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国产综合91天堂亚洲国产,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您當前位置:97616旅游網 >> 旅游景點 >> 甘肅旅游景點 >> 蘭州

蘭州,蘭州在哪里,蘭州在哪個省

    就去旅游網  最近更新:2023-09-17 11:09  瀏覽次數:

蘭州在哪里?蘭州屬于哪個省哪個市?蘭州在哪個省?

蘭州旅游,蘭州在哪里,怎么走?

蘭州市,簡稱“蘭”“皋”,古稱金城,是甘肅省轄地級市、省會,Ⅰ型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 。全市下轄5個區、3個縣,總面積1.31萬平方千米。

蘭州簡介

蘭州又稱金城、陸都、黃河之城。為甘肅省會,中國西北第二大城市,西北的區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中國七大軍區之一的蘭州軍區本部所在地,中國18個鐵路局之一的蘭州鐵路局本部,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具有帶狀盆地城市的特征,地處黃河上游,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氣溫10.3℃,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蘭州是唯一黃河穿越市區中心而過的省會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余里。

蘭州

蘭州

蘭州地理氣候

蘭州市位于北緯36°03′,東經 103°40′,中國大陸地理版圖的幾何中心,被稱為中國“陸都”,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區)的省會平均距離最近。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流而過,枕山帶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蘭州地處內陸,屬溫帶季風性氣候但大陸性特點明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潛力大,氣候干燥,年平均氣溫10.3℃。年溫差、日溫差均較大,夏季稍熱,最高溫約30℃左右,冬季寒冷但并不奇冷,最低溫約-10℃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46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蘭州自然資源

目前蘭州境內已探明各類礦床、礦點156處,35個礦種。主要有有色金屬、貴金屬、稀土和能源礦產等9大類、35個礦種,臨近蘭州的白銀、金昌是我國鎳、鉛、鋅、稀土和鉑族貴金屬的重要產地。非金屬礦相對豐富,有石灰巖、熔劑白云巖、熔劑石英巖、硅鐵石英巖、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巖儲量集中,運量儲量達3億噸,為硅鐵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后備資源。煤炭保有儲量為9.05億噸,主要開采地為窯街和阿干鎮兩礦,基本滿足蘭州的近期要求,水電資源,黃河上游甘肅段積石峽至黑山峽有8個梯級電站可供開發,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開發。

蘭州市域內水資源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資源豐富,貫穿市域的黃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達337億立方米,且水量穩定,各季不封凍,含沙量也較小,可滿足城市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初測全市每年地下水9.6億立方米。河川徑流地表水資源總量384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9.6億立方米。以蘭州為中心的黃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可達1500萬千瓦,現已建成的劉家峽、八盤峽、鹽鍋峽、大峽水電站與鄰近地區的其它水電站構成我國最大的水力發電中心之一。

全市有林業用地182550公頃,占總面積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頃,進一步植樹造林潛力較大。天然草場面積為77萬公頃。野生動物植物資源亦較豐富。野生植物總數約600種,有明顯經濟利用價值的種類占總數的40%,飲譽全國的甘肅特產甘草、當歸、黨參、麻黃、秦艽、鬼臼、祖師麻、玫瑰等中藥材,在蘭州地區均有布。野生動物有187種,珍稀動物有:黑鸛、藏雪雞、金錢豹、藍馬雞等。

全市土地面積為135.3萬公頃。其中,耕地21.9萬公頃,林地7.6萬公頃,牧草地76.5萬公頃,未利用的荒草地,鹽堿地,沙地等近23.5萬公頃。土地資源可分3個類型,即:中低山林牧區,位于蘭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臺蔬菜瓜果區,位于各河流的河谷階地;低山丘陵糧油區,分布于榆中北山,皋蘭縣西北部,永登縣秦正川等地帶。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適宜發展農、林、牧、副、漁5業開發潛力較大。

蘭州人口區劃

據《蘭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市常住人口為3616163人,2010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112369戶,家庭戶人口為3138817人, 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82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849809人,占51.15 %;女性人口為1766354人,占48.85%。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8.56下降為104.72 。

全市現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皋蘭3個縣。土地面積為13085.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22萬,常住人口361.18萬人,其中,建成區內非農業常住人口261萬人,外來流動人口50余萬。全市有漢族、回族、蒙古族、壯族、苗族、瑤族、土家族、朝鮮族、藏族、彝族、裕固族、侗族、布依族、土族、滿族、哈尼族、等36個民族,(除回族外)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占3.6%。

城關區面積 220平方千米,人口127.87萬,大部分省級和市級行政單位機關均在城關區,是全省和全市的首善之區,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七里河區面積 397平方千米,人口56.10萬。老國有企業眾多,商貿發達,有蘭州理工大學和蘭州十九中學等,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西固區面積 385平方千米,人口36.40萬。中西部最大的石化企業中石油蘭州石化所在地,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安寧區面積 86平方千米,人口28.85萬。是國家級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地,區內高校云集,是蘭州的科教區,未來蘭州市級行政中心所在地,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紅古區面積 575平方千米,人口13.61萬。白銀區單獨劃出成立白銀市之后成為蘭州僅剩唯一 的遠郊區。

永登縣面積6090平方千米,人口50萬。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境內的秦王川是“蘭州新區”的主戰場,發展前景巨大。

皋蘭縣面積2556平方千米,人口13.18萬。縣人民政府駐石洞鎮。蘭白都市圈和蘭白經濟區蘭州白銀兩城市的銜接地帶。

榆中縣面積3362平方千米,人口43.71萬。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蘭州市的東大門,國家級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未來發展的主要區域,高原夏菜是榆中的招牌和特色產業。 蘭州新區面積806平方千米,人口10萬。新城區面積17平方公里。

蘭州歷史文化

蘭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據記載,因初次在這里筑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還有一種說法是依據“金城湯池”的典故,喻其堅固。兩漢、魏晉時在此設置金城縣。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廢郡置州,在此設立蘭州總管府,“蘭州”之稱,始見于史冊。后來雖然州、郡數次易名,但蘭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來,相沿至今。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蘭州一帶屬隴西郡地。

西漢初,依秦建制,蘭州仍為隴西郡轄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軍西征匈奴,在蘭州西設令居塞駐軍,為漢開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蘭州始置金城縣,屬天水郡管轄。

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趙充國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后,西漢在金城郡的統治得到加強,先后又新置七縣。東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隴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義,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遷至襄武(今甘肅隴西縣),十二年后又遷回允吾。東漢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從此,金城郡治由允吾遷至榆中(今榆中縣城西)。

西晉建立后,仍置金城郡。西晉末年,前涼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屬的枝陽、令居二縣,又與新立的永登縣(在今蘭州市紅古區窯街附近)三縣合置廣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遷至金城,從此金城郡治與縣治同駐一城。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為蘭州,置總管府。因城南有皋蘭山,故名蘭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縣為金城縣,復改蘭州為金城郡,領金城、狄道二縣,郡治金城。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舉起兵反隋,稱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遷都于天水,后為唐所滅。

唐統一中國后,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復置蘭州。八年置都督府。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又改為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復改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為蘭州,州治五泉,管轄五泉,廣武二縣。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蘭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河州人張義潮起義,收復隴右十一州地,蘭州又歸唐屬。然而此時的唐朝已經衰落,無力西顧。不久就被黨項族占據。 清初依明建制,蘭州隸屬臨洮府,衛屬陜西都指揮使司。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衛歸州。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復設蘭州衛。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陜甘分治,設甘肅行省,省會由鞏昌(今隴西)遷至蘭州。從此, 蘭州一直為甘肅的政治中心。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臨洮府治由狄道移至蘭州,改稱蘭州府,又改州為皋蘭縣。當時蘭州府轄管狄道、河州二州;皋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陜甘總督衙門自西安移駐蘭州,裁減甘肅巡撫。 辛亥革命后,于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州)設道,并蘭山、鞏昌二府為蘭山道,轄管皋蘭、紅水、榆中、狄道、導河、寧定、洮沙、靖遠、渭源、定西、臨潭、隴西、岷縣、會寧、漳縣等十五縣。道尹駐省會皋蘭縣。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道為區,變蘭山道為蘭山區。

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劃甘肅省為七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皋蘭、榆中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岷縣)。民國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將皋蘭縣城郊劃出,新設置蘭州市,與皋蘭縣同治今蘭州城關區。市區面積16 平方公里,人口17.2萬余人。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區擴大,東至陽洼山,西至土門墩(不含馬灘),南到石咀子、八里窯、皋蘭山頂,北至鹽場堡、十里店,面積達146平方公里。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從此,蘭州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建國以來,蘭州市建置曾幾度變更。蘭州市現轄城關、七里河、安寧、西固、紅古五個區和榆中、皋蘭、永登三個縣 。

蘭州主要旅游景點

黃河外灘風情線

蘭州是一個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型城市,夾于南北兩山之間,黃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腳下穿城而過。經過城建部門的規劃建設,沿黃河南岸,已開通了一條東西數十公里的濱河路。因路面寬闊筆直,兩旁花壇苗圃,星羅棋布,被譽為綠色長廊,現已成為全省最長的市內濱河馬路。游客游覽濱河路,可以欣賞黃河風情,參觀沿途點綴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西游記等眾多精美的雕塑;并參觀中山橋塔山公園、古水車園等旅游景點。

白塔山公園

位于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勢巍峨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白塔原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現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鎮守甘肅內監劉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撫綽奇補舊增新,擴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級八面,高約17米,下筑圓基,上著綠頂,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鐵馬鈴。塔外通涂白漿,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辟為公園,總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分為三臺建筑群,依山而筑,飛檐紅柱,參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連,四通八達。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銅鐘、紫荊樹,古稱“鎮山三寶”,現紫荊樹已枯死。白塔山經過多年綠化,樹高林密,曲徑通幽。公園三臺大殿內獨特的“黃河奇石館”藏石豐富,獨具風格。山下為中山橋,二者已連為一體,成為蘭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蘭州市白塔山東約1公里處有元代的王保保城遺址。

八盤峽旅游度假區

八盤峽旅游度假區位于蘭州市黃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盤峽水庫。這里有雄偉的電站大壩,環境優美的廠區,寬闊的庫區水面。廠房內發電機組轟鳴,廠房外樹木成蔭,百花盛開,鳥語婉轉,風景如畫。溯河而上,沿岸棗林蔥郁,蘆葦搖曳,水鳥翔集,是工業旅游及休閑度假的絕佳勝境。 八盤峽庫區水面廣闊,黃河與湟水河匯合口環境條件優美獨特,非常適合于開展水上體育運動及娛樂。可容納100人乘坐的游輪,是目前蘭州市最大最豪華的游輪。您乘坐在裝飾雅致的客艙中品茗,或者登上二層觀光甲板遠眺,總令你心曠神怡。您如果想體會撲面的河風,可以乘坐快艇,高速掠過如鏡的庫區水面,享受風馳電掣般的快感。龍舟--只有在江南水鄉才能看到的景致。 清澈見底的游泳池是按照正規比賽標準建設,設有8條泳道,可承辦游泳比賽,是游泳愛好者一展身

手的場所,也是您夏日消暑的絕佳選擇。 八盤峽水電廠是目前唯一一座坐落在百萬以上人口城市中的水力發電廠,裝有三臺國產機組和三臺瑞典機組,總裝機容量22萬千瓦。參觀電廠,您能夠了解水力發電的全過程,豐富和拓展您的知識面,也是對青少年進行電力生產認識教育的良好場所。

吐魯溝森林公園

位于蘭州市西北160公里處的永登縣連城林內,屬祁連山脈的東麓, 是一以奇山秀水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旅游區,被譽為“神話般的綠色山谷”。吐魯溝1984年8月1日正式對游人開放,1992年被林業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7年被評選為國家森林公園十大標兵,已成為蘭州市森林生態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吐魯”是古代蒙語,意為“大,好”,或“美好的果園”。吐魯溝曾為多民族雜居地區,這里受山地氣候影響,降雨豐沛,溝內峰巒疊嶂,林木蒼翠,曲徑通幽,吐奇納秀,成為一毫無人工雕鑿的原始自然風景區。區內有發源于俄博峰的吐魯河由西北向東南流過,至三岔匯合后,經前溝匯入大通河。沿河谷修有公路直通溝內,兩岸步移景異,氣象萬千。吐魯溝自然風景區海拔1,998-3,165米,總面積6,157公頃。

游客跨越大通河橋,即進入前吐魯溝森林風景區。從大橋至三岔旅游村6公里,便分成大小兩溝,左側是大吐魯溝,全長14.7公里,是以奇特地貌風景為主的公園主要賞景區,共計有24處景點,峰、巒、崖、石,千姿百態,絕壁飛瀑,石崖瀉珠,雖自天作,宛如人開。再上行,便到溝掌草原,為迷人的草原游覽區。從三岔右行即進入小吐魯溝林區。溝長7公里,有12處景點。小區內有1,600多種樹木花草,棲息著麝、跑鹿、藍馬雞、猞猁、石羊等數十種珍稀動物,一片茫茫林海,古木參天,溪流淙淙,到處鳥語花香,儼然一自然畫廊。

隆山公園

位于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云浩渺無際”而取名“棲云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興隆山”。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臺樓閣以及廟宇就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興隆山為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云”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云龍臥橋橫空飛架峽谷。現棲云峰有混元閣、朝云觀、雷祖殿等殿閣;興隆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淚亭等景點。

史載,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病逝于興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靈柩運至興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內;1949年8月才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 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寢室。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

八路軍辦事處

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我黨在蔣統區設立的公開辦事機構。1937年5月開始籌建,1943年8月撤銷,時間長達6年之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謝覺哉、彭嘉倫、伍修權等曾在這里領導過“八辦”工作。“八辦”于1963年被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在互助巷2號的舊址籌建了“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并于1981年1月正式開放。共有革命文物150余件,照片170余幅,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辦事處另一處舊址在今酒泉路157號。

五泉山公園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萬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響泉涌傳說。蒙、惠東、西二泉,在五泉山兩側,有水從縫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稱東、西龍口。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筑群,廟宇建筑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五一山

五一山造林站位于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岸,總經營面積1336.5畝。經過40年的人工造林,森林覆蓋率達到72.5%,現已形成喬灌花草一體化的人工植被群落。 

甘肅省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是一所位于中國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的綜合博物館。它的前身是1939年由中英庚子賠款董事會組建的甘肅科學教育館。收藏有歷史文物、近現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標本約35萬余件。

蘭州青城古鎮

青城古鎮,位于甘肅省榆中縣最北端的黃河南岸,是蘭州市惟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甘肅省古民居保存較為完整、非常難得的古鎮。

蘭州徐家山

徐家山位于蘭州市區黃河北岸鹽場堡,地處蘭州市北山柏樹臺一帶,距市中心僅3公里,是蘭州市南 徐家山公園景色(15張)北兩山綠化創造的鬧市“桃園”。經營面積2566畝,森林覆蓋率達80%,有樹種76種,約30多萬株,是一處極具特色的人工森林景觀。

黃河鐵橋

黃河鐵橋位于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志性建筑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里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鎮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年),改浮橋為鐵橋,是黃河上游第一座鐵橋。

黃河母親雕塑

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40余噸,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構圖。分別象征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該雕塑構圖簡潔,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肅悠遠的歷史文化。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1699.html

蘭州在哪里?蘭州屬于哪個省?蘭州在哪個省?

上一篇:敦煌
下一篇:敦煌古城

相關蘭州,蘭州在哪里,蘭州屬于哪個省?蘭州在哪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