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太姥山在哪里,太姥山在哪個省
太姥山在哪里?太姥山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太姥山在哪個省?
太姥山旅游,太姥山在哪里,怎么走?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區(qū)四十五公里,約在東經(jīng)120度與北緯27度的附近。挺立于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它北望雁蕩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勢。相傳堯時老母種蘭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稱“太姥”。閩人稱太姥、武夷為“雙絕”,浙人視太姥、雁蕩為“昆仲”。有鄉(xiāng)賢林承強題詩贊曰:奇峰氣勢歸仙界,海上仙都映福塵。一片瓦前聽鳥語,摩霄庵里感天神。獨猴照鏡云追月,九鯉朝天竹接春。爬壁金龜嘆觀止,夫妻抱吻最歡人。
太姥山簡介
太姥山作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其觀賞面積有92.02 平方公里,保護面積為200平方公里,是一處以花崗巖峰林巖洞為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觀于一體,以峰峻、石奇、洞異、溪秀、瀑急、云幻等自然景觀以及古寺石雕、摩崖碑刻等豐富的人文景觀而聞名遐邇。有太姥山岳、九鯉溪瀑、晴川海濱、福瑤列島、桑園翠湖等5 個景區(qū)和冷城古堡、瑞云寺2個景點。
太姥山巖石為花崗巖,長期風化形成各種形態(tài)的石景360多個。有的像人,如夫妻峰、二佛談經(jīng)、二仙對弈、彌勒坦腹、沙彌拜月、羅漢巖、八戒石等;有的像物,如九鯉朝天、仙人鋸板、金龜爬壁、玉猴照鏡、金貓撲鼠、玉兔聽潮、金雞報曉、一片瓦、牛背石等;有的具有神話色彩,如太姥升天石、云標石、飛來石、望仙橋等,塊塊巖石無不惟妙惟肖,且步移景異。前人曾贊:“太姥無俗石,個個似神工,隨人意所識,萬象在胸中。”尤其是“九鯉朝天”、“二佛談經(jīng)”兩組景觀,綿亙千米,氣勢雄偉。
太姥山上共有各種各樣的洞100多個,若想遍歷諸洞,需時28天, 有的洞一進一出需歷時一天。這些洞各具特色,而在諸洞中最神奇的,首推 一線天、七星洞、將軍十八洞。
太姥山
太姥山地理位置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福鼎市正南。挺立于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北望雁蕩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勢。相傳堯時老母種蘭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稱“太姥”。閩人稱太姥、武夷為“雙絕”,浙人視太姥、雁蕩為“昆仲”。峰嶺層疊,怪石嵯峨,處處是景,步換景異。古人有詩贊之:“太姥無俗石,個個皆神工,隨人意所識,萬象在胸中。”。
太姥山
整個風景區(qū)面積為92平方公里,分為太姥山岳、九鯉溪瀑、晴川海濱、桑園翠湖、福瑤列島五大景區(qū);還有冷城古堡、瑞云寺兩處獨立景點。擁有山峻。石奇、洞異、溪秀、瀑急等眾多自然景觀,以及古剎、碑刻等豐富人文景觀。
根據(jù)地質(zhì)部門考察,太姥巖石為粗粒花崗巖,屬燕山晚期,地質(zhì)史中生代白堊紀的產(chǎn)物,距今約九千萬年至一億年。由于地殼的變動,海洋上升,東西南北與近水平三組互相垂直的向節(jié)理發(fā)育,形成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經(jīng)千百萬年的風雨剝蝕,流水沖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太姥山在唐宋時已十分興盛,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國興、瑞云、靈峰、芭蕉、天王等寺規(guī)模最大。今國興寺的遺址上尚存石柱三百六十根,寺前有楞伽寶塔和石池,可見當時之規(guī)模。玉湖庵為宋理學家朱熹草堂,璇璣洞為朱熹隱居之所,山中還有歷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觀”、“道仙佛地”等幾十處。太姥山下的秦嶼鎮(zhèn),是福建明代沿海抗倭的英雄陣地之一。有“萬古雄鎮(zhèn)”之稱。1988年,太姥山以福建太姥山風景名勝區(qū)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名單。
太姥山主要榮譽
北京時間2010年10月3日23時,從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萊斯沃斯島召開的世界地質(zhì)公園評審大會上傳來消息,由屏南白水洋、鴛鴦溪、福鼎太姥山、福安白云山共同組建的寧德地質(zhì)公園被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zhì)公園網(wǎng)絡名錄,獲得“寧德世界地質(zhì)公園”稱號。北京時間2013年10月11日上午,國家旅游局在北京舉行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授牌儀式,會議授予福鼎太姥山旅游景區(qū)等10家景區(qū)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榮譽稱號。
太姥山主要景區(qū)
太姥石景
太姥山岳游覽區(qū)是太姥山的主體,面積24.8平方公里,包括國興寺,葫蘆洞、一片瓦、香山寺、“九鯉朝天”、白云寺、天門寺七個景區(qū),共有三百六十景。峰嶺層疊,怪石嵯峨,處處是景,步換景異。古人有詩贊之:“太姥無俗石,個個皆神工,隨人意所識,萬象在胸中。”山峰一般集中在500~1000米高度之間,巒嶺交錯,谷深壁陡,洞穴遍布,云霧繚繞。山上多奇花異樹,如空谷蘭、云霧草、感觸樹、相思林、五色杜鵑、綠雪芽茶等,更為山景增色不少。而東望大海,藍天與碧海共妍,島礁同港灣并美,使人更深刻地領(lǐng)會“山增海闊,海添山雄”的意境。
巖洞
太姥山是由花崗巖構(gòu)成的峰林山地,遍布著一百多個巖洞,這些洞穴雖不及廣西桂林古籍為巖溶洞那樣的秀麗多姿,但亦曲折幽奇,別具特色,引人入勝。著名的有葫蘆洞、將軍洞,一線天、滴水洞、七星洞、一片瓦、犀牛洞、白馬洞、鴻雪洞、蝙蝠洞、福成洞、韋陀洞、蓮花洞、龍?zhí)抖吹鹊取4蠖紟r洞都有天光瀉漏、明蟬相間之景。有的洞穴是洞連洞、洞套洞、神奇莫測。有的洞內(nèi)可望海觀日,有的洞內(nèi)石景連綿,有的洞內(nèi)有暗泉明瀑,有的洞內(nèi)還生長著奇花異草。景色迷人,令人神往。葫蘆洞和將軍洞在葫蘆洞景區(qū),葫蘆洞形似葫蘆,洞室寬大,可容千人,面積2000平方米,有“世外桃源”之譽。宋代曾建有樓閣,今已無存。洞中生長著空谷蘭、鳳蘭等名花,暗香浮動,滿穴馥郁。將軍洞因其頂有三石似將軍的鞋、帽、劍而得名,由十幾個洞穴相連組成,人稱“將軍十八洞”。長977米,有四個洞口。洞內(nèi)有七個廳堂,十三個天井,還有“三線天”、“回音洞”、“洞中聽泉”等勝景。“三線天”是兩塊巨石壓頂,似墜未墜,驚險萬狀,頂部一條裂隙,形成三線藍天,陽光照人,滿穴生輝。“回音洞”是一條狹窄暗道,迂回曲折,上下盤旋,人行洞內(nèi),前后不見,但能相互呼應,雖相隔幾十米,其聲猶似近在耳邊。這是由于洞壁回音傳聲所致,若北京天壇的回音壁。“洞中聽泉”長160米,地下泉水淙淙,聲如佩玉,故古人稱為漱玉洞。若遇大雨過后,泉水如瀑,轟鳴激蕩,令人心悸。穿過“洞中聽泉”,進入 “流水灣”,長130米,游人可借助洞頂透光,看到泉水流動,可以解渴。將軍洞內(nèi)還生長著木荷、紅楠、栲樹、翠竹、紅白杜鵑等花木,以及千年古藤蔓。其東面有一線天,也是個奇妙的巖洞,長200米,高60米,洞壁陡立,頂開一線。洞內(nèi)道路高低寬狹,曲折盤旋。
九鯉溪
太姥山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雨量充沛,山中溪澗較多,山青水碧,植被豐茂。其中尤以山西麓的九鯉溪風景更佳,現(xiàn)單獨辟為“九鯉溪瀑”游覽區(qū)。九鯉溪又名赤溪,源出柘榮縣東山綆,長25.86公里,有十三條支流瀠洄于太姥山嶺之間。沿巖分布著二十多個景點。溪流兩岸青山逶迤,綠樹蔥蘢,怪石林立。中間碧水澄澈,峰巒倒映,水波漣漪。在淺灘處河底卵石紛陳,游魚可數(shù),周圍還有小玉女峰、“迎仙船”、“仙童望日”、“觀音坐蓮”等美景,環(huán)境優(yōu)美,猶如一個“童話世界”。從上游九鯉村至下游渡頭村共有淺灘十六處,在深淺灘底交接處形成急流跌水,游人乘筏過此,跌宕飄忽,驚而不險,頗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境。九鯉溪上有兩處瀑布,一在上游蔣陽村前,名溪口瀑,瀑水從60米高的崖頭上下跌,聲聞靈敏里,人若站在瀑水下定局的高巖上往下看,只見水流在半圓形峭壁上“跌打翻滾”,猶如困獸搏斗,令人膽顫心驚,不敢久視。由瀑水濺潑的水珠彌漫溪上,在陽光下形成一道道美麗的長虹,光彩奪目。另一瀑布在連花峰下,名龍亭瀑,落差達120米,分成兩束,吾“人”字形,人在筏上仰視,如白練凌空,銀河下瀉,聲如驚雷,氣勢磅礴。
冷城古堡
冷城在太姥山東麓,系一山間村寨,自明喜靖年間起,當?shù)厝嗣駷榉烙量芮謹_,筑有城堡一座,周長1127米,高5.6米,厚4.6米,設東、南、西三門,北依崖壁。城內(nèi)有東西向街道一條,卵石鋪路,傍依清溪。街道兩側(cè)民居和小巷參差排列,建筑古雅,鄉(xiāng)風淳樸。此城至今保存完好,是一處訪古采風的良好去處,游太姥者大都要來此一游。城內(nèi)還有宋代泗洲文佛石屋、三官堂、猴仙宮、史楫象祠等古跡。宋代石屋位于東門內(nèi),其須彌座上雕有人物、鳥獸圖案,造型古樸,形態(tài)生動。冷城在南宋曾是文人薈萃之地,著名的史學家鄭樵、理學家朱熹都曾在此聚眾講學,設帳授徒。朱熹還在此創(chuàng)辦過“石湖書院”(原名石湖觀),并自撰門聯(lián)“溪流石作柱,湖影月為潭”。今遺址尚存。其高足楊楫出生于此,后官至湖南提型。
靈峰寺
峰寺在冷城西側(cè)的翠薇峰下,始建于唐咸通遠年(公元860年),宋時稱“蘭溪寺”,又名“小靈峰”。經(jīng)歷代整修擴建,頗具規(guī)模。寺內(nèi)有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念佛堂、齋堂、花圃等建筑。
摩尼宮
太姥山摩尼宮,位于福鼎市太姥山白云寺。宮建于唐代,清咸豐年間(1851—1861)整修。光緒三十年(1904),僧一果增建夢臺。該宮坐東南向西北,石構(gòu),建筑面積13.3平方米,內(nèi)供石佛一尊。1989年1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雪景
太姥山的風景很美,而太姥山的雪景更是引人入勝,每逢冬天最冷的時候,滿山遍野,銀裝素裹,分外美麗,吸引游人前往賞雪、攝影。
太姥山景區(qū)評價
當游人進入太姥山,就象進入當代世界雕塑藝術(shù)大師的大型博覽廳,數(shù)千百副巨型的雕塑品,各具匠心,有的肖人,有的肖物。如“十八羅漢巖”、“仙人鋸板”、“夫妻峰”、“金貓撲鼠 ”、“玉猴照鏡”、“九鯉朝天”、“二佛談經(jīng)”、“金龜爬壁”、“韋陀把天門”......等三百六十景,真是“太姥無俗石,個個似神工”。特別是“九鯉朝天”、“二佛談經(jīng)”這組景觀尤為奇絕,“九鯉朝天”石酷似九條鯉魚躍向太空,“和尚講經(jīng)”石活象一個和尚身披袈裟坐在經(jīng)壇上捧著經(jīng)書面對東海說法。這組景觀綿亙千余米,巍峨秀拔,氣勢雄偉,實為壯觀。若是一陣雷雨之后,江山如洗,水光瀲滟,波平如鏡的大海托出這一組深沉垂直的群峰,一明一暗,對比強烈。群峰背后曲折的海岸線,星羅棋布的島嶼,起伏綿延的山巒和變化多姿富有韻律的梯田,增強了懸崖峭壁的力度和垂直感,組成巨幅水印木刻似的“山海大觀”圖,既大刀闊斧又精雕細刻。 “夫妻峰”在不同角度看起來不一樣!因眾峰迭立,群石矗峙,登高一呼,山回谷應,故有“回音谷”、“三聲應”、“七聲應”等奇景,給游人增添了無窮興味。太姥由于特殊的地理,不僅石奇,而且有很多曲折深邃的巖洞。經(jīng)有關(guān)部門普查有各種各樣的洞一百多個。
若想將這么多的洞走一遍需時二十八天,有的洞一進一出就需花一整天,這些洞各具特色,有向低處延伸,直通到海面,曰“通海洞”;有向上擴展,可達“九鯉朝天”石頂,曰“通天洞”;有兩巖陡立,上夾附石,曰“七星洞”;有削壁夾巷,見天如線,曰“一線天”;有終年滴水,曰“滴水洞”;有亂石壘疊,洞頂崛巖高低,游人進入需弓腰折背而過,曰“三折腰”;有洞中套洞,神奇莫測曰“神仙洞”......有洞中可觀日,洞內(nèi)可望海,洞穴存井,洞里有龍?zhí)叮〉闹蝗輲兹诵№蟮目扇萸耍梢越恰⑴_、亭、閣。每逢夏日洞中空谷蘭盛,暗香浮動,時有時無,令人心醉神怡。如將軍十八洞,是十多個洞組成的洞群,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洞中可望海、觀日,怪石似駱駝、似玉筍,千姿百態(tài),有的似螺旋向下旋轉(zhuǎn),有的夾壁直立,石徑遙通,不但有“一線天”,還有“三線天”,暗泉多處,清澈見底,水聲潺潺,每當陽光射入水中,反射于洞壁,就象流霞在飛舞,奇妙的光與色將游人帶入幻覺世界。由于氣流的活動有的洞寒風習習,有的卻暖氣融融,奇妙的是站立一處,伸開兩手,冷暖感覺不同。有的地方,更有太古藤蔓為爭陽光,爭雨露,爭生存,頑強地盤旋曲折,沿著洞壁延伸,編織著富有生命力的“贊歌”。這個“將軍十八洞”,一進一出需花二個小時,游人要以各種動作行走,時蹲、時爬、時躡、時側(cè),有人將這些動作喻為“太姥健身操”,姿態(tài)各異,一路歡聲笑語,樂在其中。
“云橫斷壁千層險”是太姥奇峰的真實寫照。太姥有覆鼎峰、新月峰、筆架峰、仙藥峰、蓮花峰等四十五峰,這些山峰都在五百米到九百米之間。尤其上天門嶺過牛背石,上陀九嶺過天橋更是奇險,有些人非摸爬而過不可,有些人卻偏要在這險處探勝。過了險峰,極目千里,氣象萬千,確有無限風光之感。覆鼎峰因狀如覆鼎故名,福鼎縣名也由此而來。晴朗之日登上峰頂,東望海天茫茫,無邊無際,大小島嶼,歷歷在目。 新月峰又名觀日峰,晨可觀日,暮可賞月,是觀賞月上日升的好所在。“披衣起看扶桑影,日觀天門未足云”,在太姥山上觀日可見一輪紅日氣勢磅礴地從海中三躍而升的奇景,這是其他風景區(qū)觀日所少有的,陳仲溱太姥山記:“嘗看日于泰山日觀臺華頂,所見各異,而遙天曠海,此為第一”。夜間賞月,山色朦朧千巖黑,又是另有一番情趣.
游太姥的人常說太姥缺水景,其實不然,太姥山,山襯海,海托山,素稱“海上仙都”,既看山,又觀海,互相映襯,蔚為壯觀。太姥山多狹谷、山洞,地面積水少,一場大雨后,約二個小時,地表水就流入洞中,匯成各種暗泉和飛瀑,流水潺潺,滴水叮當,如琵琶慢拔,如古箏輕彈,游人可在洞中默聽泉聲,欣賞水趣,興味無窮。山澗暗泉多處,由于洞中回音作用,游客在不同位置和角度,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水聲,有的沙沙作響,有的嘩嘩作唱,妙不可言,它可洗去你胸中一切煩愁。還有東折瀑、西折瀑、九鯉溪等水景分布太姥兩側(cè),國興寺后龍?zhí)抖刺幰呀ǔ升執(zhí)逗?ldquo;九鯉朝天”、“十八羅漢巖”映入水中,湖光山色,供人盡情游賞。有幾外從花崗巖縫隙或泉眼中涌出的礦泉水,甘洌爽口,因此說,太姥并非無水,洞中之水比地面之水更為奇妙。太姥臨海多霧,一年三百六十天,霧季達一百多天,古人贊美太姥山:“云霧多變盡奇觀”。山有云霧便有靈氣,太姥山石奇、峰險、洞異、水玄,又時有輕云薄霧,這就使太姥群峰更富于神秘感;有時碧紗披體,更添秀麗;有時深存于云霧之中,呼之欲出;有時大霧彌天,唯聞白云深處鐘磬聲,使人如入仙境.....春夏之交或雨后初晴,山嵐彌漫四合,匯成茫茫云海,直展天際,眼下群峰出沒于萬頂波濤之中,時隱時現(xiàn),時浮時沉,恰似凌波踏浪。尤其春冬兩季,海霧一來,更像波濤奔騰,激浪滾滾,一時整個山峰都隱沉于云霧之中。秋日天高氣爽,晨昏幾片薄霧籠罩山巔,或有幾縷山嵐旋繞峰巒,陽光穿過薄霧,明亮和諧,美妙非常。
太姥山門票價格
成人票(門票100元+車票15元)=115元;兒童票 65元;老年票 65元;親子套票(二大一小) 295元
① 景區(qū)開放時間:8:00-17:00
② 兒童票:身高1.1米—1.5米半票,1.1米以下免票
③ 老年人60周歲以上半票,70周歲以上免票。現(xiàn)役軍人免票,在校大學生憑學生證享有半票,以上優(yōu)惠需持個人有效證件。
④ 景區(qū)門票包括門票價加上環(huán)保車觀光價(15元/人)
⑤本地游客(福鼎市及周邊鄉(xiāng)鎮(zhèn)),(須持有身份證等有效證件)15元/人(從大門到景區(qū)的車費),或辦理30元年卡。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nèi)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wǎng)!請繼續(xù)關(guān)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wǎng))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3008.html
太姥山在哪里?太姥山屬于哪個省?太姥山在哪個省?
相關(guān)太姥山,太姥山在哪里,太姥山屬于哪個省?太姥山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