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在哪里,西泠印社在哪個省
西泠印社在哪里?西泠印社屬于哪個省哪個市?西泠印社在哪個省?
西泠印社旅游,西泠印社在哪里,怎么走?
西泠印社1904年創建于浙江杭州西湖。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吳隱、葉銘發起創建,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
西泠印社簡介
西泠印社,創立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吳隱、葉銘等發起創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譽。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區孤山南麓,東至白堤,西近西泠橋,北鄰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積7088.86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749.77平方米。社址內包括多處明清古建筑遺址,園林精雅,景致幽絕,人文景觀薈萃,摩崖題刻隨處可見,有“湖山最佳處”之譽。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還建有一座華嚴經塔,這座玲瓏精巧的石塔是杭州唯一一座密檐式塔,是西泠社友中的一位和尚于1924年籌建的。塔高20余米,是西泠印社標志性建筑,塔平面為八角形,共十一級。第一級刻有《華嚴經》,二、三級刻有《金剛經》,上面八級和塔頂部分雕有佛像,底座周圍也有刻像,精美生動。
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西南側,社址總面積為5757.865平方米,居山而建,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各具特色,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致互相映襯,構思布局極為精巧。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閣、仰賢亭、還樸精廬等,均掛匾披聯,室外摩崖鑿石林立,名人墨跡觸目可見。內建中國印學博物館,收藏歷代字畫、印章多達六千余件。
1913年,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出任首任社長,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商承祚等均為西泠印社社員,楊守敬、盛宣懷、康有為等為贊助社員。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發展,聲望日隆,逐步確立了海內金石書畫重鎮的地位。受西泠印社影響,河井荃廬、長尾甲等***社員把源自中華的金石篆刻藝術帶回國內,在日本、韓國創立了全國性的篆刻創作與研究團體。西泠印社促成、推動了周邊漢字文化圈內篆刻創作與研究的產生、發展和繁榮。
1949年,西泠印社收歸國有。1979年后,社團活動步入正軌,學術研究、對外交流、組織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文化影響擴大,規模空前繁榮。2003年西泠印社創社百年華誕,109個海內外印學社團匯聚孤山,共襄盛典。
西泠印社歷任社長為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現任社長為國學大師饒宗頤。截至2005年底,西泠印社擁有社員313人,分布于中國26個省(市)自治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和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國、捷克、加拿大等國家。每年固定在清明、重陽前后舉辦雅集,以孤山社址為核心,公祭印學先賢,舉辦社員作品和藏品展覽,開展鑒賞研討等活動,詩詞吟詠、筆墨酬唱、賞鑒珍藏,延續了傳統文人結社的聚會方式。每年還不定期邀集外地社員赴杭研究印學、商討社務、觀賞藏品,開展篆刻書畫創作和展覽交流活動,編輯出版金石書畫出版物。西泠印社逢五、逢十周年慶典時,還匯聚海內外印學同道,舉行大型紀念活動。除金石篆刻和書畫藝術的研習外,西泠印社藉社員和各界賢達之力,上自鼎彝碑碣,下至印璽泉刀,無不博采旁搜,并設印學圖書館,專收兩浙圖經志乘、鄉邦掌故、先賢著述及一切考論金石、古器、書畫等書,以供同人賞鑒研究之用。西泠印社還搜輯、考訂、出版了大量印譜、碑帖和印學研究著作,刊行海內外。
2001年06月25日,西泠印社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藝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由西泠印社領銜申報的“中國篆刻藝術”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進一步確立了西泠印社作為篆刻傳承代表組織和國際印學中心的地位。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孤山路31號,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著名全國性印學社團,以“研究印學、保存金石、兼及書畫”為宗旨,以篆刻書畫創作的卓越成就和豐富的藝術收藏享譽海內外,被譽為“印學研究中心”、“天下第一名社”。
西泠印社歷史沿革
西泠印社的創立
西泠印社創立于1904年。時值清末,金石研究和發展正處于鼎盛時期。眾多的金石名家,有志于弘揚和發展國粹,在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輔之、葉為銘、吳石潛等人相聚西湖,研討印學。于是結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橋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當時清朝杭州府與錢塘縣均以官府批文登記備案。在 印社初創的10年,四位創始人團結同仁,集資、規劃,“買山立社”,先后建造了“仰賢亭”等九處園林建筑,印社初具規模。1913年,舉行了建社10周年紀念大會,修啟(西泠印社成立啟)立約(西泠印社社約),發展社員,公推藝術大師吳昌碩先生為首任西泠印社社長,并開展了集會、展覽、收藏、出版等一系列活動。在此前后,日本篆刻家河井仙郎、長尾甲也來中國進行交流并加入印社。
此后,在1923年和1933年,西泠印社分別舉行了建社20周年、30周年紀念活動,“羅列金石書畫千余幅于社,張掛四壁,一時文采風流,聲聞遠布”。此時,印社的園林建設全部完畢。社內環境幽雅,風景秀麗,樓臺亭閣建筑精美,摩崖石刻星羅棋布,成為西湖園林的精華之處。 1927年,首任社長吳昌碩逝世,著名金石考古學家、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繼任社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印社活動處于停頓,一直到1947年,才補行了40周年紀念活動。從1904年到1949年的45年,印社經歷了一個純民間社團的輝煌和艱辛。這一時期,西泠印社共有正式社員61人,贊助社友10人,除王、丁、葉、吳四位創始人和吳昌碩、馬衡兩任社長外,還有李叔同、胡菊鄰、經享頤、黃賓虹、方介堪、來楚生、沙孟海等大家、學者以及兩位日本篆刻家。
西泠印社活動停止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百廢待興,西泠印社活動基本停止。1951年,經滬、杭兩地社員協商,將西泠印社房產土地等捐獻政府,其園林由園管部門接收,可動文物(書畫、書籍、印譜等)由省文管會保管。1957年,為推動新中國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促進金石書畫傳統藝術的弘揚,浙江省委文教部和浙江省文化局,著手進行西泠印社的恢復工作。成立了西泠印社籌備委員會,由著名學者、書法家、浙江省圖書館館長張宗祥為主任,潘天壽、陳伯衡為副主任,諸樂三、沙孟海等四人為委員。在社址開辟了吳昌碩紀念室,并由政府撥款5000元,在社址內設立了金石書畫門市部。
1959年,為貫徹中央關于體制下放的指示,浙江省文化局將西泠印社下放到杭州市,歸杭州市文化局領導。同年9月,杭州市文化局成立杭州書畫社,專營古今書畫名家的真跡和復制品展覽、收購和供應,并作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為西泠印社的恢復和活動提供基本經費保障。在浙江省委林乎加、李豐平書記關于要盡快恢復西泠印社組織,開展學術研究活動,以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的印學藝術的一再指示下,1962年12月中旬,西泠印社在杭州召開了建國后的第一次社員座談會。到會的有張宗祥、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潘天壽、上海書法篆刻學會主任沈尹默、江蘇國畫院院長傅抱石、上海國畫院院長王個簃、湖北省文史館副館長唐醉石等全國金石書畫名家及健在的印社社員三十多人。會上成立了以張宗祥為主任,潘天壽、傅抱石、王個簃為副主任的慶祝西泠印社創建60周年籌委會,擬定了“慶祝西泠印社創建60周年活動計劃”和“西泠印社章程”(草案),舉行了“趙之謙金石書畫藝術”專題討論和兩次書畫活動。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有關領導都出席并講了話。
1963年,印社召開60周年紀念大會,海內外名家和散居在全國各地的印社社員云集杭州。除王個簃、沙孟海、馬公愚、方介堪、韓登安等老社員外,新入社的都是當時全國最著名的書畫篆刻大家,如傅抱石、馬一浮、沈尹默、潘天壽、程十發、謝稚柳、唐云等。大會通過了新的《西泠印社章程》,選舉產生了近20人組成的首屆理事會,選舉張宗祥先生為第三任社長,潘天壽、傅抱石、王個簃等五人為副社長。舉辦了規模盛大的第二屆歷代金石書畫作品展等。大會還收到了國家及文化部、全國文聯領導人董必武、郭沫若、齊燕銘、沈雁冰等人的題詞和賀辭。自此,西泠印社恢復了雅集活動,定期邀集理事和社員來杭,研究印學、商量社務、觀賞藏品,并經常組織社員進行篆刻書畫創作,舉辦展覽,還編輯出版了有關的金石書畫出版物。
西泠印社建社紀念
西泠印社于1979年、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分別召開了建社75、80、85、90、95周年紀念活動。先后又有趙樸初、吳作人、啟功、葉淺予、李苦禪、羅福頤、朱屺瞻、陳巨來、黃胄、亞明、陳大羽、宋文治、徐邦達、吳青霞、楊仁愷等一批金石書畫名家和鑒定家等入社。在1979年建社75周年大會上,書壇巨匠沙孟海當選為第四任社長,趙樸初為名譽社長,王個簃、啟功、程十發等八人為副社長。1993年建社90周年大會,著名學者、書法家、佛教活動家、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當選為第五任社長,啟功、方去疾、程十發、郭仲選等九人為副社長。 1961年,西泠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認定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西泠印社被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為正式出版單位。1999年,由西泠印社籌建的中國印學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2001年,西泠印社又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過近百年的發展,西泠印社已成為以社團為基礎,兼具學術研究、藝術創作、圖書出版、生產銷售、展覽交流、文物收藏和保護,集社團、事業、企業、出版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單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李瑞環、李嵐清、喬石、李鐵映等曾親臨西泠印社視察和指導。
西泠印社創社四英
王禔
(1878—1960),原名壽祺,字維季,號屈瓠,七十后自號持默老人,別署羅剎江民。齋稱春住樓、麋硯齋。浙江杭州人,幼承家學,精算術,工二篆、八分。喜畜印,自稱印傭。精篆印,力承浙派正脈,得浙派神髓,兼收眾家之長,擅圓朱文,風格敦厚古雅。一生刻印二萬余方,鈐譜一百零三冊,著有《福庵藏印》、《麋硯齋印存》等。又精研文學,著有《說文部屬拾異》、《麋硯齋作篆通假》等。
丁仁
(1879—1949),又名丁輔之,原名仁友,字子修,號鶴廬,齋稱小龍泓館、守寒巢。浙江杭州人,后居上海。治印宗浙派,善商卜文,偶畫蔬果,亦艷雅動人。家世以藏書聞海內,而收藏西泠八家刻印尤夥,嗜之成癖,撫拓無虛日,輯有《泉唐丁氏八家印譜》、《杭郡印輯》、《丁氏秦漢印緒》、《丁丑劫余印存》等。又潛研甲骨卜辭,著有《商卜文集聯》、《商卜文集存》等。其建鶴廬,立浙派與皖派篆刻藝術代表人物丁敬、鄧石如石像于社內。
葉銘
(1867-1948),譜名為銘,字盤新,又字品三,號葉舟,齋名鐵華庵、松石廬。原籍新州,世居杭州,遂為杭人。家藏金石文物甚富,往來交游多才藝之士,故于金石篆刻,頗多會心。善篆隸,能鐫碑,工治印,宗法秦漢,融會浙派,精金石考據之學。編印《西泠印社三十年紀念刊》,著有《廣印人傳》、《列仙印玩》、《金石家傳略》、《葉氏手撫周秦璽印譜》、《鐵華庵印集》等。
吳隱
(1867—1922),原名金泉,后改石潛,號潛泉,又號遯盦,今作遁盦。齋稱纂籀簃、松竹堂。浙江紹興人。家貧,客杭,習鐫碑版,擅刻印,治六書甚勤。篆刻模漢宗浙。書工篆、隸。善制印泥,精心研制“潛泉印泥”,后在滬經營書畫篆刻用品,整理出版印譜印論,先后印行古銅、古磚、古陶、古泉等印存,又匯輯《遯盦印存》叢書二十五種、《印匯》一百五十二冊等。另在社址營建遯盦、還樸精廬等建筑。
西泠印社性質影響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印學社團,在解放前的近半個世紀中,在印社前輩先賢的共同努力下,西泠印社為保存金石、弘揚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西泠印社從一個民間的純學術社團走上了一條由黨和政府熱心支持,由國家事業單位“以文養文”經濟扶持,向社團、事業、企業、出版綜合發展的獨特之路,成為中國文化界的一個瑰寶。
作為一個學術社團,西泠印社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其學術地位和社會聲譽不但在國內外印學界和書畫界獨樹一幟,在日本、韓國和東南亞更是頗具影響,已為《辭海》、《新華詞典》等多種權威辭書機構所記載和認定。其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內涵,重大的國際影響和社會聲譽,全國只此一家。
作為一個民間的印學社團,西泠印社成立之始就具有獨特的號召力,其原因是社員多為名家,且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就連日本的篆刻家也慕名遠涉重洋前來入社,這是歷史所形成的全國性和國際性。近百年來,西泠印社共有社員近400人,現有社員250余人,分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多為全國和各地著名篆刻家、書畫家、鑒定家及學者。社員中還包括小林斗庵、梅舒適、金膺顯等日本、韓國、新加坡的20多位國際篆刻書畫界的知名人士。
西泠印社組織結構
作為學術社團,西泠印社有非常完整的組織結構。成立之初,西泠印社就訂立了《西泠印社社約》即社團章程,并公推社長。自1963年起,西泠印社就有了經過社員大會通過的正式的《西泠印社章程》,并用選舉的方法產生理事會和社長、副社長。1998年10月21日,西泠印社第十次社員大會通過了《西泠印社章程》,依據章程,西泠印社的組織結構依次為社員大會、理事會、社務會議、秘書處、專門委員會等。社團每年召開一次理事會,舉行二次社員雅集,每五年召開一次社員大會和社慶活動,并按照《西泠印社章程》的規定,開展各種社團活動。
1904年印社創立之時,沒有人會主觀刻意地要把它烙上一個全國性的標志。但由于歷史和文化的多重積淀,無論從社員的分布、舉辦活動的范圍、還是它所具有的影響力,西泠印社在事實上已成為具有一定國際意義的全國性的印學社團。其舉辦的一系列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活動,都是面向全國,甚至面向***。但由于地域的屬性和初創的民間性質,西泠印社的業務管轄一直具有地方性。
成立時,只是向清朝地方官府登記備案;民國時,沒有明確的官府記錄;解放后,先是由浙江省文化廳主管,1959年后下放至杭州市文化局管理,現由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主管。這種業務管轄的地方性,在很大程度上對西泠印社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具體表現為,第一,有利于政府對西泠印社政治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從1957年以來,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市文化部門對西泠印社的發展傾注了異乎尋常的關心和支持:時刻關注印社的發展,經常出席印社的活動,熱心解決印社的困難。
從林乎加、李豐平、霍士廉、王平夷、陳禮節到張德江、柴松岳、李金明、王國平,歷任省、市領導對西泠印社的發展都給予了精心的指導,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第二、有利于政府對西泠印社經濟上的資助。雖然西泠印社五十年來是以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以文養文的形式維持社團的活動和發展,但政府在財力上一直給予積極的支持:如撥款5000元作為恢復印社籌備資金;拿出10000元作為張魯庵先生文物捐獻印社的獎金;撥出樓房一幢作為印社文物倉庫;多次下撥文物專項經費保護社址建筑和文物;投資900萬元建造中國印學博物館等等。
西泠印社社團年史
1904年,丁仁(25歲)、王禔(25歲)、葉銘(38歲)、吳隱(37歲)等四人在孤山數峰閣旁買地筑室,創立印社。
1913年,印社創立十周年。經過十年的建設,印社規模完成,并召開紀念大會,定名西泠印社,修啟立約,公推吳昌碩為首任社長。
1921年,印社同仁募贖“漢三老諱字忌日碑”,演義了一出愛國主義的壯舉。1923年,印社二十周年紀念。“于秋間又開紀念會,羅列金石家書畫千余幅于社,張掛四壁,一時文才風流、聲聞遠播。”
1927年,首任社長吳昌碩逝世,享年83歲。繼任社長為故宮博物院院長、著名金石鑒賞家馬衡。
1933年,印社三十周年紀念。經歷年展拓,社址范圍已具相當規模,占地5.678畝。編印《西泠印社三十周年紀念刊》。
1946年重修。因抗戰而停止的印社活動逐漸恢復。
1947年,繼去歲重修印社后,補行印社四十周年紀念。
1949年新中國成立,西泠印社所屬社址、設置、文物等,由人民政府接管。
1951年,經滬、杭兩地社員協商,將印社房產、土地等捐獻政府,其園林由園管部門接收,文物等由省文管會保管。
1955年,第二任社長馬衡逝世,享年75歲。
1957年,在浙江省委關心下,成立西泠印社籌備委員會,著手印社的恢復工作。張宗祥為主任,潘天壽、陳伯衡為副社長,諸樂三、沙孟海等4人為委員。在社址開辟金石書畫門市部,在觀樂樓設立《吳昌碩紀念室》。接待日本著名書道家青山杉雨一行來印社訪問。這是新中國成立后來印社訪問的第一批日本客人。
1959年,印社由浙江省文化局移交杭州市文化局領導。自收自支的杭州書畫社成立,郭沫若為之題名。
1961年,省人民政府宣布印社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2年,印社在杭州召開建國后第一次社員座談會,張宗祥、潘天壽、沈尹墨、傅抱石、王個簃等三十多名社員參加。
1963年,印社六十周年紀念。選舉產生印社首屆理事會,張宗祥當選為第三任社長。潘天壽、傅抱石、王個簃等5人為副社長。
1965年,第三任社長張宗祥逝世,享年84歲。
1966年,“文革”開始,社址中部分造像及后山石坊遭毀,其他社藏文物及刻石因積極采取保護措施而未損。印社社團活動停滯。
1973年,開始恢復金石書畫出版工作。香川云峰率日本書道代表團訪問印社。此后,對外交流日趨頻繁。
1977年,整修社址,復建寶印山房,辟為孤山外賓門市部。
1978年,國家批準西泠印社為出版單位。《革命勝跡印譜》出版,葉劍英副主席為印譜題名。
1979年,社刊《西泠藝叢》創刊。召開印社七十五周年紀念大會,選舉沙孟海為社長,趙樸初為名譽社長,王個簃、方介堪、啟功、諸樂三、錢君陶、程十發等為副社長,選舉產生第二屆理事會。自此,社團活動全面恢復,王個簃向印社捐獻吳昌碩及明清大家書畫三十件。
1983年,印社八十周年紀念。與會社員和來賓及日本友人共二百余人。選舉產生了第三屆理事會,沙孟海和趙樸初繼續擔任社長和名譽社長。
1984年,舉行吳昌碩誕生一百四十周年紀念活動,規模為全國之最,并出版大型畫冊《吳昌碩作品集》。
1985年,社報《西泠藝報》創刊,沙孟海社長題寫報名。
1988年,印社應邀赴日舉辦“西泠印社展”,展出轟動日本,盛況空前。舉行建社八十五周年慶祝活動,選舉第四屆理事會,沙孟海繼續擔任社長,趙樸初繼續擔任名譽社長。
1990年,由西泠印社主辦,全國122家印社參加的“全國印社篆刻聯展”在杭州開幕,并到北京等十一個大城市巡回展出。
1992年,第四任社長沙孟海逝世,享年93歲。
1993年國家文物局批復同意印社籌建“中國印學博物館”。印社召開建社九十周年紀念大會,選舉第五屆理事會,選舉趙樸初為第五任社長。
1997年,為迎接香港回歸,西泠印社百名社員創作“迎香港回歸百印圖”。《西泠印社藏品展》在深圳、珠海、杭州、溫州等地展出。印社舉行“抒西泠情懷、迎香港回歸”大型雅集活動。
1998年,印社九十五周年紀念,選舉產生第六屆理事會,趙樸初連任社長。
1999年,中國印學博物館建成,正式對外開放。印社出版社立足改革,走出困境,喜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印社文化產業穩步發展,繼續保持一定增長態勢。印社舉辦“第四屆全國篆刻評展”。“西泠印社”商標和服務商標,被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
2000年,第五任社長趙樸初逝世,享年93歲。
2001年,印社社址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建筑物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西泠印社進行了組織機構調整:撤消了市文化局所屬的西泠印社辦公室,組建了西泠印社社務委員會作為西泠印社日常事務的管理機構,為市委直屬的局級事業單位。
2003年,西泠印社六屆五次理事會在杭州召開,會議一致通過選舉啟功先生為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長。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3644.html
西泠印社在哪里?西泠印社屬于哪個省?西泠印社在哪個省?
相關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在哪里,西泠印社屬于哪個省?西泠印社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