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市,溫嶺市在哪里,溫嶺市在哪個省
溫嶺市在哪里?溫嶺市屬于哪個省哪個市?溫嶺市在哪個省?
溫嶺市旅游,溫嶺市在哪里,怎么走?
溫嶺位于浙江省臺州市中南部,北接臺州市區路橋區和黃巖區,南接玉環縣,西鄰溫州樂清,東、東南、西南瀕海。溫嶺市陸域面積920平方公里,海岸線317公里,人口114萬。
溫嶺市簡介
溫嶺——中國大陸新世紀第一道曙光首照地,地處浙江黃金海岸中部,三面環海,位于東經120°9′50″-121°32′0″,北緯28°12′45″-28°32′2″之間,陸域面積92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17公里,大小島嶼170個,是一座在改革開放中迅速崛起的濱海城市。轄11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人口116萬。200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305.4億元,財政總收入29.42億,農民人均純收入7556元。大力實施“村村新”工程,以新的生產方式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新的生活方式推進人的全面發展,以新的村容村貌改善農村居住環境,以新的管理方式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目前,全市已經完成整治村156個,建成“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32個,其中省級14個。在第三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比中,我市的排名上升到11位。獲“中國明星縣(市)”、“全國農民收入先進市”等稱號,是浙江省首批小康縣(市)和首批農村現代化實驗區之一。
溫嶺市
溫嶺市地理
陸域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和西南向東漸傾,西部和西南部為海拔100-250米的低山丘陵,北部、中部和東部為平原,以太湖山主峰734米為最高山,系北雁蕩山余脈。境內主要有金清水系和江廈港、橫坑溪、橫山溪、大雷溪等四個自成一體的水系。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氣候影響明顯,總的特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適宜。
溫嶺市氣候
溫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明顯。總的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溫濕適中,雨量充沛,光照適宜,無霜期長。年平均降雨量1660毫米,全年有兩個雨季,5~6月為梅雨期,7—9月為臺風暴雨期。年平均氣溫17.3℃,最熱的七月氣溫在33℃~35℃之間;最冷的一月氣溫0℃一6.7℃,氣溫表現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特點。再加上丘陵區森林植被的“林蔭效應”,因此溫嶺的大部分山區氣溫比市區平均低3~4°C,具有顯著的避暑消夏功能,為開展海濱生態度假旅游創造了良好的氣候環境。
溫嶺市歷史沿革
溫嶺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為東甌地,秦屬閩中郡,漢屬會稽郡,三國屬臨海郡,東晉分屬臨海郡、永嘉郡。唐至明代為臺州之黃巖、溫州之樂清二縣,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太平縣(縣以境內太平巖得名),屬臺州府,治所設太平鄉泉溪。成化十二年,溫州府樂清縣之山門鄉、玉環鄉,劃歸太平縣。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山西、四川、安徽等省的太平縣同名,改以縣西溫嶠之別稱“溫嶺”為名,稱溫嶺縣。1902年 縣城開設郵寄***所。
1904年10月 創設自新工藝局,為罪犯改造工場。生產機織毛巾、棉紗、帽子、肥皂等日用品。
1910年鎮海鄉雨傘村施兆有創制溫嶺第一臺牛力水車。
1911年10月 浙江光復。臺州軍政分府都督姚梧崗委任詹泰鐘(大溪人)為太平民事長。清知縣胡為和在地紳支持下拒不交印,揚言殺詹。詹被迫離去。胡為和改任縣民事長。
1912年2月 改縣民事長為知事,首任知事王萬懷到任,通告男子剪除辮發,禁止婦女纏足。
1913年1月17日 縣農會成立,會員109人。
1913年3月12日 省行政公署定太平縣為二等縣。
1914年1月30日 內務部改太平縣為溫嶺縣。
1915年3月25日 縣公署在石粘街張貼白話文告示,勸告將廟會演戲捐款用來辦小學。系第一張白話文告示。
1916年4月5日 縣知事率屬員至西門外社稷壇舉行首次清明節植樹活動。
1917年3月林珊娥創辦溫嶺女子高等小學校。
1918年1月 設立通俗講演所。1922年5月1日 于溫嶺街設電報房。次年遷至城內。
1923年6月 縣首家機械碾米廠--澤國三萬米廠開業。次年附設電燈廠,系溫嶺最早電燈廠。
1924年秋 中共黨員金輔華受黨組織指派從海門回溫嶺,以創辦方城初級中學為名,進行黨組織活動。
1934年11月 澤清館(澤國-樂清-館頭)公路建成通車。1935年3月 城區易名太平鎮。
1936年9月1日 設立浙江省地方銀行溫嶺分理處。后改辦事處。1938年12月2日 游擊隊張梅庭部在橫山沙頭與縣警察隊激戰。張在戰斗中犧牲。至此,紅二師余部的武裝斗爭完全停止。
1939年1月1日 中共溫嶺縣委和“青戰團”領導發動全縣青戰團員和進步青年群眾向國民黨溫嶺縣政府請愿,要求收回"解散青戰團"的指令。1939年7月7日 于西郊場舉行“抗日陣亡將士暨死難同胞紀念碑”落成典禮。
1940年2月1日 于西郊場舉行抵制日貨反對資敵誓師大會。
1941年4月15日下午2時許 日機2架轟炸縣城,投燃燒彈2枚,死3人,焚毀房屋600余間。16日,日機掃射轟炸松門、潘郎、石橋頭等鎮。23日,日機轟炸縣城、新河,并出兵占領 松門、淋川,焚毀街屋。26日,駐松門國民黨部隊和地方自衛隊奮起抗擊,敵退至海上。1942年8月 東、南兩區霍亂流行,僅縣城收尸108具。1943年3月 國民黨中統浙江省調查室行動股長陳家璧帶特務來溫"政治掃蕩"。至8月,中共溫嶺黨組織全部停止活動。
1944年3月 土著武裝王仙金(大陳島人)率部奪回被日偽占領的大陳島。6月5日,國民黨政府收編王部等1007人,改編為溫臺護航委員會第七區海上抗衛支隊。1945年9月3日 溫嶺縣各界在西郊場召開慶祝抗戰勝利大會。1946年4月 莞渭蔡600多饑民鬧荒。國民黨政府派警察前去鎮壓,饑民群起反抗,痛打警察,奪取步槍12支。后官兵壓境,大肆砸搶,打死農婦1人,重傷數人。
1947年6月 中共浙東椒路工委于冠城趙任家重建浙東南交通聯絡站,并派人到橫河開展黨的工作。
1948年4月中旬 中共領導的括蒼游擊支隊百余人進入大球、塢根、白壁等地收繳當地自衛隊和地主槍支,擴展游擊區。
1949年5月15日 國民黨一〇三師七十六團三營營長陳光裕率部300人起義。
1949年5月16日 國民黨省政府委任省內河水警局局長童葆昭為溫嶺縣縣長,23日帶兵上任,妄圖阻止溫嶺解放。
1949年5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浙南游擊縱隊第三隊在支隊長周丕振指揮下,激戰4小時,解放溫嶺縣城,殲敵700余人,活捉縣長童葆昭。遂成立溫嶺縣人民政府籌備委員會,丁世祥為主任委員。
1949年5月28日,溫嶺縣城解放,溫嶺縣人民政府隨之成立。
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始稱溫嶺市。
溫嶺市行政區劃
全市轄太平、城東、城西、城北、橫峰5個街道,澤國、大溪、松門、箬橫、新河、石塘、濱海、溫嶠、城南、石橋頭、塢根11個鎮,97個社區[居]委會,847個行政村。
溫嶺市旅游資源
溫嶺——“生長越地山海秀,疑是仙峰落人間。”現代小草《華燈初上》詩:“細雨紛灑溫嶺城,薄霧輕繞柳葉清;爍燈有耀終非寵,暮色雖蒼仍是情”,給予溫嶺人文與景觀做了很好的詮釋。雖地處江南軟鄉,卻頗具一股豪爽之氣。
長嶼硐天景區
景區面積16.18平方公里,是自南北朝以來的歷代采石遺址形成的石文化景觀。千百年來開鑿留下的28個硐群,1314個硐窟,構成了千姿百態的石壁長廊。擁有亞洲唯一的巖洞音樂廳,榮獲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巨大石碗和國內首個洞穴式石文化博物館,雖為人鑿,宛若天成,被譽為“天下第一硐”。
【觀夕硐】
28個硐群中最為宏偉的硐群,有348個硐體。觀夕硐面積為5.38萬平方米,容積為131.21萬立方米。硐名 “觀夕洞”由著名雕塑家錢紹武題寫,有彌勒大佛、石文化長廊、觀心橋、懸空井、吉尼斯之最—硐天寶碗、觀音壁、觀止亭等景點。觀夕硐內還有一個聞名海內的自然巖硐音樂廳,不用電聲設備就具有天籟聲效,現天然音樂廳每天都有三場音樂演出。
【水云硐】
硐名由著名畫家王伯敏題寫,中央電視臺拍攝大型電視連續劇《神雕俠侶》和《鹿鼎記》就取景于水云硐。一副高近300米的天然璧畫自山頂蔓延至山腳,讓人驚嘆。硐內建有石文化博物館,陳列著中國歷代以石頭為材料建造的各種生活、宗教器具,反映出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審美情趣。
【雙門石窟】
雙門洞內建靈霄寶殿。殿前巖壁有“云月往來”、“酷暑絕跡”、“峭壁重扉”、“亦一洞天”等摩崖石刻,屬市文物保護單位。洞西北角有一池,池上一股泉水從石隙中滲出,飲后沁人心脾。清狄瞻云有詩曰:“深山不受暑,莫如雙門洞;我來風相迎,我出風相送。”另有“觀道澄懷壁”和一尊高20.08米露天巨型石雕觀音圣像,由300多塊石料砌成,總重量1000多噸。
方山景區
面積9.88平方公里,系北雁蕩山余脈,其山體四面呈千仞絕壁,氣勢磅礴,山頂平坦開闊,面積700多畝,是世界最大的中生代流紋巖火山臺地,整個方山頂猶如一個巨大的空中花園。掩映于青山綠水中的方巖書院,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王羲之、徐霞客等名士都曾游歷此地,并留下千古名句。
【方山峭斗】
峭斗位于方山西麓,這里懸崖峭壁,凹成半弧形,故稱峭斗。峭斗后有峭斗嶂、峭斗洞、梅雨瀑、下白龍潭、白龍瀑、濟虎洞,前有雙龜入洞、五鳳朝陽,附近還有駱駝峰、象頭巖等景觀。峭斗嶂半腰有一巖洞,即峭斗洞,狀若田螺,洞頂鐘乳下垂,洞體盤旋至尾部,僅2平方米,內有一池碧水。相傳王羲之游覽方山腳時來此避雨,見了池水,大喜,即在洞中寫下了《游西郡記》,并在池中洗凈筆硯,后人名右軍洗墨池。
【方巖書院】
位于峭斗洞旁,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10平方米,系仿明清建筑,由北京大學設計。書院內設有陳列館,分為美麗家園館、東甌古國館、大溪圣賢館等三個部分,運用影音光電等多媒體全方位地展示大溪的自然風光、文化歷史和人文古跡。
【上下天湖】
位于坡緩開闊的方山頂上,鑲嵌在平滑光潔的裸露巖丘之間。兩湖光潔如鏡,相映成趣,月朗星稀之夜,湖水在明月照映下,泛著幽藍色,恍若天色,天空與湖面,難辨真偽,更添神秘色彩。
【南嵩巖】
門票價格:20元
景區系火山巖劈理地貌,斷層交錯,地勢陡峭,一條狹長溝谷的兩側山坡呈陡崖峭壁,奇峰突兀,怪石嵯峨,峰巒起伏,溪流曲折,佳木蔥蘢,素有壁巖碧水之稱。南嵩巖自宋以來歷代高僧輩出,屢著靈跡。
【石塘景區】
素有“畫中鎮”之稱的石塘,因特有的石港、石屋、石街又被譽為“東方巴黎圣母院”。千年曙光碑佇立于此,后山石屋鱗次櫛比,陳和隆舊宅呈現清末民初的漁商文化,石塘天文館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科普教育基地。石塘鎮多數居民的祖先是明末從福建惠安等地遷移來的回族漁民,至今仍保留了閩南回族漁民古樸的生活習慣,形成獨特的鄉俗民情,有大奏鼓、扛抬閣和七月七小人節等傳統節慶活動,古老的漁村風俗和淳樸的漁家生活,讓人流連。
【后山石屋】
位于石塘鎮西北,以石塘山為屏,方圓四、五平方公里的山岙里,房屋和道路隨地勢升降而修筑,石屋、石街、石巷、石級,錯落有致,石屋有的平整重疊,有的突兀而出,三五成群,高高低低,渾然而有序,極富節奏感,構成一個迎風搏浪的石雕群體。
【洞下海濱浴場】
位于松門鎮東側,沙灘最低潮位時長700米,寬25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沙灘沙質細膩,坡度10度,是溫嶺最大的沙灘,也是臺州市最大的海濱浴場。
千年曙光園
因新千年第一縷陽光首照而譽滿中國的石塘,其永志紀念的千年曙光碑就巍然矗立于曙光園中心,石塘天文館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科普教育基地,是集參觀游覽、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天文館。一道曙光使石塘風光無限,中國大陸新千年、新世紀第一縷曙光首照地,位于浙江省臺州灣以南,隸屬臺州地區溫嶺市石塘鎮。在石塘方圓四五平方公里的山岙里,全是那種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有的齊整重疊,有的突兀而立,三五成群,高低有序,極富節奏感,構成一個迎風搏浪的石雕群體,充滿陽剛之氣。最具代表性是三層或四層的石堡樓,用長方形石料,極工整地拼疊而成,造型猶如一座座歐洲中世紀的城堡石塘,石塘鎮的樓房皆依山傍海,以塊石壘筑,高低錯落有致,石屋、石街、石巷、石級,獨具風采,很有特色和美感,被人們譽為東方的巴黎圣母院和畫家的搖籃。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3126.html
溫嶺市在哪里?溫嶺市屬于哪個省?溫嶺市在哪個省?
相關溫嶺市,溫嶺市在哪里,溫嶺市屬于哪個省?溫嶺市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