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西寧在哪里,西寧在哪個省
西寧在哪里?西寧屬于哪個省哪個市?西寧在哪個省?
西寧旅游,西寧在哪里,怎么走?
西寧市,古稱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夏都,青海省轄地級市、省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截至2022年10月,全市下轄5個區、2個縣,總面積7660平方千米 [2-3],截至2022年末,西寧市常住人口為248萬人,城鎮常住人口198.08萬人。西寧市地處中國西北地區、青海省東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東方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軍事重地,素有“西海鎖鑰”、海藏咽喉之稱,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青海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和通訊中心。
西寧簡介
西寧(藏語:Zi-ning,撒拉語:Ci Liang)是青海省的省會,古稱西平郡,青唐城。青海第一大城市,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訊中心。蘭新鐵路客運專線經過西寧,設有站點,西寧地處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兩山對峙之間,統屬祁連山系,黃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東貫穿市區。全市常住人口達到222.8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5.44%。市內居住漢、藏、回、蒙古、撒拉、滿及土等眾多民族。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道教,天主教等。
西寧
西寧人口
2011年,西寧市總人口為222.80萬人,比上年增長0.87%;而2008年,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84萬人,比2000年增長52.76%。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遠遠快于總人口增長速度。34%和8%。全市擁有天然草場506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474萬畝,圍欄草場98.2萬畝,牲畜暖棚圈舍130萬平方米,水產養殖面積1500余畝。全市農機保有量13.55萬臺,總動力111.45萬千瓦,農機化綜合水平67%。
西寧氣候特點
市區海拔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發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為1939.7小時,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屬高原高山寒溫性氣候。夏季平均氣溫17-19℃,氣候宜人,是消夏避暑勝地,有“中國夏都”之稱。
西寧民族分布
西寧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西寧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農業區與牧業區、漢文化與藏文化的三大結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過百萬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達100萬之多,有漢、壯、回、滿、瑤、侗、撒拉、黎、白、羌、藏、土家、俄羅斯、獨龍、瑤、維吾爾、鄂倫春、錫伯、哈尼、蒙古等34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4.36萬人,占總人口25.55%。
西寧宗教概況
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影響尤為深遠,塔爾寺是中國六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東關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
西寧歷史沿革
古為羌地,西漢時置軍事和郵傳據點西平亭,神爵初屬金城郡臨羌縣。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漢軍西進湟水流域,漢將霍去病修建軍事據點西平亭,這是西寧建制之始。東漢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縣(今西寧市)。(或說,)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擴建為西平郡,開始在此筑城。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改為西寧州,至此“西寧”之稱始于見史。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寧縣,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以省垣周圍正式成立西寧市。
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9月8日 成立市人民政府,為青海省轄市。1950年西寧市為青海省人民政府駐地。 1960年原由省直轄的湟中、大通2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劃歸西寧市領導。1962年湟中、大通2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改由省直轄。1966年大通縣(駐橋頭)交由西寧市領導。1985年11月6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85]163號)撤銷大通縣,設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以原大通縣的行政區域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1986年3月5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6]30號):(1)將西寧市城西區分設為城西、城北兩個區。(2)撤銷西寧市郊區,將原郊區所轄的7個鄉分別劃歸城東、城中、城西、城北4個區管轄。1999年12月5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9]142號)將海東地區的湟中縣、湟源縣劃歸西寧市管轄。
2001年1月1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7號文批復:撤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新莊鄉,設立新莊鎮;撤銷多林鄉,設立多林鎮;撤銷長寧和后子河2鄉,合并設立長寧鎮;撤銷清平鄉,并入黃家寨鎮;撤銷崗沖和景陽2鄉,合并設立景陽鎮;撤銷藥草鄉,并入塔爾鎮;撤銷新城鄉和無朔鎮,將其中6個村(老營莊、毛家寨、賀家寨、毛家溝、大灣、水泉灣)并入橋頭鎮,另4個村(新添堡、上堡、鮑東、鮑西)并入長寧鎮。
撤銷湟中縣上五莊回族鄉,設立上五莊鎮;撤銷總寨和升平2鄉,其中將總寨鄉的18個村(王斌堡、張家莊、清河、清水河、總南、總北、謝家寨、杜家莊、泉爾灣、新莊、王家山、逯家寨、新安、星家、元堡子、享堂、塘馬坊、陳家窯)和升平鄉的5個村(莫家溝、上細溝、下細溝、上野牛溝、下野牛溝)合并設立總寨鎮;撤銷坡家和甘河灘2鄉,與大才鄉的黃二村合并設立甘河灘鎮;撤銷攔隆口、四營和拉沙3鄉,其中將攔隆口鄉的25個村(攔隆口、扎什營、新村、巴達、班仲營、端巴營、西岔、上魯爾加、下魯爾加、白楊口、東拉科、南門、上莊、前莊、中莊、尼隆臺、卡陽、白崖、尼隆口、橋西、千東、千西、上寺、鐵家營、上營)、四營鄉的11個村(伯什營、麻子營、白崖、攔一、攔二、尼麻隆、圖巴營、合爾營、后河爾、上紅土溝、下紅土溝)和拉沙鄉的7個村(紅林、邦隆、南門、占嶺頂、民聯、峽口、民族)合并設立攔隆口鎮;撤銷上新莊鄉和馬場藏族鄉、合并設立上新莊鎮;撤銷田家寨和什張家2鄉,合并設立田家寨鎮;撤銷共和、維新和盤道3鄉,合并設立共和鎮;撤銷李家山鄉,與四營鄉的塔爾溝村合并設立李家山鎮。
③撤銷湟源縣大華鄉,設立大華鎮。
④將湟中縣總寨鄉的4個村(徐家寨、東村、西村、陳家灘)并入魯沙爾鎮;拉沙鄉的8個村(北溝、中村、楊家臺、年家莊、尕爾加、目爾加、洛爾洞、拉卡山)和攔隆口鄉的8個村(合爾營、奔巴口、丹麻寺、油房臺、玉拉、幸福、沙窩爾、初哇)并入多巴鎮;升平鄉的4個村(上阿卡、下阿卡、秋子溝、牙加)并入土門關鄉。2001年底,全市轄23個街道、26個鎮、26個鄉、6個民族鄉,128個社區、28個居委會、926個村(牧)委會。
2003年底,轄23個街道、26個鎮、24個鄉、6個民族鄉,934個村(牧)委會、165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783713人。
2004年7月,西寧市城北區區劃調整,街道辦事處由4個調整為3個:撤銷三其街道辦事處,并入馬坊街道辦事處。
2006年8月,西寧市:新增1個鎮,全市鄉鎮總數由56個(26鎮30鄉)調整為50個(27鎮23鄉)。
湟中縣:撤銷西堡鄉,設立西堡鎮;撤銷大源鄉,并入魯沙爾鎮;撤銷丹麻鄉,并入田家寨鎮。
湟源縣:撤銷塔灣鄉,并入申中鄉;撤銷城郊鄉,分別并入城關鎮、東峽鄉、和平鄉。
大通縣:撤銷西山鄉,并入青山鄉;撤銷窎溝鄉,并入朔北藏族鄉。
西寧旅游
西寧八景有的現在名氣仍然很大,但是有的已經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被人們遺忘甚至消亡。消亡的原因不一,但那些有著深厚歷史淵源、有豐富人文景觀的景區景點,現在仍然為人們所熟悉,并且依然吸引游客。所以,開發旅游景點必須依托人文景觀,依托文化底蘊。
石峽清風,它之所以成為八景之一,人們所詠的,不僅是峽谷吹來的自然風,或者是沿途秀麗的自然風光,人們還借物詠志,希望和祈求從這個風光秀麗的小峽經過的官員,兩袖清風。 湟流春漲, 所指的湟水河,則孕育了湟水文明,可以說是湟水兩岸人民的母親河。作為黃河流域上游的支流之一,它也是黃河文明的組成部分,所以,開發湟水春漲的景點意義很大。雖然現在湟水河河水受到污染,水流量減小,但通過這兩年來的整治,已初步取得成效,在生態環境越來越受關注的現代,湟水河將呈現出嶄新面貌。
南北兩山作為西寧市目前的重要景點,開發和建設已經相對成熟了,而南山公園的建設,相信會演繹出更嶄新的景致。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娘娘山、老爺山相鄰,這兩個景點和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的五峰山在一條線上。所以,開發這幾個景點,可以考慮把它們聯系起來,這條線,也將是青海一日游的一條好線路。
目前,老爺山的基礎設施相對完善。但是還沒有開發的娘娘山和五峰山,自然風光秀麗,加上有深厚的歷史底蘊,開發是大有前景的。娘娘山下,就是清水鄉柴家堡,一到夏天,這里叢林和麥田相依,草地豐茂,野花遍地,景色宜人。這里還有明朝將領柴國柱的墳地,有實物可以考證。當時,一門三總兵的柴家,在大通修建學堂。柴國柱任山海關總兵時,防守重鎮山海關,抵御金兵的侵犯,也是歷史上有名氣的將領。如果開發娘娘山時,把這些歷史遺跡和這里的神話傳說相連,編輯相關的導游詞,深入發掘娘娘山下的動人故事,將會大大提升娘娘山的名氣。 五峰山風光秀麗,這里每年還舉辦六月六“花兒”會,相當紅火。這個景點開發出來后 ,可以在夏季隨游客不定期地舉辦“花兒”會,增加人氣。
另外一些景點,如龍池夜月等,由于文化底蘊單薄、景致單一等原因,不為人所知。但是,人們把虎臺等景點添加進來,并且,新添加的景致也納入了開發建設的范疇。新的西寧八景開發出來,可以大大豐富西寧乃至青海一日游的內容。
西寧石峽清風
從西寧東行15公里,便可到達一個秀麗清爽的避暑好去處,那就是西寧古八景之一的“石峽清風”。 石峽,俗稱小峽,在歷史上是以險關危隘著稱的。世治時,它是連通東西交通的要道;世亂時,它又是隔斷兩地的重門。宋代時修筑綏遠關以控制要害地段,后于清代修筑了武定關和德安關。小峽也為人們留下了動人的傳說:昔日此地重山環復、河道不通,有仙人投石擊山,丘巒崩摧,湟水中通,形成了奇峻雄偉的小峽。
而今的小峽,一座鋼筋混凝土拱橋飛架南北,公路平坦如砥,行人車輛川流不息,險關變通途。只不過,游人到達小峽口湟水兩岸時,即便是夏日炎炎,仍覺得涼風習習。當年那“石亂馬蹄稀”的情景已成為一段歷史的回憶。
西寧金蛾曉日
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娘娘山,又名金蛾山。山頂有一座天池,每到夏季雨水旺盛之時,天池里水波蕩漾,池畔蝴蝶飛舞,五色斑斕。青海多山,而娘娘山上有一制高點,早晨在山上觀日出,太陽從萬山中噴薄而出,景象壯觀,據說可與泰山觀日出媲美。游人登山觀日出時,朝陽、山花、蝴蝶相映成趣。娘娘山以其幽深秀麗、氣象萬千而聞名遐邇。
西寧文峰聳翠
提及這一景點,必然提及西寧南山的一個美麗傳說。據說,人們曾經在南山修建一座閣樓,便有鳳凰落到這兒,當地人視為祥瑞之兆。后來,也是為了企盼當地文風繁盛,人們就在山上修建了魁星閣。如今,這一景致已經不為西寧人所熟悉了。
西寧鳳臺留云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南涼時期,傳言“龍現于長寧,麒麟游于綏羌”,由此而來的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臺留云”,成為西寧一勝景。南山以關帝廟為中心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八年,是西寧現存保護較好的明建筑。如今山上的景點均為解放以后新建。 由于南山的海拔比較高,所以鳳臺上經常云霧繚繞,自成景致,如今,這些景致作為南山公園的一部分已經開發出來了,并且隨著南北兩山大公園的開發,這些景致的開發會更上一個臺階。
西寧龍池夜月
所謂“龍池”,指的是位于西寧西郊蘇家河灣村西南的一眼泉水。由于這里曾經修建過不少廟宇,所以,歷史上,這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這里的廟宇,始建于明代,后來屢建屢廢,清末稱作“五龍宮”,曾經盛極一時。 如今,所謂的龍池夜月景致我們已經無法欣賞了。但是,想象當年泉水清澈,夜色清朗,明月高懸,猶如江南水鄉般的景致一下子到眼前來了。
西寧湟流春漲
所謂湟水,即指流經西寧城北的黃河重要支流———湟水河,又名西寧河。每當春夏之際,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寧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驟漲,波濤洶涌,故稱“湟水春漲”,為西寧古八景之一。如今,湟水河兩岸由于城市建設而日新月異。時值初春,漫步湟水河岸,柳色如煙,公路如砥,高樓林立,夜晚萬燈輝煌映襯著一天星斗,風景宜人。
西寧五峰飛瀑
著名的五峰飛瀑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北溝腦。因為這里的山峰很像五個手指,所以叫五峰山。這里環境幽雅,泉水眾多,細流飛灑,好像瀑布高掛,至今仍然是青海旅游勝地。 五峰山有三奇,即林、泉、洞。人們又歸結了三林、三洞、三泉。三林是松樹林、楊樹林和樺樹林,夏季林木郁郁蔥蔥,繁茂遍野,到了秋季,松青、楊黃、樺葉變紅,層林盡染,風景無限。三洞是東洞、西洞、北洞。東洞深8米、高3米、寬3米,西洞深7米、高2米、寬3米,北洞深10米、高3米、寬4米。洞內露冷苔蒼,別有韻味。三泉是龍宮泉、隱泉、裂口泉。三泉水以龍宮泉水質最好,泉水經石雕龍口噴吐,沿七級石壁瀉下,形成瀑布,水濺山徑,在泉石周圍刻有“山幽林更靜,人間歌不盡,鳥語花香地,泉中水長流”等詩句。從龍宮泉拾級而上,便是五峰寺。 五峰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主要建筑有菩薩殿、龍王閣、玉皇宮、香公樓、同樂亭。近來,亭臺樓閣、繪飾新彩,更加引起游人注目。
五峰山也是青海民歌演唱勝地,俗稱“花兒”會,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峰山風光最美的季節,五峰山六月六“花兒”會也就聞名遐邇。屆時,西北各路歌手云集五峰山上,引吭高歌,聲震四野,從黎明一直唱到深夜,“五峰六月歌仙會,八鄉四野覓知音”,如此大規模的群眾藝術盛會,為五峰勝景增添了異彩。
西寧北山煙雨
西寧四面環山,南北兩山卻因奇、秀為人所愛。北山便是以奇制勝。西寧北山,又名土樓山。土樓山上曾建土樓山神祠,在神祠的舊址又修建寺廟,舊稱北禪寺,也叫永興寺。早在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記載:“湟水又東,經土樓南,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樓下有神祠,雕墻故壁存焉。”由此可見,北山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北山的古跡不少,這也是北山至今還作為西寧的一大名勝而著名的原因。如今,這里還有佛寺、道觀、磚塔、洞窟、壁畫和露天大佛。經歷代的擴建增修,在峭壁斷崖間鑿成洞窟,自西向東依次分布著“九窟十八洞”。
高原的氣候乍雨還晴,而到土樓山游玩,最佳勝景則是雨中觀游。在煙雨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土樓山隱約模糊、水墨入畫的意境。站在斗母殿,殿檐滴水如珠,雨幕中的群樓像籠罩了一層輕紗,道路縱橫像是幾筆粗墨,片片樹林猶如淡墨渲染。遙望南山,似見似不見,形隱而神存。唯有北山頂上那座具有唐代建筑風格的寧壽塔,在煙雨蒙蒙中矗立,像是一位久經風霜的老僧,在思謀著蒼茫的人世。
塔爾寺
塔爾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塔爾寺依山勢起伏,規模宏偉,最盛時有殿堂八百多間,占地1000畝,是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喇嘛寺之一(其余五寺為西藏的色拉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甘丹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在全國和東南亞一帶享有盛名。 塔爾寺寺院殿宇相連,白塔林立,整座寺不僅造型獨特,富于創造性,而且細部裝飾也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寺內的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稱為“塔爾寺三絕”,具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很高的藝術價值。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每年農歷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塔爾寺舉行四大法會。十月、二月舉行兩個小法會。
西寧馬步芳公館
馬步芳公館始建于一九四二年六月,為馬步芳私邸,取名“馨廬”。因公館許多建筑的墻面均鑲有玉石,故人們亦稱“馨廬”為“玉石公館”。一九七九被辟為博物館。公館分別由前院、中院、南院、西一號院、西二號院、西三號院以及后花園等幾個獨立而又聯系的院落組成,各院和重要廳宅都有暗道相通,院落設計精巧,建筑古樸典雅,整個院落透出老宅的深沉、莊嚴和神秘氣息。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1932.html
西寧在哪里?西寧屬于哪個省?西寧在哪個省?
相關西寧,西寧在哪里,西寧屬于哪個省?西寧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