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縣,安化縣在哪里,安化縣在哪個省
安化縣在哪里?安化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安化縣在哪個省?
安化縣旅游,安化縣在哪里,怎么走?
安化縣,地處湘中偏北,資水中游,雪峰山脈北端。總面積 495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2%。轄17個鎮(zhèn)、12個鄉(xiāng)、1個建鎮(zhèn)實驗區(qū)。縣總人口95.1萬,有漢、土家、苗、蒙古等26個民族。縣城位于資水中游北岸東坪鎮(zhèn),距省會長沙240公里。
安化縣
安化縣簡介
安化,地處湖南中部偏北,資水中游,雪峰山脈北端。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2%。轄18個鎮(zhèn)、5個鄉(xiāng)。縣總人口95.1萬,有漢、土家、苗、蒙古等26個民族。縣城位于資水中游北岸東坪鎮(zhèn),隸屬益陽市,東距省會長沙240公里。[1] 安化的位置
安化縣行政區(qū)劃
安化下轄18個鎮(zhèn)、5個鄉(xiāng):東坪鎮(zhèn)、清塘鋪鎮(zhèn)、梅城鎮(zhèn)、仙溪鎮(zhèn)、大福鎮(zhèn)、長塘鎮(zhèn)、羊角塘鎮(zhèn)、冷市鎮(zhèn)、小淹鎮(zhèn)、江南鎮(zhèn)、柘溪鎮(zhèn)、馬路口鎮(zhèn)、奎溪鎮(zhèn)、煙溪鎮(zhèn)、渠江鎮(zhèn)、平口鎮(zhèn)、樂安鎮(zhèn)、滔溪鎮(zhèn)、高明鄉(xiāng)、龍?zhí)拎l(xiāng)、田莊鄉(xiāng)、南金鄉(xiāng)、古樓鄉(xiāng)等鄉(xiāng)鎮(zhèn),總人口95.1萬。
安化縣歷史沿革
安化古稱“梅山蠻地”,土著多為瑤族,是名聞遐邇的梅山文化發(fā)祥地,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置縣,有近千年歷史。
安化歷史悠久,地靈人杰。境內東周古村落與舊石器遺址的相繼發(fā)現(xiàn),證明距今1.5萬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安化為古梅山之域,漢屬益陽縣地。唐僖宗光啟二年(886),梅山峒蠻斷邵州道,不與朝廷通。直至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朝廷收復梅山,置安化縣。據(jù)史料統(tǒng)計,自宋到清,安化通過科舉考中進士以上14人,舉人117人。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定影響的人物有:清代兩江總督陶澍、云貴總督羅饒典、著名書法家黃自元。20世紀初,李燮和、李唐等最早參加華興會、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成為當時叱吒風云的人物。從大革命到解放戰(zhàn)爭的幾十年革命斗爭中,姚炳南、盧天放、劉肇經(jīng)等大批革命志士前赴后繼,共有389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一代偉人毛澤東先后于1917年和1925年在安化進行社會調查和開展農民活動;新中國成立后,安化英才輩出,胡吉主、譚望初被先后評為全國林業(yè)勞動模范,世界羽毛冠軍唐九紅、龔智超、龔睿娜、黃穗就是從這里走向世界。
安化縣自然地理
地形
安化地形地貌多樣,各類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土地肥沃,適宜各種作物生長。年平均氣溫16.2°C,無霜期長275天,日照1335.8小時,降水1706.1毫米。地勢從西向東傾斜,西部高峰九龍池,海拔1622米,東部善溪口,海拔57米,相對高差1565米。境內高山疊嶂,峰巒挺拔,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63座。資水橫貫縣境中部,境內干流長度大于5公里的溪河170條。1961年柘溪電站關閘蓄水,形成柘溪水庫境內水面達85平方公里。
資源
安化盛產(chǎn)松、杉、竹、果、茶葉、油茶、油桐、棕、藥材等,有木本藥材103科,1022種;鎢、金、銻、釩等礦產(chǎn)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39種;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蓄積量150萬千瓦,除柘溪電站外,還建有中小電站142處,總裝機2萬多千瓦。
安化縣名勝古跡
安化不僅資源豐富,而且名勝古跡頗多,風景迷人。近千年來,安化這塊湘中寶地之名勝曾引得四方騷客,游蹤廣布,詩賦聯(lián)翩,佳篇層出。清代兩江總督陶澍在《東坪道中望熊山詩》中云:“何群山之莽蒼兮,突一支以高仰。岸然奇?zhèn)ゲ豢筛桑罩幸宦渚徘д伞a隙霃墓派偃诵校R日月如燈檠。六月寒氣豎毛發(fā),白晝放出雄雷聲。上有蹲虎立豹之雄關,下有崩虹裂帛之潺湲。野猿山狖欲上而無路,往往啼嘯懸?guī)r間。”
安化的風景名勝有位于縣城北8公里的紅巖省級自然保護區(qū),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人工湖面、游艇飛馳;群山環(huán)抱,古木參天;峽谷中,索橋飛架;叢林中,亭閣隱現(xiàn)。位于柘溪庫區(qū)的柘溪省級森林公園,從省內外引進樹種67科358種,其中珍貴樹種15科25種,被稱為亞熱帶的植物園,是旅游的勝地。六步溪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區(qū)域面積12250公頃,核心區(qū)有數(shù)百公頃保存較好的原生植被。有木本植物103科、1022種,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有銀杏、南方紅豆杉、香果樹等23種。有野生動物100余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云豹、金錢豹、黃腹角雉等40種。自然景觀還有奇石如林、奇洞遍布的思游景區(qū),洞中有洞,洞內分層、層層有景的馬路溶洞群等。古跡亦多,有安化一中校園保護完好的文廟、武廟;有石人石馬、陵墓享堂、御書御撰扁牌一應俱全的陶儔陵園等等。
安化茶馬古道——中國南方最后一支馬幫——,安化,歷史上作為世界黑茶的生產(chǎn)中心,安化山山種茶,四季運茶。前鄉(xiāng)的茶,經(jīng)過初制后,要運到后鄉(xiāng)的資江邊八大茶葉鎮(zhèn)再加工,大都要走二三百華里山路。茶馬古道是一條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馬幫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與死的體驗之旅。茶馬古道的艱險超乎尋常,然而沿途壯麗的自然景觀卻可以激發(fā)人潛在的勇氣、力量和忍耐,使人的靈魂得到升華, 留印在茶馬古道上的先人足跡和馬蹄烙印,以及對遠古千絲萬縷的記憶,將幻化成華夏子孫崇高的民族開拓創(chuàng)業(yè)精神.
安化九龍池位于雪峰山北麓,南京鄉(xiāng)與新化縣大熊山接壤,海拔1622米,為湘中第一高峰。峰頂有一池,九股清泉從池底涌出,池水甘甜清洌,清澈見底,咕咚之聲清雅悅耳。相傳遠古其主峰有九座峰巒,盡得天地之靈氣,黃帝登熊山時,將其點化成九條金龍,從池中循入東海,九龍池因故得名。自此,池中溢出的清泉,自山巔飛流直下,進密林、穿亂石、入深潭,至山下匯成四十八條山溪澗流,縱橫交錯,迂回曲折。時而急流穿澗,懸瀑奔濺,含珠吐玉,轟隆叮咚之聲及于遐邇;時而平水繞林,碧波蕩漾,鱗光閃閃,霞霧生煙之狀悠然可見。
安化縣景點介紹
陶澍故居景區(qū)
陶澍墓位于小淹鎮(zhèn)沙灣村,由朝廷拔銀興建。陵園占地50畝,環(huán)筑圍墻,右門入側處有御碑亭,亭內兩只巨大的石鰲背負一塊道光皇帝御賜的、著名書法家何紹基書寫的碑文,進門左側為陶澍墓,墓前有墓表、石俑、石馬、石虎、石兔,顯得莊嚴肅穆。
1996年,經(jīng)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尚書宅地位于資江北岸,陶澍陵園下游約3公里,內有總督府、太保第、鄉(xiāng)賢祠、賜書樓、石雕龍鳳門、雙玉飄香、引水石渠等。文塔攬月位于資江石門潭北岸,1836年由陶澍回鄉(xiāng)捐資所建。塔高21米,八方七層,四至七層塔角銅鈴32個,風吹鈴響,似仙女奏樂。第一層漢白玉石匾額上刻著首光皇帝御書“印心石屋”,率二層嵌“文瀾塔”青石匾額。古塔點綴在高山峽谷中,青山綠水之間,氣勢雄偉。在陶澍故里人文風景還遍布著仙龍吐珠、風雨迎賓、仙蛙對峙、紗帽傳奇、七星閃光、龜蛇戲斗、石龍過江、三公搶印等奇異的自然景觀。
唐家觀古鎮(zhèn)
唐家觀古商業(yè)街建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當時開埠的十家店和磨子街,經(jīng)過九百余年的風吹雨打,依舊如故。元末明初,這里是株、搓、渭三條溪水貨物集散口岸。商業(yè)發(fā)展很快,到明萬歷年間,街道擴散成上街、下街、邊街、興隆梯級橫街,人口增至幾千人,成為資江中游第一繁華商埠。街道從上街至邊街全長506米,都用青石板鋪填,街上有三座暗石拱橋,人們稱之為害羞橋。街上古建筑多,有幾十間吊腳木樓和幾十間商鋪。街口有清代文林郎吉先覲故居,還有明代建造的吉氏宗祠,兩殿天宮,四方天井和各種疊鼓石凳,全都是用青石板花崗巖雕鑿而成。街上還有許多百年老字號,保持明清建筑的古色古香,現(xiàn)在整個街道熠熠生輝。2004年11月被列入益陽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石鎮(zhèn)
青石鎮(zhèn),它是一個很古老很古老的鎮(zhèn)子了。挨挨擠擠好悠長好悠長地擁在這青石板街面的木屋,呈一副龍鐘之態(tài)。怕是早已記不清白曾有牙邊酒旗在這青石鎮(zhèn)任微風輕撫,也不甚曉得曾有過商賈捎了徽州古硯、古墨,如何在這青石鎮(zhèn)暢銷好長好長一個時期....... 在青石鎮(zhèn)流連得久了,與青石鎮(zhèn)人混得熟了,你且可以隨了三三兩兩的本鎮(zhèn)人,去一青石寺堂聽人說書。只是見了說書人著一身長袍馬褂莫要驚奇,把嘴巴閉得嚴嚴,耳朵豎得尖尖地聽就是了。不過青石鎮(zhèn)出產(chǎn)糯米青團是真的。那是一種小吃。是青石鎮(zhèn)女子從青青山林里采摘的青青野苧麻葉,用了清清粼粼的資水洗過后,再用嫩白的手揉了又揉,搓了又搓,擠出翠翠的汁液摻合著糯米所制成。顏色青青翠翠,里面還有豆沙或芝麻糖作餡吧。熱熱騰騰,那鄉(xiāng)野味隨風飄出久遠。
那是山的青青水的青青;那是田園的軟軟青石鎮(zhèn)女子的軟軟;青青軟軟,那才是青石鎮(zhèn)哩..... 要離開這青石鎮(zhèn)了,買么子回去作紀念,那是絲毫不必憂慮的。就沿那數(shù)不清的青石板走,到了鎮(zhèn)尾一家店鋪里,你自然的會被一種紙扇吸住腳步。于是怔怔地看那扇面上描著的水漫金山,看那扇面上描著的的斷橋。花兩三毛錢能從那扇面上復又看到當年許仙與白娘娘的一段風流韻事,不能不說是一樁劃得來的交易。這,就是安化籍作家廖靜仁筆下的“青石鎮(zhèn)”—唐家觀
穿越青云洞
“六步溪國家級原始次森林保護區(qū)”位于安化縣馬路鎮(zhèn)(原蒼場鄉(xiāng))西北部,總面積12000多畝,有湖南的“西雙版納”之稱。區(qū)內生態(tài)保持良好,自然景觀瑰麗多姿,人文景觀獨具民族特色。保護區(qū)保存著大量面積較好的原始闊葉林,有伯樂、香果、銀杏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30余種,還有大量野生珍貴保護動物在這里“安居樂業(yè)”,其中以云豹為代表的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多達16種。保護區(qū)常年氣候宜人,山石突兀,瀑布奇險,叢林茂密,奇花異草,美不勝收。這里居住著土家族村民,較為封閉的生活環(huán)境使山民保留了土家人的生活習俗,吊腳樓、小背簍隨處可見。
古木橋—永錫橋
永錫橋建于洞市鄉(xiāng)錫潭村,橫跨麻溪河上,橋長83米,高13米,寬4.2米。光緒七年建成。光緒二年四月十五日,錫潭渡口因渡船觸石而翻,死亡十余人,陳德慧請示其父陳五芝決心 易舟以橋。于是陳五芝邀集賀孔佩、龍桂成、董祥徵、賀隆益、胡國英、陶徑三、陶茂光為主修。石匠有莫本盛、唐光照,鋸匠曾時輝、彭春闌、陳濕闌,木匠佘紹先,瓦匠陳令元。大橋有五墩,橋亭三十四間,當時錫潭灣陶姓公山有一大榔樹,橋局負責人商量,欲購之,想作橋亭內坐板,未成。光緒四年五月六日,無風自倒,即購之,為橋亭全幅坐板。
光緒七年二十二日佃戶定居永錫公屋,燒茶以供行人飲用,二十四日撤銷橋局。歷六寒暑,易舟以橋的理想終于實現(xiàn),從此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過河何須覓野渡。功在當代,造福千秋。
安化縣發(fā)展構想
安化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處處呈現(xiàn)欣欣向榮的景象。改革開放以來,安化的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事業(yè)獲得了長足發(fā)展。特別是近年來,提出了培育竹木、養(yǎng)殖、建材礦產(chǎn)、水電、茶葉及綠色食品等六大支柱產(chǎn)業(yè),加速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工作思路,出臺了一系列擴大招商引資和發(fā)展民營經(jīng)濟的有效措施。縣域經(jīng)濟保持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經(jīng)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全縣交通、通訊條件大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進入新世紀的安化,正在逐步將一個農業(yè)大縣、資源大縣建設成經(jīng)濟強縣。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wǎng)!請繼續(xù)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wǎng))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190.html
安化縣在哪里?安化縣屬于哪個省?安化縣在哪個省?
相關安化縣,安化縣在哪里,安化縣屬于哪個省?安化縣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