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荃半島,羅荃半島在哪里,羅荃半島在哪個省
羅荃半島在哪里?羅荃半島屬于哪個省哪個市?羅荃半島在哪個省?
羅荃半島旅游,羅荃半島在哪里,怎么走?
羅荃半島景區是原天鏡閣景區發展而來的,包括觀音閣、太子閣八仙樓天鏡閣羅荃塔羅荃寺石騾子等景點。羅荃半島旅游區位于洱海東岸正對大理古城 天鏡閣坐落在洱海東岸、金梭島北面的羅荃半島上。
羅荃半島簡介
從大理古城府駐地下關順環海東路向東北方向行進,在路段上瞭望洱海,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一定是正對蒼山、直插海心的一個半島———羅荃半島。
羅荃半島是洱海中最大最典型的半島,古稱羅荃山,系玉案山象鼻嶺向南延伸的余脈。其山勢自北向南直插海心,三面環水,風光秀麗而地勢險峻。古人有“地占山海之險,境奪天地之秀”的贊譽,曾有小蓬瀛、小普陀、南(洱)海普陀之稱。登臨羅荃半島可以縱覽蒼山洱海全景,巍巍蒼山19峰和百里洱海盡收眼底,是觀賞大理山水自然風光的最佳位置。
羅荃半島
站在島上,可將銀蒼玉洱、古城大理、崇圣寺三塔盡收眼底,有詩云“東觀洱海日出,金梭煙云;西看蒼山畫屏,鳳眼生輝;南迎下關風至,海闊風濤;北及上關花開,秋水映月”,石崖上還可看到司馬相如的題字“此水可當兵十萬,昔人空有客三千”。景區內的天鏡閣、羅荃寺、觀音閣、八仙樓、“石騾子”、羅荃塔等景點成了人們觀賞大理蒼山洱海風光、吊古抒懷、品茗賦詩的好去處。
特別是修復后的羅荃塔保留了原塔無頂及四方密檐的顯著特征,整個建筑包括塔身與底座,總高42.9米,有12層、16級,再現了元代李京贊譽的“芙蓉雙塔玉嵯峨”的景象,精心設計的燈光夜景更呈現出《太平廣記》所描繪的“見塔每放光明”的勝景。
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羅荃半島旅游區成為了觀賞蒼洱風光、開展生態休閑旅游、感受佛教文化、品味傳說《望夫云》、領略白族風情的好去處。2001年,景區達到國家AA級標準;2005年,獲得“中國最佳生態旅游景區”的稱號;2009年,共接待游客27萬人次。
目前,羅荃半島旅游區占地370畝,有40多名員工,公司還聘請了大理白族大本曲海東腔傳承人教唱白族歌舞,邀請白族老太太誦經祈福。隨著海東大開發、環海公路的建成,羅荃半島旅游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前景。
羅荃半島不僅山清水秀,風光綺麗,而且名勝古跡較多,南詔、大理國時期是妙香佛國圣地。半島上面的羅荃古渡曾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渡口,羅荃古寺則是我國西南各族特別是藏族同胞到雞足山禮佛朝圣的重要驛站。
羅荃半島傳說
大觀樓長聯中“漢習樓船”的典故就出自這里。據有關史書記載,漢代司馬相如、司馬遷都曾先后游歷至此,相傳半島上有司馬講經臺遺址。南詔初年,南詔王曾在這里建觀音院。唐天寶之戰,南詔八大法王之首羅荃破唐軍有功,南詔王閣羅鳳特封羅荃為國師,賜此“東崖地”建寺講經。羅荃于是在這里建了八大寺院,鼎盛時僧徒達八百之眾。自此以后半島和上面的寺、塔等俱以“羅荃”冠名,羅荃山、羅荃寺、羅荃塔等的稱謂便沿襲至今。大理國時期,羅荃寺與崇圣寺、無為寺、華藏寺并稱為四大寺。大理國第九代國主圣德皇帝段素貞禪位為僧后,曾居羅荃寺8年。元、明、清三代,這里作為佛教勝地雖有過盛衰變化,但仍舊不乏名人游蹤。元代到云南任職并著有《云南通志》的李京,明代狀元楊升庵、進士李元陽(白族),清代進士楊炳锃等不少文人都留下了有關這里的傳世佳作,現代的一些文化名人如郭沫若等也有相關的詩文。
羅荃半島上的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星羅棋布,除了羅荃寺外,還有羅荃塔、洱海第一閣———天鏡閣等等,可謂數不勝數。世事滄桑,到上世紀50年代,半島僅存一寺一閣兩塔,即羅荃寺、觀音閣、羅荃塔和向陽塔。到“文革”期間,寺院、古塔全遭拆毀。80年代,當地百姓自發修復了觀音閣、羅荃寺,1996年政府有關部門撥款修復了天鏡閣。自1998年起,半島便以當時的最大建筑“天鏡閣”命名,作為游覽大理蒼山洱海的一個重要景區推出。從此,景區就一直以位置優勢成為游人觀賞蒼洱風光的最佳選擇,并以體味獨特的白族佛教密宗文化,特別是觀音文化,品味動人傳說《望夫云》,領略絢麗多彩的白族風情吸引著游人。
據史志記載,羅荃半島上在南詔時就修建了成三足鼎立的一寺一閣和一塔。寺就是羅荃寺,寺址在半島東面臨海的坡谷里;閣就是觀音閣;塔叫羅荃塔,曾聳立在觀音閣北面的山脊上。
傳說,古時候有個惡魔羅剎霸占了大理壩子,專吃人腦和人眼。后來羅剎被觀音制服,但是他的一伙嘍羅還藏在洱海東岸的崖洞里,興風作浪,經常掀翻來往船只。有位叫道安的神僧在半島上建起羅荃寺,從此風平浪靜,因此寺里的僧人就稱他為羅荃法師。羅荃法師神通廣大,念幾句咒語,就能把太陽拴住三天三夜不落。
如果您來到羅荃半島,登上天鏡閣和羅荃塔,猶如站在一艘戰艦和航船指揮塔上。近望,風浪拍打在羅荃半島三面環水的海岸,遠看,蒼洱風光盡覽無余,只見蒼山“曉邑畫屏,蒼山春雷,云橫玉帶,風眼生輝,碧水疊宕,玉局浮云,溪瀑丸石,金霞夕照”,洱海“金梭煙云,海鏡開天,嵐靄普陀,滄波漁舟,海閣風濤,海水秋色,洱海映月”,讓您因山水陶醉,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天鏡閣坐落在洱海東岸、金梭島北面的羅荃半島上。這個半島是玉案山向南延伸的余脈。南詔晚期,這里曾經是洱海邊莊嚴肅穆的佛教勝地。直到現在,這里還流傳著許多富有神秘色彩的密宗神話。
觀音閣,因地勢十分險要,有“山環吞海,澄然如鏡”的景色,也叫天鏡閣。元代有位宣慰史(傳送政令的官員)叫李京的游天鏡閣后寫下了“銀山殿閣天中見,黑水帆檣鏡里過”的名句。天鏡閣是過去洱海四大名閣之一。這四大名閣,除觀音閣(天鏡閣)外,在洱海西岸才村的叫浩然閣,在洱海南岸團山的叫珠海閣,在洱海北岸江尾的叫水月閣。四閣遙相呼應,構成洱海一組完整的景點。觀音閣毀于明初。現在我們見到的觀音閣是后來修建的兩層樓閣,里面供奉觀音菩薩。
觀音閣不遠處的海上有一塊暗礁,民間稱它為定海樁。據記載,南詔王鳳伽異曾讓人在石上刻了“國門在此”幾個大字。這塊礁石也就是白族民間傳說《望夫云》中的石騾子。傳說 ,南詔公主與獵人相戀私奔到蒼山上,羅荃法師使法術降下暴雪想凍死這對情人。獵人為了御寒,飛到羅荃寺盜八寶袈裟,結果被法師打入海底變成石騾子;公主則精氣化成望夫云,常在蒼山玉局峰頂出現。這時洱海就掀起狂風惡浪,從海底吹現出公主的情人石騾。現在這塊礁石已露出水面,被船家當作航標。
1996年,有關部門在羅荃塔的遺址前重建了雄偉的天鏡閣,重現當年天鏡閣和羅荃塔的景觀。這座新建的閣樓,共三層,高22米,具有原天鏡閣和羅荃塔登高遠眺的寬闊視野。游客從洱海游艇登岸,然后拾級而上,經觀音閣、石坊、小亭,即可到達天鏡閣前。閣頂檐口懸掛有黑底金字匾,上書“天鏡閣”三字出自我國現代著名書法家李鐸之手;第一層欄柱上 懸掛有著名書畫家錢君陶錄自李京詩句的楹聯。這座閣,已非歷史上的天鏡閣所能比擬了。
古人留下許多吟詠天鏡閣的詩篇,名句不少,如“檻外千峰插海波”,“更上一層天欲近 ”,“水圍三面照蒼穹”,“海面仍開鏡里天”,“西望銀蒼如畫稿”等等,用它們來表達登上這座高聳云天的天鏡閣的感覺,是很貼切的。
在羅荃半島景區游覽中品嘗當地白族三道茶,觀賞特色白族歌舞表演,誠受當地白族老太虔誠祈禱,站在天鏡閣和羅荃塔上,蒼山洱海盡收眼底,還可盡情拍攝蒼洱美景,這里是拍攝蒼山洱海景觀的最佳位置。
羅荃半島交通
昆明方向,鳳儀高速路口下,左轉,沿下關方向行駛,第三個紅燈路口右轉,順此路到第二個紅燈路口盡頭右轉,往機場路行駛,約十分鐘后到達轉盤處左轉,沿海東方向環海路行駛,左前方看到一個白塔就是羅荃半島了。
麗江古城方向,進入下關城區沿環海路直行進入機場高速路,約十分鐘后到達轉盤處左轉,海東方向,繼續環海路上行駛,左前方看到一個白塔就是羅荃半島了,景區原名叫天鏡閣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801.html
羅荃半島在哪里?羅荃半島屬于哪個省?羅荃半島在哪個省?
相關羅荃半島,羅荃半島在哪里,羅荃半島屬于哪個省?羅荃半島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