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襄陽在哪里,襄陽在哪個省
襄陽在哪里?襄陽屬于哪個省哪個市?襄陽在哪個省?
襄陽旅游,襄陽在哪里,怎么走?
襄陽,湖北省省轄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城區面積僅次于武漢的第二大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襄陽
襄陽簡介
襄陽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陽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樊城,隔江相望。兩城歷史上都是軍事與商業重鎮。1949年以后兩城合二為一稱襄樊市,分設襄城、樊城兩區。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境轄3個城區(襄州、襄城、樊城)、3個縣級市(棗陽、宜城、老河口)、3個縣(南漳、保康、谷城)和3個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魚梁洲旅游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
襄陽名勝古跡旅游以三國文化為主要特色,著名景點:隆中風景名勝區、襄陽城等;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襄陽已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2013年襄陽入圍首批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襄陽入圍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
襄陽建制沿革
春秋時期,襄陽為鄧、盧、鄀、羅、鄢、谷、厲、隨、唐等諸侯國之城,楚滅上述諸國設置縣、邑,秦漢以后又是三國文化的中心區域和歷朝歷代的重鎮。古襄陽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周朝:時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國,境內主要有鄧、谷、羅、隨、唐、厲、盧戎等國。春秋戰國時期,楚滅上述諸國設置縣、邑,見史載者有隨縣、鄧縣和鄀、酂、盧等邑,又于今襄陽城置北津戍。
秦朝:時為鄧、筑陽、山都、酂、隨、鄀、鄢、邔等縣地。
西漢:初年始建襄陽縣,以縣治位于襄水(今南渠)之陽而得名,轄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以北的地區。東漢:漢武帝時屬荊州刺史部南郡。王莽時曾一度改稱“相陽”。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仍屬荊州南郡。獻帝初平年間,荊州刺史劉表移州治于襄陽城內。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陽郡,郡治在襄陽城內。
三國:曹魏仍屬荊州襄陽郡。
晉朝:西晉、東晉時,因雍州(今陜西一帶)人避難流入襄陽等地,為安置流民,孝武帝于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陽為中心僑置雍州。
南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的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為僑置雍州的實土,州治在襄陽城內。南齊沿仍。梁朝時蕭祭以襄陽降西魏,西魏改稱襄州,置總管府。本縣屬襄州總管府襄陽郡。北周沿用。
隋朝:隋文帝時屬襄州。隋煬帝時屬襄陽郡。
唐朝: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為州。貞觀初年置山南道,治所在襄陽城內,本縣屬山南道襄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山南東道(治所仍在襄陽城內)襄州(天寶時改州為郡,乾元時復稱襄州)。
五代:屬山南道(實即山南東道)襄州。
宋朝:北宋時,屬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屬京西南路襄陽府。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省鄧城,入襄陽”,本縣轄境遂擴展到漢水以北,仍屬襄陽府。
元朝:二十九年(1292年),屬江北河南行中書省襄陽路。
明朝:洪武初年,屬湖廣行中書省襄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 1643年1月(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稱襄陽為襄京。
清朝:屬湖北布政使司襄陽府。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2年,直屬湖北省政府。3年,屬湖北省襄陽道。16年廢道,縣直屬于省。17年,屬鄂北行政公署。21年,屬湖北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25年,屬湖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中國共產黨在黃龍一帶(縣內其它地方為國民黨統治)建立襄陽縣蘇維埃政權,屬鄂豫邊蘇區領導。
1948年1月,襄陽縣愛國民主政府成立,屬桐柏行政公署第三專署及漢南辦事處。1949年2月,屬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1950年5月,復以襄陽縣之襄陽、樊城兩鎮組建襄樊市,隸屬襄陽專署。1952年改稱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陽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稱湖北省襄陽專員公署。1979年改稱湖北省襄陽地區行政公署(同年襄樊市省轄)。1983年8月撤銷襄陽地區,其行政區域并入襄樊市(地級市)。
2010年12月9日正式改為湖北省襄陽市(地級市)。
襄陽地理環境
境域位置
襄陽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東經110°45′-113°43′,北緯31°14′-32°37′,東鄰隨州市,南界荊門市、宜昌市,西連神農架林區、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陽市,邊境界線長1332.8公里。
地形山貌
襄陽地形為東低西高,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部、中部、西部分別為丘陵、崗地、山地,約占襄陽總面積分別為20%、40%、40%。東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間,最高點是與河南省交界處的玉皇頂,海拔778.5米。中部為崗地丘陵,兼有平原。西部為山區,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000米,是襄陽市最高點。
氣候特征
襄陽屬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過渡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雨適中,雨熱同季等特點,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越的氣候條件,年平均無霜期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區境內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時,年均氣溫15.1℃-16.9℃之間。
襄陽行政區劃
襄陽市轄襄州、襄城、樊城三區,南漳、保康、谷城3縣,棗陽、宜城、老河口3市和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魚梁洲旅游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9774.41平方公里。
襄城區
(至2011年) 6個街道 王府、昭明、檀溪、龐公、隆中、余家湖
2個鎮 臥龍鎮、歐廟鎮
1個鄉 尹集鄉
樊城區
(至2009年) 2個鎮 太平店鎮、牛首鎮
8個街道 柿鋪、清河口、屏襄門、定中門、中原、王寨、漢江、米公
襄州區
(至2001年) 13個鎮 張灣、龍王、石橋、黃集、伙牌、古驛、朱集 程河、雙溝、張家集、黃龍、峪山、東津
棗陽市
(至2013年) 12個鎮 鹿頭、新市、太平、楊垱、七方、琚灣、熊集 吳店、平林、王城、興隆、劉升
3個街道 南城、北城、環城
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西城開發區
2個農場管理區 車河、隨陽
南漳縣
(至2007年) 10個鎮 城關鎮、武安鎮、九集鎮、肖堰鎮、東鞏鎮 巡檢鎮、板橋鎮、薛坪鎮、長坪鎮、李廟鎮
保康縣
(至2011年) 10個鎮 城關、黃堡、后坪、龍坪、馬良、店埡、歇馬、馬橋、寺坪、過渡灣 1個鄉 兩峪鄉
谷城縣
(至2004年) 9個鎮 城關、石花、冷集、五山、紫金、盛康、南河、廟灘、茨河
宜城市
(至2013年) 8個鎮 小河、鄭集、孔灣、劉猴、王集、板橋店、流水
2個街道 鄢城街道、南營街道
1個經濟開發區 宜城經濟開發區
1個工業園區 大雁工業園區
老河口市
(至2011年) 7個鎮 洪山咀、李樓、仙人渡、孟樓、張集、薛集、竹林橋 2個街道 光化、酂陽
1個鄉 袁沖
襄陽名勝景區
概述
襄陽主要旅游景點:古隆中風景名勝區、鳳凰溫泉(AAAA級)、襄陽古城墻、仲宣樓、米公祠(AAA級)、夫人城、習家池、廣德寺、錦繡園(AA級)、龐公祠、鹿門山國家森林公園、襄陽王府綠影壁(A級)、五道峽風景區(AA級)、襄陽北街、昭明臺、黃家灣魚泉河漂流、五山鎮堰河鄉村旅游區(AAA級)、南河小三峽景區、白水寺風景區(AA級)、熊河風景區(AA級)、九道河漂流、承恩寺、龍王峽漂流、白竹園寺風景區、張自忠將軍紀念館(A級)、唐梓山旅游度假區、薤山旅游度假區(AAA級)、野花谷風景區、水鏡莊風景區(AAA級)、香水河風景區(A級)、湯池峽溫泉(AA級)、中華紫薇園、唐城影視基地、漢城影視城、三國城、棗陽九連墩楚墓、白竹園寺風景區、青龍山生態旅游風景區、老河口百花山森林公園。
旅游景點
仲宣樓
仲宣樓是為紀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整個仲宣樓高17米,總面積650平方米,懸掛沈鵬等名家題寫的“仲宣樓”等8幅匾聯。樓內有壁畫石刻建安七子圖。可分為城墻、城臺和主體樓三大部分。
護城河
襄陽護城河平均寬180多米,最寬處250米,是中國最寬的人工護城河,被稱為“華夏第一城池”。整個護城河河面寬闊如湖泊,碧波蕩漾,好似綠色的巨龍環護著古城,使得襄陽城易守難攻,固若金湯。襄陽護城河是國內、乃至世界上最寬的護城河。襄陽護城河之所以這么寬,原因之一,源于襄陽悠久歷史。襄陽學者嚴愛華在《襄樊風情·歷史》一書中曾撰文指出,歷史上的襄陽是古代幾條重要水陸交通線的樞紐,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至春秋戰國時期,襄陽聲名漸隆,地位日重,成為一座重鎮。
夫人城
東晉時梁州刺史朱序鎮襄陽時,前秦苻丕來攻,序母韓夫人登城巡視,見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遂領女婢及城內婦女于此斜筑新城一段,后此角果被攻破,幸賴新筑之城垣,方擊退攻城之敵,因稱此段城垣為夫人城。明初在此擴建子城。長24.6米,寬23.4米,上嵌石匾,鐫“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數通,其中同治年間(1862-1874)樹立的石碑,上刻有“襄郡益民勝跡夫人城為最”等字樣。
鹿門寺
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鹿門寺位于襄陽城南約15公里處東津鎮鹿門山,始建于東漢建武年間,是漢唐以來的佛教勝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間襄陽侯習郁立神祠于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稱鹿門廟。西晉改名為萬壽禪寺,唐復名鹿門寺。漢末名士龐德公、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棲隱于此。明景泰年間(1450~1456),在此建“三高祠”,并供其像,以示紀念。明末毀于火,清初以來,屢有修廢。現保存有石鹿、龍頭噴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
昭明臺
昭明臺也稱鐘鼓樓,為襄樊標志性建筑。為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建。根據歷史記載:“樓在郡治中央,高三層,面南,翼以鐘鼓,為方城勝跡。”1990年在考證昭明臺1000多年歷史的基礎上,重建昭明臺,現為襄陽市博物館。昭明臺又名山南東道樓,位于襄陽城中心,跨北街西南而建。青磚筑臺,中以條石拱砌洞,洞高4.5米,寬3.5米,臺上建5開間重檐歇山頂式樓,高約15米,東西各建橫屋4間,西南有鼓樓、鐘樓各一,此樓雄踞城中,古譽為“城中第一勝跡”。
古城墻
襄陽城墻位于現襄陽市襄城區境內,起初筑于漢初,略呈正方形。城垣周長7.6公里,平均高8米,寬10米左右,用土層層夯筑,外用大塊青磚壘砌。
魚梁洲
襄陽的魚梁洲素有“漢江明珠”之美譽,三面環水、區位得天獨厚,水質優良,四周的靜態水面達30多平方公里,是漢江中的第一大島。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498.html
襄陽在哪里?襄陽屬于哪個省?襄陽在哪個省?
相關襄陽,襄陽在哪里,襄陽屬于哪個省?襄陽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