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国产综合91天堂亚洲国产,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您當前位置:97616旅游網 >> 旅游景點 >> 遼寧旅游景點 >> 丹東

丹東,丹東在哪里,丹東在哪個省

    就去旅游網  最近更新:2023-10-25 13:18  瀏覽次數:

丹東在哪里?丹東屬于哪個省哪個市?丹東在哪個省?

丹東旅游,丹東在哪里,怎么走?

丹東市,原稱安東,遼寧省轄地級市,地處遼寧省東南部,東與朝鮮的新義州隔江相望,南臨黃海,西接鞍山市,西南與大連市毗鄰,北與本溪市接壤,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總面積15289.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全市下轄3個市轄區、1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

丹東簡介

丹東市地處遼寧省東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與韓國一衣帶水,是中國一萬八千公里海岸線的北端起點,位于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是環黃海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重要交匯點,是一個以工業、商貿、物流、旅游為主體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中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是亞洲唯一一個同時擁有邊境口岸、機場、高鐵、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也是一個經歷抗美援朝戰火洗禮的英雄城市。2010年,《南方人物周刊》盤點中國宜居的十座小城,丹東入榜。

遼寧丹東
遼寧丹東

丹東市,位于遼東半島經濟開放區東南部鴨綠江與黃海的匯合處,地處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是東北亞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重要交匯點,是連接朝鮮半島與中國及歐亞大陸的主要陸路通道,是中國萬里長城的最東端起點和中國萬里海疆的最北端起點,具有沿海、沿江、沿邊的獨特優勢。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南臨黃海,西界鞍山,西南與大連市毗鄰,北與本溪市接壤。市區地理坐標為東經 124°23′,北緯40° 07′。丹東地區東西最大橫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0公里。丹東大陸海岸線長120公里,沿海有大鹿島、小鹿島、獐島等島嶼。

丹東歷史沿革

距今38至18億年前,就有丹東地域的原始古陸。1982年發現的:“前陽人”頭蓋骨化石表明,早在1.8萬年以前,丹東地區已有處于原始母系氏族時期的先人在開拓、繁衍、生息。東港市馬家店鎮三家子村后洼果園古人村落遺址又表明,距今6000至7000年,丹東地區的先人已邁入新石器時代。寬甸下露河下金坑村、永甸幸福村和振安區九連城龍頭村等多處遺址則證明,3500至4000年前先人已進入青銅時代。

丹東地處祖國邊陲,歷朝都是軍事要塞。唐堯屬青州,虞舜屬營州,戰國時為燕國東部邊疆。西漢設西安平縣、武茨縣,唐朝總章元年置安東都護府,遼建宣州、開州、穆州和來遠城,金朝屬婆速府路(今振安區九連城鎮)管轄,元朝時沿襲金制置婆娑府,明朝隸屬遼東都指揮使司。

1618年,后金采取定邊政策,在叆河邊門和鳳凰城邊門筑柳條邊,禁止在邊墻以外地區農牧、漁獵、采伐、采礦,致使丹東地域成為不毛之地,嚴重破壞經濟、文化的發展。1689年后,清朝政府實行拓邊政策,才逐步得到開發。隨著山東河北等地墾殖的漢民日益增多。處于內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區”富饒的資源“歸化流民”,準許熟地升科,到1874年規定“東邊地帶全部開禁”,于1875年在鞍子山設置升科納稅。1876年,清政府設置安東縣、岫巖州、鳳凰廳。翌年,設置寬甸縣,并以鳳凰廳為首府管轄岫巖、安東、寬甸3個縣。至此,結束了邊陲自然開發的歷史。丹東進入新的開發時期,為丹東市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

九一八事變第二天,日本軍隊便侵占安東和鳳城。是年12月15日,日偽改遼寧省為奉天省,安東縣隸屬于奉天省,為甲類縣。1934年10月,偽滿洲國把東北4省劃為14省,其中新增設的安東省管轄安東、鳳城、賽馬、寬甸等12縣,治所設于安東縣城,安東遂成為安東省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1937年12月,偽滿洲國設置安東市。安東市從安東縣析出,與安東縣同隸屬于安東省,市區劃金湯、元寶、中興、鎮安、浪頭、大和、旭日7個區。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進駐安東市。11月初,接收日偽政權,成立安東省和安東市、安東縣、鳳城縣、賽馬縣、寬甸縣政府。安東市區劃為中央、鎮江、中興、元寶、金湯、鎮安、浪頭7區。1946年3月、1947年11月,安東縣九連城和五龍背區先后劃歸安東市。1946年6月,成立遼南省二專署,隸屬于遼南省,管轄安東、孤山兩縣。11月,改屬于安東省。翌年3月,撤銷二專署,安東市、安東縣和孤山縣均直屬于安東省。1949年5月,遼東省成立,安東市隸屬于遼東省。安東市是安東省、遼東省省會,為安東省和遼東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新中國成立后,安東人民站抗美援朝斗爭的最前沿,被譽為英雄人民;安東市,被譽為英雄的城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安東市經過“一化三改”,走上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安東人民又以極大的政治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高潮,使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都得到很大發展。

1954年9月,遼東、遼西兩省合并,設置遼寧省,丹東市隸屬遼寧省。1956年4月,元寶、鎮安兩區合并為元寶區,鎮興、中央兩區合并為鎮興區。7月,又將九連城、五龍背兩區合并為五龍背區,浪頭、湯池兩區合并為浪頭區。1957年7月,撤銷浪頭、五龍背兩區,設市郊區。1958年12月,將安東、鳳城、岫巖、寬甸4縣劃歸安東市,實行市管縣體制。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安東市改名丹東市。意為紅色東方之城。安東縣改名東溝縣。2月,鎮興區改名振興區。

1965年12月莊河劃歸丹東市。

1968年12月莊河又劃歸旅大市(今大連市)。

1978年后,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全市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開創了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光輝成就,使丹東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縣區行政機構也發生變化。首先,恢復元寶區的稱謂。

1980年10月,郊區改名振安區。

1985年后,岫巖、鳳城、寬甸3縣先后改為滿族自治縣。

1992年2月,岫巖滿族自治縣劃歸鞍山市。

1993年6月、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先后撤銷東溝縣建立東港市、撤銷鳳城滿族自治縣設立鳳城市。至此,丹東市轄振興區、元寶區、振安區和東港市、鳳城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并設置國家級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

1992年,國家就在丹東邊境線上,設立了國家級經濟合作區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是當時國家14個國家邊境經濟合作區之一。2005年5月,邊境合作區改為江灣合作區。

2006年,隨著遼寧“五點一線”沿海對外開放戰略的提出,丹東作為中國海岸線北起點,經遼寧省委、省政府批準,“遼寧丹東臨港產業園區”正式成立,并成為遼寧沿海開放戰略“五點一線”中重要的一點。

丹東氣候

丹東位于亞歐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型氣候,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間,是我國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區,降水2/3集中于夏季。年平均氣溫南部在8-9℃,北部6-7℃,受季風影響,季節變化明顯,四季分明,是東北地區最溫暖最濕潤的地方,素有北方江南、東北蘇杭之稱,堪稱旅游避暑的勝地。春秋季節是南、北風交替的季節。春季冷空氣開始衰弱北退,暖空氣北進;秋季則反之。上述天氣特點,丹東市,四季分明。冬季時間最長,夏季次之,春秋過渡季節最短。丹東降水量較多,是東北地區降水量最多區,占遼寧省降水量百分之七十。水源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881.3-1087.5mm。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夏季,其中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該區暴雨集中期。

丹東水文

丹東地區江河密布,主要有鴨綠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全地區2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944條,其中流域面積超過4983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4條,即鴨綠江、渾江、叆河、大洋河。人均水量是全國人均水量的1.5倍。

丹東地勢

丹東地區是遼東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屬長白山脈向西南延伸的支脈或余脈。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按高度和地形特征,可劃分為北部中低山區、南部丘陵區、南緣沿海平原區3類規模較大的地貌單元。其中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局部還有階地、盆地、臺地等小型地貌單元。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6%。

丹東旅游

丹東旅游資源占地面積1500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0%。境內江、河、湖、海、山、泉、林、島等自然景觀開發形成國家、省級以上旅游風景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24處。中朝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210公里,沿途6大景區、100多個景點構成一幅獨具風情的邊陲畫卷和蔚為壯觀的鴨綠江百里文化旅游長廊。作為國家特許經營赴朝旅游的城市,丹東依托境內鴨綠江、虎山長城鳳凰山五龍山、天華山、黃椅山、大孤山、天橋溝、青山溝、蒲石河、玉龍湖、大鹿島、獐島等景區景點,與沈陽、大連構成遼寧旅游的金三角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位于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下游渾江口至江海分界處的大東港之間。陳運和詩《鴨綠江與丹東》憶歷史:“甲午風云的殘留 抗美援朝的怒吼 仍被記錄在黃海波濤 仍被講述在鴨綠江口”。鴨綠江為中朝兩國界河,源出吉林省中朝邊境長白山主峰白頭山,西南流至丹東市東溝縣境入海。全長795公里,景區段210公里 ,面積約400平方公里,分水豐湖、太平灣、虎山、鴨綠江大橋、東港等5個景區。區內碧綠的江水蜿蜒,江中翠島棋布,沿岸群山疊翠,鶴鳥翱翔,景色殊美。

江山公園

風景秀麗的錦江山公園,坐落在丹東市北面的錦江山中。公園周圍,翠山掩映,層巒疊嶂;整個公園依山勢而建,園路蜿蜒,曲經通幽,蔥郁秀美,恬靜自然;園中,亭臺錯落,綠樹成蔭,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是國內外廣大游客來丹東必游之地,是東北八景之首。 錦江山公園占地面積91.06公頃,始建于1916年,原名鎮江山公園,1965年改為現名,是東北八大景之一。富有民族特色的牌坊式公園大門屹立在入口處,朱紅圓柱,壁畫裝點,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公園大門始建于1924年,原為木結構,1935年改建成混凝土結構,1959年改建為具有民族風格的牌坊。它長34米,高17米,總建筑面積為396.7平方米,十分雄偉壯觀。牌坊頂部雕刻精細,繪以各色古典圖案,黃綠相間的彩色琉璃瓦沿檐脊而下,依次排列32個形象、逼真的琉璃獅子,情態各異,栩栩如生。卷棚下繪有52幅山水畫,筆墨精妙,著色淡雅,每逢佳節,牌坊上560個華燈齊放,五彩繽紛,光彩奪目,遠遠望去,蔚為壯觀。

月亮島

月亮島是中朝界河——鴨綠江上一個面積為13.4萬平方米的美麗小島,南北長約1300米,東西寬為200米,距中國一側遼寧丹東市約200米,距朝鮮一側新義洲市約600米。月亮島猶如一葉輕舟與以抗美援朝而著名的鴨綠江大橋遙相揮映,不僅自然景觀優美秀麗,而且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區位優勢。

月亮島國際旅游度假區作為國家重點邊境旅游城市建設和丹東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丹東的經濟發展及旅游業的發展 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受到省市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并針對月亮島的投資建設給予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月亮島國際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建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是中國明長城東端起點。位于距丹東市20公里處,南臨中朝界河鴨綠江,隔江與朝鮮的于赤島和古城義洲相望。據考古專家考證,虎山長城大約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上世紀90年代初,經羅哲文等一大批長城專家學者實地考察認定為萬里長城東端起點,這一發現使中國萬里長城延長了1000多公里,使教科書中的傳統說法得以改寫,并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并認定其為明代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長城以虎山長城為起點,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陜西寧夏、最后抵甘肅嘉峪關

丹東五龍山

五龍山坐落于丹東市區北郊地處丹東市振安區與鳳城市交界地帶,總面積56.53平方公里。丹東五龍山風景區包括五龍山和五龍背溫泉,位于丹東西北25公里的五龍背鎮。面積64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5平方公里。別墅群華麗典雅;新修馬路明凈寬敞,直達景區;特色餐廳精華薈萃,美食各異;燈飾工程五彩絢麗,燦若星河;景點小區整體規劃,格調高雅;靈峰禪寺香火鼎盛、雄偉莊嚴是東北最大的廟宇……五龍山,已成為一座功能齊全,設施完善,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城市公園,為江城丹東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鳳凰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丹東鳳凰山位于丹東市西北60公里,距鳳城市區東南3公里處,是一個融自然美與人文美于一身的山岳型風景名勝旅游區。古為“遼寧第一名山”,清列奉天省四大名山之一,現被稱為“國門名山”,“萬里長城第一名山”,“中國歷險名山”。

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位于寬甸滿族自治縣北部,距丹東市137公里,方圓近百里,占地11.2萬畝,是遼寧省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屬長白山脈余脈千山山脈,以主峰四方頂子為中心向四方輔射延伸,保護區內800米以上高峰18座,1000米以上高峰8座,最高峰四方頂子高1270.5米,最低處高程400米,有較大溝谷11條,懸崖絕壁深達200—600米,主峰東南聳立,四座山峰為南股河、北股河、蒲石河、牛毛牾河發源地,主峰峰頂偏西有噴泉四射,高達數尺。 山高林密,古樹參天,怪石嵯峨,白云漂繞,遠望雙峰并秀,怪石嵯峨,懸崖絕壁,峭拔險峻,石壁映日,猶如積雪,因此得名白石砬子。保護區內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著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繁殖,這里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及森林動物,其中高等植物100種,433類、986種,42個變種;有脊椎動物180余種,昆蟲1000多種。不僅自然風光秀麗,景色怡人,而且其固有的生態環境也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也為游客提供了無比優美的自然風光。

甲午海戰遺址

甲午海戰遺址位于東港市孤山鎮鹿島村。大鹿島古為軍事要地,1894年9月1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出動海軍突然襲擊清政府在大鹿島南海面上的北洋艦隊,挑起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激烈海戰。即中日甲午海戰。在海戰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后在致遠多處受傷情況下,毅然全速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右舷撞去。日軍見狀大驚失色,集集中火炮向致遠艦射擊,致遠艦右側被擊中,引起大爆炸,全艦官兵252人全部陣亡。如今在大鹿島南海濱,矗立著鄧世昌的高大塑像,以紀念這位清末海軍接觸的愛國將領。

抗美援朝紀念館

一座用鮮血凝成的巍峨聳在當年抗美援朝前哨陣地—丹東市振興區山上街7號英華山上。1958年,經國家文化部批準,位于沿江街16號的安東市歷史陳列館改名為抗美援朝紀念館。198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在現址擴建紀念館。1990年10月24日,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原中國人民志愿軍副司令洪學智為抗美援朝紀念館的建設奠基。同年9月20日,鄧小平題寫了抗美援朝紀念館塔塔名。1993年7月25日,行館落成并舉行開館典禮,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為紀念館剪彩,并發表重要講話。

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坐落于丹東市七道溝愛民街中部錦江山北麓。始建于1951年5月,占地約一萬平方米。陵園依就山勢建有一圈紅磚圍墻,蒼松翠柏之間整齊排列著258座烈士墓葬。山坡的最高處,有中國人民志愿軍27軍宣傳部長張樂天,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15師43團團長賈廣和,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4師12團團長陳亮,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7兵站醫院院長李振,中國人民志愿軍78師炮兵團參謀長杜永福等21座團級以上干部烈士的墓葬。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576.html

丹東在哪里?丹東屬于哪個省?丹東在哪個省?

上一篇:沈陽九一八紀念館
下一篇:鴨綠江

相關丹東,丹東在哪里,丹東屬于哪個省?丹東在哪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