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安古鎮,丙安古鎮在哪里,丙安古鎮在哪個省
丙安古鎮在哪里?丙安古鎮屬于哪個省哪個市?丙安古鎮在哪個省?
丙安古鎮旅游,丙安古鎮在哪里,怎么走?
丙安古鎮距赤水市區25公里,水陸交通便捷,原始生態完整,周邊森林覆蓋率達92.5%。古鎮建于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巖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環水.砌石為門,壘石為墻,依山而建木質懸空吊腳樓,歷經百年風霜,仍然穩如磐石。
丙安古鎮
丙安古鎮簡介
丙安古鎮是貴州赤水國家風景名勝區中的一個景區。在中國地圖上搜尋,可以在貴州遵義北部的赤水河畔找到它。丙安古鎮位于赤水市上游25公里處赤水河大丙灘南岸,處在赤水河與支流交匯處懸崖之上。古鎮始建于北宋大觀三年,東西兩端各有一座弧形石砌城門,背倚青山,三面環水。依山而建的木質懸空吊腳樓,歷經風霜,依然穩如磐石,從遠處眺望,儼然一座城堡雄踞危巖之上,被譽為千年軍商古城堡。赤水市是以行政區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桫欏王國、竹子之鄉、長征遺址的美譽,現為丹霞世界自然遺產地。丙安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貴州省歷史文化名鎮,轄區地域面積134.2平方公里,原始生態植被保存完整,有竹林16萬余畝,森林覆蓋率達92.5%,境內溪流縱橫,瀑布眾多,竹海、丹霞地貌等景觀,風景獨特秀麗。
丙安古鎮因位于赤水河險灘——大、小丙灘而得名,古稱炳灘場。歷來是川鹽入黔仁岸的水陸碼頭,古道關隘;因地處川鹽黔運交通樞紐,加之當時赤水河航運不發達,匪患猖獗。鹽商船隊和行人常在此歇息集結,陸路行人需尋求保商隊護送安全翻越穿風坳后,前往貴州腹地。古鎮便成為川鹽黔運中轉站、物流集散地和川滇黔軍閥角逐場;常有清明上河圖般熱鬧繁榮的場景。尤其在清乾隆年間對赤水河進行大規模治理后,來往鹽船、商賈云集,集市更加繁榮熱鬧。
相傳丙安原名為“炳灘”,因時常發生火災,人們認為 “炳”字與“火”有關,于是就將“炳”字的火旁,更改為三點水,改“火”為“水”,想以“水”克“火”,減少火災, 改了以后果真少有火災。但又常因山洪水災不斷,“氵丙”字在字典里也是查不到的。后人規范地去“水”改為“丙灘”。“丙安”的由來是為銘記治理赤水河的大、小險灘惡水,使商船能安全行駛而取的,僅這地名的由來,便告訴你古鎮故事之多。
丙安古鎮處在群山環抱之中,周邊遍布崇山峻嶺、溪流、瀑布。若是乘船來到丙安古鎮,在鹽運碼頭靠岸,盡管不見滿眼鹽船爭泊岸的熱鬧場景,但懸掛于半空中的吊腳樓古城堡險峻、古樸,定會讓人覺得神秘,不禁要遙想當年英勇的紅一軍團曾在此留下多少故事。
碼頭對岸渡口旁是古鎮新區迎賓瀑布,寬7米、高14米的簾狀水流從古榕樹旁傾瀉而出,融入赤水河,濺起層層水霧,在夕陽輝映下可見彩虹閃爍其間,蔚為壯觀。碼頭前行數十米,是赤水河大丙灘。此處河床變得尤其狹窄,灘水深數十米,水流湍急,立于船頭,會感覺急流震吼,驚險剌激。
古鎮東西兩側是保存完好古城門。兩扇城門均由巨石砌成,寬2.1米,高7米。東面是東華門,西面的是太平門,是進出古鎮的必經門戶,門前是通向河畔的古道,歷經歲月磨歷,石板早已磨得凹凸不平。
青石鑲砌的古街道依山勢蜿蜒盤旋,從地圖上看形似“S”。因街道入口處狹窄,尾部較寬,被建筑界稱為“葫蘆”街。沿古鎮下游鹽運古碼頭石階而上,由太平門進入古鎮,首先進入眼簾的是狹窄的“一線天”街景,前方街道不見出口,仿佛進入了死胡同。但繼續前行轉過急彎后,一條寬7米,長70米的石板街便展現在眼前,隨處可見老人們安祥的神態,小孩們歡快地嬉戲玩耍,遠離了城市的喧鬧,會感受到如入仙境般寧靜。古鎮臨河吊腳樓建于峭壁懸巖之上,依山而建的懸空樓、虛腳樓參差不齊,錯落有致。若是和友人相伴吊腳樓上,品一杯蓋碗茶,欣賞神秘赤水河風光,定會令人心曠神怡。鎮上有幾家小飯館,可以品嘗地方特色烤豆腐、蕨粑炒臘肉、炒筍絲、野菜或是水豆花,隨意點兩道菜都是綠色美味。有的古鎮人家將閣樓裝修為客棧,供游人住宿;夜晚在此,靜聽濤聲,既會讓人震撼,又會令人因身居危樓而感慨萬千。從古到今,許多文人慕名來此撰文賦詩,豐富了古鎮的文化內涵。清代仁懷廳同知陳熙晉曾在此賦詩《之溪棹歌.夜宿丙灘》一首,“樹杪炊煙夕照收,無端風雨落床頭。客心搖曳青燈里,一夜灘聲撼小樓”的詩句膾炙人口。
1935年1月紅軍四渡赤水時,紅一軍團紅二師指揮部曾駐扎在丙安,指揮了復興場、黃陂洞戰役,為中央紅軍順利一渡赤水提供保障,揭開了四渡赤水的序幕,在中國紅色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經國家發改委、國家紅辦批準修繕的丙安紅一軍團陳列館已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古鎮東華門下是雙龍橋,建筑宏偉,堅固,見證著古鎮的歷史,出古鎮東華門沿階而下就到了雙龍橋。它橫跨在赤水河的支流上,是川鹽入黔仁岸古道必經之處。橋身長28米,寬1.4米,八個橋墩和橋面均由巨石砌成,橋礅上聳立的兩條石龍雕刻精巧,栩栩如生,昂首怒視著群山和翻滾的河水,向世人展示著修橋的艱辛和工匠的精巧智慧,又仿佛向世人傾訴歷經的滄桑歲月。每逢汛期,雙龍橋常會被洶涌的洪水淹沒,但它歷經洪水和戰火的洗禮卻堅穩如初。橋頭古道旁山崖上有一些軍功德政摩巖石刻碑,其內容可見證軍伐混戰的歷史。橋下溪流匯入赤水河處河灘十分開闊,河灘上裸露形態各異石頭,這里可以觀賞古鎮吊腳樓的全貌,每年汛期前后,都會不斷有攝影、繪畫愛好者前來采風創作,要是累了坐在河灘石頭上曬曬太陽,聽聽濤聲,一定會覺得無比輕松、愜意。
丙安古鎮,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丙安古鎮的歷史文化,是建筑文化、商貿文化、軍事文化、民俗文化在經歷了千年歲月洗禮之后積淀的綜合體現,底蘊豐富。古鎮民俗文化被贊譽為“黔北民俗化石”,獨具神韻的古建筑遺產被專家學者譽為“明清建筑與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在同類古鎮中獨樹一幟,一致評價為“風格獨特、保存完好,貴州少有,全國罕見”。
初到丙安古鎮,最令人感到神奇和費解的,是這個占地4公頃的狹長袖珍古城堡,修建在長逾百丈的險灘急流之畔、高達數十米的危巖累石之上,近千年以來雖然屢經火毀卻始終重復建于原址,并且保持了明清以來古城堡原貌。
解放初期,赤水至遵義公路建成通車,丙安古鎮遠離了公路沿線;同時,運輸船相繼安裝配置了機器動力,運輸船隊和行人少有在此停泊聚會,僅有赤水河從旁邊經過,進出古鎮仍只能步行,減少了外界的紛擾。從此在幾十年里古鎮逐漸成為被外界遺忘的角落。
隨著二十一世紀發展進程加快,新建的赤水至仁懷茅臺公路從對岸通過,各地游人接踵而至,探尋著赤水河航運文化的內涵和紅軍長征的足跡,打破了丙安古鎮的寧靜。丙安人在保護古鎮的同時,在對岸新建黔北民居風格的集鎮新區,古鎮協調映襯,隔河呼應,更加襯托古鎮的古樸神韻;在古鎮下游丙安紅軍渡口之上修建了一座橫跨赤水河的鐵索吊橋,縮短了古鎮與外面世界的距離;在古鎮上游大丙灘之上修建了一座橫跨赤水河的公路橋,逐步打通丙安境內腹地各流域與外界的通道,解除交通瓶頸的制約,讓更多秀麗的風景與世人見面。隨著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丙安古鎮將以新的姿態迎接著紛至沓來的國內外朋友。
丙安古鎮歷史沿革
丙安,貴州赤水河畔千年古鎮,舊時為赤水河航運最繁榮的水陸碼頭。相傳丙安原為“炳灘”,后因時常發生火災,人們認為可能“炳”字與“火”有關,于是改“火”為“水”,以“水”克“火”,此后果真少有火災。但“氵丙”字從“水”有遭水災之疑,后人干脆去“水”改為“丙灘”。“丙安”的由來據說是為銘記治理赤水河的大、小險灘惡水,使商船能安全行駛而取的,僅這地名的由來,便告訴你古鎮故事之多。
丙安歷來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重要場鎮,是商賈云集的重要場所,場上客棧、飯館、茶館比比皆是,好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自清乾隆年間赤水河進行大規模治理后,丙安更是成為赤水河航運最繁榮的水陸碼頭, 乃我國西南滇、川、黔三省地區往來鹽船和商家必經的夜泊之地, 其時沿岸酒肆和釀酒燒坊林立,商賈如云。赤水河是我國最著名的“美酒河”,兩岸民間自古釀酒。據漢文獻載,公元前135年西漢年間赤水河就釀造出令漢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醬酒。赤水傳統特色的地方名酒就是以“丙安燒坊”為其注冊商標。
1935年1月紅軍四渡赤水時,紅一軍團第二師和師團部曾在丙安扎營,保證紅軍順利一渡赤水,取得了戰略性的勝利。2005年,國家發改委、中宣部、國家旅游局等十三部、委批準丙安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地,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丙安紅一軍團紀念館已成為紅一軍團在全國唯一的紀念館。
2008年12月23日,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命名大會在北京召開,赤水市丙安鄉丙安古鎮繼獲“中國紅色旅游經典地”、“貴州省歷史文化名鎮”稱號后,在此次命名大會上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殊榮。
丙安古鎮特色景觀
丙安風景名勝區是赤水風景名勝區組成部分之一,是待開發的旅游勝地。丙安古鎮風景以其超凡的風格獨樹一幟,置身丙安古鎮會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有濃烈的“心曠神怡”之感。神奇古樸的古鎮迎客瀑寬7米、高14米,瀑布從百年榕樹腳下瀉出,好似白龍投水,躍飛河上。驚險古湍的大丙灘下丙灘渡懸流數十丈。灘下水深14米,河水湍湍,立于船頭,會感急流震吼,青山飛馳,而頭暈目眩,膽顫心驚,卻又有驚無險,剌激快悅。
古鎮兩端朦朧古風的寨子門保存完整。上、下兩道寨子門均為寬2.1米,高7米,小巧別致。門前的高石階是下船而上到古鎮的唯一通道,遠遠望去,寨門懸于半空,把歲月浸染的古城堡裝點得淋漓盡致。幽幽古色的“葫蘆”石板街稀有罕見。從地圖上看象葫蘆的古鎮街道,別有風韻。進入寨門,先讓你領略狹窄壓抑的“一線天”街景,轉過急彎便看不街道,仿佛進入了死胡同。但只要你走近再拐個彎,一條7米寬70米長的寬敞石板街展示在你眼前,使你心曠神怡,如入仙境,風骨詩文頓生靈感。
萬種風情的吊腳樓獨具特色。古鎮沿河峭壁懸巖河畔的房舍建筑都是吊腳風 格,懸空樓、虛腳樓、無底樓、獨柱高腳樓,參差不齊,錯錯落落,別有風韻。神秘古玄的清石橋建筑偉大。橋長28米,寬1.4米,橋墩和橋面均為巨型條石砌成,就象埃及金字塔一樣,不知前人是怎樣砌成的。橋上分別有兩條雕刻精巧的石龍和兩只石獅,現只存兩條石龍,另兩只石獅早年被洪水沖毀,現正待修建恢復之中。
這六大景點,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相映成趣,別有風致,令人賞心悅目,情趣盎然。丙安古鎮不僅風景別致,且歷史文化內涵豐富。“一年一度開酒日,又是船家亡渡時。”此乃丙安燒坊在清朝同治年間的盛況寫照,亦是赤水河兩岸舊時酒文化流傳至今的佳話。從古至今,許多文人墨客專尋而來,為丙安古鎮撰文賦詩,豐富了古鎮的文化內涵。如清代仁懷廳同知陳熙晉夜宿丙安寫下了“樹杪炊煙夕照收,無端風雨落床頭。客心搖曳青燈里,一夜灘聲撼小樓”的詩句流傳至今。
丙安古鎮紅色記憶
地處赤水河下游的赤水縣城,歷來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地。當紅軍在遵義休整期間,四川省主席兼“剿匪”總司令劉湘,在四川瀘縣設立川南“剿總”,加緊部署長江防務。調整川軍一十二個旅三十六個團的兵力、堵截紅軍入川。1月中旬,川軍第一旅章平安部、第十三旅達鳳崗部進入赤水縣城河對岸的四川合江縣九支鎮和鄰近的先市鎮一帶,修筑工事、警戒赤水河下游一帶。黔軍劉翰吾部從土城敗退赤水縣城后,章安平旅急從先市渡過赤水河,進入赤水縣境,向土城方向阻擊紅軍,達鳳崗旅進駐赤水縣城,派出兩個團兵力沿赤水河逆流而上、前往距赤水縣城十五公里的復興場一帶堵截紅軍。由此,在1935年1月25日至29日這段時間里,紅一軍團在赤水境內轉戰元厚、旺隆、復興等鄉鎮的地境,發生了黃陂洞戰斗,復興場戰斗,風溪口搭浮橋渡赤水河,紅一軍團軍團部進駐古鎮丙安等革命事件。留下了許多紅軍將士悲壯慘烈,英勇頑強、不畏犧牲,前仆后繼的感人事跡。
紅一軍團二師在師長陳光、政委劉亞樓的率領下,25日在元厚陛詔渡過赤水河、經紅巖、川風坳、瓦店沿古驛道直插丙安。當時駐守丙安場的有黔軍候漢佑部一個營,得知紅軍將進占丙安的消息后,立即蒼惶而逃向赤水縣城、二師宿營丙安。
26日,二師在風溪口架浮架渡河,向復興場推進。復興場距赤水縣城十五公里,川軍達鳳崗旅兩個團兵力占據。由于敵情不明,雙方都沒有主動發起攻擊,就地嚴密警戒。晚上,紅一軍團軍團部從元厚進駐丙灘。將軍團部設在上場第一個拐角處一客棧內,在丙安隨紅一軍團行動的還有共產國際派來的代表,軍事顧問李德。李德在遵義會議后“要求去林彪紅一軍團,以便實地體驗前線的生活,他的要求得到批準”(哈里森·索爾茲伯里《長征新記》)。林彪在悉知一師在黃陂洞遭到阻擊,命令二師于次日占領復興場,向赤水縣城推進,減輕一師壓力。
27日清晨,紅軍二師迅速搶占復興場白巖背、水腦上、袁家田、紅巖寺等高地。敵軍首先向白巖背高地發起攻勢,被擊退,紅軍反沖鋒將敵軍擊潰到水合背、叫化營一帶。紅軍一部在團長歐陽鑫率領下,沖進復興場,在下場口一帶向水合背高地的敵軍發起進攻。復興場三面環山,一面臨河,處于低洼地段,紅軍仰攻戰果未能擴大。此時,川軍一個團兵力增援而至,一股沿赤水河岸偷襲到下場口,歐陽鑫團長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由于敵軍的大量增援,紅軍作戰不利,遂主動撤出復興場,退過紅巖寺。這時,曾在黃陂洞阻擊紅軍一師的章安平旅第三團,又從旺隆場取捷徑趕到與紅軍展開激戰。在敵人前后夾擊下,紅軍損失頗大。紅軍第十二師一個團增援,將敵軍痛擊死傷數百人后,敵退回復興場。二師根據軍團首長的指示,從丙安浮橋渡過赤水河。返回丙安駐扎。
28日晨,紅一軍團二師成建制離開丙安,隨原路返回元厚集結,約八、九時左右,林彪、李德等率軍團直屬部隊離開丙安。
(注:因1965年建特色縣,將原赤水縣的土城區、醒民區、隆興區劃歸現習水管轄,原習水縣的官渡區、長沙區劃歸現赤水市管轄。)
丙安古鎮旅游指南
交通
赤水客車站有專車到丙安,5元,坐滿發車。過河的船費每人1元。回程可乘坐小面的,通常晚上六七點鐘都有。
門票:20元/人
丙安古鎮紀念館
丙安古鎮紅一軍團紀念館(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點)位于赤水市丙安鄉的丙安古鎮內,是紅一軍團在全國唯一的紀念館。 1935年1月25日,林彪奉命率紅一軍團部及紅二師到達丙安古鎮,將紅一軍團總指揮部和紅二師師部設于丙安場上,指揮開展了著名的赤水黃陂洞、復興場之戰,同時,也揭開了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戰役的序幕。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078.html
丙安古鎮在哪里?丙安古鎮屬于哪個省?丙安古鎮在哪個省?
相關丙安古鎮,丙安古鎮在哪里,丙安古鎮屬于哪個省?丙安古鎮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