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雁塔,西安小雁塔在哪里,西安小雁塔在哪個省
西安小雁塔在哪里?西安小雁塔屬于哪個省哪個市?西安小雁塔在哪個省?
西安小雁塔旅游,西安小雁塔在哪里,怎么走?
小雁塔,位于唐長安城安仁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于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志。小雁塔和薦福寺鐘樓內的古鐘合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是西安博物院的組成部分,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塔形秀麗,是唐代佛教建筑藝術遺產,佛教傳入中原地區并融入漢族文化的標志性建筑。
西安小雁塔簡介
小雁塔建于唐代景龍年間。塔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小雁塔及其古鐘即“雁塔晨鐘”列入“關中八景”。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地。小雁塔位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南門外的薦福寺內。屬于保護比較好的著名唐代佛塔,是唐朝都城長安保留至今(西安)的兩處重要建筑之一。小雁塔的塔形秀麗,被認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藝術遺產。
西安小雁塔
小雁塔始建于公元707年(唐代景龍年間),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磚塔。小雁塔與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是唐代長安城保留至今的兩處標志性建筑。小雁塔與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規模小于大雁塔,故稱小雁塔。 小雁塔規模雖不及大雁塔宏大,但環境清幽,風景優美,“雁塔晨鐘”是清代“關中八景”之一。現今小雁塔是西安市著名古跡,現位于西安博物院內。
西安小雁塔
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的標志,因為規模小于大雁塔,并且修建時間偏晚一些,故而稱作小雁塔。 薦福寺原來建于唐長安城開化坊內,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舊宅,中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族戚為高宗薦福而建造寺院,初名獻福寺,天授元年(690年)改名為薦福寺,是唐長安城中著名的寺院。
唐代名僧義凈于高宗咸亨二年(671年)由洛陽出發,經廣州取海道到達印度,經歷三十余個國家,歷時25年回國,帶回梵文經書400多部。神龍二年(706年)義凈在薦福寺翻譯佛經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一書,對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有很高的價值。薦福寺內僅存有建于唐景龍元年(707年)的小雁塔。
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筑,初建時為十五層,高約46米,塔基邊長11米,塔身每層疊澀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門;塔身從下往上逐層內收,形成秀麗舒暢的外輪廓線;塔的門框用青石砌成,門楣上用線刻法雕刻出供養天人圖和蔓草花紋的圖案,雕刻極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時期的藝術風格。 塔的內部為空筒式結構,設有木構式的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可達塔頂。明清兩代時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頂殘毀,僅存十三層。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麗美觀,各地的磚石結構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云南、四川等地區的唐、宋時期的密檐塔雖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與小雁塔的繼承關系。
今天寺內還保存有一口重達一萬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造的巨大鐵鐘,鐘聲宏亮,“雁塔晨鐘”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西安小雁塔建筑歷史
小雁塔建于公元707年——710年(唐代景龍年間), 位于當時唐朝都城長安城朱雀門街東安仁坊修建薦福寺塔(即小雁塔),是為了存放唐代高僧義凈從天竺帶回來的佛教經卷、佛圖等而建。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薦福寺的一部分,不過當時塔院并不在薦福寺內,而是與寺門相對。塔園位于安仁坊,與位于開化坊的薦福寺門隔街相望。唐朝末期的戰亂中,薦福寺屢遭破壞,寺院毀廢,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從北宋哲宗元祐年間的文字記錄來看,當時薦福寺已遷入塔院內,與小雁塔成為整體。公元1116年(北宋徽宗政和六年)一位自稱“山谷迂叟”的信士發愿修繕小雁塔,將風化嚴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飾,至今塔身可見白土粉刷的痕跡。
明、清兩朝時期對薦福寺和小雁塔進行過多次修繕。明代開始了薦福寺的中興,曾有五次大規模的整修,基本上保留先有的格局。公元1426年(明宣德元年)陜西西寧衛弘覺寺番僧勺思吉蒙欽錫度牒, 到薦福寺住坐,見這里殿堂荒廢,遂發愿重修。公元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大修竣工后,向朝廷乞賜寺名。如今的“敕賜薦福寺”匾額就是當年明英宗的親筆。公元1487年(明成化末年)西安地區發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后來重修時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層包磚,但沒有修復塔身的裂縫(至1965年經過一次整修,才修復了地震震裂的裂縫)。小雁塔原有15層,公元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遇到華縣大地震時塔頂兩層被震毀,現存13層。清朝時薦福寺又多次修繕,以康熙三十一年的整修規模最大。晚清時期還建造了藏經樓和南山門等。
辛亥革命以后,1926年~1949年5月薦福寺長期被軍隊占駐。小雁塔還曾成為軍事指揮部。到國民黨軍隊撤離西安后,小雁塔的地宮已填滿了垃圾。 1949年~1957年寺內殿宇由機關占用。1958年后文物部門接管了薦福寺,開始了對薦福寺和小雁塔的修復。
1961年國務院頒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4年~1965年對寺、塔多處進行了加固和修復,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基本保持了古建筑原貌。文化大革命期間,薦福寺的東、西院有被小學和軍隊占用,直到1989年以后才完成清退。
小雁塔文物保護區于1980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西安博物院正式對外開放,包括文物展館、歷史名勝區、園林游覽區三部分組成,小雁塔成為該院的一部分。
西安小雁塔建筑構造
小雁塔是密檐式磚結構佛塔。塔為青磚砌筑。塔平面為正方形。原為15級,約45米高,現存13級,1989年測定塔的總高度是43.395米,底邊長11.38米,高與底邊的比例是100比26。小雁塔的基座為磚方臺。基座下有地宮,為豎穴。基座之上為塔身,塔身底層較高,二層以上逐層高度遞減,故塔的輪廓呈現出秀麗的卷剎。塔身寬度自下而上逐漸遞減,塔身輪廓呈現錐形形狀。小雁塔塔形玲瓏秀麗,造型優美,比例均勻。
小雁塔的塔身單壁塔內中空,塔壁不設柱額,塔身上為疊澀挑檐,塔身每層磚砌出檐,檐部迭澀磚,間以菱角牙子,塔身表面各層檐下砌斜角牙磚。塔底層南北兩面各開有一券門,青石門相。門框上布滿精美的唐代線刻,尤其門楣上的天人供養圖像,藝術價值很高。塔底層以上各層南北兩面正中均開有半圓形拱券門洞。小雁塔內設有木梯,可登臨塔頂。 塔底層北券門外緊靠塔體的磚砌門樓,系清代后期所增建。塔基座南側有清代石門坊,南額刻有“萬匯沾恩”,北額刻有“不二法門”。
塔底層南門入口的石質弓形門上,刻有陰文蔓草花紋和天人供養的圖像,與大雁塔的門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護不善,已殘缺不全,模糊不清。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1955.html
西安小雁塔在哪里?西安小雁塔屬于哪個省?西安小雁塔在哪個省?
相關西安小雁塔,西安小雁塔在哪里,西安小雁塔屬于哪個省?西安小雁塔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