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縣,富源縣在哪里,富源縣在哪個省
富源縣在哪里?富源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富源縣在哪個省?
富源縣旅游,富源縣在哪里,怎么走?
富源縣自古就是內地進入云南的交通要道,是元、明、清三朝移民入滇的主要通道,素有“入滇第一關”、“滇黔鎖鑰”、“八寶之鄉”之稱的美譽。是云南東大門。東至貴陽413公里,西距昆明197.5公里,南至廣西南寧580公里,鐵路2208線橫穿縣境北部,與威紅鐵路和水柏鐵路連成一體,加上南昆鐵路構成富源縣北東南三面環鐵的鐵路運輸體系。
富源縣
富源縣簡介
富源縣位于云南省東部,地處東經103°58′37″—104°49′48″,北緯25°02′38″—25°58′22″之間。縣境東部、東南部與貴州省的盤縣、興義市接壤,南部、西南部與羅平縣毗鄰,西部與麒麟區相連、西北部與沾益縣交界,北部與宣威市相連。自古就是內地進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素有“入滇第一關”、“滇黔鎖鑰”之稱,是云南東大門。東至貴陽413公里,西距昆明197.5公里,南至廣西南寧580公里,鐵路2208線橫穿縣境北部,與威紅鐵路和水柏鐵路連成一體,加上南昆鐵路構成富源縣北東南三面環鐵的鐵路運輸體系。國道320線(曲靖至勝景關高速公路)橫穿縣境北部,國道324線從南部擦邊而過,勝境關為全省九大通道之一,省道富興、富法線貫穿全境,連接2208線和南昆鐵路線、國道320線和324線。全縣交通初步形成以鐵路、國道、省道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為基礎的交通網絡。境域總面積3348平方公里,南北長約10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50公里,最窄處約10公里,呈兩頭寬,中間窄的葫蘆形。烏蒙山支脈縱貫全境,全縣地勢北高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海拔2748.9米,最低海拔1100米。
富源縣歷史沿革
富源縣原名平彝,因平彝有岐視少數民族之意,1954年以豐富的的資源而更名富源,素有八寶之鄉的美譽。
周秦時屬滇國、夜郎,兩漢時屬益州宛溫縣,兩晉南北朝時屬寧州,隋朝屬益州開邊縣,唐朝屬盤州,南詔和大理國時為摩彌部。元朝時在境內北部設羅山縣,屬曲靖宣撫司;南部設亦佐縣,屬羅雄州,境內置官設治。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廢羅山縣,新置平彝縣衛,南部仍為亦佐縣。清初,平彝縣衛屬云南都司、亦佐縣屬曲靖軍民府;清順治十四年(1657)廢亦佐縣為平夷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以平彝廢衛、亦佐廢縣,建平彝縣,屬曲靖軍民府。1954年改稱富源縣至今。
1997年,富源縣轄3個鎮、8個鄉:中安鎮、營上鎮、黃泥河鎮、后所鄉、大河鄉、墨紅鄉、竹園鄉、富村鄉、古敢水族鄉、雨汪鄉、老廠鄉。縣政府駐中安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富源縣總人口657474人,其中:中安鎮118346人,營上鎮64190人,黃泥河鎮52151人,后所鄉60714人,大河鄉74517人,墨紅鄉54886人,竹園鄉42533人,富村鄉78749人,古敢水族鄉13442人,雨汪鄉59533人,老廠鄉38413人。
2001年,后所鄉、竹園鄉撤鄉設鎮(省政府2001年7月18日批準);雨汪鄉更名為十八連山鄉(省政府2001年8月25日批準)。自此,全縣轄5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中安鎮、營上鎮、黃泥河鎮、竹園鎮、后所鎮、大河鄉、墨紅鄉、富村鄉、老廠鄉、十八連山鄉、古敢水族鄉。
2002年,大河鄉撤鄉設鎮(省政府2002年4月29日批準);墨紅鄉、富村鄉撤鄉設鎮(省政府2002年9月8日批準)。 2
003年,全縣轄中安、營上、黃泥河、后所、竹園、大河、墨紅、富村8個鎮和古敢、十八連山鄉、老廠3個鄉,下設159個村民委員會。 總人口67.2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1.94萬人,非農業人口5.34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92.06%、7.9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7人。境內主要有漢族、彝族、水族、回族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30萬人,占總人口的9.36%。
2010年,富源縣轄10個鎮、1個民族鄉:中安鎮、后所鎮、墨紅鎮、大河鎮、營上鎮、竹園鎮、富村鎮、黃泥河鎮、古敢水族鄉、十八連山鎮、老廠鄉。全縣總人口78.11萬人。
富源縣位置
富源縣位于云南省東部,曲靖市東部,地處東經103°58′~104°49′北緯25°~25°58′。東鄰貴州盤縣、西接麒麟區,南抵羅平縣、貴州興義市,北連宣威市。縣人民政府駐地中安鎮金城距曲靖市區63千米,距省府駐地昆明198千米。
富源縣地形
地貌為中山山地,突出的峽谷地貌,其特征為河流縱向切割、山川南北展布、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巖溶發達、河谷階地狹窄,耕地零星分散。烏蒙山支脈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南北長約103千米,東西寬約54千米,兩頭寬、中間窄,呈薯形相銜狹長地形。全境地勢北高南低,由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境內最高海拔為西北部(墨紅鎮境內)的營盤山,海拔2748.9米,最低海拔為東南部(古敢鄉境內)的特土峽谷,海拔1110米。
富源縣氣候
南溫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境內降水豐富,四季溫和,年平均氣溫14℃左右,相對濕度較大,雨熱同季,干濕分明,光照熱量條件較好。
富源縣水資源
地處滇東多雨區,屬珠江上游的山區縣,自然水源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量1332毫米,水資源總量28.8億立方米,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南北盤江 支流,主要河流有塊澤河、黃泥河、嘉河、丕德河、篆長河、水城河、木浪河及其支流,境內流量22.1億立方米,境外流入水量6.7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資源4500立方米,全縣已建立蓄水工程46座,正常蓄水7083.6萬立方米。已建成的三岔河電站、響水河電站、細戈電站、跌水電站、壩后電站年發電量11120萬千瓦時。
富源縣土地資源
全縣耕地面積161.5萬畝,土壤以紅壤面積最大,占總面積的33.61%,其次為黃棕壤和黃壤,占總面積的28.77%和17.78%,夾雜紫色土、石灰土、沖積土、草甸土。
富源縣礦產資源
礦藏資源得天獨厚,截止2013年,已探明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礦藏資源有煤炭、瑩石、鉛鋅、鉛鋅、硫鐵礦、鐵、石膏、金等4類21種。特別是煤炭儲量最大,而且煤種齊全、煤層厚、煤質優、埋藏淺、發熱量高,易開采等優點,全縣含煤面積833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1/4,地質儲量141.02億噸,探明儲量64.57億噸,無煙煤探明儲量達38.8億噸,是我國江南最大的無煙煤田。無煙煤探明儲量達雜紫色土、石灰土、沖積土、草甸土。礦藏資源得天獨厚,已探明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礦藏資源有煤炭、瑩石牴、鉛鋅、鉛鋅、硫鐵礦、鐵、石膏、金等4類21種。富源豐富的資源優勢日益得到發揮,現已形成以資源開發為主體,發展以煤為原料或燃料的化肥、建筑建材、鑄造、碳素、煤氣等工業生產格局,已形成糧、煙、煤、畜、林、果六大基礎產業,富源縣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云南省煤炭、商品豬、大河烏豬、用材林、水果生產基地縣、甜蕎出口以及半細毛羊改良基地縣,名特產品有高卡的富源精焦,經久耐用的富源鐵鍋,優質富源火腿等。
富源縣旅游資源
境內自然景觀絢麗多姿,有神秘莫測的天然清溪洞;有風光秀麗的十八連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云南省野生山茶自然保護區”;有巧奪天工的花洞奇景;還有獨特風情的古敢水族文化等。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3972.html
富源縣在哪里?富源縣屬于哪個省?富源縣在哪個省?
相關富源縣,富源縣在哪里,富源縣屬于哪個省?富源縣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