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梵蒂岡在哪里,梵蒂岡在哪個國家,梵蒂岡屬于哪個國家
梵蒂岡在哪里?梵蒂岡屬于哪個國家?梵蒂岡在哪個國家?
梵蒂岡旅游攻略,梵蒂岡在哪里
梵蒂岡城國(拉丁語: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意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簡稱梵蒂岡或梵蒂岡城,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圣座的所在地,也是教宗駐地所在。作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蒂岡也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圣座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
梵蒂岡
由于圣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均座落于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圣座、或教宗的居所,端看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并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意大利語最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意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意大利加入歐元區后,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于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重要的影響力。
梵蒂岡簡介
梵蒂岡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僅相當于北京故宮五分之三大,是一個典型的城中之國。靠近蒂伯河南岸,位于羅馬城內。該國建于公元3世紀,歷史上有宗教與管理功能,現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 城中心坐落著圣伯多祿大教堂,內有眾多藝術家的杰作,是世界上最壯麗的教堂之一。從教堂塔頂可俯瞰整個圣伯多祿廣場,羅馬景色也盡收眼底。收藏于梵蒂岡博物館的藝術品多為繪畫作品,歷史悠久、數量眾多,包括許多藝術珍品,值得一看。
梵蒂岡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教宗是梵蒂岡的首腦,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權。教宗自稱“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教宗由樞機主教2/3多數選出,終身任職。樞機主教團是教宗的咨詢機構。教宗的選舉是梵蒂岡神圣而莊嚴的事情。由于教宗的任職是終身制,
新任教宗的選舉均在前任教宗去世后才慎重舉行。新任教宗必須得到2/3以上的選票才能當選[3] 。新任教宗方濟各就職彌撒當地時間上午9時30分在梵蒂岡圣伯多祿大教堂舉行,100多國和地區派出慶賀團出席祝賀,馬英九與夫人周美青率慶賀團出席祝賀[1] 。
梵蒂岡國名
梵蒂岡城國(英語:Vatican City State;意大利語: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拉丁文: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
梵蒂岡國旗
梵蒂岡國旗由兩個面積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靠旗桿側為黃色,另一側則為白色。白色上還繪有教宗的牧徽:兩把交叉的圣伯多祿的鑰匙和一頂教宗的三重冕。黃白兩色是耶穌十二宗徒之長圣伯多祿的兩把鑰匙的顏色,代表了兩種最珍貴的金屬:金與銀;來自于1808年2月以來教廷衛兵瑞士衛隊帽徽的顏色。1825年時教宗良十二世訂定這面旗幟。
梵蒂岡國徽
梵蒂岡國徽即是背襯著紅色的教宗保祿六世的皇徽。紅色使人聯想到它曾是天主教堂中最奪目的色彩。喬萬尼·巴蒂斯塔· 莫蒂尼于1963年被選為教宗,即教宗保祿六世。保祿六世的教宗徽章圖案包括一頂羅馬教宗的三重冠冕和兩把交叉的金黃與銀白色的鑰匙。教宗的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世俗的皇冠結合產生的。羅馬教宗自稱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宗又是梵蒂岡的首腦,三重冠代表了 教宗的三種最高權力: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而那兩把金黃色與銀白色的鑰匙,則是基督交給圣伯多祿的,象征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同時還附有《馬太福音》里的一段話:“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梵蒂岡歷史
梵蒂岡一詞來自拉丁語,意為“先知之地”。早在西元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圣伯多祿(圣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示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祿大殿,成為天主教會舉行重大儀式的場所;公元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宗(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后來就以此成立了半世俗政體型態的“教宗國”,范圍廣及意大利半島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19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興起,意大利的民族統一運動使圣座于意大利的領土愈來愈少,半島北方的薩丁尼亞王國成為意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者之后,更主導成立了意大利王國。身為教宗國首府的羅馬城面臨統一在即,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以身為“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侖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意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意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之后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意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意大利王國的公職。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掌握意大利政權后與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意大利承認圣座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其領土位于梵蒂岡城,稱為梵蒂岡城國,為中立國,其國土神圣不可侵犯。此條約正式解決了圣座與意大利政府間多年的糾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梵蒂岡仍按照《拉特蘭協議》,保持中立,當時教宗為庇護十二世。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稱“意大利的法律過于繁雜,而且欠缺穩定、時常和天主教教義相違背”,正式宣布以后不再自動采納意大利議會通過的法律。
梵蒂岡自然地理
梵蒂岡屬亞熱帶的地中海氣候,年降雨量一般為500~1000毫米之間。平均氣溫1月7℃,7月24℃。梵蒂岡位于歐洲,地理坐標(41°54′10″N,12°27′11″E)。面積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由于四面都與意大利接壤,故稱“國中國”。同時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宗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邊的梵蒂岡高地上。領土包括圣伯多祿廣場、圣伯多祿大殿、宗座宮、教宗避暑勝地(岡道爾夫堡)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東南的圣伯多祿廣場外,三面都有城墻環繞。它地處臺伯河右岸,以四周城墻為國界,另外,有一條“密道”從著名的圣天使堡通向梵蒂岡城內。簡而言之,梵蒂岡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
梵蒂岡人文地理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梵蒂岡原為中世紀教宗國的中心。早在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圣伯多祿殉難處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祿大殿,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公元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的區域送給教宗(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后來成為西歐教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意大利境內成立了以羅馬為首都的教宗國,直轄領土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以上。
19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興起,意大利的民族統一運動使圣座于意大利的領土愈來愈少,半島北方的薩丁尼亞王國成為意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者之后,更主導成立了意大利王國。身為教宗國首府的羅馬城面臨統一在即,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以身為“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侖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意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意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之后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意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意大利王國的公職。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朗條約”,意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規定從同年7月起成為獨立的城市國家。國名全稱就叫梵蒂岡城國。梵蒂岡為永久中立國,其國土神圣不可侵犯。意大利王國對意大利統一戰爭期間沒收的教會財產進行了最終賠償。從法理上說,延續了11個世紀的教皇國在1929年2月11日這一天正式滅亡,由梵蒂岡城國取而代之。梵蒂岡城國擁有自己的貨幣、郵政、電訊及民政機構,是政教合一的體制。
梵蒂岡文化
梵蒂岡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文化瑰寶,城內的建筑如圣伯多祿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圣伯多祿大殿(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西斯廷教堂(Cappella Sistina)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筑作品,包含了波提切利、貝爾尼尼、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等人的作品。梵蒂岡也擁有一個館藏豐富的圖書館,以及一個博物館,專門收藏具有歷史、科學與文化價值的藝術品。
梵蒂岡的日常生活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每遇周日,圣伯多祿廣場天主教徒聚集,中午12點,隨著教堂鐘聲響起,教宗在圣伯多祿大殿樓頂正中窗口出現,向教徒們發表演說,梵蒂岡的瑞士侍衛隊每年5月6日在圣達馬索院內舉行宣誓儀式,誦念5個多世紀來一直不變的誓詞,祈求天主保佑自己圓滿完成任務,效忠教宗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每年都會有無數天主教徒來到這圣城,瞻仰這座天主之城。梵蒂岡禁止游客或當地居民在穿著上露出膝蓋以上的部位,以示對這座天主之城神圣的敬意。
梵蒂岡旅游
旅游看點
梵蒂岡城國(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四面都與意大利接壤,是一個“國中國”,領土包括圣彼得廣場、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國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東南的圣彼得廣場外,國界以梵蒂岡古城墻為標志。
購物
游客可以沿著梵蒂岡旁邊的里索魯紀門特廣場到波坡羅廣場林蔭道上的購物大街邊散步邊購物,寬闊的大街上從高檔時裝到平民老百姓的商店都有。
飲食
梵蒂岡實質上是坐落在意大利境內的“國中之國”,和其他所有國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境內沒有田野,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礦產資源。國民的生產生活必需品,譬如自來水、電力、食品、燃料、煤氣等統統由意大利供給。所以在飲食方面與意大利無大區別。當地人在飲食上,對面食的吃法挺講究,拜會一定事先約好。梵蒂岡博物館門口對面有一間店,可以在此就餐,可以買到pizza和咖啡等食品,附近路邊也有一些小賣部可以買到新鮮的水果。大多的游人來梵蒂岡城是為了觀賞著名的圣伯多祿大殿,在飲食方面游人更喜歡回到羅馬市內,因為在羅馬有更多的選擇。
紀念品
郵票、硬幣和天主教的圣物(圣母像,十字架掛墜)。梵蒂岡每年發行精致的郵票和紀念幣。游客通常在圣伯多祿大殿旁邊的梵蒂岡郵局寄出貼有梵蒂岡郵票的明信片以作紀念。
景區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 梵蒂岡博物館位于意大利羅馬圣彼得教堂北面,原是教皇宮廷。所收集的稀世文物和藝術珍品,堪與倫敦大英博物館和巴黎盧浮宮相媲美。16世紀時,博物館與圣彼得大教堂同時擴建,總面積為5.5公頃,為故宮博物院的 1/13,展出面積與故宮相仿。
廣大的梵蒂岡博物館有六公里的展示空間,著名的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就在其中是歐洲排名第三或第四的藝術殿堂。游賞起來,可會令人筋疲力竭,所以最好事前規劃,集中在幾個主題上,且多留點時間在此。
圣彼得教堂
梵蒂岡的藝術杰作,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廣場、圣彼得教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小教堂。 圣彼得廣場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貝爾尼尼花去11年時間建成的杰作。廣場呈橢圓形,長340米,寬240 米,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鋪砌而成,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造型和諧,氣勢恢宏。柱廊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條走廊。朝向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的平臺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殉道者,其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插云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造型。在廣場兩側各有一個銀花飛濺的美麗噴泉。令人好奇的是,站在噴泉之間的圓形白色大理石處,觀望兩側的柱廊,四排石柱只能看到前面一排,這是貝爾尼尼匠心設計的透視效果。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398.html
梵蒂岡在哪里?梵蒂岡屬于哪個國家?梵蒂岡在哪個國家?
相關梵蒂岡,梵蒂岡在哪里,梵蒂岡屬于哪個國家?梵蒂岡在哪個國家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