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巫山在哪里,巫山在哪個省
巫山在哪里?巫山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巫山在哪個省?
巫山旅游,巫山在哪里,怎么走?
巫山,作為地理名詞,歷史上曾出現在中國各地。現在主要指橫貫湖北、重慶、湖南交界一帶,“東北-西南”走向的連綿群峰。主峰為重慶奉節縣境內烏云頂,海拔2400米,是中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北與大巴山相連,南面深入武陵山地,東為長江中下游平原,西為四川盆地。現在也指重慶市巫山縣。
巫山簡介
巫山位于重慶市東北部,三峽庫區腹心,素有“渝東門戶”之稱,地跨長江巫峽兩岸。東鄰湖北省巴東縣,西接奉節縣,南與湖北省建始縣毗連,北與巫溪縣及神農架林區接壤。縣城位于大寧河與長江交匯處,縣城距三峽大壩124公里,上溯重慶480公里,東下宜昌167公里。介于東經109.11’,北緯30.45’~32.28’之間,海拔相對高差2606米,縣境東西最大距離61.2公里,南北最大距離80.3公里。總面積2,9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274公頃。巫山地形十分復雜,南北高中間低,峽谷幽深,巖溶發育,山地面積占百分之九十六,丘陵平壩占百分之四。
巫山
巫山既為巫山山脈的簡稱,又是瀕臨巫山山脈的巫山縣的簡稱。
巫峽山脈位于重慶與湖北交界區,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綿延40余千米,北與大巴山相連,主峰烏云頂海拔2400米。巫峽山脈是中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界線,西起四川盆地,東至長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縣以上古唐堯時代巫咸(堯帝的御醫)而得名,春秋戰國為楚國巫郡,秦漢改郡為縣,時名巫縣,隋開皇三年更名為巫山縣。巫山位于重慶最東端,地處三峽庫區腹心,東鄰湖北巴東,南連湖北建始,西抵奉節,北依巫溪,幅員面積2958平方公里,轄25個鄉鎮、308個村、30個居委會,總人口62.4萬。共有2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839人。(截止2007年5月)縣境東西最大距離61.2公里,南北最大距離80.3公里。最低海拔156米,最高海拔2680米(太平山)。境內山地占96%,丘陵平壩占4%。
巫山縣情可概括為“一戶五縣”。
一戶:地處庫區腹心重慶東部,是“渝東門戶”。
五縣:
一是經濟小縣。 有貧困人口6.6萬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21555人,是新一輪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土地瘠薄,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1畝,主要經濟指標低于全市14個貧困區縣的平均水平。2007年實現GDP27.3億元,居全市第36位。
二是礦產資源富縣。
已探明礦藏15種,其中煤炭儲量4.7億噸,占重慶總量的1/6;鐵礦儲量3億噸、石煤5億噸、大理石1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達27萬千瓦,已開發利用3萬千瓦,開發潛力巨大;天麻、黨參等土特產倍受歡迎。 巫山縣地理位置
三是旅游強縣。
長江三峽橫貫縣境,小三峽、小小三峽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小三峽位列重慶市首屆十佳景點榜首,是“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國家首批“AAAA”、“AAAA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日接待游客能力達到2萬人,最高年接待中外游客133萬人次,是“中國優秀旅游名縣”和“中國旅游強縣”十七強。
四是文化名縣。
200萬年前的龍骨坡“巫山人”是亞洲人類的發源地;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有《神女賦》、《高唐賦》、竹枝詞等名詩名賦;有神女峰、高唐觀、楚陽臺等名勝景觀;有歷史悠久的巫文化、巴楚文化和神女文化;有秦末漢初古棧道、千年懸棺、漢墓群等古跡40多處;珍稀文物1000多件,居三峽庫區之首。
五是移民大縣。
是三峽工程重慶庫區首淹首遷縣,按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全縣將淹沒陸地面積49.3平方公里,涉及14個鄉鎮、60個村,淹沒縣城1座、建制鎮1座、鄉級鎮6座、場鎮2個、工礦企業48家,需動遷人口9.1萬人,占全縣總人數的15%,農村移民生產安置4.9萬人。已順利完成一、二、三期移民任務,已全面完成移民搬遷安置任務。
巫山地理位置
巫山是渝東門戶,地處三峽庫區腹心,跨長江巫峽兩岸,東鄰湖北巴東縣,南界湖北建始縣,西抵奉節縣,北依巫溪縣。幅員面積2958平方公里。
巫山山水風光
因大巴山、巫山、七曜[yào]山三大山脈交匯縣境,形成典型的喀斯特(karst)地貌,最低海拔僅73.1米,最高海拔2680米,立體氣候特征明顯。
大寧河巫山小三峽位于巫山之側,全長50公里,由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組成,以峰奇秀、水奇清、石奇美聞名遐邇。三峽蓄水形成了凝翠湖、琵琶湖、雙龍湖、大昌湖。 巫山現已成為整個三峽風景區的幾何中心,以距縣城130公里半徑之內,囊括了三峽大壩、神農架、神農溪等著名的風景名勝。
巫山旅游名勝
巫山縣是重慶市的東大門,是游覽長江三峽的必經之地,是長江三峽庫區的重鎮。 巫山縣歷史悠久,古跡紛呈,資源豐富。早在204萬年前“亞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了。巫山自然風光獨樹一幟。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巫山就擁有巫峽的全部和瞿塘峽的大部。巫峽以幽深秀麗擅奇天下,峽深谷長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名列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為令人心馳神往。峽中云雨之多、變化之頻、云態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嘆為觀止。
唐代詩人元稹傳之千古的絕唱“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就是對長江三峽中巫山段那萬古不衰的神韻和魅力的真實概括。巫山縣被國家旅游局評為17個“中國旅游強縣”之一,巫山縣也是重慶市唯一榮登該榜的“中國旅游強縣”。 境內有舉世聞名、以峽谷、江河風光為代表的長江三峽;有幽深秀麗、以探險、休閑、漂流旅游為主要內容的小三峽、小小三峽;有曲徑探幽、以神女峰為代表的巫山“三臺八景十二峰”景點群。
2003年三峽庫區二期蓄水后,巫山景區峽谷相通、湖庫相連,更加特色鮮明、令人向往。1991年,長江三峽、巫山小三峽雙雙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梨子平森林公園更是以高山森林為特點,吸引中外游客。 2000年被評為全國首批AAAA景區。巫山旅游日接待能力達8000人以上,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以上,為全國旅游大縣。
以204萬年龍骨坡“巫山人”遺址、5000年大溪新石器文化和兩千年神女文化傳說為代表,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墓葬群、大昌古建筑群和古棧道、懸棺等文化景點遍布境內。曹植、李白、陸游、杜甫和現當代著名詩人舒婷等歷代文人騷客為巫山和巫山神女寫下燦若繁星的詩篇,陳運和詩《大寧河小三峽》稱“長江三峽的兒子 小小三峽的父親”、“自然的秀美,山水的陶醉 欣賞黃金旅游線上的大量精品”。毛澤東、李鵬、日本前首相中增根康弘等各國政要留文、潑墨巫山,賦予巫山深厚的文化內蘊。 巫山“三臺八景”籠罩著神秘的色彩。“三臺”是授書臺、楚陽臺、斬龍臺。“八景”是南陵春曉、夕陽返照、寧河晚渡、清溪漁釣、澄潭秋月、秀峰禪剎、女貞觀石、朝云暮雨。
巫山主要景點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關,由重慶瞿塘峽、巫峽、 巫山小三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92公里,其中峽谷段90公里。長江三峽重巖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如詩如畫,古往今來,閃耀著迷人的光彩。
小三峽
巫山小三峽是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景區(點)、中國十大最美的峽谷之一,全長50公里,一溪碧水,奇峰壁立,游覽小三峽,一般是從巫山縣城邊的大寧河口上船,逆水而上,進龍門峽,經巴霧峽,至滴翠峽,然后折回。
小小三峽
巫山小小三峽舟行其間,夾岸風光無限,滿目蒼翠,甚為美觀,令人惟有返璞歸真、擁抱自然的情趣。巫山小小三峽全長15公里,因其水道更為狹窄,山勢顯得尤為奇峻,峽谷愈發幽深。山巖上倒垂的鐘乳石,奇形怪狀,形態各異,散發著原始古樸的氣息。
大昌古鎮地處長江以北,大寧河中游、小三峽風景區內,距滴翠峽口北上10千米處。古鎮小巧玲瓏,占地約10公頃,東西主街長約350米,南北長約200米,青石古道兩側,三十七幢明清古民居建筑大多為四合井院,青磚黛瓦,封火墻垛,飛檐翹角,凋梁畫棟,木質門面,無一不閃現出一種自然的華美,一種古樸的輝煌。
巫山十二峰
“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這兩句古詩詞道出人們對十二峰的傾慕之情。陸游在“三峽歌”說:“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巫山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聳立江邊,峰頂可見云霧繚繞。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1686.html
巫山在哪里?巫山屬于哪個省?巫山在哪個省?
相關巫山,巫山在哪里,巫山屬于哪個省?巫山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