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国产综合91天堂亚洲国产,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您當前位置:97616旅游網 >> 旅游景點 >> 云南旅游景點 >> 隴川縣

隴川縣,隴川縣在哪里,隴川縣在哪個省

    就去旅游網  最近更新:2024-02-25 14:30  瀏覽次數:

隴川縣在哪里?隴川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隴川縣在哪個省?

隴川縣旅游,隴川縣在哪里,怎么走?

隴川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帶,地理坐標:北緯24°08′—24°39′,東經97°39′—98°17′。全縣轄8鄉4鎮1個國營農場,總面積191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5萬畝,人均耕地近3畝;全縣總人口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萬人。少數民族主要有景頗族、傣族、阿昌族、僳僳族、德昂族和回族,占總人口的54.9%,其中:景頗族和阿昌族分別占總人口的27.2%和7.4%,為全國景頗族和阿昌族人口分布最多的縣。隴川屬典型的邊疆多民族農業縣,具有土地開發成本低、適宜發展綠色產業經濟的最大優勢和發展對外貿易經濟的口岸區位優勢。

隴川縣
隴川縣

隴川縣簡介

隴川縣在中國西南邊疆,鑲嵌著一顆璀璨奪目的碧玉,它就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傣語稱之為“勐宛”是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勐宛”是傣語音譯名,意為太陽照耀的地方。斯如其名,這里山美水美人美,是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是一方充滿希望的熱土。隴川縣地處德宏州西部,位于東經97°39′~98°17′,北緯24°08′~24°39′之間,東鄰潞西市,南連瑞麗市,北接梁河、盈江兩縣,西與緬甸毗鄰,國境線長50.899公里;總面積1931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半山區1429.5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6.72%;壩區433.9平方公里,占23.28%。縣政府駐地章鳳鎮,是國家二級口岸,距州府芒市130公里,距省府昆明779公里,距緬甸八莫市92公里。隴川縣全境由高黎貢山余脈縱貫,地貌特征為“三山兩壩一河谷”。

隴川縣歷史沿革

隴川,傣語稱“勐宛”,意為太陽照耀的地方。東漢歸永昌郡哀牢縣,唐南詔時屬永昌節度,宋屬大理金齒。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麓川思氏部酋興起,在勐卯(今瑞麗)統一了幾個部落,隨之兼并勐宛(隴川),建立麓川王朝政權。元至元十三年(1276),在麓川統轄范圍置麓川路、平緬路(置首府于今隴川壩北)。至順元年(1330)置麓川軍民總管府,統管原麓川地。至正十五年(1355),在姐蘭(今緬甸南坎附近)置麓川平緬宣慰使司。“三征麓川”后,明正統九年(1444)撤麓川平緬宣慰使司,立隴川宣撫司,轄今隴川、瑞麗、遮放及緬屬高麗等地區。 公元450年,居住在保山卡斯洼的傣族部落首領法賽練率367戶,遷徙到今隴川壩尾南宛河旁定居。法賽練氏部落統治勐宛480年,傳19代。900余年,德昂族首領莽達良率眾征服勐宛,在雷基(今洋人街)建立德昂王城。莽氏家族統治隴川304年。1233年,勐宛被勐卯王混賀罕兼并。元至元六年(1340)思可法立為勐卯王,遷都“姐蘭”,建立麓川王國,并開始向德宏及保山地區擴張。明王朝為鞏固其統治,派兵“三征麓川”,于正統九年(1444),立隴川宣撫司(正四品)。1447年,明朝庭廢恭項,立原同知多歪孟為隴川宣撫使,沿襲28代,執政503年。清沿明制。民國時期,1912年設彈壓委員,劃入戶撒、臘撒兩司地。1916年改為行政委員,行署旱季住章鳳,雨季住杉木籠。同年,戶撒劃歸干崖,臘撒歸勐卯。1932年改設隴川設治局,隸屬云南第一殖邊督辦。(出處)

1950年5月隴川解放。1951年12月21日成立隴川縣各民族聯合政府,隸屬保山專區管轄。1952年11月21日,政務院批準:撤銷隴川設治區,設立隴川縣。1958年11月30日,瑞、隴兩縣合并,稱瑞麗縣。1959年9月,瑞、隴分開,重置隴川縣,隸屬德宏州。1969年建人民公社。

1993年修復“洋八”公路,縣委、縣政府正式遷到章鳳掛牌辦公。1998年3月20日,隴川縣城正式搬遷至章鳳口岸;4月29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將隴川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城子鎮遷至章鳳鎮。2001年原駐老縣城各機關相繼完成搬遷工作。

2000年,隴川縣轄4個鎮、8個鄉:城子鎮、景罕鎮、隴把鎮、章鳳鎮、清平鄉、王子樹鄉、護國鄉、邦瓦鄉、戶撒阿昌族鄉、姐烏鄉、勐約鄉、賽號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7000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章風鎮 40740 、隴把鎮 16030、 景罕鎮 18588 、城子鎮 11192 、戶撒鄉 21715 、護國鄉 6259 、清平鄉 13142 、幫瓦鄉 7138、 王子樹鄉 13161 、賽號鄉 8554、 姐烏鄉 8900、 勐約鄉 4587。擁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2001年,隴川縣轄8鄉4鎮,69個村委會,668個自然村,724個村民小組。此外有隴川農場4個分場45個隊(站)。其中:王子樹、邦瓦、護國、清平、勐約、戶撒為山區鄉;戶撒為阿昌族鄉 ;王子樹、邦瓦曾定為“九五”扶貧攻堅鄉,護國、勐約定為“九五”州級扶貧攻堅鄉,清平、戶撒有4個村定為“九五”縣級扶貧攻堅村。2001年戶撒阿昌族鄉定為全省首批扶持的少數民族特困鄉。

2002年,邦瓦鄉撤并于城子鎮、勐約鄉;至此隴川縣轄7鄉4鎮68個村委會。此外有隴川農場4個分場45個隊(站)。2002年,隴川縣總戶數40856戶,總人口16863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386人,農業人口136249人。人口密度87人/平方千米。年末全縣有漢族76534人,占總人口的45.38%;景頗族44559人,占26.42%;傣族27809人,占16.49%;阿昌族12462人,占7.39%;僳僳族4310人,占2.56%;德昂族1101人,占0.65%;白族724人,占0.43%;回族456人,占0.27%;其他少數民族680人,占0.40%。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54.62%。

2003年,隴川縣下轄章鳳、城子、景罕、隴把4鎮,戶撒、清平、姐烏、勐約、王子樹、賽號、護國7鄉,共68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671個自然村,726個村民小組。隴川農場駐隴把鎮,下轄4個分場45個隊(站)。2003年末,隴川縣總戶數41261戶,總人口170149人。其中:農業人口136784人。全縣有漢族77085人,占總人口的45.30%;景頗族44741人,占26.30%;傣族28360人,占16.67%;阿昌族12610人,占7.41%;僳僳族4371人,占2.57%;德昂族1091人,占0.64%;白族737人,占0.43%;回族454人,占0.27%;其他少數民族700人,占0.41%。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54.69%。

2004年,隴川縣下轄章鳳、城子、景罕、隴把4個鎮,戶撒、清平、姐烏、勐約、王子樹、賽號、護國7個鄉。2004年末,全縣總戶數41696戶,總人口17.17萬人。全縣有常住少數民族22種,少數民族人口94189人,占全縣總人口的54.86%,其中漢族77501人,景頗族45054人,傣族28690人,僳僳族4499人,阿昌族12747人,德昂族1117人,白族797人,回族490人,彝族377人,少數民族人口94189人。人口密度89人/平方千米。 2005年,隴川縣撤銷姐烏鄉和賽號鄉。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26個民族分布。

隴川縣行政區劃

隴川縣轄4個鎮、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章鳳鎮、隴把鎮、景罕鎮、城子鎮、戶撒阿昌族鄉、護國鄉、清平鄉、王子樹鄉、勐約鄉;隴川農場。

2006年,隴川縣下轄章鳳、城子、隴把、景罕4個鎮,戶撒、清平、勐約、王子樹、護國5個鄉,共68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671個自然村、726個村民小組。隴川國營農場下轄4個分場、45個隊(站)。 4地質氣候編輯全境由高黎貢山余脈縱貫,地貌特征為“三山兩壩一河谷”,東北高峻,西南低平,最高海拔2618.8米,最低海拔780米。境內有大小河流98條,總長752.85千米。隴川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8.9℃,降雨量1595毫米,日照數2316小時。

2006年,隴川縣氣候特征主要表現為:一、全年熱量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19.4℃,比上年偏低0.3℃,屬偏高年份,年最高氣溫34.2℃,最低氣溫0.7℃,年總積溫7081℃,較歷年偏多292℃。二、全年總降雨量異常偏少,冬春干旱明顯,汛期洪澇災害不突出,全年總降雨量1287.2毫米,比上年偏少2.7毫米,比歷年偏少422.2毫米。三、全年總日照時數正常偏多,光照較為充足,全年日照時數2368.8小時,比上年偏多66.9小時,較歷年平均偏多67.4小時。四、全年主要氣象自然災害表現為干旱影響,冬春干旱對甘蔗苗期生長、小春作物、森林防火等影響較大。五、全年氣候對工農業生產影響總體上屬利大于弊的中偏上年景。

隴川縣主要景點

戶宛溫泉

位于隴川縣清平鄉西山腳的戶宛寨頭,距縣城章鳳41公里。這里,群山環繞,樹木蔥籠,翠竹搖曳,青山綠水,碧綠萬頃,風景秀麗,引人向往。這里地質屬沉積斷陷混合花崗巖類型,清澈的泉水從孵石下噴涌而出,熱氣騰騰,水溫達60℃,最熱的泉源處可以將雞蛋煮熟。泉水潺潺流入南宛河,再向南悄悄地流去,出水量約31.4升/秒,清澈見底,時時散發出噴鼻的硫磺味兒。溫泉匯集成河,與大孵石下的清澈涼水合攏,沐浴時可自行調溫。這里被稱為孔雀歇腳的地方,溫泉具有祛病除毒的多功能效果,是沐浴、療養的好地方,可以與騰沖溫泉相媲美。

皇閣寺

又稱皇閣報恩寺,位于隴川縣戶撒鄉政府北角的金鳳山上,海拔1470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約公元1387年前后),它是由上下兩奘組成。上奘稱皇閣寺,下奘稱報恩寺,歷來俗稱皇閣寺。皇閣寺和報恩寺是道教和佛教合一的寺廟,上奘皇閣寺塑著玉皇大帝及諸神像,故稱皇閣寺,為道教;下奘報恩寺塑佛、法、僧三寶及其它佛象,故稱報恩寺,為佛教寺。[2]章鳳觀音寺,位于隴川縣章鳳城內的一座漢傳佛寺,始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年),寺內正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破壞。1982年修復,恢復了原貌,1987年擴建,建造了藏經樓,藏經樓里珍藏有一部國內稀有的《中華大藏經》,此經是1991年由臺灣財團教育基金會贈送的。

《中華大藏經》包羅南傳上座部佛教經黃和大乘佛教經典,是一部完整的佛教經典名著。此書系線裝書,分7部577冊,全是22開大本,重約1500多千克。《中華大藏經》成書于唐朝唐僧天竺取經時期。

章鳳觀音寺

是隴川唯一的大乘佛教圣地,而且寺內還有著素食佳肴迎賓客,在這里可以品償佛家的素肴名菜。[3]玉兔佛塔 始建于明38年(1610年),位于遮(放)隴(川)公路東側,隴川縣景罕鎮政府1公里處的小山丘上。該塔在印度、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傳說佛祖釋伽牟尼轉世為玉兔時曾在該地出現,并有一段玉兔救人出火海的佳話,故此塔又稱玉兔佛塔,后毀于“文革”,1980年重修,由一大八小共九座涂金筍狀佛塔組成,為小乘佛教朝圣的地方。每年傣歷四月十五日(農歷正月十五日)開始,舉行盛大集會,歷時三天,俗稱“廣母(佛塔)擺”,國內外游覽者達數萬人。每年傣歷十一月二十三日,賧佛聚會,時逢“出洼節”(一種佛教節日),各族青年男女歡聚游玩,俗稱“擺少三”、“擺冒擺少”(青年節之意)。十分熱鬧。佛塔所建之處,地處壩子邊沿,突起的一山丘,地勢壯觀。220多級臺階直上塔院。四周古樹參天,遮天蔽日,登上佛塔,隴川壩子無限風光盡收眼底,山后明鏡似的水庫鑲嵌其間,鳥語花香,格外幽靜,是一個觀光旅游、修心養性的絕佳去處。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091.html

隴川縣在哪里?隴川縣屬于哪個省?隴川縣在哪個省?

上一篇:芒市
下一篇:壩美

相關隴川縣,隴川縣在哪里,隴川縣屬于哪個省?隴川縣在哪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