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云山,縉云山在哪里,縉云山在哪個省
縉云山在哪里?縉云山屬于哪個省哪個市?縉云山在哪個省?
縉云山旅游,縉云山在哪里,怎么走?
縉云山位于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古名巴山。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縉云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縉云山總占地面積76平方千米,海拔350米-951米。縉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資源豐富,素有北有縉云、南有石筍之美譽。
縉云山
縉云山簡介
縉云山位于北碚境內,距渝中區約60公里。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海拔900多米,最高處1030米。景區之內現有獅子、香爐、日照、猿嘯、夕照、蓮花、玉尖、寶塔、聚云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余各峰亦各具豐姿。獅子峰是縉云山的主峰,峰頂狹窄,在一塊比較平坦的巖石上,用鐵欄桿圍起一個覽勝臺。在這里往下看,是懸崖峭壁;往遠處看,是峰巒起伏;山腳下,嘉陵江在緩緩流過。在獅子峰觀日出、賞云海,其壯麗不讓東岳泰山。
縉云山有兩萬多畝森林,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是四川著名的植物寶庫和森林公園。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云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縉云山是四川境內的佛教勝地之一,原有寺廟十多座,現存縉云寺、溫泉寺。縉云寺坐落在“獅子”、“聚云”兩峰之前,背依峻嶺,前臨幽谷,四周古木參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偉壯觀的深山古寺。它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歷代修葺擴建;盛極于宋,明末毀于兵火。現存廟宇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
縉云山上還有很多六朝和宋、明、清時代的古建筑和歷史文物。1930年,佛門長者太虛上人得到川督劉湘的支持,在縉云寺內創辦了“漢藏教理院”。次年正式定名為“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由大虛上人任院長,并從拉薩、康定等延請羅桑呼克圖、滿智、超一等來此主教。一時“喇嘛來渝者,前后絡繹不絕……”縉云山因此成為當時宏揚佛學的凈土,而獲得“小峨眉”美稱。
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既是全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又是川東地區頗負盛名的佛教勝地,具有巴山蜀水幽、險、雄、奇、秀的突出特征。古有王爾鑒的《縉嶺云霞》詩,其序云:“縉云山九峰爭秀,色赤如霞。縉,赤色也”。縉云山山間云霧繚繞,夕陽西下,落日余輝映照的山色赤紅如火,五彩繽紛,蔚為壯觀。古人以“赤多白少”為縉,故而得名縉云山。
縉云山自然景色秀美,奇峰挺立,山石如虹,林木蔥郁,正是“山如碧玉水如黛,云在青天月在松”。山脈由東向西分別聳立著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等9座高峰。峰峰形態迥異,特色獨具。其中,蓮花峰最高,獅子峰最秀,香爐峰最奇,寶塔峰最著。此外,獅子峰和聚云峰前矗立著著名的縉云寺,從南北朝劉宋景平元年建寺以來,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寺內大雄寶殿上塑有伽葉古佛,高約2米,為清代佛教藝術塑像。在獅子峰觀日出賞云海,其壯麗之景不亞于東岳泰山。
縉云山腰還有座白云村,背靠夕照峰,因此地有一古剎名白云寺而得名。這里翠竹如海,綠意盎然。層層竹海掩映二三茅屋,一兩聲鳥鳴貫徹林海。陽光在竹海密葉的遮擋下被分割如絲,穿照而下,林內淡霧也在陽光的照射下漸漸蒸騰,凝結成為竹葉上的點點露水,沁人心脾,惹人心醉。眼望林中小徑,頓感清新,一瞬之間瑤池美景于此而顯。
縉云山自然保護區內有重慶市植物園,縉云山植被豐茂,在1900余種亞熱帶植物中,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珍稀植物就達24種,水杉、紅杉,伯樂樹等更為世上罕見。山上古木參天,翠竹成林,廟、寺、塔、亭隱約可見,峰、寨、洞、壁氣象萬千,登山遠望,云浪滔滔,從魏晉六朝到明代的眾多文物點布其間,更是增添了悠悠古意。 位于重慶市北的縉云山,九峰挺立,雄秀不凡,因山高林密,云濃霧重,常溫比市區約低5-7度,滿山蒼翠,清雅怡人,是重慶著名的避暑勝地。此外,這里還特產極具地方特色的縉云甜茶。
縉云山地理位置
重慶縉云山地處東經106°17′-106°24′,北緯29°41′-29°52′,海拔200-952.5米,位于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小三峽之溫塘峽西岸,距重慶市中心35公里;為華瑩山腹式背斜山脈分支的一段。
縉云山地質地貌
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 構造屬川東褶皺帶華鎣山帚狀弧形構造。褶皺帶由明顯的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三個背斜,兩個向斜構成,構造單元由西北向東南分別為牛鼻峽背斜,溫湯峽背斜和觀音峽-中梁山背斜組成,背斜之間有寬緩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東南橫切三個背斜和兩個向斜,因而形成三個險峻的峽谷,即牛鼻峽、溫湯峽、觀音峽。峽谷兩側山高巖陡,峭拔幽深,形勢險要,其雄奇瑰麗之勢,猶如長江三峽的縮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峽”之稱。褶皺帶在白堊紀末期第三紀初的四川運動形成。地層有三迭紀、侏羅紀和第四紀地層,而縉云山屬于三個背斜的中間一支溫湯峽背斜的一部分,與小三峽山下相映,風景秀麗,海拔200—952.2米,相對高差752.2米。縉云山的南段為箱形山脊,頂部平緩。全山西翼較緩,坡度20°左右,東翼較陡,坡度60°~70°,因此兩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
縉云山水系分布
縉云山巖層為砂、泥頁巖相間組合,上層為厚砂巖,下層為泥頁巖,泥頁巖積水。巖層越厚,積水越多。在砂巖和泥頁巖接觸面,有接觸水流出。采煤后的煤洞有煤洞水,巖體在這些流水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以山脊線為分水嶺。在東南翼和西北翼上發育的許多平行排列的順向河及沖溝,構成了縉云山的梳狀水系。沖溝長度一般為0.7~1公里,最長者1.8公里,最短者0.5公里,大多屬于幼年沖溝,其彎曲度不明顯,多為直線型沖溝,而溝谷為“v”字型。谷寬10~50米,也有幾米寬的,由于山體蓄水量較大,沖溝大多數(12條)有常年性流水,成為山泉,滿足職工、村民以及游客的生活用水,并且煤洞水還成為地勢較高的丘陵地的灌溉用水。所有這些流水最終流入嘉陵江。保護區范圍內,有人工挖掘的堰塘,溪溝筑成的大小水庫共計11個。
縉云山氣候
保護區具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13.6℃,最熱月(八月)平均氣溫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3.1℃,極端最高溫36.2℃,極端最低溫-4.6℃,>10℃年積溫為4272.4℃;相對濕度年平均87%,水汽壓年平均14.9毫巴;年平均降水量1611.8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83.8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368.0毫米,占全年的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1243.8毫米,占全年的77.2%;年平均蒸發量777.1毫米,月平均蒸發量64.7毫米,七、八兩月蒸發量共255.4毫米,占全年的32.8%;霧日數年平均89.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低于1293小時。縉云山林內最高月平均氣溫(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氣溫(二月)3.7℃,月均溫年較差20.8℃;林外空曠地最高月均氣溫25.8℃,最低月平均氣溫3.3℃,月均溫年較差22.5℃,比林內年較差高1.7℃,最熱月均溫林外比林內高1.3℃,最冷月均溫林外比林內低0.4℃。
縉云山保護措施
于1979年建立縉云山自然保護區,2001年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設立了保護管理機構--重慶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下設13個保護站,并設立了派出所。建立保護區以來,特別是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后,縉云山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資源、自然資源得到了較好保護,已保持了連續45年無森林火災。
縉云山主要景點
縉云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 峰、玉尖峰、夕照峰9峰橫亙,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景區有佛光巖、相思巖、舍身崖、黛湖、白云竹海等眾多優美的自然景觀。縉云山人文資源十分豐富,有縉云寺、溫泉寺、白云觀、紹龍觀、復興寺、石華寺等8大古剎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勝古跡。有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1932年)遺址和獅子峰寨、青龍寨等古寨遺跡;還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勝地,有50年代中共西南局領導夏季辦公舊址(賀龍院和小平舊居)等;現新建有白云觀、紹龍觀等道教文化園區和景點。景區每年舉辦縉云登山節和“縉云論劍”武林大會。
獅子峰:
海拔864米,由下仰望,其狀似雄獅俯臥峻嶺,獅子峰上又有一頭銅獅子,故名獅子峰。于峰頂“太虛臺”極目遠眺,蜿蜒如帶的嘉陵江和風光秀麗的北碚城可盡收眼底。
香爐峰:
海拔854米,與獅子峰相對峙,峰旁一石柱高約20米,形似香爐。峰上建有高達41米的觀景樓。
小平舊居:
位于杉木園東南角,距賀龍院300余米,為2幢一樓一底小樓,前面的是原中共西南局辦公處,后面是小平同志任中共西南局書記時舊居。
賀龍院 :
原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元帥辦公樓,為一樓一底,中西合璧式建筑,掩映于蒼松綠樹叢中。樓前塑有賀龍元帥半身戎裝石雕像。
洛陽橋:
在縉云寺山門前,有一座小石拱橋,橫跨溪澗,不知創建于何時。相傳馮狀元常到橋上迎著朝陽洛誦詩文,故名洛陽橋。現存的洛陽橋,系1953年修公路時改建的。橋寬4米,掩映在碧綠的叢林之中,秀麗靜謐,常為游人駐足之處.
八角井:
在縉云寺西北100余米處,石地鑿成,深10余米,池水澄碧,常年不涸。井上石欄系1953年用青石砌成八角形。傳說當年馮狀元在此讀書時,常到池中洗墨,故稱“洗墨池”。1990年周云泉所題“八角井”石碑,現立于井旁。
黛湖:
在紹龍觀后,九龍寨下的公路邊,水清澈碧綠如黛。1930年,江津白屋詩人吳芳吉便取名“黛湖”。1935年,書法家歐陽漸書題“黛湖”。1934年,北泉公園經理鄧少琴等組織北泉黛湖水利協會,向四川省水利委員會貸款法幣120萬,修筑堤壩蓄水,并立有“黛湖”石碑。1955年,重新修筑黛湖堤壩。現黛湖蓄水面積近30畝,湖中有鼓藻類植物20屬140余種,是淡水藻類植物的重要保護基地。系垂釣、蕩舟的極好場所。1997年,慶銀集團公司開發黛湖,建立“度假村”,后社會反映強烈,市政府出面制止。
龍塘 :
在縉云寺西面八角池附近,為平地下陷深塘,寬30米,深30米,上小下大,呈圓形。周圍竹樹茂盛,塘底植被蔥蘢,有潺潺流水,常年不斷。當地農民曾用繩索下底探險采藥。據說塘底寒氣襲人,不可久留。
白云竹海:
白云竹海位于縉云山東南坡,因白云觀居在其中而得名。面積約五千畝,以慈竹、楠竹為主,并有少量苦竹、平竹、斑竹等夾在共間,從三花石上縉云山公路在楊家店分道可直達白云觀,從縉云寺步行1公里到白云竹海大門 白云竹海是縉云山以自然風貌見長的一大景區。古道曲徑幽深深,萬桿翠竹草青青,三五農舍入仙境,喝酒何須杏花村。主要景點有白云寺、高觀音、千年古松,竹海幽徑,有石筍、石船,有魚兒石、牛心石、羅漢石,真是一步一景,景隨步移,是休閑度假的極好去處。
太虛臺:
位于獅子峰頂,系1938年,漢藏教理院的師生為紀念中國佛教會會長,漢藏教理院院長太虛大師五十壽辰而建。為方形石臺,四方都有圓形拱門。臺內嵌有太虛石碑,刻有《太虛臺記》,雖多年風雨沖刷,字跡仍較清楚。臺正面刻有“太虛臺”嶺逶迤,山間林海墨綠蒼翠,真是美不勝收。原有“太虛臺”石碑已經斷裂毀壞,現有“太虛臺”三字是西師鄧福林手書,工匠趙忠益所刻,于1998年換上的。
虛塔:
在接官司亭背面,建于1958年,塔高7.0米,塔基為邊長4.0米的正方體;塔外有石欄,1966年被炸毀。現在原破空塔西側新建的太虛塔為1988年所建,基座為2.2米的正方形,塔高5.5米,塔身全部用漢白玉貼面。用漢白玉雕塑的太虛大師像高1.10米,站立其上。整個建筑氣勢宏偉,十分壯觀。塔身正面所刻“太虛大師之塔”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趙樸初先生所書,塔基碑文記敘了太虛生平事跡。
石牌坊:
位于縉云寺山門前。坊高6米,寬5米,由青石砌成。其上雕有鳥獸等圖案加以修飾,頂部有浮雕青石裝點。坊正面上層嵌有“圣旨”二字,落款為:“大明二年十月二十九日”;下層為“迦葉道場”的四字額匾,于“明萬歷三十年(即公元1602年)正月九日化主穩通俊書”。坊背面上層嵌有“敕渝”二字,下層為“縉云勝境”,落款為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十月十五日。坊上題字蒼勁有力,氣勢豪邁。坊前有一對石雕青獅,高1.70米,兩旁分列,虎視眈眈。
石照壁:
位于縉云寺前,洛陽橋旁,為青石浮雕,高4.0米,寬4.0米。整個圖案古樸雅致。據有關專家認定為中古時期遺跡。石照壁正中為芭蕉麒麟圖,左右各有菱花圖案,其下面為青獅、自象浮雕。為縉云山重點保護文物之一。1984年,在石照壁外建有亭子,使其免遭風雨洗刷。
正果法師塔:
在破空塔東側,與太虛塔相對。正果為太虛之弟子,故塔身青石作成,規格亦比太虛塔低,塔基為2.1米的正方形,塔身高4.7米,于1989年建成。整個建筑亦比較宏偉,正面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趙樸初提的“正果法師之塔”六個大字,并刻有鄧穎超副委員長題寫的挽聯“論其生平以發揚佛教優良傳統為職志,廣為信眾樹熱愛社會主義祖國之楷模”。
縉云山交通
公交車:解放碑、朝天門、南坪、楊家坪、沙坪壩等處均有高速大巴、公共汽車到北碚,到北碚后在地下商場車站換乘至縉云山的旅游專線客車,從8:30到17:30每隔1小時一班。
自駕線路
:1、渝武高速路縉云山出口下高速公路,20分鐘即到(高速路免費)。
2、到沙坪壩經楊公橋、雙碑、井口到北碚,沿國道212經文星灣大橋向合川方向到三花石上山。
自機場至縉云山:機場大巴--上清寺(嘉陵江大橋北橋頭);請問一下路,再乘坐開往北碚的高速大巴(10元),終點站下車;在北碚地下商場出口乘坐往縉云山中巴車(17:30點收班)
火車站重慶站(即重慶火車站、重慶火車北站):出站后詢問民警指路到汽車站乘坐開往北碚的高速大巴,終點站下車,然后同上。
乘坐索道:到北碚后再換乘公交508、510、518在索道站下車,縉云山生態旅游觀光索道(免費停車),運行時間08:30-17:00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102.html
縉云山在哪里?縉云山屬于哪個省?縉云山在哪個省?
相關縉云山,縉云山在哪里,縉云山屬于哪個省?縉云山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