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国产综合91天堂亚洲国产,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您當前位置:97616旅游網(wǎng) >> 旅游景點 >> 新疆旅游景點 >> 伊犁

伊犁,伊犁在哪里,伊犁在哪個省

    就去旅游網(wǎng)  最近更新:2023-10-27 10:33  瀏覽次數(shù):

伊犁在哪里?伊犁屬于哪個省哪個市?伊犁在哪個。

伊犁旅游,伊犁在哪里,怎么走?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下轄自治州,副省級建制。 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內(nèi),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氣候。是全國唯一既轄地區(qū)、又轄縣市的自治州。伊犁州轄11個縣級行政區(qū)(州直)。全州總面積268593平方千米。

伊犁簡介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成立于1954年,轄塔城、阿勒泰兩個地區(qū)和10個直屬縣市,是全國唯一的既轄地區(qū)、又轄縣市的自治州。西部緊鄰歐亞國家哈薩克斯坦,這里有中國陸路最大的通商口岸(霍爾果斯口岸)。全州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因雨量較充沛被稱為中亞濕島或塞外江南。人口500多萬人,有哈薩克、漢、維吾爾、回、蒙古、錫伯等47個民族成份,其中哈薩克族占25.5%,漢族占45.2%,維吾爾族占15.9%,回族占8.3%,蒙古族占1.69%,錫伯族占0.83%。

新疆伊犁
新疆伊犁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氣候宜人,是中國十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降水量較為豐富。 自治州境內(nèi)駐有普通高等院校伊犁師范學院、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農(nóng)業(yè)第四、七、八、九、十師和新疆礦冶局、天西林業(yè)局、阿山林業(yè)局、新疆卷煙廠、阿希金礦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區(qū)直屬單位。伊犁被譽為“塞外江南”、“中亞濕島”,“花城”伊寧市是伊犁州的首府。

新疆伊犁
新疆伊犁

州人民政府住所地:伊寧市斯大林街60號,郵政編碼:835000,電話區(qū)號:0999 。

自治州總面積26.91萬平方公里,人口500萬人。其中伊犁州直屬縣(市)面積5.65萬平方公里,人口281.5萬,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61.3%。

伊犁資源

伊犁幅員遼闊,資源充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水土光熱資源豐富。全州地表水年徑流量占全疆的41%,水能蘊藏量占全疆的37%。有天然草場3億多畝,可耕地3000萬畝,已開墾1350萬畝。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流 域水土開發(fā)具有巨大潛力。礦產(chǎn)資源種類齊全。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礦種多達九類86種,其中28種具有工業(yè)儲量,煤、金、銅、鐵等的儲量在新疆占有重要份額,現(xiàn)有新疆最大的金礦--阿希金礦、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銅礦--阿舍勒銅礦,具備建成我國西北重要礦產(chǎn)基地的條件。生物資源十分珍貴。

新疆伊犁
新疆伊犁

森林面積88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1.6億立方米,占全疆的74%;保存著60多種珍稀動物,700多種植物,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樣性天然基因庫,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開發(fā)利用價值。旅游資源獨特。地理、水體、生物景觀和文物古跡、民俗風情、休閑健身等六大旅游資源類型一應(yīng)俱全。有美麗的草原風光,濃郁的民俗風情,獨特的草原文化,悠久的歷史古跡,是中國西部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全州有規(guī)模的景區(qū)(點)27個,達到國家質(zhì)量等級旅游區(qū)(點)9處。地緣優(yōu)勢突出。全州邊境線長2000多公里,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等國接壤,沿邊有霍爾果斯、巴克圖、吉木乃等8個國家一類口岸,其中霍爾果斯口岸是西北地區(qū)最大的公路口岸,霍爾果斯、巴克圖口岸所依托的伊寧市和塔城市是沿邊開放城市,并設(shè)有邊境經(jīng)濟合作區(qū)?褪性O(shè)有省級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和我國鐵路最西部的貨運編組站;舫强h設(shè)有省級清水河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

伊犁氣候

伊犁地區(qū)為我國唯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區(qū)。年極端最高氣溫42.8℃,極端最低氣溫-51.0℃(阿勒泰地區(qū)青河縣山區(qū)記錄),其中伊犁河谷年平均氣溫10.4℃,塔城地區(qū)年平均氣溫8.7℃,阿勒泰地區(qū)年平均氣溫5.8℃。年平均降水量:伊犁河谷300-500毫米,山區(qū)600-800毫米左右;塔城盆地平均300毫米,山區(qū)平均500-600毫米左右;阿勒泰山區(qū)602.6毫米;其余地區(qū)700-9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伊犁河谷2898.4小時;塔城地區(qū)2714.7小時;阿勒泰地區(qū)2976.8小時。

伊犁土地資源

全州國土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南北長760公里,東西寬630公里。其中州轄土地總面積270035平方公里,州直屬縣市57418平方公里,塔城地區(qū)95616平方公里,阿勒泰地區(qū)117000平方公里。與邊境線總長度為2019公里。伊犁州地貌類型:山地8363244公頃;丘陵6298931公頃;平原10297437公頃;沙漠2043855公頃。土地利用類型:耕地174.62萬公頃;園地0.93萬公頃;林地180.11萬公頃,其中天然林171.56萬公頃;草地1895.12萬公頃,其中天然草場1879.1萬公頃;未利用土地409.07萬公頃。

伊犁水利資源

伊犁州境內(nèi)有河流208條,年徑流量363.20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自產(chǎn)319.6億立方米,地下水186.08億立方米,山區(qū)139億立方米,平原106.44億立方米;實際控制流量360.67億立方米。湖泊(大于1平方公里)26個,總面積1125.2平方公里。冰川3065條,總面積3524.44平方公里,儲水量1366.69億立方米。水能儲量為1248.65萬千瓦。

伊犁主要礦產(chǎn)

伊犁州境內(nèi)主要礦產(chǎn)有:鈹、白云石、鉀長石、鉻、銫(居全國前五名)、煤、鐵、錳、鎳、金、銀、鋁、鋅、石灰?guī)r、螢石。

伊犁歷史沿革

名稱起源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光明顯達,形容河水在太陽照耀下碧波粼粼),最早見《漢書》,史稱伊列、伊麗、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間定名伊犁!段饔蛲闹尽分,伊犁為維語,取義于“犁庭掃閭”(意即將庭院犁平整用來種地,把里巷掃蕩成廢墟),寓意平定準噶爾功蓋千秋,西陲從此永保安寧。

古代伊犁

古代的伊犁,泛指伊犁河流域以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qū)。最早見于我國史冊的伊犁民族是塞人,西漢時伊犁為烏孫國屬地,顯慶二年(657年),唐朝政府命蘇定方為伊麗道大總管,進軍伊犁,統(tǒng)一了西域。其地置州、府,隸屬安西都護府,唐武周長安二年(702年)改隸新設(shè)置的北庭都護府。元末明初建別失八里汗國,王都在今伊寧市附近的伊寧縣境,伊犁自此成為西域的政治中心。清代統(tǒng)有伊犁,始于乾隆年間對準噶爾封建貴族叛亂的平定。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在今霍城縣惠遠鄉(xiāng)設(shè)立“總統(tǒng)伊犁等處將軍”,統(tǒng)轄天山南北各路駐防城邑及歸附清朝的中亞和哈薩克族各部。

沙俄時期,伊犁大部分土地被俄羅斯帝國侵占,現(xiàn)在為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 1954年11月29日設(shè)立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伊寧市改為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轄市,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轄伊犁、塔城、阿勒泰3專區(qū)。

唐代時期

在唐朝中央政權(quán)的政治勢力進入伊犁前,西域廣大地區(qū)經(jīng)歷了一段政治局勢極不穩(wěn)定的時期。公元657年,唐朝政府命蘇定方為伊麗道大總管,進軍伊犁,以萬人擊潰了阿史那魯?shù)氖f大軍,并兵分南、北兩路乘勝追擊進軍伊犁河谷,平定了阿史那賀魯?shù)呐褋y,再次統(tǒng)一了西域。 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qū)嵭辛撕蛢?nèi)地一致的行政建制,針對伊犁地方各部族多是西突厥這一特殊情況,采用羈縻性質(zhì)的都督府州制度進行管理,任命和冊封當?shù)馗髯宀柯涫最I(lǐng)擔任都督,允許世襲。他們作為唐朝政府的官員,領(lǐng)取俸祿,具體負責當?shù)厝粘P姓聞?wù),在伊犁及其鄰近地區(qū)設(shè)置了潔山、鹽泊、雙河、等都督府,在各都督府內(nèi)設(shè)了功、倉、戶、兵、法等專職官司吏,并在北庭沿天山北麓通弓月城,渡伊犁河到碎葉的交通線上,設(shè)置了完整嚴密的驛站制度,唐朝在伊犁除設(shè)官軒守,征收賦稅外,還加強了軍事部署 ,從內(nèi)地調(diào)撥了大批常備軍隊駐防伊犁,歸北大庭大都護府直接指揮。唐朝在伊犁的這些措施,把伊犁同祖國內(nèi)地緊密地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維護了中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暢通和繁榮,使伊犁與中原的統(tǒng)一達到了新的高度。

宋元明時期

唐代后期,伊犁地方的主體民族為突厥舊屬葛邏祿部,葛邏祿與回紇、牙格馬部聯(lián)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它的首領(lǐng)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自稱“桃花石汗”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地方政權(quán)。

1124年,東北契丹貴族耶律大石率部萬里西遷至西域,1131年滅喀喇契丹。伊犁的葛羅祿部即臣服于西遼王朝。在這一時期,伊犁著名的古城——阿里馬城,赤木兒城興建,并發(fā)展成為絲路北道上的重鎮(zhèn)。

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tǒng)一漠北草原諸部落,建立蒙古帝國,后又向西進軍,開始征服西域,1211年,伊犁河流域的葛邏祿部投附成吉思汗,大大動搖了西遼的統(tǒng)治。1219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經(jīng)伊犁河谷,出征中亞,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和中亞廣大地區(qū)后,將伊犁等廣闊土地分封給他的二兒子察合臺,史稱察合臺汗國。 伊犁雖是察合臺汗王的封地,但由于伊犁的戰(zhàn)略地位,蒙古帝國和以后的元朝中央政府實際上是直接管理伊犁的,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于1268年派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鎮(zhèn)阿里馬城。1275年,又派丞相童以行中書省,樞密院事畏佐那木罕。1306年元朝政府將窩闊臺兀魯斯領(lǐng)地劃歸察合臺汗國,元朝的統(tǒng)治達到包括伊犁在內(nèi)的中亞地區(qū)。 16世紀20年代,察合臺系的蒙古人已大部融合于四周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中,1677年,進入新疆的瓦刺又稱厄魯特、衛(wèi)拉特、內(nèi)分準噶爾、和碩特、土爾扈特、杜爾伯特四部中的準噶爾逐漸取得統(tǒng)治地位“以伊犁為會宗之地”。

清代時期

清朝政府統(tǒng)有伊犁,始自對準噶爾的平定,1755年,清朝政府在斷續(xù)數(shù)十年對準噶爾部的征戰(zhàn)后,乘準噶爾內(nèi)訌之際,發(fā)兵討伐準噶爾部首領(lǐng)達瓦齊,大獲全勝,即指著名的格登山之役。為了紀念此次戰(zhàn)役乾隆皇帝在昭蘇格登山和寧遠城建立現(xiàn)在著名的格登山碑。 清朝統(tǒng)一西域后,于1762年在伊犁設(shè)立了“總統(tǒng)伊犁等處將軍”,作為當時新疆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統(tǒng)轄天山南北各路駐防城鎮(zhèn)及歸附清朝的中亞和哈薩克各部。 爾后在伊犁將軍所在地——伊犁河谷開始了大規(guī)模開發(fā)建設(sh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修建“伊犁九城”。其中惠元城為伊犁將軍駐地,也是當是新疆政治、軍事中心。

伊犁專區(qū)

1950年設(shè)伊犁專區(qū),專署駐伊寧縣。轄伊寧(駐寧遠)、綏定、霍城、溫泉、博樂、精河、鞏哈、新源、鞏留、特克斯、昭蘇、伊寧等12縣。 1952年由伊寧縣析置伊寧市,屬伊犁專署領(lǐng)導。伊犁專署駐伊寧市。轄1市、12縣!1953年鞏哈縣改名為倪利克縣。 1954年原倪利克縣改名為尼勒克縣。1954年3月25日寧西縣改稱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區(qū)。將溫泉、博樂、精河3縣劃歸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區(qū)。1954年11月29日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成立后,伊犁專區(qū)屬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領(lǐng)導!1955年撤銷伊犁專區(qū),原伊犁專區(qū)所屬伊寧、綏定、霍城、新源、鞏留、尼勒克、特克斯、昭蘇等8縣和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原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區(qū)改設(shè))改由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直轄!1957年伊寧縣駐地遷吉里圩孜。 1965年綏定縣改名為水定縣!1966年撤銷水定縣,并入霍城縣。霍城縣遷駐水定鎮(zhèn)。

伊犁地區(qū)

1975年設(shè)立伊犁地區(qū),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領(lǐng)導。伊犁地區(qū)駐伊寧市。原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轄的伊寧市和伊寧(駐吉里圩孜)、尼勒克、新源、鞏留、特克斯、昭蘇、霍城(駐水定)等7縣和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劃歸伊犁地區(qū)。轄1市、7縣、1自治縣。1979年,撤銷伊犁地區(qū),所屬的伊寧市、伊寧縣、尼勒克縣、新源縣、鞏留縣、特克斯縣、昭蘇縣、霍城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劃歸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管轄。

1984年9月14日,國務(wù)院批準設(shè)立伊犁地區(qū),轄原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轄的伊寧市、伊寧縣、尼勒克縣、新源縣、鞏留縣、特克斯縣、昭蘇縣、霍城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駐地伊寧市。1985年正式成立。

伊犁地區(qū)位于自治區(qū)西部,伊犁河上游。全縣總面積55325平方千米,總?cè)丝?11.54萬人(少數(shù)民族142.03萬人)。

2000年,據(jù)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伊犁地區(qū)總?cè)丝?082577人。其中:伊寧市 357519人、伊寧縣385829人、察布查爾縣161834人、霍城縣 333013人、鞏留縣 153100人、新源縣 269842人、昭蘇縣 145027人、特克斯縣 133900人、尼勒克縣142513人。

2001年3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和政府決定撤銷伊犁地區(qū),變動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管理體制。2001年10月6日,國務(wù)院批準撤銷伊犁地區(qū)。

伊犁旅游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州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新疆西部,西面與哈薩克斯坦接壤,邊境線長2000多公里。

伊犁歷史上是古絲路北道要沖,今天是向西開放的門戶,素有塞外江南、瓜果之鄉(xiāng)的美稱。它以占新疆3.4%的土地,養(yǎng)育了全疆近12%的人口、在新疆乃至整個西北的地位十分重要。伊犁沃野千里,草原遼闊,森林茂密,全部面積的87%是農(nóng)牧林宜用地,草地、森林的植被覆蓋率達67.7%。伊犁是邊塞旅游勝地,悠久的歷史文化,雄偉的天山、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幽深的溪谷,碧藍的湖泊,每年都吸引著數(shù)萬中外客人,陳運和詩贊“‘伊橋落日’的美不勝收 ‘塞外江南’的鮮果香甜”。

這里有著著名的鞏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蘇草原;青銅時代的烏孫土墩墓葬群、西遼西域名城阿拉力馬力遺址,唐代弓月城遺址,有乾隆皇帝御書的格登山記功碑和伊犁將軍府、惠遠鼓樓、林則徐紀念館等眾多的人文景觀。是開發(fā)、探險、登山、滑雪、狩獵、考古和科學考察以及領(lǐng)略民族風情等旅游活動的理想之地。  

伊犁鞏乃斯草原四季景色俱佳,而以春色為最,6月哈薩克牧民從“冬窩子”轉(zhuǎn)場而來,使花香鳥語之中,又多了陣陣牧歌,片片牧群,盛裝的少女,剽悍的騎手,為壯美的大草原增添了盎然生機。距新源縣城3公里,恰合普河飛瀉而成的恰合普瀑布,呼嘯而下,為鞏乃斯重要的景點之一。

果子溝

有“伊犁第一景”之稱,它位于霍城縣城東北的40公里處,是312國道烏魯木齊-伊犁公路的必經(jīng)通道,它的北端出溝口便是著名的塞里木湖。果子溝全長28公里,山勢高峻,云杉密布,烏伊公路在景色優(yōu)美的山谷中蜿蜒,坐在汽車里的感覺象在空中飛行,頭頂上是藍天和山尖,下面谷底的杉樹看起來像是火柴棍。果子溝是大自然賦予的天然寶庫,野果不計其數(shù),藥材資源也很豐富,自春至秋野花爛漫,果香馥郁,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果子溝”。

伊犁河

伊犁河位于新疆伊犁地區(qū),源于天山山脈,向西流出國界,最后注入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卡普恰蓋水庫。在中國境內(nèi)全長400余公里,是新疆地區(qū)一條著名的內(nèi)陸河。河谷地風光旖旎,物產(chǎn)豐富。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nèi)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wǎng)!請繼續(xù)關(guān)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wǎng)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165.html

伊犁在哪里?伊犁屬于哪個?伊犁在哪個?

上一篇:伊犁昭蘇草原
下一篇:鞏乃斯草原

相關(guān)伊犁,伊犁在哪里,伊犁屬于哪個省?伊犁在哪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