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澳,三都澳在哪里,三都澳在哪個省
三都澳在哪里?三都澳屬于哪個省哪個市?三都澳在哪個?
三都澳旅游,三都澳在哪里,怎么走?
三都澳又名三沙灣,位于福建省寧德市東南部,為中國1.84萬公里黃金海岸線的中點。距寧德市區30千米,為閩東沿海的“出入門戶,五邑咽喉”,是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
三都澳
三都澳簡介
三都澳位于福建省寧德市東南部,鑒江半島和東沖半島合抱的水域。距寧德市區30千米,澳內海域面積714平方公里,是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
三都澳不僅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還是聞名遐爾的旅游風景區。三都澳旅游區景點多集中在三都澳東南部,可分為斗姥景區、福海關遺址景區、青山景區、筆架山景區和雞公山景區五個部分,此外還有海上漁城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三都軍港觀賞和海上景觀游賞等三大游覽點。
“東海福地·神仙港灣”—— 縹緲曠遠的三都澳是一個神奇的港灣,那里是東海龍宮所在地。三都澳時空詭異,那里蘊藏著無數的神奇。望夫崖、紗帽嶼景觀獨妙,橄欖嶼、青嶼秀美壯麗,那些青翠秀麗的島嶼,枕著波浪,仿佛夢幻之島。有這么多瑰麗的奇景布列于三都澳,難怪游客會流連忘返,仿佛走進神仙境界。
“斗姥圣地·島石奇觀”—— 三都澳斗姥風景區坐落斗帽島,薈萃三都澳美景,島上奇石遍布,有名揚海內的中國沿海一大奇觀——螺殼巖,有迷宮洞、斗姥石城、犀牛望月,還有“福、祿、壽、喜、財”人生五愿景等等,個個鬼斧神工,惟妙惟肖。鑿于懸崖絕壁上的海濱棧道,是一處賞海絕境。斗帽島還是斗姥娘娘的圣地,那里有許多古老而神奇的傳說,讓你仿佛置身神話般的世界。
“海上漁城·奇趣觀光”—— 三都澳人工養殖區是浮在海面上的城市,漁戶相連,綿延數十公里,被稱為“東方威尼斯”。海上漁城有街巷、門牌,有社區管理機構、警察、移動通信營業廳,有百貨批發部、酒樓、卡拉OK廳等。坐在隨波蕩漾的漁排上,可以把酒臨風、品嘗即撈即烹的海中奇珍,還可以垂釣、賞魚、娛樂休閑,真是奇趣天成,一種妙不可言的感受。2004年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西洋建筑·舊埠風光”—— 三都澳福海關遺址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沉寂于海島山崗,蟬鳴秋意,海景曠遠,是探幽尋古的妙境。 “三都軍港·夢枕波浪”—— 青山畔,軍港悠悠,伴著海浪,一幅寧靜祥和的美景;軍艦出海,巡洋歸航,一聲鳴笛,回蕩在清幽的山水間,好一派威嚴壯麗的景象!
三都澳地形特點
三都澳地形口小腹大,是一個十分奇特的海灣,水域面積714平方千米,出水口只有唯一的東沖口,寬度僅2.6千米,是世界上少有的海湖。三都澳深水域面積和航道水深都堪稱世界之最,還有避風良好、不凍不淤、碼頭施工便利等許多優點。
三都澳海域構成
三都澳海域主要由寧德市蕉城區、福安市、霞浦縣、福州市羅源縣管轄。根據寧德市海洋漁業局提供的資料,截至2005年12月,在三都澳內,不包括獨立的小礁石,不計過去是島嶼但在歷史上已經圍墾為陸地的流嶼、酒嶼、金蛇山、貴岐山、吉嶼等島嶼,共有島嶼126個。其中屬于寧德市蕉城區的25個,屬于福安市的25個,屬于霞浦縣的73個,屬于羅源縣的3個。在126個島嶼中,有居民島嶼17個。分別是蕉城區的三都島、青山島、斗帽島、雞公山、白匏島、鳥嶼、官滬島、橫嶼、云淡島;福安市的六嶼、福嶼;霞浦縣的東安島、長腰島、雷江島、大嶼、文岐島、竹江島。其中最大的島嶼是三都島,面積27.74平方千米,是三都鎮政府所在地。
三都澳內主要有白馬港、官井洋、東吾洋、覆鼎洋、鱸門港、鹽田港等水域。在東吾洋與官井洋連接處,溪南半島與鑒江半島邊島嶼較多。作為旅游開發的島嶼主要有斗帽島、三都島、青山島、雞公山、紗帽嶼、圓嶼等。三沙灣內還有一些明暗礁,如松岐白礁、七星白礁、漁潭白礁、甲杯礁、荷葉礁等。
三都澳歷史沿革
三都澳歷史上就是中國繁華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開發。此后到五代閩王王審知執政時期,由于重視港口建設和對北方的海上溝通,三都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曾到三都澳邊的漳灣鄭灣,游覽他的朋友寧德狀元阮登柄的祖居,并留下數首詩作。明代開辟了運糧航線,1452年(明景泰三年),朝廷在此設河泊所管理漁課。民族英雄戚繼光曾在這里抗擊倭寇。清代鄭成功曾率師進三都澳。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在云臺山、寧波、漳州和澳門分設江海關、浙海關、閩海關和澳海關的同年,清政府在三都澳設了寧德稅務總口,下轄九個口岸,每年征稅達12000兩銀子。
1846年,英國74號船對三都澳進行了勘測并繪制了航海地圖。之后帝國主義列強要求清政府開放三都澳,清政府也迫于外債需要關稅償還,于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正式開放三都澳,成為對外貿易港口。1898年三都口岸對外開放后,意大利在這里設領事館,英國修建了雜貨碼頭和油碼頭,美國也修有油碼頭。島上還建有“美孚”、“德士古”、“亞細亞”等油庫。此后,英、美、德、日、俄、荷、瑞典和葡萄牙等24個國家在此修建泊位、設立辦事處或代表處,有4個國家在這里設有錢莊。國內輪船公司和中央、交通、農民三大銀行也在此設立分公司或分行。廣東、江蘇、福州、寧波及古田、福安、寧德城關的官僚地主、資本家也紛紛前來三都島占地開業,總計有36家之多。1899年5月,三都澳設立福海關,是繼漳州海關、閩海關、廈海關之后設立的福建省第四個海關。1905年三都島就鋪設了海底電纜,并設立了大清帝國電報局,形成了設施完備的商港。當時三都澳年進出口稅達16萬兩白銀。
由于三都澳在軍事和經濟上的特殊戰略地位,早在19世紀就成為帝國列強爭奪的對象。意大利最早向中國政府提出租借三都澳,德國在獨占威海衛之后欲占三都澳,美國要求租借三都澳作為軍港和煤碼頭,英國海軍上將也專程訪問三都澳。20世紀初,這里商賈云集,船帆如梭,熱鬧非常,有“小上海”和中國南方的“小青島”之稱。抗日戰爭前,三都澳為大半個中國供應“美孚石油”和其他日用品,澳內駁船競渡,漁舟唱晚,商號林立,是當時寧德經濟發展鼎盛時期的一個縮影?谷諔馉帟r期,三都港作為華東抗日物質集散地之一,為抗日戰爭作出了積極貢獻。但為此地也承受了日軍于1938、1939年的兩次大轟炸及1940、1941年的侵占蹂躪,基礎設施遭受徹底破壞。此后,由于臺海局勢緊張、10年前線、10年內亂、10年軍事禁地,三都澳這片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從此封閉于東海之濱。歲
月的豐碑記載著三都澳千百年來的滄桑變幻。回顧三都澳的這一頁歷史,有過戰爭與和平,也有過輝煌與衰敗,但始終不變的是三都澳的獨特風韻和神奇魅力,無時不在牽動著世人關注的目光。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教授曾寫過文章披露,19世紀末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時,美國也想在中國沿海港口中找一個據點。當時美國一個海軍將領到三都澳考察,被這里無與倫比的自然條件深深吸引了,他聲言,“誰控制這個港灣,就可以控制整個西太平洋;美國如取得三都澳,太平洋就會成為美國湖。”1927年末和1962年末,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兩度來到三都澳,并在1962年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良港三都舉世無,水深灣闊似天湖”。
1952年三都澳奉命辟為軍港。1982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考察過三都澳,1983年10月,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李先念同志亦考察過三都澳,都對三都澳給予很高的評價。1988年,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錢偉長在考察三都澳時欣然題詞:“群山抱三都,風興六級浪不揚;荷葉守澳口,水深百米港盡良。”1993年9月23日,國務院批準三都澳城澳港作為國家一類口岸對外籍船舶開放。2004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民主黨中央主席蔣正華來到三都澳考察,同樣為三都澳富集的港口資源由衷贊嘆,留下了“寧德港口甲天下”的稱贊,并揮毫題詞“港闊水深、微波不掀、碧海萬頃、良港如云”。
三都澳旅游資源
三都澳以其獨特的景致、秀美的風姿聞名遐邇,素有“海上明珠”之稱。澳內有許多形態各異的礁石岸塢,如“金龜馱珠”、“鯤鵬展翅”、“烈馬回首”、“非洲大象”、“雞籠嶼”、“古猿人”、“筆架山”等栩栩如生。峰奇石怪,景色優美,每年吸引眾多游人前去觀光。三都澳旅游區景點多集中在三都澳東南部,可分為斗姥景區、福海關遺址景區、青山景區、筆架山景區和雞公山景區五個部分,此外還有海上漁城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三都軍港觀賞和海上景觀游賞等三大游覽點。
斗姥景區
斗姥風景區坐落于斗帽島,薈萃三都澳美景,島上奇石遍布,有名揚海內的中國沿海一大奇觀——螺殼巖。螺殼巖位于斗帽島東部海濱,是一個附著于傾斜度達60多度石壁上的獨立象形巖石,因為酷似螺殼而得名螺殼巖。螺殼巖長6.5米,螺頭高3米,全高6米,寬3米,周長15米。螺殼巖一個是空心巖石,內腹空間最高處1.2米,最長3米,最寬處1.5米,可同時容納7-8人。螺殼巖頭大而圓,尾小而略帶螺旋狀,內腹空心開口于螺殼尾部,口高約1米。是迄今發現的最大、最像、最奇特的空心象形螺殼石。
在斗帽山右側的山坳里由許多石頭組成的磹厝,頗像一個迷宮洞,也稱,是三都澳斗帽一大奇觀。這磹厝,是由山坳兩旁山上滾下的巨石自然堆砌而成的,因此洞內亂石嶙峋,蜿蜒曲折,沿洞而下,漲潮時可下到洞半腰,而退潮時可直達海底。
斗姥風景區還有斗姥石城、犀牛望月,“福、祿、壽、喜、財”人生五愿景等景點,個個鬼斧神工,惟妙惟肖。鑿于懸崖絕壁上的海濱棧道,是一處賞海絕境。斗帽島還是斗姥娘娘的圣地,那里有許多古老而神奇的傳說,讓游客仿佛置身神話般的世界。
青山景區
青山島蝦蕩尾東側,有一石壁臨海兀立,巖石石紋隱隱顯出關云長騎馬持刀的雄姿,陰霾雨霧時,由于水氣折射,形象更加清晰,俗稱“仙人畫”。
筆架山景區
三都澳筆架山位于三都澳城澳半島,因山峰奇雄秀偉,斷裂凹凸形如筆架故名。山呈五峰內顧,又被稱為“五馬峰”。以其雄奇孤峙海上,還被古代詩人贊為“江南第一峰”。相傳宋代道教南五祖白玉蟾曾修煉于此。
海上漁城
三都澳人工養殖區是浮在海面上的城市,漁戶相連,綿延數十公里,被稱為“東方威尼斯”。海上人工養殖景觀區,用塑料泡沫浮球和木板搭建,下為網箱養殖,上面可以住人,漁戶相連,綿延幾十公里,居住8000多人。海城之內有街巷、門牌,有社區管理機構、警察、移動通信營業廳,有百貨批發部、酒樓、卡拉OK廳等,這是最獨特的海上社區。坐在隨波蕩漾的漁排上,可以把酒臨風、品嘗即撈即烹的海中奇珍,還可以垂釣、賞魚、娛樂休閑,奇趣天成,妙不可言。2004年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三沙灣內的官井洋,歷史上就是大黃魚的天然繁殖場,每到春夏之交,大黃魚成群結隊回游官井洋,成為中國十分知名的閩東漁場。官井洋是福建省政府頒布的全國唯一的、也是世界唯一的大黃魚繁殖自然保護區。游人可在此觀海、賞魚、垂釣和品嘗海鮮,其樂融融,令人陶醉。
福海關遺址
三都澳福海關稅務司,為晚清西洋風格建筑,磚木混凝土結構,占地面積600平方米,進深30米,面闊20米,高15米,雙層正方脊頂,拱形門窗。滿清政府為還甲午戰爭借款,主動開放三都澳,其福海關稅務司由英國人直接掌管。199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始建于1932年(民國21年),由梵蒂岡羅馬教廷撥款修建。坐西向東,高15米,正面三間寬17米,深三間21米。大門正上方樹十字架,下書“天主堂”三字,中層為梅花形圓窗。石木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人字形屋架,檁椽木構,天篷穹窿式,左右兩側共12窗,后廳四方頂,大門兩側置抱鼓石一對,建筑面積600平方米。為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哥特式建筑風格。1996年重新裝修。教堂右側有聚教樓一棟,為神職人員住處。
修道院
修道院,位于天主教堂后側,為城堡式結構,四周為圍墻與房間,中間為露天花園,保存完好,為三都教堂修女居所。修道院始建于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1934年西班牙籍主教趙炳文重修。磚木混凝土結構,西班牙歌特式建筑。占地面積1750平方米,高18米,有三層。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164.html
三都澳在哪里?三都澳屬于哪個?三都澳在哪個?
相關三都澳,三都澳在哪里,三都澳屬于哪個省?三都澳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