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h,通?h在哪里,通海縣在哪個省
通海縣在哪里?通?h屬于哪個省哪個市?通海縣在哪個省?
通?h旅游,通海縣在哪里,怎么走?
通海縣是云南省蒙古族聚居地,烤煙高產縣之一,玉溪地區轄縣。位于省境中部偏南,杞麓湖畔的湖積平原上,石灰巖山地圍繞四周。面積721平方公里,人口23.4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 9人,是省內人口密度最大縣。以漢族為主,有彝、回、蒙古、傣、哈尼等少數民族?h人民政府駐秀山鎮。
通?h
通?h簡介
通海縣(Tonghai Xian) 云南省蒙古族聚居地,烤煙高產縣之一,玉溪地區轄縣。位于省境中部偏南,杞麓湖畔的湖積平原上,石灰巖山地圍繞四周。面積721平方公里,人口23.4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 9人,是省內人口密度最大縣。以漢族為主,有彝、回、蒙古、傣、哈尼等少數民族?h人民政府駐秀山鎮。
通?h歷史
唐南詔時置通海鎮,啟通海人文之風。后晉天福二年(937年)設通?。元憲宗六年(1256年)通海置千戶所;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通海千戶所為通海縣,屬臨安路,通海稱縣從此開始。明、清、民國相沿為縣。1956年原通海縣(1949年12月13日和平解放)、河西縣(1949年12月10日正式解放)合并稱杞麓縣,1958年華寧縣與杞麓縣合并稱通海縣,1959年原華寧縣從通?h劃出。
通海縣位置
通海縣位于云南省中部,介于東經102°30′25″- 102°52′53″,北緯23°65′11″- 24°14′49″之間,東西最長39公里,南北最寬36.15公里,縣城所在地秀山鎮距省會昆明市125公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紅塔區47公里?偯娣e721平方公里,四周分別與華寧縣、峨山縣、紅河州建水縣、江川縣、紅塔區相鄰,是歷史有名的滇南重鎮及經濟和手工業發達的地區。其中秀山、四街、河西、楊廣、九街、納古、興蒙7個鄉(鎮)為壩區鄉鎮,里山、高大為山區鄉鎮。
通?h氣候
通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中亞熱帶濕潤涼冬高原季風氣候,年溫差小而晝夜溫差相對較大,2002年平均氣溫為16.5ºC,極端最高氣溫為29.9ºC(6月9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0ºC(1月13日);全年降水量為1123.4毫米,最高日降水134.1毫米(6月30日);全年無霜期為276天,有霜日17天;年均日照總時數為2286.3小時,日照率52%,年輻射總量每平方厘米128.079千卡。
通?h區劃
截至2011年2月底,全縣行政區劃共分2街道辦事處4鎮3民族鄉,即:秀山街道辦事處、九街街道辦事處、河西鎮、四街鎮、楊廣鎮、納古鎮、興蒙蒙古族鄉、高大彝族傣族鄉、里山彝族鄉;鄉鎮下設65個農村村委會,縣城4個社區居委會,508個村民小組,27個居民小組,共有360個自然村。
轄鎮 面積 郵編 轄村 政府駐地 沿革
秀山鎮 46.9平方千米 652700 轄4個居委會、8個行政村 延秀路 1984年置秀山鎮
楊廣鎮 96.8平方千米 652704 轄11個行政村 楊廣 1958年設楊廣公社
九街鎮 81.3平方千米 652703 轄9個行政村 九街 1997年設鎮
河西鎮 187平方千米 652701 轄15個行政村 河西 1959年置西城公社
四街鎮 73平方千米 652702 轄10個行政村 1997年設鎮
納古鎮 12平方千米 652702 未設村委會 納家營 1997年建鎮
里山彝族鄉 100平方千米 652705 轄6個行政村 里山 1987年設里山彝族鄉
高大傣族彝族鄉 104平方千米 652706 轄6個行政村 高寨 1987年設高大傣族彝族鄉
興蒙蒙古族鄉 12平方千米 652701 未設村委會 白閣村 1987年置興蒙蒙古族鄉
通海縣旅游
秀山
通海秀山因山色秀美、匾聯眾多而名冠滇中,素有“秀甲滇南”的美譽。在《大明一統志》里,秀山被列為云南四大名山,與昆明金馬山、碧雞山,大理的點蒼山齊名。[5]秀山位于通海縣城南,與城相連。出城步行數百步即可登山。山中禪院森森,曲徑通幽。秀山公園經歷代修建,構成了三元宮、普光寺、玉皇閣、清涼臺、萬壽宮、斗天閣、涌金寺、白龍寺等古建筑群。秀山之美在于秀,在于自然風光與禮樂名邦的完美結合,呈現出一個杏花煙雨江南的詩畫世界。
龍興寺
位于楊廣鎮大新村五公里許的深山中,始建于明,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物。該寺右側有一天生溶洞,洞中長年流淌著20寸管粗的泉水。傳說明朝時洞中有蛟龍,當地人曾請來馬祖仙將蛟龍鎮服,故建寺塑馬祖像以鎮懾。寺周圍林木豐茂,幽靜非常。于2004年被玉溪市公布為“第 批文物保護單位”。
三圣宮
三圣宮通海縣楊廣鎮小新村,距縣城6公里。三圣宮始建于元末,據清乾隆《重修三圣宮碑》載:“……洪武初舊有寺宇”。歷經明清歷代重建重修,現為清初和清末的建筑。寺中保存下一堂(六扇)木雕槅門,出自清末滇南木雕藝術家高應美之手,槅子門中的構圖、布局、人物造型,刀法的巧運均達到了美輪美煥的境地,被省內外學者稱之為“海內第一木雕”。[7]三圣宮布局為三進式兩院,由大殿、后東西兩廂、中殿、前東西兩廂、前殿(重檐)及前、中、后的六個躲間組成,外設圍墻并呈船形,墻外雙溪環繞而過。難怪木雕槅門中、高應美用竹葉湊成的一首詩寫道:“水繞樓船起圣宮,雙龍勢發脈豐隆。春山擁翠千年秀,不賴丹青點染工。”詩中充分地贊頌了三圣宮的風光景致。上世紀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白龍寺
白龍寺位于秀山后面,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因為寺旁有一泉水,古人就建此寺并塑龍王像供于寺中。白龍寺屬一進院前后各三間夾四耳、寺內保存一塊明代碑刻,碑陰記錄了當時海貝巴(貝幣)的捐贈情況。上世紀80年代在白龍寺下開辟了茶花園、牡丹園、蘭花園,總占地8000多平方米。[8]秀山古建筑群于上世紀1987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通海文廟
通海文廟位于通?h城南隅、座落于秀山之麓,南北向。為中軸線分幢迭起單體組合式古建筑群,由紅墻(長65米、厚1.9米、高8米)泮池、文明坊、忠烈祠、節孝祠、大城門、鄉賢、名宦祠、東廡、西廡、大城殿、鐘鼓樓、崇圣祠、尊經閣組成,總占地1.2萬平方米。[9]通海文廟始建于元代,(清·雍正十三年《重修通海廟學記碑》載),于明·萬歷遷建今址,現存建筑為清初康熙、雍正之物。特別文明坊(建于雍正十一年)氣勢壯偉雄強。從整體看通海文廟,給人以殿閣層層迭起,莊嚴肅穆之感。清朝時期,在通海廟學中曾經培養出朱嶟(禮部尚書),公孫翰林的董玘、董健,有名書法家闞禎兆等。通海文廟于上世紀1998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3987.html
通?h在哪里?通海縣屬于哪個?通海縣在哪個省?
相關通?h,通海縣在哪里,通海縣屬于哪個省?通?h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