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淮河在哪里,淮河在哪個省
淮河在哪里?淮河屬于哪個省哪個市?淮河在哪個省?
淮河旅游,淮河在哪里,怎么走?
淮河,古稱淮水,與長江、黃河、濟水并稱“四瀆”,當代已被列為我國七大江河之一。淮河發源于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桐柏山太白頂西北側河谷,干流流經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于江蘇省揚州市三江營入江,流域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五省。以廢黃河為界,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兩大水系。淮河干流全長約為1000千米,流域面積約為27萬平方千米,其中沂沭泗流域面積約為8萬平方千米。
淮河發源于河南省南陽市桐柏山區,由西向東,流經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干流在江蘇揚州三江營入長江,全長約1000公里。淮河下游主要有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蘇北灌溉總渠和分淮入沂四條出路。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淮河東北部,由沂河、沭河、泗河組成,均發源于沂蒙山區,主要流經山東、江蘇兩省,經新沭河、新沂河東流入海。
淮河簡介
淮河,中國長江和黃河之間的大河。洪澤湖以下為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下泄。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至此其準確長度為1252千米,流域面積為274657平方千米;另一路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經蘇北灌溉總渠在扁擔港入黃海。第三路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經淮沭河。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是水利部直屬淮河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門。淮河水利委員會為正廳級建制。
淮河
淮河流域地處中國東部,介于長江和黃河兩流域之間,位于東經112度~121度,北緯31度~36度,流域面積274657平方公里。流域西起伏牛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江淮丘陵、通揚運河及如泰運河南堤與長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沂蒙山與黃河流域毗鄰。
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及湖北5省,由于歷史上黃河曾奪淮入海,現狀淮河分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廢黃河以南為淮河水系,以北為沂沭泗水系。整個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21億立方米,其中淮河水系453億立方米,沂沭泗水系168億立方米。淮河發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
淮河
流域西部、西南部及東北部為山區、丘陵區,其余為廣闊的平原,山丘區面積約占總 面積的1/3,平原面積約占總面積的2/3。流域西部的伏牛山、桐柏山區,一般高程200— 500m,沙潁河上游石人山高達2153m,為全流域的最高峰;南部大別山區高程在300一1774m;東北部沂蒙山區高程在200一1155m。丘陵區主要分布在山區的延伸部分,西部高程一般為100—200m,南部高程為50—100m,東北部高程一般在100m左右。淮河干流以北為廣大沖、洪積平原,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高程一般15—50m;淮河下游蘇北平原高程為2—10m;南四湖湖西為黃泛平原,高程為30—50m。 流域內除山區、丘陵和平原外,還有為數眾多、星羅棋布的湖泊、洼地。
淮河大體自西向東流,經過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蘇省北部,至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三江營注入長江,河道全長1252公里。流域西以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脈與黃河的支流伊洛河流域及長江的支流漢水流域分界;北以從河南省鄭州至蘭考的黃河南堤和從蘭考到廢黃河口的廢黃河南堤與沂沭泗流域分界;南以桐柏山脈、大別山脈及通揚運河、東串場河與長江中下游北岸的漢水、皖河、巢湖、滁河等水系分界;東瀕黃海。
流域總面積27.5萬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6.69萬平方公里,占35.8%。由于里運河以東、廢黃河以南、通揚運河及東串場河以北的蘇北平原,共計有22440平方公里面積,水流向東直接入海,淮河干流實際匯水面積為164560平方公里。淮河安徽段,處于淮河中游,上自豫、皖交界的洪河口起,下至皖、蘇交界的洪山頭止,河道長度430公里。淮河以北是黃淮沖積平原,平坦遼闊,土層深厚,地面高程45米至13.5米,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呈1/5000~1/10000比降。北部蕭、濉、宿、靈、泗諸縣境,分布有低山殘丘,高程一般在50~100米,蕭縣官山最高峰408米,淮北市相山峰頂342米,宿縣乾山312米,泗縣屏山119米。沿淮兩岸,分布著灣地、洼地和湖泊,是淮河滯洪、行洪地帶。
淮南主要是山丘區,西部大別山以白馬尖和天堂寨最高,高程分別為1774米和1729米;大別山以東,地勢顯著降低,崗丘連綿,向東北延伸直抵洪澤湖以南,成為長江、淮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高程一般在50~100米左右,也有300米以上的丘陵,如張八嶺的北將軍山為399米,沿淮壽縣以下有淺山分布。淮河干流比降平緩,平均為0.02‰,沿途流經峽山、荊山、浮山三處峽口,形勢險要。正陽關匯納上游干支河全部山區來水,總控制面積91620平方公里,素有七十二道歸正陽之稱,大別山區、桐柏山區、伏牛山區、嵩山山區等,都是淮河的主要洪水源地。 干流平槽泄量:洪河口至正陽關不足1000立方米每秒,正陽關至渦河口為2500立方米每秒,渦河口以下至洪山頭為3000立方米每秒。
兩岸支流眾多。左岸有洪河、谷河、潤河、潁河、西淝河、芡河、渦河、漴潼河、濉河等,還有大型人工河道新汴河和茨淮新河,一般都源遠流長,具平原河道特征;右岸有史灌河、灃河、汲河、淠河、東淝河、窯河、小溪河、池河、白塔河等,均源于江淮分水嶺北側,流程較短,具山區河道特征。沿淮多湖泊,分布在支流匯入口附近,湖面大但水不深,左岸有八里湖、焦崗湖、四方湖、香澗湖、沱湖、天井湖等;右岸有城西湖、城東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園湖、女山湖、七里湖、高郵湖、沂湖、洋湖等。
皖境淮域,歷史上水利發展較早,如壽縣的芍陂(今安豐塘),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灌田萬頃;橫貫宿、靈、泗三縣的通濟渠,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上溯汴梁,下接運河,溝通江淮,是當時的漕運孔道,12世紀起,經歷了600余年的黃河奪淮,終至湮廢。及至1949年前,淮北地區已是水系紊亂,河溝淤阻,陂塘溝洫,大都夷平;淮河干流被淤淺,下受洪澤湖頂托,浮山以下入湖河底呈倒比降,宣泄不暢。域內洪澇災害頻仍,甚或旱蝗并發,赤地千里,大雨大災,小雨小災,不雨旱災是其真實寫照。1949年以后,整治了淮河干、支河道,開挖了排水溝渠,初步建立了排水系統。雖然治理標準尚低,洪澇災害尚很嚴重,但取得的治水成績是很大的,除害興利有了長足的發展,促進了工、農業蓬勃發展,淮北地區已形成了煤、電能源基地和糧、棉基地,昔日貧窮落后的面貌,而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strong>淮水來歷
據傳說:三千年前的同一片夜空下,一輪蠻荒的月亮在天空中發出銀白色亮光,一條大河在蘆葦與野草中靜靜地流淌,一種叫“淮”的短尾鳥一群群地棲息在河邊,停止了白日的聒噪;偶爾有野獸的叫聲,那是從山上如蓋的森林中發出來的,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則,使山、水、鳥、獸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下的平衡與平靜。 這條奔流不息的大河生存著大量叫“淮”的鳥,“淮水”就因此而得名。
淮河水系組成
淮河流域以廢黃河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分別為19萬k㎡和8萬k㎡,有大運河及淮沭新河貫通其間。
淮河水系
淮河發源于河南省嵩縣車村鎮東沙溝,東流經豫、皖、蘇三省,在三江營入長江,全長1000km,總落差200m。洪河口以上為上游,長360km,地面落差178m,流域面積3.06萬k㎡;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游,長490km,地面落差16m,中渡以上流域面積15.8萬k㎡;中渡以下至三江營為下游入江水道,長150km,地面落差約7m,三江營以上流域面積為16.46萬k㎡。
淮河干流自西向東,經河南省南部、安徽省中部,在江蘇省中部注入洪澤湖,經洪澤湖調蓄后,主流經入江水道至揚州三江營注入長江。河源至洪河口為上游,長360km,落差174m,流域面積3萬多k㎡;洪河口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游,長490km,落差16m,流域面積13萬多k㎡;中渡至三江營為下游,長150km,落差6m,流域面積3萬k㎡。
淮河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于1萬k㎡的一級支流有4條,大于2000k㎡的一級支流有16條,大于1000k㎡的一級支流有21條。右岸較大支流有史灌河、淠河、東淝河、池河等;左岸較大支流有洪汝河、沙潁河、西淝河、渦河、澮河、漴潼河、新汴河、奎濉河等。見淮河主要支流特征表。 在淮河流域水系中有許多湖泊,其水面總面積約7000k㎡,總蓄水能力280億立方米,其中興利蓄水量60億立方米,較大的湖泊有緘西湖、城東湖、瓦埠湖、洪澤湖、高郵湖、寶應湖等。見淮河流域主要湖泊特征值表。
洪澤湖是淮河流域中最大的湖泊,它承轉淮河上中游約16萬k㎡的來水,在12.5m水位時,水面面積2069k㎡、蓄水量3l億立方米,是我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結合發電、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湖泊。設計洪水位16.0m,校核洪水位17.0m,校核洪水位時相應容量為135億立方米。
淮河地貌及歷史變遷
淮河流域位于東經111°55′~120°45′,北緯31°~36°。東臨黃海,西、南及東北部分 別為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和沂蒙山等環繞,山海之間為廣闊的平原。山丘區面積約占流域面積的1/3,平原面積約占2/3。淮河流域東西長約700km,南北平均寬約400km,西北部高,東南部低.海拔在600~1000m之間,豫西石入山最高為2153m。淮河流域上游兩岸山丘起伏,水系發育,支流眾多;中游地勢平緩.多湖泊洼地;下游地勢低洼,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水網交錯,渠道縱橫。
歷史上的淮河是—條從云梯關獨流入海的河流,河道寬闊,水流通暢。沂、沭、泗河都是淮河的下游支流。受黃河侵淮奪淮的影響,流域面積比當時要大。原來在開封西北入黃河的濟水改流入泅水,使部分濟水流域成為淮河流域;黃河奪淮后,下游三角洲向東延伸了約50km;淮河故道淤塞后,使淮河從入江水道入長江,使部分長江流域面積變成淮河流域的面積。
由于黃河“善淤、善決、善徙”,不僅多次從北岸決口,淤積海河平原,河道向東北遷徙,而且也多次從南岸決口,淤積淮河平原,河道向東南遷徙,奪淮河入黃海。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防御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河南省汲縣和滑縣之間人為決堤,造成黃河改道,大部分黃水從泗水分流入淮;至1194年黃河完成了又一次大遷徙,黃水全部奪淮入黃海,直至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考縣境內向北決口,經山東利津入渤海。在1194~1855年的黃河奪淮期間,黃河也多次從南岸決口黃水從淮河北岸支流渦河、潁河入淮河干流,直到明清才形成較穩定的河道。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當局為阻止日軍西進,在鄭州附近的花園口炸開黃河南堤,黃河主流自潁河入淮,直到1947年花園口堵復上,黃河又泛濫達9年之久,淮河北岸支流又一次普遍遭到破壞。
受黃河長期侵淮奪淮的影響,地形和水系發生了很大變化,古濟河、鉅野澤和梁山泊已消失;河床普遍淤高.且留下了廢黃河河床;形成新的湖泊如洪澤湖、南四湖和駱馬湖。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淮河水系紊亂,排水不暢或水無出路,造成了“小雨小災、大雨大災,無雨旱災”的局面。中游的水下不來,下游的水又流不出,是一條難治之河。
淮河兩岸好風光
離開光山,向東約90公里,到了河南與安徽交界的信陽市淮濱縣。有著65萬人口的淮濱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大縣。近幾年,縣委、縣政府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打造了淮濱新城區。與老城區相比,新城區顯得寬敞、整潔,道路綠化與美化都達到相當的水平。我們所住的淮河飯店位于淮河岸邊,這里幽靜典雅,景色怡人,因為與安徽交界,建筑便有了典型的徽式風情。
在信陽市淮河管理處和淮濱縣委宣傳部同志的帶領下,我們走上了約2000米長的淮河大橋。向西望去,蜿蜒而下的淮河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粼粼的波光,寧靜而安詳,讓人很難想起每到汛期時洪水肆虐、濁浪滔天的情景。向東遠眺,一艘艘船只停泊在河邊,滿載物資的貨船順流而下。放眼淮河兩岸,麥田如同一塊塊綠色的地毯,柳樹搖擺著嫩黃的枝條像婆娑起舞的仙女,金燦燦的油菜花在醉人的春風中散發著芬芳。淮河兩岸一派好風光。
淮河管理處的總工程師鄭玉斌介紹,淮河上游從桐柏到安徽洪河口段,全長360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處的中渡為中游,長490公里;中渡以下至揚州三江營為下游。從桐柏到信陽市息縣,淮河為河灘地,沒有形成河床,息縣以下便有了蜿蜒性河段。經過前些年的疏浚,淮濱至下游潤河集的98公里河道常年可以通航,而豐水期船只可從淮濱經洪澤湖直達長江。
由于地處淮河上游,洪水對淮濱沒有造成過太大的危害。淮河發大水,淮濱基本沒有受到影響。鄭總對我們說,洪水也就是5年一遇吧。我們也看到,可能是洪水威脅小的原因,大堤上滿是民居,河道里也有不少行洪的障礙物,甚至可見一些船民的臨時棚屋。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554.html
淮河在哪里?淮河屬于哪個省?淮河在哪個省?
相關淮河,淮河在哪里,淮河屬于哪個省?淮河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