂城—吐魯番環(huán)形黃金旅游線路,正在建設中的博格達國家冰川公園、“時光隧道”化石山地質(zhì)公園竣工后,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qū)將更加雄奇壯偉,神秘誘人,令海內(nèi)外賓客游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
2007年,天山天池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天山天池旅游指南
最佳旅游時間:5月中旬到10月中旬
門票價格:淡季40元/人次;旺季100元/人次
區(qū)間車票 70元/人次(含往返);電瓶車單程票 10元/人次
游覽路線:正門 > 西小天池 > 東小天池 > 福壽寺 > 天池
天山天池一日游:早上從烏魯木齊出發(fā)前往天山,先游覽西小天池——雪嶺云杉——天山風景——大天池觀賞定海神針——望博格達雪峰,西山望雪——南山觀松——鐵瓦寺(感受道教文化)——乘船游覽天池山景——返回烏魯木齊。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nèi)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wǎng)!請繼續(xù)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wǎng))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121.html
天山天池在哪里?天山天池屬于哪個省?天山天池在哪個省?
相關天山天池,天山天池在哪里,天山天池屬于哪個省?天山天池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