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縣,含山縣在哪里,含山縣在哪個省
含山縣在哪里?含山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含山縣在哪個省?
含山縣旅游,含山縣在哪里,怎么走?
含山縣,隸屬于安徽省馬鞍山市,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皖中東部、巢湖之濱。東與馬鞍山市和縣接壤,西與巢湖市相連,南與蕪湖市無為縣以裕溪河相隔,北接滁州市全椒縣,總面積1028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含山縣下轄8個鎮,另設有1個開發區。
含山縣簡介
含山縣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皖中東部、巢湖之濱,隸屬于馬鞍山市,全縣轄8個鎮,96個村、21個社區,總面積1047平方公里,人口37.64萬,2008年、2009、2010年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含山縣介于合肥市、南京市、蕪湖市、馬鞍山市的中間位置,距這4個城市均不超過100公里。現轄8個鎮:環峰鎮、林頭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清溪鎮、仙蹤鎮、昭關鎮。縣政府駐環峰鎮。
含山縣歷史沿革
含山秦時為歷陽縣地,屬九江郡。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歷陽屬淮南國。元狩元年(公元前122),淮南國除,歷陽仍屬九江郡。武帝置十三州時,改九江郡為揚州,歷陽屬揚州。后漢因之。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改九江郡為延平郡,改歷陽縣為明義縣。
三國時,歷陽屬吳。
西晉時期,歷陽先屬揚州淮南郡,永興元年(公元304),屬新設歷陽郡。東晉大興二年(319),分歷陽縣境西部僑置龍亢縣,縣治在今縣南40里,相傳即今楊府城村,屬揚州歷陽郡。
南北朝時期,宋永初二年(421),龍亢屬南豫州歷陽郡,元嘉七年(430),屬豫州歷陽郡。大明三年(459),屬南豫州歷陽郡。齊建元二年(480),屬豫州歷陽郡。永明二年(484),屬南豫州歷陽郡。梁太清二年(548),侯景破歷陽,江北之地盡屬東魏。北齊天保六年(555),齊、梁通和,遂改歷陽為和州,龍亢歸和州。陳宣帝末,北周盡取江北之地,將龍亢縣地并入歷陽縣,至此龍亢縣廢。 隋開皇十三年(593),歷陽縣屬和州。大業三年(607),歷陽縣屬歷陽郡。
唐武德六年(623),分歷陽縣西部地區原龍亢縣境域設含山縣,縣以境內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橫山。《清一統志》說:“在含山縣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唐因以名縣。”《太平寰宇記》又說;“以縣境眾山所含,故名含山縣。”武德八年(625),含山縣廢,并入歷陽縣。長安四年(704),在原含山縣境置武壽縣,屬淮南道和州。神龍元年(705),復名含山縣,領屬關系未變。自此含山縣名沿用至今。
唐天寶元年(742),和州改為歷陽郡,含山屬淮南道歷陽郡。乾元元年(758),歷陽郡再改為和州,含山屬淮南節度使和州。貞元十六年(800),屬舒廬滁和都團練使和州。天稀元年(904),屬淮南節度使和州。五代十國時期,含山初屬吳、南唐,后屬后周,均隸和州。 兩宋時期,含山屬淮南西路和州防御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含山屬淮西總管府和州鎮守萬戶。至元十四年,屬廬州路總管府和州安撫司。至元十五年,屬和州路。至元二十八年,和州路降為和州,屬廬州路和州。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含山縣廢,縣南部分入無為州,余并入和州,屬南京廬州府。明洪武七年(1374),屬南京鳳陽府。洪武十三年,復置含山縣,屬京師直隸和州。
清順治二年(1645),含山屬江南左布政使司直隸和州。康熙六年(1667)屬安徽布政使司直隸和州。
民國元年(1912),廢道、府、州,含山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至17年,屬安慶道。民國18年至37年,先后屬安徽省第八、第五、第九視察區和行政專員督察區。
民國27年,日軍侵占含山縣城,國民黨政府轉移謝集鄉農村。次年4月3日遷回縣城。民國30年7月,縣城再度淪陷,縣治北遷仙蹤鎮。民國34年7月17日縣城光復,8月2日,縣治由仙蹤鎮遷回縣城。
民國29年,日偽于含南運漕鎮另立含山縣政府,民國31年遷銅城閘鎮。
民國31年,由共產黨領導在福山、陶家廠一帶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成立和含行政辦事處,屬皖中行署,后改屬皖江行署。民國32年秋冬,成立含巢行政督導處,后改為含巢行政辦事處(為縣級政權),駐福山鄉,屬和含專員公署,直至1945年9月新四軍北撤。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屬江淮解放區第五專區。同年6月,改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
1952年1月30日改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58年12月15臼,含山縣、和縣合并為和含縣,屬馬鞍山市,縣治設歷陽鎮。1959年4月和含縣屬蕪湖專區。1959年6月1日,含山、和縣分開,各還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屬巢湖專區(后專區改為地區、行署)。2011年8月22日含山縣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含山縣氣候
縣境地處北中低緯度地區,屬北亞熱帶溫潤性季風氣候。特征為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冬寒夏熱,春秋溫和,春溫多變,秋高氣爽;雨量適中,但夏多冬少,分配不均,夏雨集中,梅雨顯著;日照多,無霜期長,光熱水等氣候資源頗為豐富。
四季劃分縣境民間以農歷1、2、3月為春季,4、5、6為夏季,7、8、9為秋季,10、11、12為冬季。以氣候統計分析,按陽歷12、1、2月份為冬季,3、4、5月份為春季,6、7、8月份為夏季,9、10、11月份為秋季,亦以1、4、7、10月份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從氣候角度考慮,以候平均氣溫高低作為四季劃分的標準:冬季候平均氣溫<10°,春季≥10°<22°,夏季≥22°,秋季<22°≥10°。縣境大致3月下旬入春,5月下旬入夏,9月下旬入秋,11月下旬入冬。春秋兩季各占兩個月,春季略少;冬夏兩季各占4個月,冬季略長于夏季。
含山縣地貌
縣境地形大體是西北高東南低。東南部為長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中部和西北丘陵起伏,山丘錯雜,山勢大部分坡緩谷寬;山脈走向以南西北東向為主,山頂海拔高程一般在300米左右,最高峰是蒼山主峰,海拔高程481米。主要山峰自北向南有:青龍山、大茅蘆尖、馬山、方山、黑山、蒼山、大犁頭尖、六宕山、太湖山、林頭山等。縣低山高丘面積381.7平方公里,低丘山地371.3平方公里,分別占縣總面積的36.96%和35.95%。2、平原、圩區 縣境平原圩區屬長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為沖積平原。圩區主要分布在長江支流裕溪河水系和滁河水系兩岸。牛屯河、得勝河兩岸也有小片沖積平原。平原地層主要由淤泥質亞粘土和泥炭層組成。圩區總面積279.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7.09%。圩區內溝渠密布,土地肥沃,是縣內的主要產糧區。
含山縣礦藏
縣境礦種較多,主要為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白云石、石膏、耐火粘土、螢石、重晶石、磷礦、硫鐵礦、建筑砂礦、磨刀石礦、磚瓦粘土礦等;其次為燃料礦產,有煙煤、無煙煤、泥炭;少數金屬礦產,有赤鐵礦、褐鐵礦、方鉛礦。其中可供開采的礦種10余種。少數礦種開采時間長,如磨刀石礦具有300多年開采歷史。石灰石礦和建筑砂礦儲量大、質量好、品種多,礦山布局較合理,是縣內礦產優勢資源。硬石膏礦品位高,少數礦種如鐵礦、方鉛礦、磷礦、硫鐵礦等。
凌家灘古文化遺址
境內的凌家灘古文化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5300多年,為中華玉文化的發祥地。凌家灘遺址的成功發掘,將中國城市歷史向前推進1000多年。
含山縣風景名勝
含山旅游景點眾多,主要有含山太湖山、褒禪山兩個國家4A [18] 級景區。褒禪山風景區,包括因楚國名將伍子胥智過昭關的歷史故事而聞名遐邇的古昭關、因北宋宰相王安石傳世名篇《游褒禪山記》而勝名遠揚的褒禪山華陽洞、商周時期的仙蹤大城墩遺址、江淮之間現存唯一一座大三孔明代石橋——仙蹤江淮橋以及與半湯溫泉一脈水系的昭關溫泉等。太湖山風景區,包括別號“江北小九華”的太湖山,群峰連綿、佳木蔥蘢、清雅幽深的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華東第一的太湖山養鹿場,1998年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凌家灘古文化遺址等。
褒禪山
褒禪山,舊稱華山,位于含山縣城東北7.5千米處。因唐貞觀年間慧褒禪師結廬山下,卒葬于此而得名。山上多井,有民諺云:黃山三百六十頂,褒山三百六十井。下有慧空禪院(即華陽寺),為明人鄭和所建,后屢有修建。院內古柏參天,有大、小石塔各一,今已毀壞。褒禪山勢突兀,景色秀麗,北宋大臣王安石曾游此作《游褒禪山記》文章中說;“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昭關景區
昭關風景區位于含山縣城北7.5千米處,東有馬山、西有城山,整個山脈呈東西走向,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昭關兩峰對峙,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古昭關之所以聞名遐邇不僅僅因為它是一個古戰場,更主要的是這里曾演繹了一場流傳百世的“伍子胥過昭關”的故事,人們被他為父兄報仇的勇敢精神所感動,故在昭關設祠(伍相祠)以示紀念。據《含山縣志》記載,伍相祠始建于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和州州守郭繼芳重修,萬歷三十三年擴建。伍相祠為明三暗五的磚瓦青石結構,雕梁畫棟、翹角飛檐、氣勢不凡,遺憾是古跡毀于戰火。
太湖寺
太湖寺,也叫太湖禪寺,位于含山縣南部的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是安徽省重點寺廟之一,因太湖山地名而得名。經過歷代修繕,太湖寺已建成具有相當規模的一個寺廟建筑群。從山門到頂峰的天臺呈一軸線,沿軸線分布天王殿、大雄寶殿、二圣殿、龍王殿和天臺。太湖寺于宋元豐二年(1709年),由高僧無用禪師創建。明洪武三年(1307年),僧行慶重建。清光緒年間均有修建。祖師殿中間為無用肉身塔,塔由巖石砌成,高4米,底徑2米,故稱屋內塔,也稱普明塔。由于塔十分堅固,雖經兵荒馬亂年代仍得以幸存,是太湖禪寺兩大奇景之一。
凌家灘遺址
凌家灘遺址1985年發現于安徽省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村,遺址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經測定距今約5300年至5600年,是長江下游巢湖流域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自1987年以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4次考古發掘發現,出土大批精美玉禮器、石器、陶器等,反映出同時期其他遺址中所罕見的精美程度和工藝水平。凌家灘遺址因其各類遺存齊全,文化內涵豐富,被列為上世紀中國100處考古遺址大發現之一,為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是中國第一個以地勢分層次建筑的聚落遺址。
華陽洞
褒禪山華陽洞位于含山縣城東北環峰鎮華陽行政村境內,山高481米。古稱華山,當地人叫褒山。主要為石灰巖、花崗巖峰林地貌,其中最著名有靈芝山、起云峰、鰲魚嶺等大小山峰。有史記載,褒禪山的開發始于唐貞觀年間,主要是祭祀活動。最早慧褒和尚結廬,死后弟子宋高僧中會建褒禪寺。南宋哲學家葉適任沿江制置史,曾來寺求雨如愿。宋慶元六年,和州州守祈雨后筑喜雨亭。北宋元和元年,舒州通判王安石回鄉探親,率其弟、友四人游覽考察褒禪山,寫出千古名篇《游褒禪山記》。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512.html
含山縣在哪里?含山縣屬于哪個省?含山縣在哪個省?
相關含山縣,含山縣在哪里,含山縣屬于哪個省?含山縣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