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在哪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在哪個省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在哪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在哪個省?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旅游,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在哪里,怎么走?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縣境北與大理市相連,東與彌渡縣毗鄰;南面與南澗、鳳慶縣相鄰;西面與漾濞、昌寧縣以漾濞江為界。縣城東距省會昆明市391千米,北距州府大理市53千米。若干天熱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江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簡介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端,地處東經99°55′一100°25′、北緯24°56′一25°32′之間。全縣國土面積2200平方千米,其中山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93.27%。轄4鎮6鄉,有4個社區,79個村委會,1091個自然村,1328個村民小組。縣城距省會昆明市450多公里,北距州府所在地下關市54公里。是第三批中國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于1994年1月4日由國務院批準公布。[1]2地理位置編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是文獻名邦,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地處哀牢山和無量山上段,位于東經99度55分至100度25分,北緯24度56分至25度32分之間。
縣城距省會昆明450多公里,北距州府所在地下關市54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南詔鎮,郵編:672400。代碼:532927。區號:0872。拼音:Weishan Yizu Huizu Zizhixian。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行政地域
全縣總面積220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2052平方公里,占93.27%,壩區148平方公里,占6.73%。總耕面積29.46萬畝,其中水田12.92萬畝。境內河谷、盆地、山地相間分布。海拔高差懸殊大,其中河谷最低海拔1146米,山地最高海拔3037米。過境河流黑惠江縱貫縣境西部的高山峻嶺,氣勢磅礴逶迤。紅河源頭陽瓜江穿過巍山盆地南流出境。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歷史沿革
唐稱巍州、陽瓜州,宋大理國時為開南縣,元為蒙化州,明改蒙化府,清改為蒙化直隸廳,民國3年(1914)改為蒙化縣,1954年更名巍山縣。1956年11月分設巍山彝族自治縣和永建回族自治縣,1958年兩縣合并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巍山地處云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無量山上段,山川秀麗,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巍山歷史悠久,是云南省設治最早的郡縣之一。據史籍記載,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設邪龍縣,元代設千戶所,明代設蒙化府,清代設直隸廳,民國時曾設行政專署,1956年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巍山自西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巍山從唐代開始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一直是滇西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巍山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唐初,洱海地區"六詔"興起,其中蒙舍詔,蒙糊詔就在巍山境內,因蒙舍詔在五詔之南,故稱南詔。自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南詔始祖細奴羅建立大蒙國,稱奇嘉王。建都巍山圖山的圖城,到其曾孫皮羅閣統一六詔建立南詔政權。這個在祖國西南邊疆由少族民族執政的顯赫一時的南詔國,對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作出了歷史的貢獻。南詔國經十四主,傳位十三世,共歷時253年,與唐正朝相始終。南詔在巍山發祥并經營四代,即從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細奴羅避難定居巍山巍寶山至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皮邏閣遷都大理太和城止,歷時114年。據考證巍寶山前新村亦即南詔始祖細奴羅自衰牢山避難至蒙臺川的耕牧之地。現存巍寶山南詔土主廟是細奴羅孫盛羅皮所建蓋的,內奉細奴羅塑像。此外,境內尚有南詔早期經營的梅子菁、蒙舍城、嚨吁圖城群遺址。
巍山是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南詔后裔、彝族首領天摩牙九部火頭左禾,因支持明王朝征戰有功被封為土知州,推行土司制度。左氏承襲土知府一直到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共十七世,歷任知府18人,時間長達514年。巍山是回族首領杜文秀反清起義誓師之地。清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杜文秀遙奉太平天國號令,在云南滇西領導的反清起義,威震云南,影響全國。堅持斗爭18年,首舉義旗就在巍山縣永建鄉大圍埂和小圍埂村。據史書匯載,中原文化在巍山傳播較早。南詔細奴羅時,即勸民習讀漢書,敦崇八行。明洪武中建蓋孔廟,此后,興建書院,講學課試,尚文敦禮之風歷久不息,人才輩出,佳作不乏,曾被清廷御封為云南全省四大文獻名邦之一。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歷史文化
巍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大理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際河流--紅河的發源地。有保存完好的始建于明洪武23年、距今600多年的古城,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14座道教名山之一的巍寶山,有鳥類遷徙的要道“鳥道雄關”,有省、州、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余處。巍山也是滇西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巫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甚為盛行,其中尤以巫教、道教、佛教歷史最為久遠。境內有巍寶山、巫印山,小雞足山等名山以及天魔牙寺、伏虎寺,降龍寺、玄尼守,靈巖寺等等道佛寺觀。自唐代以來,在境內修建大批宗教寺廟,這些寺廟歷代不斷修復重建,1994年巍山古城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巍山還是云南省宗教工作重點縣之一,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和原始宗教都有悠久的歷史,縣內還有玄珠觀、圓覺寺、云隱寺、是和庵、龍于山、五印山、三鶴洞、圭峰寺、清真寺等等。據統計全縣現有佛寺85座,道觀104座,原始宗教78座,目前已發現新石器時代的遺址16處,各級各類館藏文物共2100多件,省、州、縣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30多處,明代以來人文蔚起,出過進士20多人,舉人200多人,留下許多珍貴墨跡,清乾隆年間,被御封為"文獻名邦"。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23年,城內古建筑星羅棋布,主要標志拱辰樓建筑雄偉 壯觀。有的文物古跡如巍寶山道觀古建筑群,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自然地理
巍山縣地形略似一只平臥的古瓷花瓶,南北兩端狹窄而中部寬廣;地勢為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縣境東與彌渡縣毗鄰,西與漾濞彝族自治縣和保山地區昌寧縣、臨滄地區鳳慶縣隔漾濞江相望,南與南澗彝族自治縣接壤,北與大理市相連。巍山的山脈屬云嶺橫斷山脈的南延部份,地處云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無量山北段地區,和大理點蒼山遙遙相望。山川秀麗,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境內河谷、盆地、山地相間分布。海拔高差懸殊大,其中河谷最低海拔1146米,山地最高海拔3037米。巍山水系屬紅河和瀾滄江兩大水系,以境內西部山脈為分水嶺,山脈以西的漾濞江流域屬瀾滄江水系,山脈以東的西河流域屬紅河水系。境內主要河流有西河、漾濞江和樂秋河。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旅游名勝
巍山的名勝古跡眾多,主要集中在巍山古城和巍寶山景區。1994年,巍山古城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古城內至今保留有25條街,18條巷,總長14公里多。南詔古街在2011年6月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城內保存著明清以來的一大批古建筑和古民居。古城內的文物古跡主要有:南詔古街、星拱樓、文華書院、蕭公祠、東岳宮、明志書院(崇正書院)、南社學(育德書院)、北社學(育英社學)、文廟、西竺庵、蒙陽公園、古民居(柯家大院、劉家大院、施家大院、徐家大院)。巍寶山景區文物古跡有建于明清時期的22座道觀,山上的文物古跡有南詔土主廟、文昌宮、靈官殿、青霞宮、三皇殿、觀音殿、魁閣、斗姥閣、培鶴樓、道源宮、長春洞、玄龍寺、圓覺寺及雙塔等,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長春洞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3942.html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在哪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屬于哪個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在哪個省?
相關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在哪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屬于哪個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