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哪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哪個省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哪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哪個省?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旅游,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哪里,怎么走?
德宏州即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德宏”是傣語的音譯,“德”為下面,"宏"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部。面積1.15萬平方千米。轄芒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瑞麗市。東面與保山市相鄰,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緬甸包圍,故這五個縣級單位當地人又俗稱“外五縣”。州人民政府駐芒市。2008年常住總人口118.5萬。有傣、景頗、漢、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駐芒市芒市鎮,陸距省會昆明785千米,空距427千米。郵編:678400 代碼:533100 區號:0692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簡介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部。面積1.15萬平方千米 。轄潞西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瑞麗市。由于它只有東面與保山市相鄰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緬甸包圍,故這五個縣級單位當地人又俗稱“外五縣”。州人民政府駐潞西市。2004年人口105萬。有傣、景頗、漢、傈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 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主要是高山深谷區。高黎貢山、怒山縱貫境內,大盈江、龍川江等構成較寬的河谷盆地。農產有稻、小麥、玉米、甘薯、花生、甘蔗、茶葉等,并產咖啡、橡膠、紫膠、菠蘿、芒果等。森林資源豐富。有孔雀之鄉的美稱。礦產有煤、錫、鐵、寶石等。有電力、機械、水泥、造紙、制糖、紡織及食品加工等工業。有藥材、水果 、傣族及景頗族工藝品等特產。自治州的名勝古跡有五云寺 、樹包塔、塔包樹、盈江虎跳石、凱邦亞湖等。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資源
水資源
德宏州境內江河年平均產水量136.3億立方米,過境水量81.7億立方米。共有水資源總量218億立方米,地表水大部分未被污染,物理性能良好,符合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要求。目前,德宏的水資源利用率僅占擁有量的2.3%。全州水能理論蘊藏量362.4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量102.15萬千瓦。
礦產資源
已探明礦產資源有20多種。有色金屬礦有錫、鉛、鋅、銅、鎢、鉻、鎳,黑色金屬礦有鐵,能源礦產有煤和石油,稀有金屬礦產有鈹、鈾、鍺、粘土,特種非金屬、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屬礦有云母、水晶、寶石、石灰石等。此外,還有10個重砂金測異常帶。德宏礦產資源的特點是種類多,儲量少,開采少。
動植物資源
森林分布在不同的氣候帶:熱帶、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占全州森林總面積的5.4%,主要植被為龍腦香、阿薩姆娑羅雙、柚木、美登木、肉楂、竹類等;在亞熱帶,主要植被為闊葉林,以紅椎、櫟類、栲類、木荷、紅椿、楠木、柚木、油茶、松樹等為主,面積約占57.2%;在溫暖帶,主要植被為常綠闊葉林、杉木、松樹、油茶、核桃等,面積約占36.1%;在溫帶山地,評分植被為鐵杉、高山櫟、杜鵑灌木叢等,面積約占1.3%。珍稀保護樹種有: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禿杉;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的有四數木、董棕滇桐、云南黃蓮、香果村、云南石梓、鵝掌楸、鐵刀木、大樹杜鵑、云南娑羅雙、野茶樹、云南山茶花、鹿角蕨等;屬國家三級保護植物的頂果木、菠蘿密、盈江龍腦香、瑞麗山龍眼、天料木、滇楠、紫薇、木姜子、厚補、林生芒果、木蓮、紅椿、鐵杉、多果欖仁、蘇鐵、香樟、云南肉豆蔻、云南七葉樹、云南蘇鐵等。德宏竹類品種繁多,歷史便有“竹鄉”美譽。還有普通野生稻、野生甘蔗、胡禿果、西番蓮、橄欖、簍瓜、彌猴桃、番石榴等。此外,云南大葉茶群體種遍布全州,德宏小粒咖啡以味香質優享譽世界。
據初步調查,現有國家規定的一類保護動物:綠孔雀、孔雀雉、白頰山鷓鴣、紅腿小隼、黑頸長尾雉、赤頸鶴、紅腹角雉、白尾稍虹雉、冠斑犀鳥、雙角犀鳥、蜂猴、葉猴、金絲猴、熊猴、豚尾猴、馬來熊、熊貍、黑頸長尾雉、巨晰、長臂猿、云豹、云貓、金錢豹、孟加拉虎、亞洲象、云南野牛、扭角羚等。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草鶚(猴面鷹)、原雞、緣斑鳩、竹啄木鳥、穿山甲、太陽鳥、巖羊、水獺、水鹿、麝、蟒、眼鏡王蛇、禿鷲等,其中獸類50余種,爬行動物30余種,鳥類近100種。屬國家三類保護動物有:白琵鷺、胡兀鷲、游隼、灰鶴、蛤蚧、娃娃魚等。據不完全調查,僅盈江縣便有脊椎動物554種,其中魚類56種,兩棲類22種,爬行類34種,鳥類356種,哺乳動物86種。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歷史沿革
公元前424年后,傣族先民在今瑞麗江河谷建立勐果占壁王國(傣語稱勐卯弄),建雷允城,遺址尚存。約公元前四世紀,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條國際陸路交通線“西南絲路”開通,中印貿易便已開始,德宏即為西南絲路的必經之地。公元前122年,張騫出使西域探尋到的“滇越乘象國”,即指今德宏和緬甸的部分地區。公元前109年,漢武帝開西南夷,德宏為益州郡哀牢地。
東漢屬永昌郡哀牢縣(今盈江縣)。魏晉南北朝屬西城縣(今盈江縣)。唐南詔時,屬永昌節度和麗水節度。宋大理國時,屬永昌、騰越金齒部地。元代置茫施(芒市)、鎮西(盈江)、平緬(隴川)、麓川(瑞麗)四路及南甸(梁河)軍民府,隸屬金齒宣撫司六路軍民總管府。1287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隨元軍南下,途經德宏地區,他在游記中詳細記載了德宏見聞。明代設南甸(梁河)、干崖(盈江)、隴川宣撫司,盞達(原蓮山)、遮放副宣撫司,芒市、勐卯(瑞麗)安撫司,隸屬永昌府騰越州。清沿明制,乾隆年間增設臘撒、戶撒兩個長官司(今屬隴川縣戶撒鄉),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增設勐板土千總(今芒市芒牛壩一帶)。南甸、干崖、隴川、盞達、勐卯、戶撒、臘撒土司隸屬騰越廳管轄;芒市、遮放土司和勐板土千總隸屬龍陵廳管轄。1874年在今盈江縣芒允鄉發生震驚中外的“馬嘉里事件”。1911年10月27日,盈江土司刀安仁、張文光(均為同盟會員)領導“騰越起義”,推翻清政府在騰越邊地的統治,宣告成立“滇西軍都督府”。民國時期改府廳置道,設彈壓委員;1917年改彈壓委員為行政委員,設立政區,隸屬騰越道。1927年廢騰越道,隸屬云南省第一殖邊督辦。1932年改行政區為設治局,設潞西、梁河、盈江、蓮山、隴川、瑞麗6個設治局(為準縣級),屬殖邊督辦。1940年廢殖邊督辦,隸屬騰龍邊區行政監督。1938年8月31日,滇緬公路全線通車,成為抗戰期間中國與國際聯系的陸路唯一交通要道。1942年5月,日軍入侵,德宏淪陷。1945年1月國土光復后,仍置設治局,先后隸屬云南省第六區(保山)及第十二區(騰沖)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7月潞西設治局改為潞西縣,縣城設在芒市。
1950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潞西,德宏解放。軍政代表團接管設治局,建立潞西縣和瑞麗、隴川、盈江、蓮山、梁河5個各民族行政委員會,隸屬保山專區。1952年經政務院批準,瑞麗、隴川、盈江、蓮山、梁河改設縣,并設畹町鎮(縣級鎮),均隸屬保山專區。1953年7月,成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1956年5月保山專區并入德宏,改自治區為自治州,轄保山、騰沖、昌寧、龍陵、潞西、梁河、盈江、蓮山、隴川、瑞麗10縣及畹町鎮。1958年10月,蓮山縣與盈江縣合并為盈江縣。1963年8月,德宏與保山地區的建置分開,德宏州轄潞西、梁河、盈江、隴川、瑞麗5縣及畹町鎮。1969年11月撤銷德宏州,并入保山地區。1971年11月恢復德宏州,轄潞西、梁河、瑞麗、隴川、盈江5縣及畹町鎮。1985年改畹町鎮為縣級市。1992年6月瑞麗撤縣改市。1997年4月潞西撤縣設市。1999年2月8日,撤銷畹町市,設立瑞麗市畹町經濟開發區(副縣級)。至此,德宏州轄2市三縣,即潞西市、瑞麗市和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以上摘自《德宏年鑒二〇〇二年》)
2010年7月12日得到國務院批準,8月23 日省政府通知將潞西市正式更名為芒市。“芒市”是國務院繼1989年以后正式批準的唯一一個專名和通名只有兩個字的縣級市名稱。“芒市”既是專名,其 “市”字又是政區通名[3]。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理位置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在云南省西部中緬邊境,位于東經97°31′—98°43′、北緯23°50′—25°20′之間,是云南省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德宏,取傣語意為“怒江下游的地方”,東和東北與保山市的龍陵、騰沖相鄰,南、西和西北三面與緬甸聯邦接壤,全州除梁河縣外其它縣市都有國境線,國境線長達503.8公里。全州東西最大橫距為12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為170公里,總面積有11526平方公里,州府駐地在芒市芒市鎮,城鎮規劃面積為14平方公里。德宏地處云貴高原西部橫斷山脈的南延部份,高黎貢山的西部山脈延伸入德宏境內形成東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寬緩的切割山原地貌,全州海拔最高點在盈江北部大娘山,為3404.6米,海拔最低點也在盈江的西部那邦壩的羯羊河谷,海拔僅有210米,全州一般海拔在800—2100米,州府芒市海拔為920米,地表景觀由“三山”(大娘山、打鷹山、高黎貢山尾部山脈)、“三江”(怒江、大盈江、瑞麗江)和“四河”(芒市河、南畹河、戶撒河、芒東河)和大小不等的28個河谷盆地(壩子)構成,河谷盆地面積占全州土地面積的17.1%,其中面積在10萬畝以上的壩子有盈江壩(55.23萬畝)、隴川壩(29.72萬畝)、芒市壩(瑞麗壩20.42萬畝)、遮放壩(11.82萬畝)。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貌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橫斷山脈西南部、高黎貢山以西的一塊自東北向南西傾斜的切割山原。 地勢的基本特點是東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寬緩;峻嶺峽谷相間排列,高山大河平行急下。全州最高點是盈江縣北部的大娘山(大雪山),海拔3404.6米;最低點是盈江縣西部的羯羊河谷(那邦壩的拉沙河與穆雷江交匯處),海拔210米;一般海拔800至2100米。州府駐地芒市,海拔920米。其地表景觀主要由高黎貢山山脈南延的“三山”與“三江四河”構成。“三山”即大娘山、打鷹山和高黎貢山尾部主脈,“三江”即怒江、大盈江和瑞麗江,“四河”即芒市河、南畹河、戶撒河與芒東河。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口岸
云南省有11個國家級口岸、10個省級口岸,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擁有2個國家級口岸(畹町口岸和瑞麗口岸)、2個省級口岸(隴川章鳳口岸和盈江小平原口岸)。德宏口岸不僅是中國對緬貿易的主要口岸,也是通往東南亞和南亞的重要口岸。據考證,中國大西南的貨運經中緬陸水聯運大通道直入印度洋,可縮短運距5000千米,其運輸費用最低。畹町口岸:它與緬北九谷(捧賽)口岸毗鄰,1937年成立畹町海關。1938年滇緬公路開通后,畹町成為重要的國家級口岸。二戰期間,滇緬公路和史迪威公路通過畹町口岸,將國際上的大量援華物資運入我國。中國的10萬遠征軍也從畹町出境,征戰緬甸。1950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畹町時,每日進出境運貨機動車達200余輛次。1985年畹町撤鎮設市。1989年邊貿商號達59戶,進出口總值2.33億元。按照當時匯率換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800美元,已跨入小康生活水平。同年,畹町被列為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4000元的189個城市之一。1999年初,國務院決定撤銷畹町市,將其行政區域劃歸瑞麗市。
瑞麗口岸:瑞麗是320國道終點。1987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口岸,與緬甸的國家級口岸——木姐毗鄰。歷年來,通過該口岸的邊境貿易進出口總值占云南省的70%以上,全國的34%,被譽為“口岸明珠”。1991年2月,云南省政府批準在姐告設立邊境貿易經濟區,建立跨國的中緬一條街,姐告迅速崛起,被譽為“云南的深圳”。1992年4月,國務院批準瑞麗為沿邊開放城市,并撤縣設市。1996年瑞麗以全省最大的邊境口岸被國家評為“全國先進口岸”。1998年瑞麗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據統計,2000年瑞麗市接待中外游客152萬人次,旅游收入達2.4億人民幣,占全市GDP的31%。
瑞麗地理位置特殊,東南、西南、西北三面與緬甸接壤,在長達169.8千米的國境線上,進出口通道多達33個。瑞麗與緬甸木姐、南坎,畹町與緬甸九谷共處瑞麗壩子之中,畹町與九谷、姐告與木姐,僅國門之隔。瑞麗優越的地理條件,構成了“一個壩子,兩個國家,三個省邦(云南省、撣邦、克欽邦)交界,四大口岸,五座城鎮(畹町、瑞麗、九谷、木姐、南坎)”和“一國兩城”的獨特地域景觀。畹町九谷橋把320國道與滇緬公路直接連通。被稱為“天涯地角”的姐告是320國道的終點,同時也是史迪威公路的交匯點。
瑞麗是年輕的城市,1954年才開始建設新城。從90年代起加大了城建力度,如今的瑞麗城區面積達12平方公里,城市道路總長291千米,年供水量468萬立方米,建成了華豐大型綜合商場、景成大酒店、口岸聯檢大樓、南卯湖水上公園、瑞麗江廣場、珠寶城等一批上檔次的硬件設施。
1999年,畹町加盟瑞麗市,從而使瑞麗擁有2個國家級口岸、2座邊境開放城市、1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瑞麗市內)、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畹町)、1個省級邊境貿易經濟區(姐告)、1個州級經濟開發區(弄島),成為云南省口岸和開發區最多的縣市,也是云南省實施西部大開發,周邊條件最好、發展潛力較大、基礎設施較完善的縣市。
隴川章鳳口岸:它與緬北雷基(洋人街)口岸相依。陸距緬北重鎮八莫最近,僅92千米,而八莫是中緬陸水聯運大通道的第一港口。據史料載,1924年經章鳳出口物資8萬馱。1991年被列為云南省省級口岸。1997年緬政府定雷基為克欽邦與中國通商的唯一口岸。1998年8月13日,中緬兩國舉行了隆重的開通口岸典禮。盈江小平原口岸:盈江古代便是滇緬通商要道,并在驛道上設有驛站。1894年中英《滇緬通商條約》簽訂后,曾一度成為滇緬最繁榮的商道,英國領事館、海關等機構在芒允相繼建立。經芒允出口的商品銷往緬北、印度等大部分地區,進口的商品來自五大洲30多個國家。20世紀80年代中期,邊境貿易重新崛起,成為盈江縣經濟主體之一。至20世紀90年代初,口岸公路網絡以縣城小平原為中心,分別經芒允、那邦、昔馬、卡場、蘇典、支那通向邊境。其中經芒允出境的公路直通八莫,陸距131千米;經那邦出境的公路與“史迪威公路”連接,北上可達克欽邦首府密支那,陸距197千米。渡口:1950年前,德宏無常設渡口碼頭,其水運是季節性的,由民間組織竹筏擺渡。1951年后,隨著邊境經濟的日趨繁榮,民間往來頻繁,沿江渡口昌盛。較大的渡口于1960年后改用載重1至20噸的木船,1980年后啟用機動船。1990年已形成39個渡口。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植被
全州依東北高,西南低的地勢,形成不同海拔的七類地帶:①海拔2700-3404.6米的高寒山區,山勢 陡峭,森林茂密,冬有積雪,氣候寒冷,無人居住,面積占全州土地總面積的0.22%;②海拔2200-2700米地帶,特點是山頂渾圓,谷坡在10-30度,森林較多,局部已經開發為輪歇地,林間草場可發展畜牧業,面積占全州土地總面積的5.64%;③海拔1800-2200米地帶,此類地帶多為江河支流源頭,次生林較多,面積占全州土地總面積的16.52?%;④海拔1600-1800米地帶,植被稀少,墾植較多,導致沖溝較多,是州內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帶,也是旱糧、旱地甘蔗、茶葉、草果、八角及熱帶水果的主產地,占全州土地總面積的44.1%;⑤海拔950-1100米地帶,谷坡一般在10-20度之間,植被多為灌叢、草地,沖溝切割較多,水土流失嚴重,屬州內低熱層地帶,面積占全州土地總面積的15.25%,是橡膠等熱帶經濟林木和熱帶水果的主產地;⑥海拔600-950米地帶,面積占全州土地總面積的17.95%,其中,農業耕地面積占全州總耕地面積的55.03%,⑦海拔210-600米地帶,屬熱帶河谷季雨林地帶,面積占全州土地總面積的0.39%,未墾地多為熱帶原始森林和荒草坡地,其植物種類繁多,是天然的熱帶動植物園。森林覆蓋
德宏不同的海拔地類形成不同的森林分布帶,主要分為熱帶森林:占全州森林總面積的5.4%;亞熱帶森林:面積占57.2%;曖溫帶森林,面積占36.1%;溫帶森林:面積占1.3%;全州森林覆蓋率2003年達到62%以上。德宏這種“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環境使德宏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僅盈江羯羊河谷的季雨林單優娑羅雙群落層的熱性區系植物就達94%種比西雙版納的82.1%還高,僅國家和省級保護的珍稀植物禿杉、四數木、云南石梓、娑羅雙、龍腦香等就有182種之多。屬國家和省級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綠孔雀、紅腿小隼、金絲猴、孟加拉虎、亞洲象、眼鏡王蛇等就有1959種之多,是名符其實的“云南野生動植物王國王冠上的明珠”。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氣候
德宏氣候資源也是得天獨厚的,全州緊靠北回歸線附近,所處緯度低,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影響,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東北面的高黎貢山擋住西伯利亞南下的干冷氣流入境,入夏有印度洋的曖濕氣流沿西南傾斜的山地迎風坡上升,形成豐沛的自然降水,加之低緯度高原地帶太陽入射角度大,空氣透明度好,是全國的光照高質區之一,全年太陽輻射在137—143卡/厘米,年降雨量1400~1700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在18.4℃~20℃,年日照2281-2453小時,年積溫6400-7300℃,年陸地蒸發量在1400-1900毫米之間,干旱指數在0.4-1.2之間。形成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雨熱同期,干冷同季,年溫差小,日溫差大,霜期短、霜日少,的特點,為多種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和越冬條件。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行政區劃
德宏州轄2個縣級市、3個縣。
德宏州 面積11526平方千米,人口121.15萬(2010年六普數據)。州人民政府駐芒市(原潞西市)。
名稱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萬人) 郵編 政府駐地 管轄
芒市 2987 39 678400 芒市鎮 1街道、5鎮、6鄉
瑞麗市 1020 18.07 678600 勐卯鎮 轄3鄉3鎮2區2個農場
隴川縣 1931 18.16 678700 章鳳鎮 轄4個鎮、5個鄉,1國營農場
梁河縣 1159 15.42 679200 遮島鎮 遮島鎮
盈江縣 4429 30.52 679300 平原鎮 平原,勐弄,卡場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旅游
中國目瑙縱歌之鄉——隴川。
風景名勝:主要名勝有芒市的勐巴娜西大花園、樹包塔奇觀、芒市鎮南傳上座部佛寺、三仙洞,瑞麗市的畹町原始森林漂江游、滇緬公路終點-畹町橋、畹町生態園、扎朵佛腳印風景區、姐勒金熊塔、麓川古城、淘寶場、姐告口岸、中緬一條街,隴川縣的景罕玉兔塔、誘人的景頗綠葉宴、邦角景頗山官衙門,盈江縣的允燕佛塔、榕樹王、馬嘉里事件紀念碑、明代所建的“8關9隘”、姐冒仙人洞、虎跳石與落水洞奇觀,梁河縣的土司衙門建筑群等。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039.html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哪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屬于哪個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哪個省?
相關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哪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屬于哪個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