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巖古鎮,青巖古鎮在哪里,青巖古鎮在哪個省
青巖古鎮在哪里?青巖古鎮屬于哪個省哪個市?青巖古鎮在哪個省?
青巖古鎮旅游,青巖古鎮在哪里,怎么走?
青巖古鎮,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南部,距貴陽市中心城區29千米,距花溪城區12千米,為明清兩代軍事重鎮。青巖古鎮城內面積3平方千米,景區規劃總面積約5.8平方千米,街巷用石鋪砌,民居也是石砌的圍墻、柜臺、庭院。鎮容布局沿襲明、清格局,保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瓦屋面、重檐懸山、花木門,體現了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 青巖古鎮4條正街、26條小街和巷道遍布樓、臺、亭、閣、寺、廟、宮、祠、塔、院等眾多古跡。
青巖古鎮簡介
青巖古鎮在貴陽市花溪南12公里處的213國道旁。它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古鎮四周筑有城墻,分內城和外城,用方塊巨石壘砌,城墻上筑有敵樓、垛口、炮臺。氣勢宏偉的定廣門 城樓與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輝映。
貴陽青巖古鎮圖片
青巖古鎮是600年前的軍事古鎮。明初,中央王朝為了控制西南邊陲,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貴州衛指揮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驛道。因為青巖位于廣西入貴陽門戶的主驛道中段,于是在驛道上設置傳遞公文的“鋪”和傳遞軍情的“塘”,于雙獅峰下駐軍建屯,史稱“青巖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萬大軍遠征滇黔,大批軍隊進入黔中腹地后駐下屯田,“青巖屯”逐漸發展成為軍民同駐的“青巖堡”。交錯密布于鎮內的明清古建筑,計有九寺、八廟、五閣、三洞、二祠、一宮、一院等共37處。
青巖靠山,整個青巖鎮是用石頭砌成,石板房、石頭墻、石坊、石街和石巷。青巖很大,象“迷魂陣”一樣的石巷遍布全鎮,在這些青石巷子之間有無數的門臉,門臉上的風格以主人的品味而定。門臉上貼著的年畫具有濃郁的貴州特色。青巖人為之自豪的是歷史上為出現過“偉人”,貴州第一狀元趙以炯的“趙狀元府第”,已成為觀光點。
外來的文化也是通過小路悄悄地進入古鎮的。宗教的影響尤為典型,在中國的古鎮中已很難再有青巖這樣的“四教合一”的風景了。在青巖,佛教和道教寺廟的香火也很旺。佛教寺廟雖然談不上規模宏大,但布局嚴謹,有不少工藝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壽佛寺的木雕藝術均為貴陽市僅見的精品。出廟門不遠是基督教堂,教堂里教徒們聆聽著白發蒼蒼的老先生講解《圣經》。還有道教的宮觀,在裊裊的青煙中傳出道家的禱文。
青巖古鎮旅游景點
1、狀元府
貴陽狀元府趙以炯的故居,坐落在小鎮北街,其房屋的布局和庭院的布局以及房屋門窗精湛的雕刻工藝仍然保持著100多年前的風格。趙以炯字鶴林,生于1857年,1906年逝世,1886年中文狀元,在此前云貴地區還從未有過人在科舉考試中奪魁。而正由于其不尋常的經歷,至今在當地還流傳著不少關于他的傳說。其中有一個,說是其幼年某日在一棵大樹下讀書,忽然一條巨大的蟒蛇將其盤繞起來,但他書讀得投入,竟渾然不覺。幾個時辰過去了,蟒蛇見其并無任何動作,便懷疑自己是纏住了一塊石頭,索然離去。撇開故事的不科學成分不提,小鎮寧靜卻并不寂寞,確實是一個讀書的好地方。
2、趙理倫百歲坊
一座四柱三間三樓阿頂牌坊,上有文字多幅,耐人細讀。著名電影《尋槍》在青巖拍攝,影片中多次出現百歲坊的境頭,畫面極美。另有迎祥寺,萬壽宮等多處文物景點。
3、蜜泉
青巖名人“黃老伯”家,此行的目的是看看那口傳說中的井——蜜泉。黃家就靠著這口井里的水做出了聞名貴州的“黃記玫瑰糖”。黃家院子里有兩口井,一口地勢較低,那里面的水一般是作洗滌之用的,而另一口井地勢就相對高一點,“蜜泉”兩字刻在井口的石碑上,特別惹眼。淺嘗一口,水質特別甘洌,清爽無比。不禁一口氣把整碗都喝了下去。青巖在周邊地區以玫瑰糖聞名,而這玫瑰糖就以黃家的賣得最好,原來好就好在這一口井上了,用這水做出的玫瑰糖能不香甜嗎?
4、牌坊
牌坊是青巖古鎮的標志。古鎮原建有8座石牌坊,現在僅存三座。北門外的“趙彩章百歲坊”、定門外的“周王氏媳婦劉氏節孝坊”、南門內的“趙理倫百歲坊”,均是南北向,高9.5米、寬9米,呈四柱三間四阿頂式。四立柱南北兩面有石鼓護柱或獅護柱。節孝坊的正中橫梁上刻有空雕“二龍搶寶”、“五龍圖”,雕刻十分精美,中間還嵌圣旨立匾。貞節牌坊下不知走過了多少女性,如今在牌坊下的游客,也許并不知道將大名嵌入牌坊上的女人付出怎樣的代價,人們贊美的,只是那古坊的宏偉壯觀。
貴陽青巖古鎮特色建筑
其實小鎮有特色且有著深厚歷史背景的建筑還有很多。爬上鎮邊一側不算太高的山坡(當地人稱黃家坡)可以鳥瞰小鎮的全景,由于小鎮并不是建造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所以從高處望去,整個小鎮的格局給人一種在別的古鎮中難以看到的立體美感。寺廟、城門,這些主體建筑在裊裊炊煙繚繞中屹立著,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又一個的古老故事。讓人詫異的是,小鎮中除了眾多的寺廟,竟然還保留著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
也就是說,小鎮中既有佛教徒、又同樣盛行天主教和基督教,無法得知的是這樣的“三教并存”現象是如何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保留下來的,但據鎮上人說,每每到了初一、十五、寺廟里的香火是不會斷的,而周日到教堂做禮拜的人也是絡繹不絕。而除了寺廟、教堂,鎮上最有文化代表性的東西可能就是保存完好的古代牌坊,據說古鎮原來是有8座石牌坊的,由于歷史原因,現在只留下三座了,它們分別是北門外的“趙彩章百歲坊”、南門內的“趙倫理百歲坊”和靠近定廣門的“周王氏媳婦劉氏節孝坊”,其中以節孝坊的建造最為大氣,坊的上方甚至還鑲嵌著圣旨立匾。更為戲劇化的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教堂就建在象征東方傳統思想的節孝坊對面,高高尖頂屹立了百年之久,這種參差交錯的不對稱美以一種強烈的反差,被渲染到整個文化氣氛中,所以在這里看似激烈的文化宗教沖突,卻空前地融合起來,讓人不得不感嘆此彈丸之地內的文化包容性是多么神奇。
青巖古鎮旅游觀光
這里真是石頭砌就的世界。青石板鋪成的古驛道,寬闊而平坦,潔凈得一塵不染。民居則是石瓦、石墻、石凳、石磨。區別只在于富人家的墻用青條石砌就,窮人家的墻用碎石片疊成,只是年深日久,這些房子愈顯得低矮破舊了。置身在這冰冷堅硬的石的世界中,自然更渴望溫馨。于是,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小院中廣植花木,透過小小的門框,可以看到里面一派姹紫嫣紅。誰說這里的人們不懂得創造美、欣賞美呢?
小鎮的格局也很簡單,古驛道是其中的主干,兩邊則是一條條小巷,它們也同北京的胡同一樣,幽深而安謐,走在里面,頓生遠離塵囂、遺世獨立之想。更何況這小鎮是依山而建,隨高就低,走起來就更有一番樂趣。
當年,南來北往的客商帶來的不僅是各種貨物,還有不同地域的文化。如今,繁華雖已散盡,卻留下了幾處朱門高墻的會館和幾處佛寺、道觀和天主教堂。但它們僅是外地游客的參觀景點,對當地人來說,他們引為自豪的只是一座狀元府。
所謂“府”,其實只是一座殘破的小院,內有一排低矮的三楹瓦房外加一間廂房而已。屋里擺放著幾件當年的舊家具和有關狀元郎的史料。從史料上看,他的政績實在平庸得無可稱道,但他的科考經歷很富于傳奇色彩:在會試時,他僅名列第297名,但在殿試時,他竟奇跡般地考了第一名,成了新科狀元。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每年高考前夕,貴陽市的家長們總要帶著孩子驅車來此叩拜。平日寂靜的小鎮頓時一派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有時竟然路為之塞。看來,只要我們不改革現行的應試教育,我們的同胞就仍舊會這樣活見鬼,總希望從這位科場寵兒的身上乞得幾分“文運”。
離狀元府半里許,是一座道觀,它由江西會館改建而成,至今仍保留著原來的建筑風格。正殿對面的戲臺雕梁畫棟,朱欄飛檐,十分精致,只可惜當年臺上竹肉齊發、臺下觥籌交錯的場面已不可復見了。進殿后,不覺啞然失笑,原來那上面赫然端坐的,不是慣常的三清四帝,而是那個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聞名的劉安。平心而論,想靠著裙帶關系而“升天”,也確是人之常情。大觀園里的寶姑娘,不是也說過“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一類的話嗎?只是相對于寶姑娘的委婉得體,這里就表露得太過直白了,所以總不免讓人覺得有幾分粗俗。
由此想到了云南的麗江、山西的平遙。它們都曾因荒僻而存留,又因存留而成為游覽勝地。一部盛衰史,正好反映了社會的滄桑巨變。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商業氣息也日漸濃厚,去年在平遙,看著沿街那些鱗次櫛比的鋪面,覺得這座古城其實只剩下一具軀殼。而看到了這保留著更多原貌的小鎮,才覺得是在翻看一頁早已逝去的歷史,從而油然而生幾分感慨,幾分蒼涼。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50.html
青巖古鎮在哪里?青巖古鎮屬于哪個省?青巖古鎮在哪個省?
相關青巖古鎮,青巖古鎮在哪里,青巖古鎮屬于哪個省?青巖古鎮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