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攸縣在哪里,攸縣在哪個省
攸縣在哪里?攸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攸縣在哪個省?
攸縣旅游,攸縣在哪里,怎么走?
攸縣為湖南省株洲市轄縣,位于湖南省東南部,羅霄山脈中段武功山西端。東鄰江西萍鄉市、蓮花縣,西連株洲市淥口區、衡東縣;南達茶陵縣、安仁縣,北接醴陵市。攸縣交通便利,境內主要鐵路有吉衡鐵路、醴茶鐵路等,素有“衡之徑庭、潭之門戶”之稱。
攸縣簡介
攸縣位于湘東南部,羅霄山脈中段,東臨江西萍鄉、蓮花,南通粵廣,西屏衡岳,北達株洲、長沙,素有“沿海的內地,內陸的前沿”之稱,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攸縣居兩省四市交匯之所,轄20個鄉鎮、533個村社區,總面積2664平方公里,總人口76.9萬,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全省排名第8位。
攸縣
攸縣地處湘東南部,北抵株洲、長沙,南連郴州、廣東,西屏南岳、東鄰江西吉安,位于株洲、衡陽、郴州三市經濟交匯中心,具有獨特的區位優,中外馳名的游覽勝地井岡山,全縣轄20個鄉鎮,總面積2664平方公里,總人口76萬,是我國著名的旅游景點。
攸縣
攸縣地理位置
攸縣歷史悠久,是傳承文明的古邑。早在新石器時代初期,攸縣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攸縣交通物產
攸縣交通便利,是資源豐富的大縣。攸縣縣內水陸交通并濟,公路交錯縱橫,醴茶鐵路、106國道縱貫全境,北通320國道,西與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相連,運輸極為方便。境內氣候溫和,農業物產品種繁多,是全國商品瘦肉豬、商品糧、速生豐產林和油茶生產基地縣;地下礦產資源富集,已查明的礦藏品種20余種,其中以煤、鐵礦石、玄武巖、花崗巖、石灰石居多,煤炭儲量在3億噸以上, 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全縣擁有勞動力40萬人以上,有18萬人常年在外經商務工,“攸縣的士”成為湖南省十大勞務經濟品牌之首。
攸縣地形地勢
地勢由東西二側向中部傾斜,東西環山,中部低平開闊向南北敞開,海拔界于69m至1404.9m之間,形成山丘崗平地貌。主要成土母巖有板頁巖、砂巖、頁巖、紫砂頁巖和第四紀紅色粘土5種。攸縣地貌總的特征,中部“蘿卜頭”狀為岡地平原,由崗地平原中部地帶呈階梯狀分別延向東西兩面褶皺斷裂區為山地。東部地勢自東向西,由高山向低山向丘陵遞降;西部地勢自西向東由中低山向丘陵、崗地遞降。構成東西兩邊群山環抱,丘陵相嵌,中部地勢低的形狀?h內最高山是東部鸞山、銀坑和茶陵縣相鄰的太和仙,海拔1404.9米;最低處是中部一帶鴨塘鋪的桐壩村,海拔僅69米。
攸縣氣候特征
境內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常綠闊葉林帶,年平均氣溫17.8℃,無霜期292天,年降水量1410mm左右。
攸縣歷史沿革
攸縣:原名“攸水縣”,縣境有攸水得名,唐改攸縣。
春秋、戰國攸縣屬楚黔中地。
秦 在湖南設置12個縣,其中陰山縣,衡山縣,桂陽縣,攸縣屬陰山縣。
西漢 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長沙國,攸縣、容陵均屬長沙國,攸縣之名第一次出現于史籍。陰山縣屬桂陽郡。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長沙定王子劉福為容陵侯;元朔四年(前125年)封長沙定王子劉則為攸輿候。
東漢 攸縣、容陵均屬荊州長沙郡。長沙郡轄攸十一縣。建安年間,荊州牧劉表的中郎將黃忠曾與劉磐共守長沙、攸縣。攸縣、容陵皆屬吳,吳將容陵縣改為陰山縣。
三國吳太平三年(258),分長沙東部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陰山改屬湘東郡,攸隸湘東。
晉太康元年(280),破吳,沅湘降,置長沙郡,屬荊州,領攸、蒲圻十縣。
南朝齊 攸縣、陰山均屬湘東郡。
梁 (531~555)始遷縣治于攸江之上。此為老縣治之所在,即今網嶺鎮羅家坪村。
陳 (558~589)壬申,湘州剌史王琳襲據湘州。辛巳(561)湘州降,罷羅州,改攸縣日攸水,隸湘州。
隋 攸水、陰山、茶陵、建寧(今株洲)四縣并入湘潭縣,屬衡山郡。
唐 武德四年(621),廢湘潭縣,置南云州。攸水縣分置為安樂、新興兩縣,與陰山縣、建寧、茶陵均屬南云州,州治設攸水縣治,貞觀元年(627)廢南云州,將攸五縣合并為攸縣,屬衡州衡陽郡。武后圣歷元年(698),分出攸縣所轄茶陵舊地,復置茶陵縣。
五代 后梁 (907~935)、后唐、后晉三代,攸縣均屬潭州。此時縣治由羅家坪遷至洣水北岸。后
漢,乾裕元年(948),攸縣改屬衡州。
宋 至道三年(997),以潭州屬荊湖南路,領長沙、攸、醴十一縣。
元 攸縣以民至萬戶升為州,稱攸州,屬天臨路。
明 洪武二年(1369),改攸州為攸縣,屬長沙府。
清 攸縣屬長沙府
民國 三年(1914)廢府設道,攸縣屬湘江道。民國十一年廢道,縣直接屬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攸縣屬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衡陽,后遷耒陽。
民國三十八年(1949)八月十四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136師解放攸縣縣城.1983年7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攸縣劃歸株洲市管轄。至此成立攸縣。
攸縣自然風景
攸縣山川秀麗,是風景迷人的明珠。攸縣山川秀麗,風光旖旎,旅游資源豐富獨特,有“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的美譽。尤其是酒埠江風景區,集山湖、溶洞、地熱資源于一體,已被認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景觀奇特多樣,有酒仙湖、百丈瀑、溫泉等水體景觀,古銀杏樹、紅豆杉、方竹等森林景觀,攸西松山觀,寶寧寺、洪秀全紀念館、紅軍兵工廠等人文景觀,已探明120多個大型溶洞,是南方地區最大的溶洞群,其中長達10公里的禹王洞地下河是我國已發現最長的地下河之一,旅游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攸縣桃花谷
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里的自然生態谷和酒埠江地質公國內的古河道,全長2000余米。谷內環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澈、碧潭飛瀑、亂石穿孔,各種奇禽異獸,珍稀植物、名貴藥材隨處可見。春天,櫻桃、杜鵑漫山紅遍:秋天,獼猴桃、野萄葡掛滿山溝。天然谷中,有山里人家、迎客石、雙流擊石、落玉流翠、五疊泉、雙石門等主要景點。桃花谷是一個天然氧吧。是人們向往自然,追求健康旅游的勝地。
白龍洞
白龍洞地處株洲市攸縣漕泊鄉境內,為天然碳酸鹽溶洞,長7公里,洞內景色奇秀,其發現時間不過數年,但知名度越來越大,有“奇比張家界黃龍洞,秀超桂林蘆笛巖”的美譽。不久前,白龍洞又在湖南百強景點評選中榜上有名。
酒仙湖
酒仙湖位于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酒埠江鎮的東南部,為國家級大Ⅱ型水庫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它始建于1958年,1960年合閘蓄水、湖區集水面積為610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為 3億立方米,平均寬度為500米,最大寬度為2300米,平均水深37米,深水航道為24公里。酒仙湖兩岸群山巍巍,層巒疊嶂,林木蔥蘢,四季競翠,湖區空氣清新,碧水藍天。皓月銀波,置身其中頓覺遠離塵囂,心曠神怡,讓人有當年蘇子遺世、辱寵皆忘,逍遙而居的感覺。
攸縣寶寧寺
千年古剎寶寧寺坐落在攸縣酒埠江風景區酒仙湖景區酒仙湖之濱,地處黃豐橋鎮烏井村。寶寧寺創建于唐天寶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禪院之一。 寶寧寺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從唐五代至宋元期間,寶寧寺香火一直很盛,成為湖南名剎和佛教南岳、江西兩系的交往中心。寶寧寺現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緒二年修復的模式,前后有三進,殿、堂、樓、閣、臺共24座。寶寧寺在中國佛教史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寶寧”之說盛極中國佛教界,一代佛學泰斗吳立民評價寶寧寺為“國寶”。
陽升觀
陽升觀,系新攸州十景之一,位于縣域東南25公里之蓮塘坳鄉,地處司空山群峰環繞之中。始建立唐天寶七年(748年)。前瀕南水,后靠三清峰,畫屏峰呈于前,獅子峰、鳳凰峰附于左右。山門有一楹聯道:“唐宋敕建以來名山不朽;慶光重修而后福地長留”,此聯概括了該觀的歷史。觀前一公里處的老爐峰下建有陽升觀電站,420米長的管道,1070級石階直上峰巔,猶如長龍上天。
酒埠江親水漂流
酒埠江親水漂流位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株洲市攸縣酒埠江國家地質公園進口處,距長沙、湘潭、衡陽僅需2個小時多車程,離株洲市、江西萍鄉市只要個半小時。全程都是路況良好的京珠高速、320和106國道,衡陽方向是315省道。 漂流起點和終點都在網(嶺)酒(埠江)旅游大道旁邊,分別在距離經攸縣網嶺鎮洞井村106國道的8公里和2公里處,是全國唯一一個不需要走山道的漂流!
酒埠江親水漂流全程9公里,漂程約100分鐘。該漂流河道是利用1958年修筑的酒埠江主干渠,河面寬闊,河道宛然,水清可飲,水涼宜人,水急量大,旱澇無憂!前一段是險峻的峽谷風貌,雄偉壯觀、花木繁茂,極好打運動水仗;后一段則是優美的田園風光,小橋、流水、人家,最宜下水暢游;當年前輩們戰天斗地、劈山開渠的英雄氣概,給現代人營造了一個休閑享福、揮灑激情的優良環境,同時也深深地震撼和陶冶著游人的心靈!
玩水要玩清純水,漂流要漂安全流!雖然,酒埠江親水漂流不能與東江、猛洞河比驚險、比刺激,但是,她獨特的優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蜂擁而至,紛紛投入她的懷抱,盡情享受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激情和歡樂!
地杰山莊
地杰山莊,坐落在湖南省攸縣上云橋鎮,位于106國道旁,占地面積746畝,投資1600萬元,經地杰人自行設計,致力開發,現已發展為:國內外名優水果示范區、無公害蔬菜生產區、娛樂休閑區、特色餐飲區、水產養殖區、珍稀動物養殖區、無殘 毒糧食區。一年四季瓜果飄香,四方賓客絡繹不絕。獨特的水上風情樓、現代化釣魚臺、懸空而過的水上天橋與寬廣整齊的葡萄走廊水陸相映。酒店主樓、竹樓套房擁有標準客房60間,160多個床位,包廂、餐廳可容納450多人同時用餐,會議室歌廳、演藝廳、四合院,設施齊全,可稱是湘東地區獨一無二的集垂釣、觀光、品果、旅游、娛樂、休閑、餐飲、養殖、生產融一體的現代度假村。當你進入莊區,感到視野開闊、空氣清新、景色怡人、布局合理、此起彼伏的山丘上,蔥綠滿眼、鮮果滿坡、神似世外桃源,真是“地杰莊中青山碧水果紅葉綠土菜飄香,沁怡園里觀光休閑品嘗垂釣瑰麗神奇”。2006年,地杰度假村被評為“湖南省水利風景區”、湖南休閑農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仙人橋
仙人橋景點位于攸縣酒埠江風景區太陽山景區漕泊鄉的七里村,屬典型的客斯特地貌,是原有地下石灰巖溶洞在地殼抬升作用下大部分頂蓋塌陷以后,保留下來的一塊頂蓋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橋。石橋下洞高60余米,橋面長約20米,兩頭窄,中間寬,最窄處僅50厘米左右,最薄處也僅2米。此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
攸縣靈龜峰
攸縣城東郊有一孤峰謂之靈龜峰,千百年來,這里以山奇,水秀,洲平,林幽,寺深而勝名,一直為騷人墨客和僧侶道徒所景仰游覽,留下大量詩文。“靈龜峰,峰上生楓,風吹楓動峰不動白茅洲,洲畔停舟,水推舟搖洲不搖。”這幅對聯恰到好處地再現了靈龜峰的美色。
桃源谷
桃源谷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區的自然生態谷,是酒埠江地質公園的古河道,全長2000余米。谷內環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澄、碧潭飛瀑、亂石穿孔。山上奇禽異獸,珍稀植物,名貴藥材處處可見。春天櫻桃、杜鵑漫山紅遍;秋季獼猴桃、野葡萄掛滿山溝,人處其景心曠神怡,是一個天然氧吧、健康旅游的圣地。經濟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全縣的內外貿易。全縣與海內外的貿易交流往來十分活躍,可謂商賈云集、貨暢其流。位列“湖南五大市場”之一、湘東市場之首的皇圖嶺農貿市場吸引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生意人。商城,成為湘東地區又一處火爆的商業中心
攸西松山觀
在攸縣縣城西郊二十多里的桃水鎮盤塘村高塘組境內,有一座雄偉的道觀,名叫攸西松山觀。松山觀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觀后是高大翠綠的樹木,前面是波光粼粼的水塘,風景十分優美。整個道觀占地面積一千九百平方米,建筑面積二千四百多平方米,觀宇雕梁畫棟,翹角飛檐,氣度不凡。
松山觀原來只是個無名小觀,是清朝順治年間穆塘劉氏龍山公房第十四世孫劉弘儒。其目的是奉萬年香火,也為穆塘劉氏留下紀念之古跡!〉搅丝滴跄觊g,龍山公房第十五世孫、道士劉帝書加以擴建。出攸縣縣城沿攸衡公路西行,至桃水鎮盤塘村(過鴨塘鋪鄉二公里處),路左手邊有座暗紅色的牌坊,上書“鍾應門”三字。穿過鍾應門,順水泥路行約300米,便是松山觀。2003年12月,經原攸縣縣委副書記劉伯福提議,將松山觀更名為攸西松山觀。
松山觀建于1771年,是劉氏一個叫劉帝書的道士所建。松山觀大門兩邊題有對聯:“松老常來仙鶴舞,山高只有白云飛”。1987年,高塘組的劉貽德,劉紅梅,周祝文等六位村民倡議重建松山觀,得到了四里八鄉群眾的大力支持。大家紛紛捐款捐物,投工投勞,先后投入250多萬元,相繼建成正殿、大雄寶殿、戲臺和祭祠用房,組織了腰鼓隊,松山觀成為了集宗教、健身、文化活動于一體的場所。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458.html
攸縣在哪里?攸縣屬于哪個。控h在哪個?
相關攸縣,攸縣在哪里,攸縣屬于哪個省?攸縣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