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国产综合91天堂亚洲国产,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您當前位置:97616旅游網 >> 旅游景點 >> 安徽旅游景點 >> 肥西縣

肥西縣,肥西縣在哪里,肥西縣在哪個省

    就去旅游網  最近更新:2023-11-10 17:59  瀏覽次數:

肥西縣在哪里?肥西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肥西縣在哪個省?

肥西縣旅游,肥西縣在哪里,怎么走?

肥西縣,隸屬于安徽合肥市,地處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西南部、巢湖西岸,東連合肥市蜀山區、包河區,隔巢湖與巢湖市相望,西與六安市接壤,南沿豐樂河與舒城縣、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長豐縣,總面積1695.41平方千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截至2022年,肥西縣轄10個鎮、2個鄉,另設有4個園區。

肥西縣簡介

安徽肥西縣郵編:231200 代碼:340123 區號:0551

安徽肥西縣拼音:Féi Xī Xiàn 英譯:Feixi County 肥西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西南部,肥西縣位于安徽省中部、省會合肥西南,地跨江淮流域之間,臨肥水之南,濱巢湖西岸。地理坐標:東經116°40’52’’-117°21’39’’,北緯31°30’22’’-32°00’21’’;東連包河區,隔巢湖與肥東縣、巢湖市相望;西與六安市區拉壤;南沿豐樂河與舒城縣、廬江縣為鄰;北抵壽縣、長豐縣。縣境西寬東窄,南北長55公里,東西寬64公里;總面積2168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流域1583平方公里,淮河流域585平方公里;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公里。全縣轄10個鎮、4個鄉:上派鎮、三河鎮、桃花鎮、花崗鎮、高劉鎮(副縣級鎮)、官亭鎮、小廟鎮、山南鎮、豐樂鎮、紫蓬鎮、高店鄉、銘傳鄉、柿樹崗鄉、嚴店鄉。有1個開發區、2個合作園區。縣政府駐上派鎮人民西路。

安徽肥西縣

安徽肥西縣

地跨江淮流域之間,臨淝水之南,濱巢湖西岸。低山綿延25千米,大潛山海拔289米,為全縣最高點。江淮分水嶺橫貫縣境中北部。豐樂河、上派河向東南注入巢湖,東淝河北流入淮。其中屬長江流域1503平方千米,淮河流域458平方千米;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千米。年平均氣溫15.7攝氏度,平均降水量1000毫升,平均濕度70%。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

肥西縣與合肥高新區、經開區、科技創新示范區和政務文化新區和正在建設中的濱湖新城連為一體。寧西、合九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合葉高速、312、206、405國道和合六(安)、合安(慶)、合銅(陵)等公路貫穿縣境。新建設并已于2013年5月30日開通運營的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位于境內。豐樂河、上派河、淠河總干渠均可通航,經巢湖直達長江。古跡有新石器晚期人類居住遺址4處,商、周時期人類遺址100多處;景點有紫蓬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水鄉古鎮三河、劉銘傳故居(第六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等。

肥西縣是中國百強縣,中部十強縣,是安徽省經濟強縣之一,位于安徽中部,江淮流域之間,東臨巢湖,西接六安,南望舒城、廬江,北鄰長豐、壽縣。總面積1961平方公里,全縣耕地面積為90萬畝。全縣共有14個鄉鎮、2個管委會,共轄村295個,居委會29個,社區10個,總計334個基層自治組織,總人口88.9萬人。歷史悠久,商、周為“淮夷”之地,戰國時為楚國地,漢為九江郡合肥、成德二縣地,東晉后全屬合肥縣,1948年12月建縣。

肥西縣人杰地靈,是全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發祥地,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苗木花卉生產和家禽養殖第一大縣,全省蠶桑生產十強縣。2010.10.26日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發布了2010年《中小城市綠皮書》,我省肥西、霍山、繁昌南陵懷寧、入圍“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2011年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傳來喜訊,肥西縣在繼獲得“安徽省文明縣城”、“安徽省園林縣城”、“全省首屆環境優美縣”、“全國綠化模范縣”等稱號之后,成功實現“三級跳”,再獲“全國文明縣城”稱號,同時也是合肥唯一一個獲此稱號的縣。 肥西是淮軍的發祥地,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兩廣總督張樹聲的故里。

肥西縣歷史沿革

肥西縣是1948年12月析、取合肥縣西、南鄉建立的新縣,以位于淝水之西得名。

遠古

肥西境內很早就有人類活動,考古部門發掘鑒定,共發現新石器晚期人類居住遺址4處,商、周時期人類遺址100多處。

古代

商、周時期,肥西為“淮夷”之地。西周時,縣境北邊有“虎方”,南面有“群舒”部落,西邊有“六”國。春秋時期,肥西為吳、楚交爭。戰國時屬楚國。 秦代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肥西屬九江郡。

漢初,肥西先后屬英布的九江王國(都六,今六安),劉長、劉安的淮南王國(都壽春,今壽縣)。公元前122年(武帝元狩元年),分天下為十三州 ,淮河以南屬揚州;淮南王國廢,設九江郡;郡下設縣,肥西東南部屬合肥縣、西北部屬成德縣。《史記·貨殖列傳》:“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合肥”之名,首見于此。此名因境內肥水而得(詳見《附錄》中《肥水發源及合肥得名辨考》一文)。

東漢,劉秀封堅鐔為合肥侯,肥西分屬合肥侯國和成德縣。

三國時,合肥、成德二縣屬魏國淮南郡,魏揚州刺史駐合肥。

西晉,合肥、成德縣皆屬揚州淮南郡。

東晉,成德縣廢,其地分入壽縣、合肥縣,肥西全屬合肥縣。

南北朝時,江淮間為南北政權反復爭占,歸屬屢變,但肥西主要屬南朝。

宋:合肥僑置南汝陰郡及汝陰縣,隸于南豫州。

齊:合肥仍宋制。

梁:初,合肥為北魏所占。公元506年(梁天監五年)合肥歸梁,先后置豫州、南豫州,郡縣仍宋、齊制。547年(梁太清元年),南豫州遷壽陽,改合肥為合州,轄合肥至江北之地。太清三年,合州為東魏所占。

陳:573年(宣帝太建五年),合州入陳。郡縣仍舊。后廢汝陰郡,汝陰縣屬合州北陳郡(治合肥)。579年,合州為北周所占。

隋代,改合州為廬州(仍治合肥),“廬州“之名,是由漢、晉時“廬江郡”(南朝梁、陳時入合州)而來。北陳郡及汝陰縣皆廢,恢復合肥縣,屬廬州。大業三年,改廬州為廬江郡(治合肥)。

唐初,改廬江郡為廬州;627年(貞觀元年),全國分十道,廬州屬淮南道;742年(天寶元年),又改廬州為廬江郡;758年(乾元初年),復改郡為州。合肥縣屬之。

五代十國時期,合肥先后屬吳、南唐、后周。

宋代,廬州隸淮南道,后改為淮南路。1072年(熙寧五年),淮南路分東、西兩路,廬州屬淮南西路,隸于保信軍節度使(駐合肥)。肥西有段寨、山南、新倉三鎮。南宋時,淮西制置使駐廬州,合肥縣屬之。

元代,初置淮西總管府于合肥,不久改為廬州路,隸屬于淮西江北道。后創行省,廬州路屬河南江北行省,肥西有長城鎮(今長鎮)巡檢司,至明代裁撤。

明代,梁縣(在今肥東縣境內)并入合肥縣。合肥初置江淮行省,后撤,領于南直隸(南京)。

清初,廬州府合肥縣隸于江南省(駐南京),1667年(康熙六年),分置安徽省。合肥縣隸之。

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肥西設官亭巡檢司轄西鄉,青陽巡檢司轄南鄉。

近代

中華民國:1912年(民國元年),撤廬州府,合肥縣直屬安徽省(駐安慶)。1915年設道,合肥屬安慶道,1929年撤道。1933年設行政專員督察區(簡稱專區),合肥縣屬三專區。1938年6月,合肥縣城被日軍侵占,縣政府遷至肥西潛山鄉鴿子籠圩子。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縣政府遷回合肥城內。安徽省政府也從大別山遷駐合肥。

1948年12月底,肥西民主縣政府在楊新圩(今江夏鄉境)成立,肥西建縣,屬中共皖西三地委領導。1949年1月初, 肥西民主縣政府移駐農興鄉小梁崗、周新圩。1949年4月,成立皖北行署(省級)駐合肥市。肥西民主縣政府改稱肥西縣民主政府,直屬皖北行署。6月,縣民主政府移駐上派河鎮。另外,三河鎮自1949年1月解放后設市(縣級),屬巢湖專區。

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肥西縣民主政府改稱肥西縣人民政府。1950年,肥西縣隸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4月,三河撤市設區,并入肥西縣。1952年2月,肥西縣改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1952年8月,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肥西縣隸屬安徽省六安專區。1958年9月,肥西縣劃屬合肥市。1961年4月,肥西縣又劃歸六安專區。1983年7月,肥西縣復屬合肥市轄。

現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畬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肥西縣人文遺跡

三河古鎮

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鵲渚、鵲尾(渚)、鵲岸等,后因泥沙淤積,漸成陸地。南北朝后期稱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鎮(詳見《附錄》中《三河鎮歷史變遷考》一文)。自隋、唐至清代,皆屬廬州府合肥縣,1949年1月25日解放,設三河市(縣級)。1950年4月撤市設區,屬肥西縣。1956年復設三河鎮(區級),直屬縣。歷史上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戰爭史之中著名的三河大捷發生于此,三河也是楊振寧的故鄉。

古埂崗古文化遺址

在肥西縣上派鎮東1.5公里處,遺址呈臺形,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1983年和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兩次進行發掘,共揭露面積45O平方米。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分為早、中、晚3期。早期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少量的紅陶器表涂有紅衣。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壺、罐、尊、甄、杯等。中期仍以紅陶為主,陶器以三足器和圈足器為多,平底器較少。主要器形有鼎、豆、壺、碗、缽、盤、鳥首耳罐、杯等。晚期仍以紅陶為主,黑陶明顯增多,主要器形有鼎、豆、罐、甑、缽、盆、碗等。生產工具有石鏟、石鏃、石刀、陶紡輪等。另發現平地起建長方形房址,地面經火烤,平滑堅硬。四周有圓柱形洞,排列有序。房中間有長方形陶灶,灶旁有陶鼎、豆、盆及爐箅,是安徽省首次發現較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2007年,在古埂遺址附近,建設了肥西第一個正真意義上的公園----古埂公園。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522.html

肥西縣在哪里?肥西縣屬于哪個省?肥西縣在哪個省?

上一篇:吳復墓石雕群
下一篇:合肥三河古鎮

相關肥西縣,肥西縣在哪里,肥西縣屬于哪個省?肥西縣在哪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