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區,鄖陽區在哪里,鄖陽區在哪個省
鄖陽區在哪里?鄖陽區屬于哪個省哪個市?鄖陽區在哪個省?
鄖陽區旅游,鄖陽區在哪里,怎么走?
2014年12月17日,鄖縣撤縣設區,改為鄖陽區。鄖陽區,隸屬于湖北省十堰市,面積3863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場)和1個經濟開發區,348個村(居)民委員會。鄖陽是古人類起源、演化和發展研究的重要區域。鄖陽位于地球北緯30°線附近,地處中國地理“雞心”。境內發現有青龍山恐龍化石群,有“鄖縣人”頭蓋骨化石,有梅鋪猿人、白龍洞猿人、黃龍洞猿人,有被譽為“人類地下通史”的遼瓦店子遺址。還有安城古銅礦遺址、韓家洲遺址、青龍泉遺址、鄖陽府學宮大成殿等文物古跡。鄖陽是恐龍的故鄉、古人類的發祥地、楚文化的源頭,漢文化的搖籃。
鄖陽區簡介
鄖陽區地處鄂西北漢江上游,系秦嶺、大巴山余脈之間。全縣版土面積3863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為579.4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60萬畝,占10.4%;山場面積496.68萬畝,占85.7%;水面面積22.77萬畝,占3.9%。 全縣轄一個副縣級經濟開發區,17個鄉鎮(場),2個國營農、林場,338個行政村,15.27萬戶,62.1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人口12.28萬人,農業人口49.83萬人。以漢族為主體。
鄖縣地處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北部(小部分在十堰市西部)秦嶺南坡與大巴山東延余脈之間,漢水上游下段,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
位于鄂豫陜三省邊沿,秦嶺巴山東延余脈褶皺緩坡地帶,史稱“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鄖縣地處“要塞”,境內高山與盆地兼有,溝壑與崗地交錯,山野遼闊,地勢險要,版土面積3863平方公里,縱跨北緯32°25′至33°16′,橫貫東徑110°07′至111°16′。南北寬92公里,東西長108公里,兩頭寬,中間窄,最窄處僅6公里,形若金魚。東北部與河南省淅川縣相依,西南部與竹山縣毗連,西部與陜西省白河縣交界,西北部與鄖西縣相交,北部與陜西省商南縣相接,南部與十堰市相依,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鄖縣城關鎮(古為鄖陽府城),位于漢江北岸,距省會武漢市535公里,距十堰市僅27公里。鄖縣的山場、耕地、水域、道路和村莊分別占國土面積的81.2%、10.3%、4%、4.4%,大體構成“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格局。
鄖陽區歷史沿革
鄖本鄉名,置關于鄉,曰“鄖關”。鄖縣以漢水“長利”有“鄖關”而得名。[1]夏時,為豫州之西域。商時,武王伐紂,聯合庸、盧、濮、蜀、羌、髦、微、彭等方諸國。鄖縣西南境內有渚河,古稱“庸水”,屬庸國轄地。西周時期為周的疆域。春秋時,楚子伐麇,至于錫穴(今五峰轄地),故為麇國故地。后楚師滅麇國、絞國,鄖縣境地遂屬于秦。
秦統一六國后,隸益州漢中郡。漢因秦制,錫屬益州漢中郡,于鄖縣境地置長利縣。西漢長利有“鄖關”,與錫并屬漢中郡。東漢建武六年(30年),長利并入錫縣,仍屬漢中郡。三國時,鄖縣屬魏興郡。魏在錫立堵陽縣(今縣西25公里處韓家洲)。
晉太康四年(283年)析錫縣復漢長利縣。太康五年(284年),改長利縣為鄖鄉縣,屬魏興郡,縣境內魏興郡的鄖鄉縣屬地,隸荊州。南朝,鄖鄉縣屬梁州魏興郡。齊時,分魏興郡,東境屬上庸,郡北境置齊興郡,又分鄖鄉縣置齊興縣,為齊興郡治,領六縣,在縣境為齊興、鄖鄉二縣,屬梁州。梁太清一年(547年),于梁州齊興郡置興州,改齊興郡為南始平郡,后復改為齊興。于是,興州所領在縣境為齊興郡的鄖鄉、齊興二縣。為廣福郡所領廣福縣。廣福當分齊興置,而鄖鄉為興州及齊興郡治所。又置鄖州,所領郡縣無考。西魏改梁興州為豐州。
隋廢廣福郡,改廣福縣為安福縣,與鄖鄉縣同屬豫州淅陽郡。唐武德一年(618年),置南豐州,領鄖鄉、安福、堵陽三縣。堵陽當分鄖鄉置(在今鄖縣內),又分鄖鄉縣置長利縣(在今鄖西縣境)。武德八年(625年)廢南豐州,以鄖鄉、堵陽、安福屬均州。貞觀八年(634年),廢淅州復置均州。鄖鄉縣屬均州。唐天寶一年(742年),改均州為武當郡。唐乾一年(758年)復為均州,隸山南東道。
宋時,鄖鄉縣仍屬均州武當郡,隸京西南路。宋末省上津縣入鄖鄉縣。至元十四年(1277年),鄖鄉縣改鄖縣,屬均州。明太祖洪武一年(1368年)復置上津縣。成化十二年(1476年),于鄖陽城置鄖陽府,又分鄖縣南門保置鄖西縣(即唐時長利縣故地)。于是,鄖縣疆域與其他5縣合為鄖陽府治,屬湖廣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廣布政使司為湖北布政使司等,鄖縣屬湖北布政使司,直至清朝滅亡。
鄖陽撫治始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底由第一任巡撫左副都御史原杰建鎮,總鎮治所設鄖縣,并在此設有湖廣行都指揮使司、下荊南道。撫治轄河南南陽府各州縣,湖廣安陸府(后為承天府,治今鐘祥市)、荊門州、沔陽州、鄖陽府、荊州府各州縣,陜西漢中府各州縣,以及陜西西安府之商州各縣,四川夔州府各縣。所轄共八府、九道、九州、六十四縣。鄖陽撫治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建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裁汰。經歷兩朝共205年,先后有120位朝廷重臣在撫治任職。撫治于明萬歷十八年修纂有《鄖臺志》,今存。
民國時期,鄖縣先后隸屬湖北省襄陽道、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3年(1934年),改屬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6年(1947年)12月30日,鄖縣城解放,時屬豫陜鄂第四專署(兩鄖專署)。
1950年3月,劃歸湖北省建制,隸屬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1952年12月,鄖陽、襄陽專署合并,鄖縣改屬襄陽專署所轄。1965年6月,國務院批準恢復鄖陽地區行政公署建制,鄖縣復歸鄖陽專署。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準鄖陽地區行政公署與湖北省十堰市地市合并,實行以市帶縣體制。鄖縣隸屬十堰市所轄。
鄖陽區行政區劃
截止2011年底,鄖縣下轄16個鎮、1個縣級經濟開發區、3個鄉、1個國營林場,521個村民委員會,28個居民委員會,3093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3863平方公里。2011年,全縣年末總人口63.61萬人。
鄖陽區旅游景點
恐龍蛋化石群
湖北鄖縣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是2005年由國土資源部批準成立的國家級地質公園。2007年底,香港華袤控股集團與鄖縣人民政府簽訂了《鄖縣國家地質公園經營權協議書》,注資500萬美金并專門成立湖北華袤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全力投入該項目的開發建設。是一家以旅游景區及配套設施開發、建設、經營為主;旅游相關工藝品研發、制作、銷售為輔的十堰地區第一家外資旅游企業。一期工程融合了聲、光、電等高科技技術,以鄖陽地質博物館、驚險刺激的4D動感主題影院、國家地質公園標志碑景點為游客營造了一個如真似幻的恐龍世界,讓游客現實感受恐龍生活的場景、漢江變遷的過程,和恐龍進行一次近距離的親密接觸。
虎嘯灘景區
由“梨花村”名酒圣水發源地——白泉,至曲遠河口“南猿化石”發祥地——彌陀寺形成的近百里長峽,落英繽紛,流芳溢翠,猶如長廊畫卷;而雄居其間的虎嘯灘自然風景區,獨領大柳鄉,“鄂陜蘇區舊址——五臺山”,“虎膽絕壁”、“白虎洞”、“三疊飛瀑”、“天井山”、“經書崖”、旅游景點之勢,形成了與道教圣地武當山、柳陂“恐龍湖”、黃柿“仙女洞”、“龍吟峽”,同源共體的自然旅游勝地,是鄖縣人民在縣委、政府領導下,改革開放,旅游興縣,爭創湖北省旅游先進縣的重要組成部分。
櫻桃溝生態旅游村
櫻桃溝村地處十堰市和鄖縣結合部,南距車城十堰10公里, 209國道穿境而過,出村兩公里便可上漢十高速公路。 總耕地面積2300畝、現有農戶421戶的櫻桃溝村,生態旅游成了全村農民的經濟增長點,年接待游客達15萬人次。該村先后被十堰市授予 “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生態旅游示范村“、“生態農業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鄖陽島
鄖陽島生態文化旅游區,位于世界文化遺產、道教文化圣地武當山和十堰汽車城西北的漢江江畔,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庫區生態文化旅游圈、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塊之一。擁有武當山、神農架、古長安旅游區域中心地帶的地理優勢,區域內有高速、高鐵、漢(江)丹(江)旅游水路和武當山機場、襄陽機場,形成立體交通旅游線路,交通便利,且四面環水,風景秀麗,是人們休閑、度假、文化娛樂、老年養生的適宜地方
天馬崖
相傳在鄖縣城漢江南岸,有一座山崖中藏著一匹白色的天馬,它每天半夜出來,到漢江河里洗澡、喝水。說來也怪,在天馬洗過澡的江水里,魚兒又多又大又肥,沿江的漁民常在這里撒網捕魚。他們也因天馬得福,日子過得十分紅火。
后來,從外地來了盜寶人,聽到天馬的故事就起了盜寶之心,便乘夜深人靜偷偷來到江邊,企圖捉住天馬。可一連等了三天,連天馬的影子都沒見著。到了第四天,那盜賊等得不耐煩了,就買了根牛繩,爬到山崖打好木樁,在天馬藏身處挖了起來。誰知剛挖了幾下,只聽“轟隆”一聲,半壁山崖如發劈砍般塌了下去。霎時間,狂風大作,飛砂走石,烏云蔽日,天昏地暗。而天馬卻騰空而飛,消失在天空中,貪心的歹徒也隨著一聲巨響掉進江底。值此,在天馬住過的地方留下了“天馬崖”三個字,天馬崖便由此得名。
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鄖陽知府許詞派人依崖鑿詞,題名“月窟”,以烘托神馬來自發霄。后來,許詞之弟許倫在天馬崖上修建天馬亭,取名“月蜜亭”。明代鄖陽撫治詩人沈暉在《游天馬崖詩》中寫道:神駿何年此地游,至今三字石間留。仙駢一去無消息,山下清空自留。吾聞行地須良馬,古來不惜千金價。吁嗟騏驥世不常,愁見駑駘滿中野。安得龍駒下紫虛,風雷白晝騰天衢。出隨大將平狂寇,入為君王駕路車。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486.html
鄖陽區在哪里?鄖陽區屬于哪個省?鄖陽區在哪個省?
相關鄖陽區,鄖陽區在哪里,鄖陽區屬于哪個省?鄖陽區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