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江山市在哪里,江山市在哪個省
江山市在哪里?江山市屬于哪個省哪個市?江山市在哪個。
江山市旅游,江山市在哪里,怎么走?
浙江省江山市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是浙江省的西南門戶和錢江源頭之一。1987年撤縣設市,區域總面積2019平方公里,人口58.67萬人,浙贛鐵路復線和黃衢南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江山山川秀美,物產豐富。先后被命名為“中國獼猴桃之鄉”、“中國白鵝之鄉”、“中國白菇之鄉”、“中國蜜蜂之鄉”、"中國水泥之鄉“、“中國木門之都”、“江南毛氏發祥地”、“毛澤東祖居地”、首個“中國村歌之鄉”、“中國幸福鄉村”。
江山市簡介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屬衢州市,是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東經118°22′37″至118°48′48″和北緯28°15′26″至28°53′27″之間。東北面柯城區,東鄰衢江區、遂昌縣,南毗福建省浦城縣,西部與江西省玉山縣、廣豐縣接壤,北連常山縣。南北長70.75公里,東西寬41.75公里,總面積2019平方公里。
江山市
江山市地理氣候
江山市地勢南高北低,仙霞嶺斜貫東南,懷玉山支脈盤亙西北,最高處為南部大龍崗,海拔1500.3米,最低處北部渡船頭,海拔73米。主要河流為錢塘江水系的江山港,境內流長105千米。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區,年平均氣溫17.1℃上下,年降水量1650~2200毫米。日照時數2063.3小時,無霜期253天左右,適宜農作物生長和家畜家禽繁育。
江山市資源狀況
自然資源比較豐富。耕地50.39萬畝,其中水田40.34萬畝;水面6.13萬畝(可供養殖2.3萬畝);山地231萬畝,其中黃土丘陵76萬畝。水力發電可開發量8.81萬千瓦。地下礦藏有石灰石、螢石、白云石、原煤、石煤、磷礦石、鋁土、粘土、大理石、花崗巖、硅灰石等20余種。
江山市基本情況
總面積2019平方公里。總人口60.13萬,轄12鎮6鄉2個街道。城市建成區面積15.8平方公里,城區人口約16萬。
虎山街道、雙塔街道;上余鎮、四都鎮、賀村鎮、鳳林鎮、峽口鎮、長臺鎮、石門鎮、大橋鎮、清湖鎮、壇石鎮、新塘邊鎮、廿八都鎮;張村鄉、保安鄉、碗窯鄉、大陳鄉、塘源口鄉、雙溪口鄉;⑸浇值垒犑行、西門、東門、江東、南門、安泰、城南7個社區,溪東、陳家安、孝子、平棋、達道、何家山、前井、江山底、店壩頭、彭里、烏金山、里塢、麻車、荷塘14個村委會。辦事處駐通達路1號。 雙塔街道 轄城北、縣前、民聲、周家青4個社區,菜農、天余、縣前、新塘塢、豐足、蓮塘、達嶺、坳里、巖下、老虎塢、鄭村、山外、趙家、何家、星火、缸甫底、五家山、上耀、黃崗、陳村、召石、姚家、金家、下路頭、后壟、社后、鴨后、墩頭山、楊家塢29個村委會。
江山市行政規劃
截至2012年6月,江山市轄2個街道、12個鎮、6個鄉:廿八都鎮;張村鄉、保安鄉、碗窯鄉、大陳鄉、塘源口鄉、雙溪口鄉。
2005年12月31日,江山市轄2個街道、13個鎮、6個鄉:虎山街道、雙塔街道;上余鎮、四都鎮、賀村鎮、淤頭鎮、鳳林鎮、峽口鎮、長臺鎮、石門鎮、大橋鎮、清湖鎮、壇石鎮、新塘邊鎮、廿八都鎮;張村鄉、保安鄉、碗窯鄉、大陳鄉、塘源口鄉、雙溪口鄉。
江山市歷史沿革
江山歷史悠久,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縣,1987年撤縣設市。
春秋戰國時,江山為姑蔑一部分。春秋末國屬越國,戰國后期屬楚國。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屬會稽郡太末縣。新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太末縣為末治縣,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恢復太末縣名。先后屬末治縣、太末縣。東漢初平三年(192),析太末縣西部置新安縣,屬會稽郡新安縣。三國時期孫吳寶鼎元年(266),劃會稽郡一部置東陽郡,屬東陽郡新安縣。西晉太康元年(280),改為信安縣,南朝陳天嘉三年(562),東陽郡改為金華郡,隋朝初年,又易名婺州,大業三年(607)復為東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析信安縣之南川置須江縣,以城南有須江得名,隸屬越州總管府衢州,為江山建縣之始。武德六年,屬婺州管轄,垂拱二年(686),恢復衢州,江山屬衢州信安縣,689年復置須江縣,屬衢州。
五代后唐長興二年、吳越寶正六年(931),錢鏐因縣南有江郎山,改須江縣為江山縣,南宋咸淳三年(1267),改名禮賢縣,1276年復名江山。
清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屬衢州軍政分府管轄。民國元年,直屬于省。三年,省以下設道,屬金華道,16年廢,24年,屬省第五行政督察區,37年,改隸第三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6日江山縣解放,屬衢州專區。1955年改屬金華專區。1985年分設金華、衢州兩市,屬衢州市。
1987年11月2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江山縣,設立江山市(縣級),屬衢州。
江山市城市定位
工業新城 就是指浙閩贛三省邊際的工業強市、浙江省金衢麗產業帶中的特色基地、后發地區工業轉型升級的先行縣市。以轉型提升為主線、平臺建設為載體、項目投入為支撐、科技創新為動力、培育“4+X”產業為目標,促進工業轉型提升,加快推進江山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進程,著力建設浙閩贛三省邊際新興工業城市。
江山市旅游勝地
就是指浙閩贛三省邊際旅游名市、長三角地區休閑旅游勝地、區域特色人文展示“櫥窗”。以“千年古道·錦繡江山”為主題、山水自然生態資源為依托、獨特的人文資源為重點,完善配套,提升功能,打響品牌,著力打造浙閩贛三省邊際休閑旅游度假勝地。山水家園 就是指浙閩贛三省邊際的最佳宜居城市、最美生態家園和最優創業平臺。堅持以人為本,創造優越的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和創業環境,增進人們對江山的認同感、自豪感與歸屬感,著力構筑浙閩贛三省邊際的最佳創業城市、居住家園。
江山市城市形象標識
江山CIS城市品牌形象標識由“中國·江山”標識和“千年古道·錦繡江山”口號兩部分組成。城市標識詮釋:整個標識像一枚“江山”大印,包括了“江”、“山”兩字的變形組合圖案,漢字“中國·江山”和英文“JIANGSHAN·CHINA”,巧妙地結合了江郎山、仙霞古道、須江的原形。外輪廓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江郎山,以它摩天插云、頂天立地的磅礴氣勢,固化江山人的個性和氣質;里面的“江”字左邊代表幽深的古道,古道的盡頭是個關卡,右邊代表流淌的須江。整個造型莊重而又靈動,體現了江山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厚重,形象簡潔,通俗易懂。
江山市旅游景觀
概況
旅游資源豐富,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之一的國家AAAA級景區江郎山,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黃巢起義遺址仙霞關,以及清漾毛氏祖居,保安戴笠老家,浮蓋山,峽里湖,月亮湖等150多處景點。江山地杰人靈,文化厚重。歷史上出過9個尚書、240多名進士,現有江山籍“兩院”院士5名。古鎮廿八都,毗鄰三省,有方言13種,姓氏140多個,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十分完整。三卿口古瓷村被稱為中國制瓷工藝活化石。江郎山下的清漾村是韶山毛氏的發祥地,據考證毛澤東系清漾毛氏第56代嫡孫。
江山山川秀美,物產豐富。境內森林覆蓋率超過67%,有國家級森林公園一個,大小水庫500多座。旅游資源豐富,有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江郎山,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黃巢起義遺址——仙霞關,以及清漾毛氏祖居、保安戴笠老家、浮蓋山、峽里湖、月亮湖等150多處景點。自然景觀秀麗奇特。境南仙霞嶺地處浙閩要沖,舊有“仙霞天險”之稱。唐代黃巢起義軍在此開山伐道,進軍福建。嶺上仙霞關,系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郎山三爿巨石聳立,高260余米,形如天柱,雄偉壯觀。市郊南有老虎山,西有雞公山,城北“百祜(hu)塔”、“凝秀塔”隔江對峙。大陳嶺、壇石、大橋一帶的天然巖洞,奇異瑰麗,各具特色。
江郎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于城南25公里處,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交通便捷。總面積51.39平方公里,涵蓋江郎山景區、月亮湖景區、仙霞嶺景區、廿八都古鎮、浮蓋堆石洞群等五大景區。名勝區內飛霞削翠,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于一身,集奇山秀水、古道雄關、古鎮秘宅于一體,是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娛樂的最佳選擇。江山還是許多名人的老家呢,江山都還保存著他們原來的家,他們分別是:毛人鳳、毛森、戴笠、毛萬里。
江郎山
江郎山是江山境內的一座奇山,似三根石柱直插云霄。讓你不得不相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詩人辛棄疾在游覽了江郎山后留下這樣的詩句: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干;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江郎山位于江山城南25公里之江郎鄉。古名金純山、須郎山、玉郎山(據《方輿勝略》)素有“雄奇冠天下,秀麗甲東南”之譽。《文思博要》云:“有江氏三兄弟登巔化為石,故又名江郎山”。
江郎山主峰海拔824米,主景區由三石峰、十八曲、塔山、牛鼻峰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組成,是遐爾聞名的旅游勝地,以雄偉奇特著稱。山巔有三巨石拔地沖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筍天柱,狀若刀砍斧劈。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為:郎峰、亞峰、靈峰,俗稱“三爿石”?胺Q“神州丹霞第一峰”。三峰之間有大弄小弄出入,建有百步云梯,迂回盤旋。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學家湛若水摩??題刻“壁立萬仞”四字。亞峰、靈峰間壁立如削,曰小弄峽。置身其間,仰觀天開一線,俯視地裂一隙,俗稱“一線天”。山上另有蛤蟆石、兀鷹石、姐妹石、雞塒弄、會仙巖等景觀,多以形取名。江郎山不僅聚巖、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險、陡、峻于三石,雄偉奇特,蔚為壯觀,且群山蒼莽,林木疊翠,窟隱龍潭,泉流虎跑,風光旖旎。每當云霧彌漫,煙嵐迷亂,霞光陸離,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體。無怪唐詩人白居易贊曰:“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
浮蓋山
浮蓋堆石洞群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境內,系古代地殼運動形成的原始生態景觀,因山顛有巨石為蓋,若浮若動,故名。為江郎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浮蓋有四怪:云怪、石怪、洞怪、泉怪。徐霞客曾于1630年在浮蓋山躑躅三日之久,慨嘆“怪石拿云,飛霞削翠”。磊落的怪石堆疊而成不計其數的怪洞,常年云霧輕籠,泉水不涸;洞府深處,古藤纏石,野草漫道,老樹的根須成了亙古的天然簾帳,一如一個沉睡千年的夢。著名的仙霞古道穿山而過,古道上的楓嶺關被譽為中國十大名關之一,當年日本高僧空海在此走過了他到中國取經最為坎坷的一段旅程。
月亮湖
江山月亮湖是國家水利風景區、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蜂業示范區、國家級蜂產品基地。因坐落在江山最有名的太陽山下,取陰陽對應和山水相映成趣而得名。旅游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有旅游區出土的國家二級文物春秋時期的打擊樂器——青銅編鐘六枚;有省文保單位——宋代碗窯遺址群;有粟裕將軍戰斗在月亮湖區的紅軍標語等遺跡;有神韻尚存的千年古剎——石壁寺;有夏天無山蚊的千巖洞;有古建筑——深渡祠堂,據傳明正德皇帝曾賜匾“義門世家”;有農家樂 12 家;野外拓展訓練有:跳出真我(高空單杠)、邁向成功(空中斷橋)、巨無霸天梯、水上緬甸橋、信任背摔等項目;有宋代進士建寧府推官柴元彪及柴登孫歌頌湖區石壁寺等景觀的不少詩篇;有很多湖區美麗的神話、傳說流傳很廣,并見于諸多報刊,更有長篇小說《神奇月亮湖》早已出版發行;月亮湖有 7 大湖灣 24 島,最大的野趣島 108 畝。島嶼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58.77 公里的湖岸線迂回曲折,極富變化;旅游區總體規劃面積 90.32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 10 平方公里。湖面開闊、山川秀美、空氣清新、炎暑清涼,有“水上天然氧吧”之美譽。
仙霞關
據史載,唐末黃巢起義軍進軍福建時,開辟此山道。這里關雄峽險,為浙閩贛三省要沖。素有"東南鎖鑰"、"八閩咽喉"之稱。 位于茫茫仙霞古道上之仙霞關,現存關門四道,皆以塊石筑砌。頭關主要景點有松風亭、"東南鎖鑰"石碑、雙寶樹、浣霞池、天雨庵(即關帝廟遺址)、沖天苑暨仙霞嶺史料陳列館、黃巢石像及沙孟海題刻《菊花詩》碑等。二關有甘泉、霞嶺亭、率性齋遺址。三關有古碉堡遺址。四關有?谕。仙霞嶺北保安地方有戴笠老家。 仙霞關1963年被列為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嶺南的廿八都古鎮,保存著大批古建筑群,具有豐富的建筑文化內涵,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公元878年,黃巢起義軍經江山仙霞嶺直趨福建建甌,開辟仙霞古道,設仙霞關。現存四道關門,五公里麻石壘砌的古道,為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黃巢起義遺址。第一道關門,高55米,長60米,關墻厚3米余。
清漾村
江山的清漾村,是個貴而不富的進士村,據詳盡的史料考證,毛澤東韶山家譜中所記 “毛氏祖居三衢”中的“三衢”,便是指這個歷史上共出過6個尚書,80個進士的清漾村。北宋龍圖閣待制,清漾廿七世孫毛漸,于宋元豐六年( 1083 )始纂《清漾毛氏族譜》,記錄了毛氏的繁衍、遷徙情況。后經歷代后裔的不斷修續,形成擁有天、春、夏、秋、冬、地、內、外集,共計 67 卷。清同治 8 年續修的《清漾毛氏族譜》,被列入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廿八都
廿八都為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作家創作基地。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歷史上是邊區的重要集鎮,素有“楓溪鎖鑰”之稱。專家譽此為“文化飛地”,學者稱其為“一個遺落在大山里的夢。” 主要特色:公共建筑——民間工藝——文藝活動——格扇窗——門與門拱——木雕——石雕——彩繪壁畫。許多人對這座古鎮怎么叫“廿八都”感到奇怪。當然,它以前不叫這個名字,古稱“道成”。宋朝時在鄉以下設都,江山設都四十四,道成地屬二十八都,此后就一直沿襲這個名稱。在江山市,至今還保留著四都、八都、廿七都、卅二都等地名。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3219.html
江山市在哪里?江山市屬于哪個?江山市在哪個。
相關江山市,江山市在哪里,江山市屬于哪個省?江山市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