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崆峒山,平涼崆峒山在哪里,平涼崆峒山在哪個省
平涼崆峒山在哪里?平涼崆峒山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平涼崆峒山在哪個省?
平涼崆峒山旅游,平涼崆峒山在哪里,怎么走?
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涼市,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之美譽。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里秦川,南依關山,北峙蕭關,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抱,交匯于望駕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間,垂直高度為667.5米,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總面積83.6平方千米。
平涼崆峒山簡介
崆峒山屬六盤山支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余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韻。
平涼崆峒山
平涼崆峒山地理位置
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 東瞰西安市,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 。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 自古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平涼崆峒山
平涼崆峒山自然環境
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凝重典雅的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豐厚。 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了眾多的風流才俊。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 ,黃帝問道這一千古盛事在《莊子·在宥》和《史記》等典籍中均有記載;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司馬遷、王符、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崆峒武術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等武術流派馳名華夏。
平涼崆峒山歷史文化
秦漢時期,崆峒山開始有了人文景觀。歷代陸續興建,亭臺樓閣,寶剎梵宮,廟宇殿堂,古塔鳴鐘,遍布諸峰。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云、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臺寶塔。近年來,新修了法輪寺、臥觀平涼、觀音堂、通天橋、飛升宮、王母宮、問道宮等景點三十五處,基本恢復了歷來所稱的“九宮八臺十二院”中四十二處建筑群。
平涼崆峒山文化淵源
崆峒山,以其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嶺郁蔥,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觀,被譽為隴東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因相傳為仙人廣成子修煉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親臨問道廣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為天下道教第一山。近年來,海內外旅游者紛至沓來,使其知名度越來越高。
要說崆峒山名由來,先得說崆峒一詞來源,崆峒一詞,當你翻開字典查找時,一般注釋為“山名,在甘肅境內”。最早見于春秋時期成書的《爾雅》一書載:北戴斗極為崆峒。平涼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為所指。《汲冢周書》記載:崆峒是大夏、莎車、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樓爛、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個氏族的首領。所以說崆峒是周時一個強大氏族部落的名稱。又在《史記.趙世家》、《姓氏考》等記載: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寫作空同、空桐、實是同名異寫),遂以國為姓。崆峒山為當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現有多數材料解釋大致有三:一是古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為道教勝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靜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三種說法,不無道理。
平涼崆峒山旅游攻略
最佳旅游季節
最適合旅游季節:夏、秋,溫度適宜。但要注意防曬。推薦游覽伏羲廟、麥積山石窟、崆峒山 最不適合旅游季節:春、冬,氣溫寒冷,注意添加保暖衣物。推薦游覽顯圣池、仙人崖、秦安興國寺
交通指南
從西安至平涼的班車每天有4班次以上,從蘭州到平涼每天有6輛左右,火車也可到達。到平涼后,在盤旋路乘13路公交車可直達崆峒山客運中心,然后自己登山上去,也可乘坐專門上山的車(每人20元),也可在前山彈箏湖壩岸乘坐纜車(每人50元)上山。從市區打車去景區費用也不超過30元。現在的門票為120元,老人或學生憑有效證件可為半票;另外平涼市人可憑身份證帶近期一寸彩色照片于崆峒山旅游管理局(職校對面向西200米)辦理年卡(每卡30元)。
景區天氣
平涼市區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11℃。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夏季最熱為7月份,歷史最高溫42℃。冬季最冷為12月份~1月份,最低溫零下20℃,降雨量較甘肅西部多。
平涼崆峒山地質特征
崆峒山位于平涼城西12公里處,它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里秦川,南依關山,北峙蕭關,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抱,交匯于望駕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間,垂直高度為667.5米,總體規劃面積為83.6平方公里。崆峒山是六盤山的支脈,屬于上三迭系紫紅色尖硬礫巖構成的丹霞地貌。
平涼崆峒山主要景點
崆峒十二景
香峰斗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
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云、鳳山彩霧
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臺寶塔
三教禪林:在望駕坪,地勢平坦,環境幽寂。1939年,山東人劉紫陽出資,其弟子劉園陽主持,修建大殿三楹,后由靜禪、潤明二僧主持,又稱居士林。
問道宮:也叫軒轅谷,位于崆峒前峽,涇水北岸,背山面水,環境幽寂,身居殿內,聽不到涇水濤聲。相傳這里是黃帝向廣成子問道處。唐代這里已有建筑,元朝至正間重修問道宮,今存有《重修問道宮碑》一通,明朝宣德、萬歷年間,再次重修,成為一組龐大建筑群。明人唐龍《問道宮》詩云:“欲捉白蟾飛樹梢,遍尋元鶴在云中,荒涼棟宇聊停節,悵望當年問道宮。”
聚仙橋:在崆峒前山麓涇河河谷中,原有一巨石橫跨涇河兩岸,河水每被巨石阻攔,噴珠濺玉,景色壯觀,是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橋虹跨。”明人羅潮《仙橋虹跨》詩云:“仙橋飛渡壑,橫亙長虹臥,來往閑游者,不信天邊過。”1980年,修建崆峒水庫,聚仙橋被淹沒。1986年在壩前600米處重修。
望駕山:崆峒山東峰,前臨平(涼)涇(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涇河相會,海拔1926米。望駕山突兀聳立,氣勢雄偉,站立峰頂,涇河川和平涼城盡收眼底。相傳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山上云霧遮罩,虛無飄渺,大臣們在山前壘土相望,故稱望駕山。峰頂原有懷曠亭,今已不存。
廣成丹穴:在望駕山北峰的絕壁上,這里懸壁如削,十分險要,人跡罕至,相傳廣成子居住穴中,煉穴修道。“廣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羅潮《廣成丹穴》詩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廣成居,悵望云杳杳。”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702.html
平涼崆峒山在哪里?平涼崆峒山屬于哪個省?平涼崆峒山在哪個省?
相關平涼崆峒山,平涼崆峒山在哪里,平涼崆峒山屬于哪個省?平涼崆峒山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