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宣城在哪里,宣城在哪個省
宣城在哪里?宣城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宣城在哪個省?
宣城旅游,宣城在哪里,怎么走?
宣城市,簡稱“宣”,古稱宣州、宛陵,安徽省轄地級市,是長江三角洲中心區城市,地處安徽省東南部,介于北緯29°57′~31°19′、東經117°58′~119°40′之間,東與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交界,北與省內馬鞍山市、江蘇省南京市、常州市、無錫市接壤,西與池州市、蕪湖市毗鄰,南與黃山市相連,總面積12355.6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下轄1個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宣城簡介
宣城位于安徽省東南部,與江浙兩省接壤,是東南沿海溝通內地的重要通道。宣城地處江南,楚頭吳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魚米之鄉。地理處皖南山區和長江下游平原的結合部,東連天目,南倚黃山,西靠徽九華山,域內襟山帶水,風景絕佳。敬亭、柏枧、水西、龍須四山峰巒疊翠;青弋江、水陽江兩水相依。宣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自西漢時起就一直是江東大郡,晉永嘉年間,首開文化昌盛之風,歷經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諸朝文化發展,其文脈源遠流長,現為中國文房四寶之鄉、中國鱷城、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一翼。
宣城歷史沿革
宣城春秋時名爰陵,古越族聚落生息于斯。
秦初正式置縣。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丹陽郡郡治設在宛陵(今宣州區)。
晉太康二年(281)析丹陽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為州、郡一級政區存在。
隋初廢郡,改南豫州為宣州,不久又改稱宣城郡。
唐初置宣州,中間一度改稱宣城郡,以后復稱宣州。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宣州改為寧國府。
元代為寧國路所在地。
明、清為寧國府所在地。
民國時期,宣州在皖南的地位與江北重鎮合肥并提,號稱“南宣北合”。
宣城先后為第九和第六行政督察區。
解放后,1949年5月成立宣城專區。1952年1月,宣城專區撤銷,轄縣并入新成立的蕪湖專區(1971年改稱蕪湖地區)。
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1982年4月,行署機關移駐宣城。
1987年8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宣城縣,設立宣州市。并同時設立了宣城地區。
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準:撤銷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宣城市設立宣州區,以原縣級宣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宣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疊嶂中路。
2000年12月,正式撤市設區。2001年2月正式掛牌成立。
宣城資源
宣城市自然資源豐富。全市森林覆蓋率55%,林業總面積44萬多公頃,蓄積量1700多萬立方米。竹林面積9.3萬多公頃,其中廣德縣4萬公頃,毛竹蓄積 量8000萬株,居全國第七位、全省第一位,有“竹海”之譽;寧國市元竹、筍用竹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首位,被評為“中國元竹之鄉”。林產品有板栗、蜜棗、山核桃等,產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中藥材種類繁多,宣木瓜、郎吳芋(吳茱英)、寧前胡、寧貝母等。珍稀野生動物有30多種,其中列入國家一類保護的有揚子鱷、梅花鹿、金錢豹、云豹、黑麂、白鸛、丹頂鶴、白頸長尾雉等。境內的揚子鱷保護區為國家級旅游自然保護區,橫山國家森林公園,還有績溪清涼峰和寧國板橋兩處省級自然保護區。
宣城旅游
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設郡以來,歷代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輟。自西漢時起就一直是江東小郡;晉永嘉年間,關中河洛地帶的衣冠名士為避戰亂,南渡長江,僑居于此,首開宣城文化昌盛之風;歷經六朝、隋、唐、宋、元、明、清諸朝,文脈源遠流。范曄、謝眺、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白居易、杜牧等相繼來此寓居。眾多的人文遺跡,優美的自然風光,使得這座古城不僅贏得“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贊辭。更因謝朓、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詠,而享有“宣城自古詩人地”的美譽。
宣城人文勝跡遍布。臨風懷古,有江南四大名樓之一謝眺樓;“茲山亙百里,合 沓與云齊”的敬亭山,自南齊謝朓以來,先后300多位詩人墨客登臨此山賦詩作畫,留下詩文600多篇,為名符其實的“江南詩山”;現存敬亭山麓的廣教寺雙塔,以其對唐塔風格的繼承與革新,成為全國僅存,因而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文物;大文學家馮夢龍發現并稱為“天下四絕”之一的太極洞,以其中空博大的氣象成為溶洞奇觀;宣城境內以三雕藝術、徽墨、徽菜.明清古民居居稱譽海內外的績溪,歷代人才輩出,著作《笤溪漁隱叢話》的胡仔,紅頂商人、一代巨賈胡雪巖,徽墨傳人胡開文,新文化運動倡導者胡適,“湖畔詩人”汪靜之,小品文學家章衣萍,新文化出版家汪孟鄒等,使績溪贏得“邑小士多”的美名;黃山北坡之下的江村,古稱金鰲,村中聚秀湖、獅山古廟、江氏宗祠等古跡文氣盎然。江淹、江澤涵、江紹原等名流碩儒皆從此村走出;涇縣桃花潭不但因夾岸十里皆桃花而得名,更因李白一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名揚海內外。
石佛山位于郎溪縣姚村鄉境內,主峰353米。石佛山又稱石佛嶺,山勢峻峭,白云繚繞,山巔有三巨石,高三丈許,形似石佛。傳說唐開元七年(719年)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后稱地藏菩薩)年輕時出家為僧,渡海入唐,云游四海,尋找卓錫(和尚居留修煉處)。一年金秋,來此見山頂三塊巨石,猶如三尊大佛,擬在此處卓錫,便向樵夫詢問此山名稱。
敬亭山
位于宣城市區北郊,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帝諱,改名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自南齊謝月兆《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獨坐敬亭山》,李白先后7次登臨此地,且留有“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盛贊詩篇傳頌后,敬亭山聲名鵲起。謝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梅堯臣、湯顯祖、施閏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畫達千數,敬亭山遂被稱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
太極洞
有“東南第一洞”的美譽,坐落在安徽廣德縣境內,和江蘇宜興市的善卷洞、張公洞、靈谷洞位置鄰近并與之齊名,是江南旅游線上探幽攬勝的佳境。太極洞,古稱“長樂洞”、“廣德埋藏”,全長5400余米,屬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區之一,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的安徽省廣德縣石龍山內,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景區總面積22平方公里,中心面積2.2平方公里,分旱洞.水洞兩部分,其中溶洞開發面積14萬1千平方米,洞內擁有大小景點500余處,景色奇妙、瑰麗,具有險峻.壯觀.絢麗.神奇的景觀特色,集全國溶洞之精華,早在二千多年前即被稱為天下一絕,《中國石林》稱道桂林山水,廣德石洞,民間有黃山歸來不看山,太極游完不看洞之說。
績溪龍川
龍川,又稱坑口,距績溪縣城約10公里,是一個古老的徽州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綿長的歷史文化淵源,形成了其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現,現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龍川,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山環水繞,景色秀麗。龍川村地形如靠岸之船,東聳龍須山,緊依登源河,南有龍川匯集,西偎鳳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嶺,獨具特色。東晉散騎常侍胡焱鎮守歙州,愛其風水勝跡,于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舉家遷于此。
桃花潭
又名玉鏡潭,位于安徽省涇縣西南青弋江邊,潭水深邃,景色秀麗。 讀過唐詩的朋友一定記得大詩人李白的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的桃花潭就是我們要去之處。公元755年,涇縣名士汪倫寫信給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來此,席間汪倫以實事相告:“桃花者,潭水名也,非十里桃花。萬家酒店亦非有萬家之數,乃店主姓萬。”李白大笑,二人痛飲至醉。李白在此盤桓數日,臨走時汪倫贈李白馬八匹,官錦十匹。李白感其情深義重,才有了如此千古傳世名句。桃花潭邊的駁岸便稱“踏歌古岸”。岸邊還有“文昌閣”、“酌海樓”等古建筑。此處幽深寧靜,值得前去訪古覓幽。
鱷魚湖
中國鱷魚湖始建于1979年,中國鱷魚湖是我國最大的揚子鱷保護基地,占地面積100公頃,位于宣州區南郊,是一處崗巒起伏的丘陵,中國鱷魚湖境內有高大喬木和灌木叢林,澤邊草叢荊棘,植被覆蓋良好。溝壑、池塘、山洼、水庫貫串其間,連成水網,中國鱷魚湖是一處適宜揚子鱷棲息繁衍的理想生態環境。經過20年的人工飼養繁殖,揚子鱷數量已由當初野生收集到的140余條,增加到1萬余條,并具備年繁殖1500條的能力,揚子鱷已渡過“瀕危線”。這一成果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肯定和贊譽。
中國鱷魚湖不僅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科研基地,也是一處風景優美的旅游觀光勝地。自1987年以來,先后開辟了熊池、猴島、鹿園、竹樓、跑馬場、垂釣區、鱷魚表演、兒童樂園等20多個景點。展覽廳運用聲光手段對旅游觀光者進行生態、環保等科普知識和美學教育。中國鱷魚湖已初步形成了以自然風光為基調,以揚子鱷為龍頭景點,多種珍稀動物為觀賞主體的公園式旅游格局。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位于涇縣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為紀念皖南事變新四軍將士殉難五十周年而修建,占地十五公頃,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由入口紀念碑、主題廣場、主碑紀念廣場和無名英雄烈士墓四個紀念性空間序列配以皖南事變史料陳列室有機組合而成,整座陵園以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皖南事變死難烈士永垂不朽”紀念主碑為中心,結合山形地勢,將各紀念建筑組成一個完整有序、莊嚴肅穆的有機整體。陵園的入口利用兩邊的高崗形成了相對的兩個“土闕”。成為陵園的天然門戶。入口跨公路建有四座七米高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闕,四座石闕以數字寓意新四軍的四,七米高隱喻皖南事跡悲壯慘烈的七天七夜,形成了紀念性空間的第一序列。
江村
是江澤民主席的祖居地,她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旌德縣白地鎮境內,緊臨205國道,距黃山風景區僅37公里。二零零一年五月二十一日江澤民主席新臨江村,并題字留念。 江村始建于隋末唐初,有1300余年的歷史。據記載,咸豐初年(1851年)江村人丁達8萬余口,號稱“小杭州”。全村共有書屋9所,“重詩書,勤課誦,多延名師以訓子弟”明清時期,江氏族人考取進士、文、武舉人,明經126人,發國初十年又出博士、學士17人,這在中國的古村落中,極屬罕見。1938年,寧國府屬六縣聯中師生員工兩千余人由宣城遷址旌德江村,八年間,在江村求學就讀的學生竟達八千余人,在海內外頗有聲譽。發達的文化蘊育了江村英才輩出:革命烈士江上青(江澤民主席之父);清代醫學家“人痘接種法”發明者江希舜;清代翰林院編修、書法家江志伊;中國社會黨領袖江紹銓;《語絲》發起人、民俗學家江紹原;著名數學家江澤涵;胡適夫人江冬秀等都是江村的驕傲。民國代總理江朝宗;民國安徽省長江紹杰;民國海軍將領江澤澍等也出自江村。“父子進士”、“兄弟博士”更是世代傳誦。
王稼祥故居
是我黨早期重要領導人王稼祥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位于涇縣厚岸鄉,距縣城45公里。這里群山環繞,煙樹茫茫。綠竹茸茸,景色十分秀麗。故居是一座普通的皖南民居,三間兩廂,前有庭院,庭院有花圃,其間花木雜錯有致,一廂為書房,書房雖小,但簡潔雅致,窗明幾凈。“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此之謂也。
胡雪巖紀念館
位于績溪縣城,紀念館占地約近一千個平方米,紀念館用大量的圖片、書籍和實物再現了胡雪巖沉浮于商界宦海的一生。 胡雪巖1823年生于績溪縣湖里村,死于1885年,是清朝著名的亦商亦官的紅頂商人,也是徽商代表人物。他事業鼎盛時期擁有的阜康錢莊在全國各地分支多達20多處,資金達2000萬兩白銀,擁有田地上萬畝。胡雪巖曾協助清朝著名大臣左宗棠開辦洋務,興辦工業。清朝同治年間,胡雪巖在杭州籌備設立了胡慶余堂國藥號,后來發展成為與北京同仁堂并列的南北兩大中藥業巨頭。
三吳紀念館
藝術大師吳作人、大書法家吳玉如、著名作家學者吳組緗同為涇縣茂林人,人稱“三吳”,其成就與貢獻早已名揚九州,聲播海內外。 為匯集三位先生畢生之精粹,展示三位先生一生工作生活和創作經歷,弘揚三位先生藝術永不止息創新追求精神,光大一脈相傳孕育于佳山秀水中的涇川文化,涇縣特建立了三吳紀念館,館址選定在縣博物館內二樓,三個展廳300平方米,建館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三位先生的親友、弟子們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
障山大峽谷: 徽杭古道
又稱偉人谷,位于徽州績溪縣以東的大障山中,遠古時代,軒轅黃帝攜容成子、浮丘公在此山中采藥煉丹,今山中仍有天子墓、丞相墳等遺跡。因此,大障山古稱三天子都、三王山、障峰。春秋吳越以此為界,秦代設立障郡,以山命名。 大峽谷景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的南大門,這里生態十分原始、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景區內擁有43種國家級珍貴物種和13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景區中五十余個景點各具特色和神話傳奇,其中毛澤東頭像、百丈巖、葫蘆潭、冠頂生花堪稱四大奇絕。
鼓角樓
又名譙樓,俗稱鐘鼓樓。原坐落于廣德州署正南儀門之上。該樓始建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原為二層。上為復宇重樓,樓中備有鼓、角、鐘、漏刻各一,取“代鼓鳴角,以警昏聽。下漏數刻,以節晝夜”之意。下為拱形卷洞樓座,座高4.3 米。元時因戰亂遭損壞,明洪武四年復修。清末戰亂樓毀,鼓、角、鐘、漏全遺失。民國15年(1926年)邑紳占家鵬捐資按原樣重修樓宇三間。民國26年(1937年)被日機轟炸,毀壞殆盡,僅存樓座。1999年,該樓重修,恢復往日原貌。
赤灘古鎮
位于安徽省涇縣東北7.5公里琴溪鎮境內,地處青弋江東岸,距黃山115公里,距九華山112公里。歷史上,涇縣貨運主要以木帆船運輸為主,由于赤灘緊臨青弋江,水上交通得天獨厚,徽、黟太、石、旌、涇等縣的大宗山貨經這里聚散。因此,這里木帆船、竹筏常年成片停泊,自宋代始,這里逐漸成為繁榮喧鬧的水碼頭,商賈云集,店鋪林立,成為涇縣歷史上的重鎮,縣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赤灘鼎盛時期有商號店鋪120余家,陶窯、采煤、紡織、繅絲、雨傘、造船等行業方興未艾。隨著大批徽商進鎮經商,古徽州文化隨之傳入,老街古建筑群多帶明清徽派風格,且日臻完善成為具皖南特色集商貿、飲食、民俗文化于一體的街市。這里鄉風淳厚純樸,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各種生活內容和方式都深刻地烙下了民俗文化的印記。
查濟古鎮
查濟位于涇縣西南角,同太平,青陽交界,是一個很大的皖南古民居村落,有300多間明清建筑,風格為典型皖南風格,村落中有蜿蜒的石板路、小溪、石板橋,保存很完整,很古舊,另有大型祠堂3座,高大。特點是大,雕刻很好。村落位于兩條小溪的兩岸,綿延幾華里,為皖南最大的古民居村落。
中國宣紙文化園
“游宣紙故里嘆天工造化之神奇,感宣紙文化悟書畫藝術之妙味”,中國宣紙文化園位于安徽涇縣烏溪,由中國宣紙集團公司負責實施。項目共有宣紙古作坊、宣紙古籍印刷、文房四寶體驗園、宣紙陳列室、中國紙及世界紙博物館、書畫長廊(含書畫家工作室)、文房四寶與書畫市場、江南民俗園八部分組成。中國宣紙文化園總投資約2500萬元,占地近40000平方米。
港口灣水庫
港口灣水庫位于中國安徽省寧國市,是以防洪、發電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庫。又稱青龍湖。壩址控制流域面積1120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9.41億立方米,其中調洪庫容4.09億立方米,調節庫容3.97億立方米,死庫容1.35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兩臺,總容量60MW,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13億千瓦時。港口灣水庫樞紐工程由攔河主壩、溢洪道、泄洪隧洞、發電引水隧洞、發電廠房、變電開關站和橋頭埠副壩等建筑物組成。港口灣水庫輔助工程于1998年7月開工,主體工程于1998年10月開工。2002年10月,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會同安徽省水利廳和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持港口灣水庫工程竣工驗收。
高峰山
素有江南珠穆朗瑪之稱的高峰山位于宣州、寧國、涇縣交界之處,層巒疊嶂,方圓近百里,有飛瀑、深潭、古松,峰頂海拔1153米。山頂一寺,名曰鐵瓦寺。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663.html
宣城在哪里?宣城屬于哪個省?宣城在哪個省?
相關宣城,宣城在哪里,宣城屬于哪個省?宣城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