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哪里,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哪個省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哪里?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哪個省?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旅游,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哪里,怎么走?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是云南省昆明市轄縣。地處云南省東北部,是滇東北之要沖,滬昆鐵路,昆曲、嵩待高速公路從縣內經過,境內鄉鄉通了油路,交通比較便捷。全縣轄3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4個鄉,2縣人民政府駐仁德街道。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簡介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地處云南省東北部, 是滇東北之要沖,貴昆鐵路,昆曲、嵩待高速公路從縣內經過,境內鄉鄉通了油路,交通十分便捷。尋甸縣屬昆明市轄縣,全縣轄16個鄉(鎮),173個村委會,總人口50.5萬,居住著漢、回、彝、苗等16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1萬人,占21.8%。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地處云南省東北部,是滇東北之要沖,貴昆鐵路,昆曲、嵩待高速公路從縣內經過,境內鄉鄉通了油路,交通十分便捷。尋甸縣屬昆明市轄縣,全縣轄16個鄉(鎮),173個村委會,總人口50.5萬,居住著漢、回、彝、苗等16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1萬人,占21.8%。
縣人民政府駐仁德鎮。郵編:655200。代碼:530129。區號:0871。拼音:Xundian Huizu Yizu Zizhixian。
全縣國土面積3598平方公里,境內有大小山峰90多座,屬梁王山系,最高海拔3294米,最低海拔1480米,有大小河流20多條,一個天然湖泊清水海,全縣水資源總量21億立方米,水資源十分充沛。氣候溫和,為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5℃。尋甸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褐煤、磷礦、硅藻土、鉛鋅、重晶石等,蘊藏有優質褐煤3.5億噸,磷礦2.1億噸,硅藻土4億噸。尋甸的名優土特產主要有清真牛干巴、板栗、蜂蜜等,農產品有玉米、稻谷、洋芋、蕎子、大豆、烤煙、油菜、小麥、大麥、蠶豆、蕓豆,其中烤煙、蕓豆、洋芋等在國內外均占有一定市場。清水海引進北歐先進養鱒模式,培養出紅肉彩虹鱒魚,其品質可與北歐鮭鱒魚相媲美。清海村委會建設1080畝車厘子生產示范基地。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旅游資源
尋甸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河口鄉撒米羅溶洞群經比利時洞穴專家 和國內專家考察,給予“西南第一洞”的美稱,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游覽價值;滇東北最大的天然湖泊高原明珠清水海,四面青山、草山環抱,是昆明理想的水源地;塘子鎮有鐘靈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諸葛亮南征遺址關索嶺、會盟碑等遺跡;河口北大營萬畝草山別具濃郁的澳洲情調,讓許多游客驚嘆不已;七星的鳳龍灣景區綿延10多公里,有盼歸山、小三峽、大滴水瀑布群等景點,山水環抱,景色迷人;長征時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率領的紅一方面軍和賀龍率領的紅二方面軍二、六軍團先后經過尋甸,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正實施紅色旅游開發。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自然環境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位于東經102°41′—103°33′北緯25°20′—26°01′,在昆明市東北部,橫跨金沙江、南盤江兩流域之間。東臨馬龍、沾益、會澤,有公路穿山越嶺相連;西與富民、祿勸相依;北與東川市、會澤縣接壤,有東川鐵路相通;南接嵩明,川原平衍。全縣土地總面積3598平方公里,從東到西縱距80余公里,由南至北綿延60余公里。尋甸地形中部與北部偏高,西部與東南偏低。境內山脈起伏,溝壑縱橫。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東有小尖山,小涼山,鳳梧山;西有大黑山,九龍山;南有老黃山;北有石老虎山等。有名的山峰90余座。位于中部的六哨鄉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阿旺和金源兩地交界處的巨龍梁子,高達3294米,突兀于群巔之上。位于西部的雞街、馬街和東南部七星、河口區,海拔在2500米以下。最低點是金源鄉滄溪鄉小樹棵,海拔僅有1450米。全縣山地面積占總面積70%以上。有大小不等的壩子80多個,點綴在群山與河谷之間。其中仁德壩子較大,面積有85.9平方公里。壩子里田地相連,村落依山傍水。水田面積在萬畝以上的壩子,5個(仁德、果馬、馬街、雞街、牛街),千畝以上的河谷槽壩有10個(七星、金所、河口、功山、金源、柯渡、先鋒、尹武、可郎、擺宰)。這些壩子和河谷槽區的總面積20余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30%左右,是水稻包谷的主要產區。其余均屬山區、半山區和高寒山區。
境內沿小江斷裂帶常有地震發生。據記載,1713年發生過6.5級強震。1927年,發生過6級強震。水源蘊藏量大,明溪暗流匯合,有大小20余條河流和一個天然湖泊——清水海。這些河流和湖泊,宛若鑲嵌在綠樹叢中的玉帶和寶石,使江山生色。主要河流有牛欄江、柯渡河、四甲河、功山河、大白河等。最大的河流牛欄江是金沙江水系的重要支流,源于嵩明縣嘉麗澤,自南而北,貫穿縣境,長約70公里,經塘子、城關、七星、河口四個鄉鎮,流入會澤縣。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行政區劃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轄6個鎮、10個鄉:仁德鎮、塘子鎮、羊街鎮、柯渡鎮、倘甸鎮、功山鎮、河口鄉、七星鄉、金所鄉、先鋒鄉、六哨鄉、雞街鄉、鳳儀鄉、聯合鄉、金源鄉、甸沙鄉。 2009年金所鄉、塘子鎮已并入仁德鎮,鳳儀鄉更名為鳳合鎮。實為14個鄉(鎮)。其中鳳合鎮、聯合鄉、金源鄉、倘甸鎮交給倘甸工業園區轎子雪山旅游開發區(簡稱“兩區”)管委會托管。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歷史沿革
尋甸是滇東北要沖,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稱牧靡,屬益州郡。明洪武十五年(1382)設尋甸軍民府。明成化十二年(1476)“改土歸流”。清雍正八年(1730),置迤東兵備道,后又改為迤東兵備道兼水利道,道臺駐尋甸縣城,管轄13府。民國元年(1912)改稱尋甸縣。1956年,成立尋甸回族自治縣。
1998年12月6日,國務院批準將曲靖市管轄的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劃歸昆明市管轄。 2000年,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轄6個鎮、1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8172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仁德鎮 20820、塘子鎮27617 、羊街鎮 41442 、柯渡鎮 32820、 倘甸鎮 39695、功山鎮39256 、河口鄉 32925 、七星鄉 17678、城關鄉33093 、金所鄉 34586、先鋒鄉20021、 六哨鄉 17227、 雞街鄉 30810、風儀鄉36842、 聯合鄉 12262 、金源鄉 26999、 甸沙鄉 17628。現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2006年,撤銷仁德鎮和城關鄉,設立新的仁德鎮,新設立的仁德鎮管轄原仁德鎮和城關鄉管轄的行政區域范圍,鎮政府駐原城關鄉政府駐地。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2893.html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哪里?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屬于哪個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哪個省?
相關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哪里,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屬于哪個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