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国产综合91天堂亚洲国产,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您當前位置:97616旅游網 >> 旅游景點 >> 內蒙古旅游景點 >> 扎蘭屯

扎蘭屯,扎蘭屯在哪里,扎蘭屯在哪個省

    就去旅游網  最近更新:2023-10-19 12:25  瀏覽次數:

扎蘭屯在哪里?扎蘭屯屬于哪個省哪個市?扎蘭屯在哪個省?

扎蘭屯旅游,扎蘭屯在哪里,怎么走?

扎蘭屯市是內蒙古嶺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醫療、交通中心、是俄蒙商品進入中國內地的第一個重要城市,也是滿洲里口岸輻射全國各地的潛在中心。呼倫貝爾副中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呼倫貝爾市商品交易中心之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呼倫貝爾市南端的大興安嶺東麓,東鄰阿榮旗,南接黑龍江省的甘南、龍江二縣和興安盟的扎賚特旗,西連興安盟的阿爾山市和呼倫貝爾市的鄂溫克族自治旗,北攜牙克石市,全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69萬平方公里,轄9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45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6萬人,由蒙古、漢、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20個民族構成。

扎蘭屯鄧
扎蘭屯

扎蘭屯簡介

扎蘭屯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直管縣級市、暫由呼倫貝爾市代管。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重要區域性和嶺東地區中心城市,呼倫貝爾副中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城市綜合實力、城建區面積居呼倫貝爾市第三位,僅次于海拉爾區、滿洲里市。扎市地理位置處在哈大齊呼經濟走廊重要節點,也是黑龍江與內蒙古東北部的重要連接點,濱洲鐵路、在建的扎阿線兩條鐵路將該市同全國各大中城市連在一起,已成為呼倫貝爾市商品交易中心之一。同時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國家級旅游景區。全市總面積1.69萬平方公里,人口42萬。市轄9個鄉鎮、7個辦事處,1個自治區級工業開發區。2011年末總人口428 817人,其中,農業人口261 706人,非農業人口167 111人。

扎蘭屯的自然資源富集,具有極其重要的資源優勢。擁有耕地260萬畝,草場419.2萬畝,森林46萬公頃,野生動植物近千余種。盛產玉米、大豆、白瓜籽、甜菜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糖料基地。地下資源豐富,已經探明的有硅石、石墨、煤、重晶石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歷代北方少數民族游獵棲息之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曾在此屯兵扎寨,金長城橫貫南北。自然風光秀美,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山險、石怪、水秀、林茂、獸奇、鳥異,素有“塞外蘇杭”、“北國江南”之美譽,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產業門類齊全,工農業產業關聯度高,與東部經濟的互補性強,經濟合作的空間和潛力較大。俄羅斯木材、糧食、牲畜、農機等有型市場初具規模,正在成為大興安嶺東部地區的工商業中心。

扎蘭屯市地處祖國西部和東北部之間的交匯地帶,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按行政區劃屬于西部大開發范疇,按經濟區劃又是東北經濟區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享受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得益于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更獨得國家“東北振興”計劃強力拉動的便利,優越的區位環境使扎蘭屯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扎蘭屯歷史沿革

據專家考證,至少在距今7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雅魯河、綽爾河流域即已有人類活動。順治年間,沙俄開始入侵黑龍江北岸廣大地區,世代生活在那里的索倫(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等族人民被迫遷居嫩江流域。清政府將嫩江流域的達斡爾人編為3個“扎蘭”(也稱“甲喇”,滿語,漢譯為“參領”之意,清代正三品武官職,每個參領下轄5個佐,每個佐300人),將鄂溫克人編為5個“阿巴”(鄂溫克語,漢語譯為“圍場、獵場”之意),并派官員進行統轄。扎蘭屯境內主要居住著鄂溫克人,以狩獵為生。

康熙30年(1691年),清政府在3個“扎蘭”、5個“阿巴”的基礎上組建了布特哈(滿語,漢語譯為“漁獵、打牲”之意)八旗,將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人編在八旗之內,在嫩江西岸宜臥后屯(今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北)建立了總管衙門,管理八旗事務。扎蘭屯境內雅魯河畔的鄂溫克人被編入了鑲紅旗,濟沁河畔的鄂倫春人被編為正藍旗,旗衙門合設在雅魯河畔的扎蘭屯,也稱“扎蘭衙門”,派“扎蘭章京”(也稱“甲喇章京”。“章京”為官職名,清代軍職多稱章京,為滿語的音譯,如參領被稱為“扎蘭章京”),坐鎮扎蘭屯,司掌兩旗的軍事、行政與司法事務。

中東(東清)鐵路修通以前,這里山高林密,河流縱橫,禽珍獸異眾多,為歷代北方少數民族棲息、游獵的理想之地。自清末實行墾荒政策及1903年中東鐵路全線通車,大批流民自冀、魯、豫、黑、吉、遼等地紛紛涌入,使扎蘭屯地區人口逐漸增加,農、工、商各業初露端倪。

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裁撤布特哈總管衙門,將其升為布特哈副都統,副都統由宜臥奇遷駐博爾多(今黑龍江省訥河市)。不久,裁撤舊92佐,新組建布特哈八旗,以嫩江為界,分設東西兩路布特哈,東布特哈總管衙門駐博爾多,西布特哈總管衙門駐宜臥奇。扎蘭屯境歸屬西路布特哈,駐“扎蘭章京”衙門廢止,改設官莊,專司收容、管理關內流入人口和墾荒事宜,編為軍籍屯田。

民國四年(1916年)3月1日,為管理自行流入的墾荒農民和發展招墾事業,黑龍江省在現扎蘭屯市境內的濟沁河和扎蘭屯分別設置稽墾局,“承總管之命,輸墾務,以招徠佃戶,督催墾辟,暨清理荒地謬葛,設法振興街墓之事。”同時設置管理土地開放等行政事務的佐治局,專事土地開發及管理事務。

民國十四年(1926年)2月2日,濟沁河、扎蘭屯兩稽墾局廢止,改設雅魯設治局(成立縣條件尚不成熟,暫時設此機構,待條件成熟后改局為縣),駐扎蘭屯街,歸屬黑龍江省龍江道。此為現扎蘭屯市境正式設治之始。民國十七年(1929年)1月9日,雅魯設治局改升為三等縣,定名雅魯縣,歸黑龍江省管轄,設雅魯知事,縣署駐扎蘭屯街。同年2月15日雅魯縣公署改為雅魯縣政府,縣知事改設縣長,設縣長、副縣長、秘書長等職,下設總務科、行政科、財務科、建設科、產業科、警察局和扎蘭屯街公所,并將轄區劃分為三個區,第一區為扎蘭屯街,轄11個鄉;第二區為濟沁河區,轄3個鄉;第三個區為博克圖區,轄2個鄉。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并于1932年(大同元年)建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后,偽滿洲國國務院設立興安局,不久改為興安總省,并開始實行省公署官制。6月5日,興安總省在大興安嶺東麓扎蘭屯地區設立興安東分省,并在齊齊哈爾設立興安東分省公署臨時辦公處。6月27日,裁撤雅魯縣,在原行政區設立布特哈左翼、右翼兩旗,布特哈左翼旗駐扎蘭屯,布特哈右翼旗駐博克圖。1933年1月27日,興安東分省臨時辦公處由齊齊哈爾移駐扎蘭屯,在扎蘭屯正式建立興安東分省公署。5月10日,興安東分省將布特哈左翼、右翼兩旗合并,建立布特哈旗公署,同駐扎蘭屯。興安東分省下轄布特哈旗、阿榮旗、喜扎嘎爾旗、莫力達瓦旗和巴彥旗5個旗。公署內設省長、副省長、參事官等職,下設總務廳、民政廳、警務廳3個廳。興安東分省還設有保安司令部,下轄3個團,總兵力約500人,主要承擔維持地方治安、肅清土匪等任務。布特哈旗公署設旗長、副旗長、參事官等職,內設庶務、內務、開拓、警務4個科11個股,下轄恩和、烏爾吉、濟沁河、博克圖5個努圖克(區)和扎蘭屯辦公處(街)。

1934年(康德元年)12月1日,為加強對地方政權的控制,偽滿洲國當局將東北和 內蒙古東部地區劃為十四個省,興安東分省隨之改為興安東省。

1940年扎蘭屯辦公處改為扎蘭屯街公所,博克圖努圖克提升為行政公署。

1943年10月,偽滿洲國取消興安四省,建立興安總省,省公署設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原興安四省為 總省派出機構,興安東省隨之撤銷,布特哈旗劃歸興安總省。

1945年8月17日,蘇聯紅軍進駐扎蘭屯,日偽政權隨之垮臺。這一時期,共產黨在這一地區活動尚未公開,國民黨鞭長莫及,無力接管。在這種復雜、特殊歷史背景下,當地上層人物、紳士、富商積極活動,經蘇聯紅軍同意,建立了扎蘭屯地方維持會,各努圖克也建立了地方維持會。9月12日,扎蘭屯地方維持會改為布特哈旗解放委員會。解放委員會設委員長、副委員長、顧問等職,下設總務、聯絡、復興、宣傳、救濟、公安6個處,并在大河灣等地建立5個分區。12月4日,布特哈旗解放委員會宣告解體。原興安東省地區的蒙古、達斡爾等少數民族上層人士和知識分子,共同建立興安地區行政公署,歸屬籌建中的東蒙自治政府。興安地區行政公署內設秘書室和總務、民政、實業、內防4個處,仍轄布、阿、莫、巴4個旗(喜扎嘎爾旗撤銷)。

1945年冬至1946年春,中共嫩江省工委、中共中央東北局相繼派夏輔仁、蘇林以及張策、王盛榮等人來扎蘭屯開展工作,并根據東蒙自治政府的指示,依靠達斡爾等民族上層人士和知識分子,于1946年3月27日在扎蘭屯召開納文慕仁盟人民代表大會,于5月3日建立納文慕仁省政府,公署設在扎蘭屯。5月13日,納文慕仁省政府發布命令,撤銷雅魯縣政府,建立布特哈旗政府。布特哈旗政府于7月25日正式辦公,內設總務、行政、公安3個科。根據1946年4月3日烏蘭夫在承德主持召開的“四.三"會議精神,東蒙自治政府決定將所轄各省政府一律改為盟政府,納文慕仁省政府遂于6月27日改稱為納文慕仁盟政府,內設秘書、民政、實業、公安4個處。 1946年10月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成立后,在扎蘭屯設立了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總分會駐扎蘭屯辦事處,為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派駐機構。1947年4月23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東蒙總分會駐扎蘭屯辦事處隨之撤銷。

1947年5月1日后,歸屬內蒙古自治政府納文慕仁盟政府領導。

1948年2月,根據內蒙古自治政府命令,恢復建立布特哈旗政府,歸屬納文慕仁盟政府。8月7日,為精簡機構,撤銷布特哈旗政府,旗政府由納文慕仁盟政府兼管,盟長兼任旗長。同月,建立城鎮和農村兩個中心區委,分別領導城鎮和農村工作,1949年4月撤銷。

1949年1月后,布特哈旗為呼倫貝爾盟(簡稱呼納盟)轄區。4月11日,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命令,納文慕仁盟同大興安嶺西麓的呼倫貝爾盟合并,建立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簡稱呼納盟),4月23日,恢復建立布特哈旗政府,隸屬于呼納盟。

1950年1月23日,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命令,布特哈旗所屬博克圖努圖克(區)及所屬巴林、雅魯兩嘎查(村)劃歸喜桂圖旗(今牙克石市)。

1953年4月,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命令,撤銷呼納盟政府,設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1954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將這一地區的呼納盟、興安盟合并為呼倫貝爾盟,布特哈旗隸屬于呼倫貝爾盟。

1956年5月9日,全旗行政區劃進行重大調整,其中扎蘭屯區改為扎蘭屯鎮,并將鎮區劃為東、南、西、北、中五個區。

1969年8月1日,布特哈旗隨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

1979年7月,布特哈旗隨呼倫貝爾盟復歸內蒙古自治區。

1983年10月1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布特哈旗,設立扎蘭屯市(縣級),翌年1月1日,正式撤旗設市。

扎蘭屯行政區劃

1997年 扎蘭屯市面積16 800平方千米,人口42萬。轄6街道10鎮11鄉,其中3個少數民族鄉:興華街道、正陽街道、繁榮街道、向陽街道、鐵東街道、河西街道、成吉思汗鎮、蘑菇氣鎮、柴河鎮、哈拉蘇鎮、臥牛河鎮、哈多河鎮、雅爾根楚鎮、務大哈氣鎮、大河灣鎮、中和鎮、南木鄂倫春民族鄉、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達斡爾民族鄉、洼堤鄉、牤牛溝鄉、團結鄉、惠風川鄉、太平川鄉、庫堤河鄉、關門山鄉、浩饒山鄉。市政府駐扎蘭屯。 2000年 扎蘭屯市轄6個街道、10個鎮、8個鄉、3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409051人,其中: 興華街道 26733、正陽街道 23588、鐵東街道 13989、河西街道 12556、繁榮街道 21429、向陽街道 30422、成吉思汗鎮 31019、蘑菇氣鎮 14169、臥牛河鎮 29507、中和鎮 16723、哈拉蘇鎮 9573、柴河鎮 8189、大河灣鎮 22944、雅爾根楚鎮 15383、務大哈氣鎮 15694、哈多河鎮 12339、庫堤河鄉 13402、關門山鄉 11267、團結鄉 15728、達斡爾民族鄉 11157、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 8748、鄂倫春民族鄉 8453、洼堤鄉 9992、惠風川鄉 7089、牤牛溝鄉 6385、太平川鄉 7705、浩饒山鄉 4868。轄區內居住著漢、蒙古、回、滿、朝鮮、達斡爾、俄羅斯、白、黎、錫伯、維吾爾、壯、鄂溫克、鄂侖春等民族。

2001年 扎蘭屯市行政區劃一覽:(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資料。根據當時《內蒙古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興華街道:轄 迎春、鐵路、春雷、鐵西、綠林、秀水、站前、宏偉、青松9個居委會。

正陽街道:轄 大橋、永安、昌盛、民樂、繁榮、正陽、沿河、紅旗8個居委會。

繁榮街道:轄 勝利、興隆、立新、光明、新風、興安、小溪、育紅8個居委會。

向陽街道:轄 重陽、東方紅、新城、金星、衛東、紙漿、紅光、紅星、糖廠、建設、朝陽11個居委會;向陽村委會。

鐵東街道:轄 五里、平安、東山、石山4個居委會;鐵東村委會。

河西街道:轄 壩西、振興、雅魯、南市4個居委會;回民村委會。

蘑菇氣鎮:轄 利民居委會、團結2個居委會;蘑菇氣、鳳凰窩、興隆溝、太平溝、楊樹溝、三合、東風、惠風川、愛國、先鋒、南平、北安、中寧13個村委會。

中和鎮:轄 振興居委會;頭道溝、前進、興龍、福興、光榮、紅星、福泉、龍頭、庫堤河、新林、幸福、架子山12個村委會。

雅爾根楚鎮:轄 新華居委會;五道溝、集體、黎明、明星、三道溝、新建、水甸溝、四道溝9個村委會。

柴河鎮:轄 石橋、振興2個居委會。

哈多河鎮:轄 幸福居委會;邊北、泥沙河、哈多河、罕達罕、太陽坡、泥沙氣6個村委會。

哈拉蘇鎮:轄 黎明居委會;道南、大興、三道橋、四道橋、東窯、雙北6個村委會。

臥牛河鎮:轄 臥北、馬場2個居委會;富裕、長發、五星、一心、紅石、靠山、臥牛河、新立、大壩、紅衛、紅旗11個村委會。

高臺子鎮:轄 永平居委會;鮮光、沙里溝、高臺子、古里金、尖山子、朝陽崗、近郊、馬家、石橋、大旗、五一、光明、長青、建設、奮斗、河口16個村委會。

成吉思汗鎮:轄 益民、友誼2個居委會;西德勝、燈塔、繁榮、新民、紅光、大甸子、紅升、和平、立新、東德勝、新站、火車頭、前進、永豐、永興、金星16個村委會。

大河灣鎮:轄 大興居委會;大水泉子、幸福之路、大河灣、東升、紅光、明星、暖泉7個村委會。

達斡爾民族鄉:轄 九村、滿都、巴圖、中心、白音、海力堤6個村委會。

鄂倫春民族鄉:轄 南木、獵民2個村委會。

浩饒山鄉:轄 東平臺、西平臺、浩饒山3個村委會。

洼堤鄉:轄 色吉拉胡、孤山子、鐵礦、青山、德格吉勒胡5個村委會。

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轄 馬隆溝、護林、團結、獵民、紅炮臺新村、哈拉口子6個村委會。

關門山鄉:轄 宮家街、葦蓮河、炕沿山、野馬河、灣龍溝、東明6個村委會。

大河灣農場:第一~第十10個生產隊。

綽爾河農場:第一~第十10個生產隊。

扎蘭屯馬場:第一~第八8個生產連隊。

成吉思汗監獄農場

公安部后勤供應處農場

扎蘭屯自然概況

扎蘭屯市自然資源豐富,是一塊投資興業的熱土。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大體上構成“七林二草一分田”的格局。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4℃,年均降水量480.3毫米,無霜期年均123天。境內森林面積10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7.78%,森林活立木蓄積量6052萬立方米。天然草場面積506萬畝,耕地面積319萬畝。境內主要河流47條,形成綽爾河、濟沁河、雅魯河、音河四大水系,市域水資源總量約為25億立方米。背倚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無工業污染源,屬于一片天然綠色凈土。旅游景觀豐富,自然資源組合度好,既體現了大興安嶺的磅礴氣勢,又兼有江南水鄉的壯麗秀美,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扎蘭屯名勝區

2002年5月17日,扎蘭屯市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這里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北方少數民族風情獨具特色,更有跌宕生姿的自然景觀,群山疊嶂,河流密布,山清水秀,五步一景,老舍、葉圣陶、李準、胡紹衡等歷史名人曾駐足此地流連忘返,并留下大量膾炙人口詩篇。黨和國家領導人葉劍英元帥賦詩贊曰“雅魯河畔扎蘭屯,幾派清流擁水村。鐵索懸空新瀑急,吊橋橋上憶長征。”

扎蘭屯主要景區

吊橋公園

坐落在市區北部的吊橋公園,于2005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4A級景區,是扎蘭屯風景名勝區一顆璀璨的明珠.吊橋公園是扎蘭屯人的驕傲,也是扎蘭屯的象征。吊橋公園因園內吊橋而得名,占地68公頃,由沙俄中東鐵路局修建于1905年。如今,美麗的吊橋公園已發展成為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最大的公園,園內按功能分綜合游藝區、動物展區等六個區。

秀水風景區

扎蘭屯市區被群山所環繞, 雅魯河水猶如一條仙女手中飄舞的彩帶, 委委婉婉地撒落在綠樹叢中兩岸風光如畫。形成多處風景區, 出吊橋公園乘車北行2公里到秀水風景區[7],秀水風景區青山疊翠,碧水回環, 林木蔥籠,碟戀蜂縈一灣河水襯著青山,遠遠望去,恰似低眉垂首的含羞少女,平靜的水面映襯著她那楚楚動人的風姿.黃昏,一片余輝灑入河水,象有人撒了一把胭脂,飛光異彩,染紅河水,人們便將這一帶湖光山色稱為秀水。

柴河風景區

柴河風景區在扎蘭屯市區西南185公里處,是探險旅游者的好去處,柴河風光氣勢博大、雄渾壯觀,有野獸出沒的原始森林 ,也有月亮湖水簾洞等景點。

雅魯河漂流

距扎蘭屯市區北部32公里處的雅魯河漂流是“北國第一漂”。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五顏六色的橡皮舟如盛開在水面上的朵朵蓮花。漂流中,槳與水的擊打聲,盤旋于頭頂鷗鳥的啼鳴聲,水花四濺和人們的歡笑聲,組成了一組合諧的大自然交響樂。如此享受悠閑、美妙、刺激的感受,難怪每年要有上萬游客在此浪遏飛舟,體驗回歸大自然的快樂之旅。

金龍山滑雪場

扎蘭屯金龍山滑雪場位于扎蘭屯市區西北8公里,一期占地100公頃,山體海拔582米,垂直落差200米,地勢條件優越,起伏較大,冬季平均氣溫-12℃,得天獨厚的地形、氣候條件,使金龍山滑雪場成為國內開放較早、雪期較長、雪質較佳的雪場之一。

歷史陳列館

1932年,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拼湊了偽滿洲國,把大興安嶺地區劃為興安東、南、西、北四個省,其中扎蘭屯為興安東省省會,這里成為進入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的門戶,傀儡皇帝溥儀曾到這里視察;抗戰英雄蘇炳文在扎蘭屯設防抗戰;東北抗日聯軍三次到這里建立根據地……. 紀念館是利用建于1925年的俄羅斯風格建筑,這是一座中東鐵路附屬建筑,初為中東鐵路避暑旅館,1937年改為六國飯店,是俄國、挪威、瑞士、中國、日本、朝鮮等國上層官吏、士紳集居活動場所。1945年8月,為內蒙古人民自衛軍騎兵5師司令部。

金界壕景區

金界壕又稱金長城,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扎蘭屯成吉思汗段金界壕遺址位于扎蘭屯市最南端,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和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的交界,是呼倫貝爾的南大門,金界壕以北是呼倫貝爾地標廣場,廣場上的地標界碑三面用蒙文雕有“有此進入內蒙古”、“有此進入呼倫貝爾”、“有此進入扎蘭屯”。

揚旗山水庫旅游

以水庫庫區為依托,開發建設度假別墅、餐飲接待等服務設施,開發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水上娛樂等項目,觀賞水庫的同時體驗臨水休閑度假的樂趣。

佛山

石佛山莊也稱石板山莊,位于市區以北42公里處鄂倫春民族鄉(南木)境內。清清雅魯河在山莊旁緩緩流過,山莊掩映在林木花叢間。周圍草木蔥蘢,山、水、林、巖融為一體,環境幽雅,景色宜人。雅魯河南岸,一尊巨大石板矗立在水邊,石板表面如鬼斧神工般雕刻出一幅大佛圖案,惟妙惟肖,山莊因此而得名,如今石板山莊已改稱為石佛山莊。山莊主要建筑有水上餐廳、過河鐵橋等。

 

鄂倫春獵民部落鄂倫春獵民部落位于距扎蘭屯市區西北32公里處的鄂倫春民族鄉,由于民族風俗的特點,鄂倫春人早期以游獵衛生,雅魯河兩岸野生動物繁多,河南岸崇山峻嶺內,常有野獸出沒,所以鄂倫春獵民在河北岸用白樺樹搭建了好多木刻楞、撮羅子、作為打獵之余的落腳之地,故形成獵民部落。

歷史博物館

扎蘭屯市博物館隸屬扎蘭屯市文體廣電局管理,2005年建館,扎蘭屯市博物館座落在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扎蘭屯中央大街吊橋路8-1號,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呼倫貝爾市最具特色的博物館。扎蘭屯市博物館建筑于1905年。其前身為中東鐵路沙俄貴族消遣娛樂之處,2005年改建為博物館,館舍屬斯拉夫建筑風格,建筑面積780平方米,館藏文物1000余件,是我市全面地向公眾展示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

中東鐵路博物館

中東鐵路博物館是呼倫貝爾市最具特色的博物館之一,也是全國唯一一座以中東鐵路為背景的專題博物館。中東鐵路博物館館舍建于1909年,整個建筑呈現古樸自然的特性,其前身為沙俄森林警察大隊舊址。2008年改建為中東鐵路博物館,建筑面積1020平方米,中東鐵路博物館向公眾全面地展示出中東鐵路的修建及鐵路主權轉變的全部經過,是我市全面地向公眾展示中東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場所。2010年4月晉升為呼倫貝爾市中東鐵路博物館。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146.html

扎蘭屯在哪里?扎蘭屯屬于哪個省?扎蘭屯在哪個省?

上一篇:通遼市
下一篇:扎蘭屯吊橋公園

相關扎蘭屯,扎蘭屯在哪里,扎蘭屯屬于哪個省?扎蘭屯在哪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