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縣,新昌縣在哪里,新昌縣在哪個省
新昌縣在哪里?新昌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新昌縣在哪個?
新昌縣旅游,新昌縣在哪里,怎么走?
新昌,位于中國名城紹興市南部,是紹興都市圈的南部副中心。依托規劃的紹臺高速,紹臺鐵路等交通設施,發展現代化的特色工業園區和旅游經濟,著力構建生物制藥、機電設備和旅游商貿三大板塊。正在建設的七星新區,將是新昌城市建設的又一個亮點。新昌縣山水如畫,是著名的旅游勝地,有江南第一大佛新昌大佛寺,有奇峰怪石的穿巖十九峰,有詩仙李白千古名篇《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天姥山。
新昌縣簡介
新昌地處浙江省東部,隸屬名城紹興市,建縣于公元908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縣域面積1213平方公里,下轄16個鄉鎮、街道,415個行政村、13個社區,共有人口43.6萬,地貌特征“八山半水分半田”,是典型的山區縣。東起北緯29度22分東經121度13分,西至北緯29度19分東經120度41分,南起北緯29度13分東經120度46分,北至北緯29度33分東經121度07分。
新昌縣
新昌工業。已經成為中國軸承之鄉、全國醫藥強縣、紡機基地、冷配大縣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是全國科技進步示范縣,國家科技興貿(生物醫藥)基地、國家火炬計劃醫藥產業基地縣。 新昌農業,茶葉產業優勢明顯,是中國名茶之鄉、全國十大重點產茶縣、全國茶葉標準化示范縣、全國茶葉科技創新示范縣,“大佛龍井” 先后獲得全國農業名牌產品、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十強等榮譽,連續兩屆蟬聯浙江十大名茶,成為全國首個發布價格指數的綠茶品種。高山蔬菜、名優水果、小京生花生、中藥材、花卉苗木等特色產業齊頭并進,已建成11個“萬畝級”特色基地,初步形成了“一鄉一品、一片一品”的特色農業格局。
新昌縣自然地理
新昌縣轄3個街道、8個鎮、5個鄉:羽林街道、南明街道、七星街道、沙溪鎮、儒岙鎮、回山鎮、澄潭鎮、小將鎮、鏡嶺鎮、梅渚鎮、大市聚鎮;雙彩鄉、巧英鄉、東茗鄉、新林鄉、城南鄉。澄潭、新昌、黃澤三江呈折扇形流向西北注入曹娥江。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區,常年日照約1900小時,年平均氣溫16.6℃,年降水量1500毫米,無霜期240天。[1]新昌縣境東鄰寧海、奉化,南接天臺,西南毗連磐安、東陽,自西至北與嵊州市接壤,東西相距52.3公里,南北間隔36.9公里。
新昌縣主要山峰海拔均在600米以上,最高峰為小將菩提峰,海拔996米。四明山脈自東北入境,構在小將至沙溪山地。天臺山脈兩支自中南部入境,古稱“一邑主山”的天姥山區逶迤綿亙至鞍頂山,構成儒岙至回山東部山地。會稽、大盤山脈自西南入境,盤亙于鏡屏鄉的安山和鏡嶺鎮的西坑一帶,構成鏡嶺南部山地。中部為丘陵臺地,一般為海拔250米至500米玄武巖臺地,范圍較大的有回山、大市聚、孟家塘、遁山等,邊緣為陡坡峻嶺。
新昌縣歷史沿革
縣名來自新昌鄉名,也寄寓著新設縣興隆、昌盛之義。如今已有1100年建縣歷史。
新昌縣境,春秋戰國時期屬越地,秦時屬會稽郡,西漢初,會稽郡下置剡縣,新昌是剡縣的一部分。唐朝末年,軍閥割據,擁兵自立,唐乾寧三年(896),錢镠攻下越州,建立吳越國。吳越王錢镠因都城錢塘江至溫州路途悠遠,剡東南人員往來,特資交流,比較頻繁,而沿途無驛站接應,于是在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分剡東13鄉置新昌縣,這13個鄉是永壽、石順、昌化、像明、遵德、石城、五山、豐樂、彩煙、善政、新昌、安仁、守義?h名來自新昌鄉名,也寄寓著新設縣興隆、昌盛之義。北宋新昌屬越州,南宋屬紹興路。元代屬紹興府,隸于江浙行省。明代,隸于浙江布政使司寧紹道。
清代,新昌屬紹興府,隸于浙江省寧紹臺道。民國時期,浙江省設行政督察區,新昌縣先后屬第二、第三區。 1949年5月22日,新昌解放,屬紹興專區(駐地越城)。1958年1月,劃歸寧波專區(駐地余姚)。 1958年11月,新昌縣制撤銷,行政區域并入嵊縣。1961年9月后,新昌縣為紹興專區、地區和市所屬縣至今。
新昌縣氣候
新昌屬亞熱帶氣候,地處中、北亞熱帶過渡區,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春夏初雨熱同步而盛夏多晴熱,秋冬光溫互補,災害性天氣較多。同時具有典型山地氣候特征,水平、垂直方向差異明顯。[2]四季分布為冬夏長、春秋短。春季,冷暖空氣團在縣境進退交鋒,驟冷驟熱,天氣多變,陰雨連綿。降水量多,占全年26%~35%。3、4月份出現“倒春寒”。初夏,常有“梅雨”,降水量大,有時5月下旬提早出現“梅雨”。盛夏7~8月間,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入境,天氣晴熱,形成“伏旱”,常有臺風、狂風暴雨致災,亦伴降水解旱。午后常有地方性雷陣雨,間有冰雹、大風、暴雨成災。降水量占全年37%左右。初秋,冷暖空氣團交鋒,多低溫陰雨天,仲秋后受長江下游小高壓影響,秋高氣爽,常見“秋旱”,十月間出現“小陽春”。降水量占14%。冬季,高潮通過西北河谷平原(盆地)進入三江河谷,氣溫驟降,降水量占全年23%。
新昌縣行政規劃
郵編:312500 代碼:330624 區號:0575 拼音:Xinchang Xian
新昌縣位于浙江省東部[4],紹興市東南部,曹娥江上游。北緯29°27′,東經121°01′。東鄰奉化、寧海,南界天臺,西南與東陽、磐安接壤,西、北兩面與嵊州毗連?h境東西長52千米,南北寬37千米,總面積1212.80平方千米。總人口43萬人(2004年)。
新昌縣轄3個街道、8個鎮、5個鄉:羽林街道、南明街道、七星街道、沙溪鎮、儒岙鎮、回山鎮、澄潭鎮、小將鎮、鏡嶺鎮、梅渚鎮、大市聚鎮;雙彩鄉、巧英鄉、東茗鄉、新林鄉、城南鄉。共有415個行政村、16個居委會。縣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90號。
新昌縣風景名勝
芹塘村
芹塘村舊稱芹谷,始建于宋。宋初,董氏第八世祖董梧入贅于將山石氏,同居不利,徙居芹塘,后裔繁衍。芹塘村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古跡較多,有許多古橋、古祠堂等。村中處處是景,據村民說,村中有八景,F董、張、俞、袁為村中大姓,2007年全村共有人口343戶,967人,村民人均收入為6749元。該村也是新昌產毛竹村之一,村民主要以種植毛竹、外出打工為主。這里交通便利,尼大線從村邊通過。永興橋位于芹塘村村口南側,建于清代,東西走向,橫跨于芹塘村溪坑上。該橋為單孔石拱橋,橋東端為安山,距橋東側2米處建有庵堂一座,橋西端為楓樹頭山,尼大線從該橋西前通過,距橋北側約5米處有棵近200年樹齡的古樹,橋東南側有近100多年楓樹一棵。拱券用不規則的大石頭疊砌,橋面為卵石、塊石鋪砌,橋中心用卵石砌成菊花及扇紋形式,橋東端設臺階兩級,南端不設臺階,橋全長7.2米,寬3.3米,跨徑6.1米,矢高2.7米,永興橋舊時為芹塘通天臺必經之路。外灣橋坐落在芹塘村下段,始建于清代光緒年間,東西走向,橫跨于芹塘溪坑上。
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新昌縣城西三里南明山中。這里山清水秀,巖石嶙峋,古樹蒼蒼,飛瀑泱泱,曲澗微轉,幽洞深邃,是風景幽奇的旅游勝地。景區總面積共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區、十里潛溪景區、南巖寺景區三部分組成。大佛寺創始于東晉永和初年(公元345年)共有景點165個,其中人文景點45個,自然景觀120個,為中國漢族地區142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這里群山環抱,奇巖突兀,亭臺樓閣環布,古樹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剎”稱。寺內依山崖開鑿30年的石彌勒佛像,南朝文學家劉勰譽之為“不世之寶,無等之業,曠代之鴻作”,后世稱之為“江南第一大佛”。沿途有鋸解巖、譽為“江南敦煌石窟”的千佛巖、放生池、隱岳洞、晉曇光舍利塔、隋智者大師法塔(為紀念佛教天臺宗創始人智凱而建)、朱子亭(朱熹于此著書立說)、朱梅、硅化石(又名木化石,距今已有1億5千年歷史),石門幽谷、磨崖石刻等景觀。在大佛寺入口處,以大佛寺為依托,突出佛教文化內涵,氣勢磅礴的中國大佛城已開業,這又是一處好景觀。大佛寺里最負盛名的文物是石雕彌勒大佛。此外,景區內2007年新建成的雙林石窟藏臥佛也是大佛寺景區的一個新景點。這座亞洲第一石窟臥佛是當代洞窟藝術的杰出典范,臥佛殿四周綠蔭繞抱,自然山體連綿起伏,與江南第一大佛、露天彌勒交相輝映。
穿巖十九峰
穿巖十九峰風景名勝區,位于新昌縣城西南22公里處,總面積30.65平方公里,由十九峰、千丈幽谷、重陽宮、臺頭山、到脫靴五個風景區組成,為我國壯麗的丹霞地貌景區之一,是以觀光、游覽、度假、科考為主的山水型省級風景名勝區。它以“雅、幽、奇、險”為主體。景區內有綿亙山脈、高峻臺地和蜿蜒江溪,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小溪碧潭、幽谷洞壑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有“漓江之美、桂林之秀、雁蕩之奇”,被稱為“浙東張家界”。
天燭湖是新昌縣的一個新景點,在十里潛溪的天燭嶺腳,離縣城7公里。1998年9月竣工,新昌縣銀城房地產公司肇開我縣企業辦旅游的先河,在天燭嶺腳的蚱蜢頭山和孝天龍山的峽谷上,建造了長73米,高26米的水庫大壩,將山澗小溪之水匯成了一個湖泊——天燭湖。
天燭湖集雨面積32萬平方公里,蓄水量達305萬立方,湖長3公里之多,時寬時窄,寬至幾百米,窄至幾米,彎彎曲曲,向幽谷延伸,湖水清純,碧波蕩漾。乘龍船、快艇,游客可飽覽古樸的電站和雄偉的大壩,欣賞沿湖風光。這里山不高,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樹茂盛,高高低低,林濤陣陣。樹林中時而冒出一片石林,峻峭崢嶸,怪模怪樣;時而探出一、二尊巨巖,似神似獸,維紗維肖,令人叫絕。天燭湖游覽區的淺水灣還有垂釣區、燒烤區等一些參與性項目,風味獨特。此外,一些山間低坡處還建有10多間精巧玲瓏的小竹樓,可供游客憩息。
太清院
太清院位于新昌境內,一道道牌坊,便是仙凡界線。一入“睹星門”牌坊,即為太清院,其院依山就勢而建,更有奇秀十九峰遙拱于院前,質樸精巧,志趣天成。在中軸線上依次為靈官殿、三清殿、三皇殿、升仙臺。西側配殿為三官殿、慈航殿和三陽殿,其前配設鼓樓;東側配殿為財神殿、天醫殿和轉運堂,其前配設鐘樓。院前廣場東側之樓閣擬建醮壇,以作齋醮祭禱。太清院列位尊神,各司其職,護佑蒼生,賜福解厄。晨鐘暮鼓,道氣長存。有聯道:一百里剡溪,天姥依然?土w 五千年華夏,金甌永固祖恩深。
沃洲湖風景名勝區位于新昌縣城東12公里處,面積81.8平方公里,由沃洲湖、天姥山、劉門山、東岇山和三十六渡五大景區和九個景群組成,以風光秀麗和文化內涵深厚著稱。白居易在《沃洲山禪院記》里稱譽:“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現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以及紹興休閑旅游魅力新十景。
新昌國家地質公園
新昌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新昌縣西部,由安溪—王家坪硅化木群地質遺跡、穿巖十九峰—倒脫靴景區和大佛寺—十里潛溪景區三塊組成,總面積68.7平方公里。目該園內已發現地質遺跡資源116處。安溪—王家坪硅化木景區,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原地埋藏的木化石群。穿巖十九峰—倒脫靴景區,區內紅色砂礫巖丹霞地貌與凝灰巖地貌共存,是研究其形成演化的典型地區。大佛寺—十里潛溪景區,是新昌旅游吸引游客的主要游覽區,為國家4A級旅游區。有專家評價說:“新昌地質公園是硅化木的寶庫,復合型丹霞地貌的代表,火山活動的全息檔案館”。
新昌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典型,保護完好,特色鮮明,是中國大陸邊緣白堊紀盆地構造――沉積――火山事件的天然記錄,系統完整地保存著白堊紀盆地的地質遺跡,在東南沿海眾多此類白堊紀盆地中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和代表性,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科學研究價值和科普旅游價值。
千丈幽谷
千丈幽谷位于十九峰東面,逶迤五里,是一峽谷,由十九峰、臺頭山兩組丹霞地貌相峙而成。這里作為央視《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的外景地而名聞全國。從小木橋過韓妃江,一片名茶田園風光,有雙象峰分列兩旁迎賓。一路翠竹向幽谷延伸,兩旁聳立著陡崖峭壁,谷內怪石崢嶸,流泉飛濺,竹徑通幽。過町步、穿巖洞、登棧道、攀石徑,沿途有“生命之父”、“生命之母”、鐵壁、龍床、飛龍在天、駱駝獻寶、金猴獻桃、三象入浴、鴛鴦池、臥龍洞等諸多景觀。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讓游人情趣頓生,成為旅游者追求生態旅游的理想境地。
游人一邊游賞,一邊回顧金庸武俠劇中的情節,可身臨其境,做一回江湖英雄。累了可依次在臥龍山莊、射雕草堂、幽谷茶館品大佛龍井,剝小京生,啃竹園雞,盡享世外桃園。 為便于游客游覽,幽谷尾部600米的千丈幽谷隧道貫通連接新鏡公路,實現了十九峰通千丈幽谷旅游環線,成為游客探險、掠奇、科普考察、休閑等游樂活動的絕佳去處。
子景點:小木橋,曲徑通幽,石室聽琴,幽谷駱駝,鴛鴦池 位置:新昌縣鏡嶺鎮 交通:新昌客運站西站有中巴直達,如果叫出租車前往,約30元左右。
七盤仙谷觀光林業園,離新昌縣城5公里,外地客人和縣城居民游覽十分方便。七盤仙谷有峭崖、奇峰、幽澗、瀑潭、清流、密林、茶園等自然景觀和山村風情、歷史遺址、典故傳說等人文景觀,又具清新空氣、潔凈水源、幽雅環境、舒適氣候等生態條件。
七盤仙谷山雖不高,卻層巒疊峰;峰雖不尖,卻撫媚豐滿;溪雖不深,卻造就了眾多挺拔屹立的峰林、險峻面闊的懸崖和造型奇異的峰巖、壁巖景觀。天兵天將有之、獅象貓鼠有之。蝙蝠田雞有之,令人浮想聯翩。七盤仙谷以2.5公里長,斗折蛇行的七盤坑為主線,游客沿坑邊的小徑、石橋、町步,一路可以欣賞優美的山景、巖景、水景、樹景,可觀奇瀑怪石,看花果滿山,聞綠野茶香,聽蟬鳴鳥唱,似臨仙境;還可參與塘邊垂釣、山地野炊、水果采摘等活動,體驗田園生活的樂趣。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3335.html
新昌縣在哪里?新昌縣屬于哪個省?新昌縣在哪個。
相關新昌縣,新昌縣在哪里,新昌縣屬于哪個省?新昌縣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