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馬德里在哪里,馬德里在哪個國家,馬德里屬于哪個國家
馬德里在哪里?馬德里屬于哪個國家?馬德里在哪個國家?
馬德里旅游攻略,馬德里在哪里
馬德里(Madrid),西班牙首都,全國第一大城市,經濟、中心,馬德里省首府。是歐洲著名的歷史名城。西班牙中央經濟區的綜合性經濟中心,運輸、物流、研發、消費和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心。馬德里同時也是西班牙的商業中心和“總部經濟”中心。其位置處于西班牙國土中部,曼薩納雷斯河貫穿其中。位于伊比利亞半島梅塞塔高原中部,瓜達拉馬山脈東南麓的山間高原盆地中,海拔 670 米,為歐洲地勢最高的首都。南下可與非洲大陸一水為限的直布羅陀海峽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歐洲腹地,因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歷史上因戰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歐洲之門”之稱。
馬德里
馬德里也是南歐地區的旅游、文化中心,歷史文化遺跡豐富,現代旅游設施齊全,服務業發達。沿途盡是藝術、文化、寶藏,到處都是觀光客群聚盡情瀏覽古跡、世界知名的博物館以及享受夜生活。
馬德里簡介
無論從政治上、還是地理上,馬德里都是西班牙的中心。南歐高原熾烈的 馬德里(9張)陽光給了馬德里熱情似火的氣質,也許不甚優雅,但熱辣的眼神令她與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首都相比都毫不遜色。
馬德里的輝煌史僅始于卡斯蒂利亞王國建都,遠不如西班牙眾多城市久遠。但只有在馬德里的博物館里,才能看到西班牙各個時代的精華凝聚;也只有在馬德里的街巷中,才能感受到西班牙各個民族文化的交融。更不用說馬德里周圍遍布的古鎮鄉村,都在吸引著游人去尋幽覽勝。
馬德里(Madrid),西班牙首都,在摩爾人邊貿站“馬格立特”舊址上發展起來的城市。1561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將該國首都從華拉度列遷入此地(其間曾在1600—1606年將國都遷回故地),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得到迅速的發展。在西班牙,文化的發達地區除了巴塞羅那就是馬德里。
馬德里位于西班牙中部,40°25'N, 3°45'W。其市區人口約340萬,都會區人口則約627.1萬(2010年),均占西班牙首位。這里有2013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451-500段的馬德里理工大學。
馬德里除了是西班牙首都外,還是馬德里省和馬德里自治區的首府。馬德里位于歐洲西南伊比利亞半島中心,地處梅塞塔高原,海拔670米,是歐洲地勢最高的首都。這里的現代建筑與文物古跡相映成輝,市內有36個古代藝術博物館、100多個博物館、18家圖書館和100多個雕塑群。
馬德里地理位置
馬德里自治區面積8028平方公里,與卡斯蒂利爾萊昂自治區(從北到西)和卡斯蒂利爾拉曼查自治區(從南到東)接壤,地處伊比利亞半島中心,歐洲的東南部。是通往歐洲的理想門戶,也創造了馬德里本地旅游的優勢。馬德里平均海拔650米,某些地區如山區地帶則超過了700米,邊界清晰。北部山脈縱橫,皆屬于中央山系,數座重要的山谷和山峰點綴其中;南部則是塔霍河(Tajo)流經馬德里形成的河谷。馬德里自治區為單一行省自治區,馬德里市是最重要的城市和首府,同時也是西班牙的首都。它蕩漾在曼薩那雷斯河(Manzanares)的碧波中,這條河是哈拉瑪河(Jarama,)的支流,與塔霍河交匯。
馬德里氣候
馬德里全年平均氣溫:16C。受地理位置影響,馬德里自治區屬于大陸性氣候,夏冬兩季溫差很大,冬季嚴寒、夏季酷暑。冬季氣溫可達零度以下,夏季則超過40度。山區的冬天更為寒冷,夏天則比較舒適。全年平均氣溫約為14度左右,最冷的月份平均溫度約為5度,最熱的月份平均溫度為25度。冬天冰凍和積雪的山區夜空晴朗,而人口眾多的市區則以多云為主。雨量變化很大,春秋兩季多雨,夏季最為干燥。
馬德里歷史沿革
名字來源
第一說法
這個城市名字的由來是“烏爾薩利亞”(Ulsalia,在拉丁文里是“熊群之地”的意思),因為在鄰近的森林里發現了大量的熊與草莓樹(在西班牙語叫做“madrileño”,從中世紀就做為城市的象征)。
第二說法
西班牙傳說古時馬德里有大量熊,侵害百姓。一天,一對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媽媽擔心其安全故找他們,一只熊在她身后。 小朋友大叫'madre-id ,madre-id' (媽媽,快跑,媽媽,快跑)。
第三說法
而這個城市的古名“馬格立特”(Magelit)則來自于公元九年時建立在馬薩納雷斯河上的堡壘,其名稱的意思是“豐水之地”。
第四說法
普遍相信這座城市今名的起源是來自公元前二世紀羅馬帝國建立在馬薩納雷斯河岸上的新拓居地。這第一個村落的名字叫做“馬翠斯”(Matlice,是因流過該村落的河流而取的)。而面對接下來在第五世紀時日耳曼的蘇維匯人、汪達爾人與奄蔡人的入侵,羅馬帝國完全無力保衛它在伊比利半島上的領土,而也因此造成了西哥德人的大量入侵。這些當時的“蠻族”后來控制了馬翠斯。在七世紀時,穆斯林征服了伊比利半島,并將這座城市的名字改為“梅里特”(Maylit),這個詞是由阿拉伯文中“ ميرا ”(Mayla)這個詞(指如同“森林”或“生命贈與者”的水)和伊比利拉丁語中意指“地方”的后綴“it”組合而成。這個名字“Mardrid”則是從莫札勒布語的“Matlit”,這個名詞仍做為馬德里人的稱呼。
中期世紀
雖然現時馬德里(Madrid)坐落的位置于史前史就已有人活動,但在羅馬帝國時期馬德里是屬于Komplutum教區(現時的埃納雷斯堡)之內。但關于馬德里的第一次歷史記載卻是9世紀,穆罕默德一世命令于現時馬德里皇宮的地址上興建一座小小的皇宮。環繞皇宮亦興建了一座堡壘al-Mudaina。鄰近皇宮是曼贊拿利斯河,穆斯林稱為al-Majlī (阿拉伯語: المجريط,“水的來源”)。正因為這條河的名稱,人們就將此地命名為Majelit,成為日后Madlid這個字的雛形。1085年在阿方索六世進軍托萊多的途中這個堡壘被他征服了。他將該地的清真寺圣化為要塞糧倉的圣母瑪利亞教堂(Virgin ofAlmudena/almudin)。1329年,西班牙的立法部門(Cortes Genelales)首次于此地進行會議,為斐迪南四世提供治國建議。瑟法底猶太人和摩爾人繼續于該市居住直至15世紀被驅逐為止。在一次大火災之后,恩里克三世(1379年-1406年在位)重建了該市,并將自己安全地置于有城墻保護的艾派度皇宮內。斐迪南二世與伊莎貝拉一世遷入馬德里的盛大歡迎儀式宣布結束了卡斯蒂利亞與阿拉貢的爭斗。
復興時期
首都位于托萊多的卡斯蒂利亞王國與首都位于薩拉戈薩的阿拉貢王國被卡洛斯一世結合成現代的西班牙。盡管查理偏袒著馬德里,但是他的兒子腓力二世(1527年-1598年在位)才是將王宮遷到馬德里的第一人,他在1561年將王宮遷到馬德里。雖然他沒有官方正式宣布遷都,但是事實上馬德里已是西班牙的首都。塞維利亞繼續控制西屬印度,但馬德里卻控制著塞維利亞。有一段短時間,1601年-1606年,當腓力三世于華拉度列建立自己的皇宮時,馬德里的財富就正正反映了西班牙的財富多少。西班牙16及17世紀“黃金世紀”時期,馬德里與其它歐洲國家的首都并不相似:馬德里的人口在經濟上都依賴于王室自己的生意。文藝復興時期完結與現代早期的馬德里腓力五世認為馬德里作為其中一個歐洲首都,現時的規模絕不適合代表西班牙,所以在他治下馬德里大興土木,包括興建新的皇宮(包括馬德里皇宮)。可是,直至卡洛斯三世(1716年-1788年)之前馬德里還未成為一個現代城市。卡洛斯三世是馬德里歷史中最著名的一個國王,在他統治的那個時期市民都稱:“國王,是最佳的市長”。卡洛斯四世(1748年-1819年)成為國王的時候,馬德里的市民發生了起義。在他自己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率領人民起義后,卡洛斯四世退位,但斐迪南七世的統治非常短暫:1808年5月拿破侖的軍隊攻入了馬德里。1808年5月2日,西班牙語: (Dos de Mayo) 馬德里的人民起義反抗法軍,法軍的殘暴鎮壓對法國于西班牙的統治造成持久的影響,并向整個歐洲展示了法國的形象。
于西班牙獨立戰爭(1814年)后,斐迪南七世重新統治西班牙,但自由主義者之后發動了軍事政變,拉斐爾·德爾列戈要求斐迪南發誓要對憲法給予尊重。這開始了自由與保守政府輪流交替的時期,直到伊莎貝拉二世(1830年-1904年)即位為止。
20世紀的馬德里
伊莎貝拉二世登位后未能緩和政治上的緊張局勢,這造成了另一次的起義,西班牙第一共和國的建立。君主制恢復后,終于又導致建立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及西班牙內戰的爆發。于內戰時期(1936年-1939年),馬德里是其中一個受到重大影響的城市,馬德里的街道亦成為了戰 馬德里西班牙廣場的塞萬提斯紀念碑。爭的場地。由1936年7月開始馬德里是共和黨人的據點。馬德里的西面郊區是1936年11月佛朗哥的民族主義軍隊欲奪取馬德里時,共和黨人與佛朗哥軍隊奮戰的地區。之后,馬德里被圍攻接近三年,直至1939年3月投降為止。內戰期間馬德里是第一個遭受特別針對平民的戰略轟炸的城市見(馬德里之圍條目)。
于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獨裁統治期間,特別于六十年代之后,馬德里的南部變得非常工業化,大量人口從農村地區遷徙到城市居住。馬德里的東南部成為了一片廣闊的貧民區,是一個積極的文化與政府機構的基地。于佛朗哥逝世之后,陸續興起的一些政黨(包括左翼與共和主義思想的政黨)接受佛朗哥的要求由胡安·卡洛斯一世繼位 - 以獲取政黨的長久穩定及實行民主制度 - 帶領西班牙的君主立憲政體踏上正軌。從1980年代的繁榮時期開始,與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其它城市比較,西班牙的首都鞏固了她于經濟、文化、工業、教育、及科技的領導地位。
馬德里旅游指南
風景
馬德里是個相當適合步行漫游的城市,從太陽門往西比列斯廣場,或從大廣場往王宮方向,沿途盡是藝術、文化、寶藏,到處都是觀光客群聚盡情瀏覽古跡、世界知名的博物館以及享受夜生活。東方宮和普拉多畫宮是世界聞名的藝術殿堂。市內街心公園、噴泉眾多,廣場各具特色,如:太陽門廣場、中央廣場、西班牙廣場、哥倫布廣場等。斗牛是久負盛名的娛樂活動,賓達斯斗牛場規模最大。
馬德里市內文物薈萃,有許多名勝古跡和世界聞名的繪畫展覽館──普拉多博物館等。市內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與風格迥異的古建筑摩肩并立、相映生輝。樹林、草坪和各種造型別致的噴泉和雕有古代小亞細亞人尊崇的自然女神尼貝萊塑像噴泉最吸人入勝。宏偉的阿爾卡拉門坐落在阿爾卡拉街頭的獨立廣場上,共有5道拱門,是馬德里著名的古建筑之一。財政部、教育部和西班牙的主要銀行坐落在阿爾卡拉大街兩側,建于1752年的王家美術學院收藏著牟利羅和戈雅等西班牙美術大師的名作。巍峨的塞萬提斯紀念碑聳立在西班牙廣場上,碑前有堂吉訶德和桑科·潘扎的塑像,巨大的碑身倒映在前面的水池之中,碑兩側是蔥郁的樹木;有“馬德里塔”之稱的西班牙摩天大廈位于廣場一側。
著名的馬約爾廣場位于市區西南,修建于1619年,呈長方形,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騎馬的塑像聳立在廣場中央。不遠處是太陽門廣場,這里有歷史上著名的太陽門遺址。市內還有建于十八世紀中葉的王宮和西班牙國王接見外國貴賓和使臣的東方宮等宮殿建筑。
為1982年第十二屆世界杯足球賽的電視轉播而建的電視塔,是西班牙最高的建筑,高220米。同時,為方便數千名記者的采訪,在市內最寬、交通流量最大的街道卡斯特利亞納大街修建了長156米、寬4米的高空人行通道。市內還有高爾夫球場、網球場、賽馬場、高山滑雪場、汽車賽場等體育設施。
馬德里是西班牙鐵路、公路和航空交通的樞紐,有6個火車站、幾處 拉斯班塔斯斗牛場飛機場以及地下鐵道。
馬德里是座文化名城。名勝古跡遍布全國,文化氣息異常濃烈。市內各式各樣的凱旋門有1000多個,有街心廣場300多個,而且每個廣場又各見特色,廣場大多配有雕像、噴泉、花本,廣場中心多為雕像和鐘樓,各有歷史典故。市里有50多家博物館、1200多家書店。城市的特點是藝術風格不同的建筑特多,紀念廣場多,名人雕像多等等。它充分反映了西班牙悠久的歷史和人民的戰斗業績。
美食
馬德里不愧是西班牙的首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新鮮、豐富的食物。從北部的加利西亞(Galicia)、巴斯克(País Vasco),到東部瓦倫西亞(Valencia)的海鮮飯(Paella)等等,不管是哪個地區的佳肴,都保有當地的風味。
馬德里著名的美食菜肴有:馬德里肉湯(cocido madrileño)、牛肚(callos)、大蒜濃湯(sopa de ajo)、牛餐(caracoles)、土豆煎蛋餅(tortilla de patatas)、烤海鯛(besugo al horno) 等,在一些知名餐廳都能品嘗到。
另外馬德里人常吃的甜點有:奶油肉餡餅(bartolillos)、蛋卷(barquillos)、油煎餅(Buñuelos)、杏仁糖糕(mazapan)、果仁糖(turrón)等。
購物
馬幼廣場一帶主要出售傳統物品,如各類織品、繩索、帽子以及宗教用品。而流行物品的專賣店主要集中在阿爾米蘭提街(Calle Almirante)和喜格納街(Calle Conde de Xiquena)上,一些西班牙及國際知名的設計師也在這里開設店面。此外,在薩拉曼加區也有出售珠寶、鞋子、皮革制品、家具等精品的一流商店。在公主街、哥雅街、卡斯提亞那街(Kalle Kastellana)及太陽門周圍分布著一些大型的百貨公司。如果您想淘點價廉物美的舊貨,可以去位于卡斯喀羅廣場附近的露天舊貨市場(Rastro),那里每星期六和星期天開市。你會在此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好東西,古董、唱片、繪畫、飾品、衣服甚至是一些舊卡片。此外,馬德里每年的五月都會有一些書展,包括五月初在靜修大道(Paseo de Recoletos)的舊書展,伊莎貝爾二世廣場的馬德里叢書展,以及五月底到六月初在麗池公園舉行的大型書展,世界各地的重要出版商都會來麗池公園參展。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551.html
馬德里在哪里?馬德里屬于哪個國家?馬德里在哪個國家?
相關馬德里,馬德里在哪里,馬德里屬于哪個國家?馬德里在哪個國家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