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任丘市在哪里,任丘市在哪個省
任丘市在哪里?任丘市屬于哪個省哪個市?任丘市在哪個省?
任丘市旅游,任丘市在哪里,怎么走?
任丘市是河北省轄縣級市,由滄州市代管,位于河北省中部,西臨白洋淀,是神醫扁鵲故里,華北油田駐地。總面積1012平方公里,下轄4個街道、9個鎮、6個鄉、1個開發區管委會、1個工業園區以及華北油田的25個社區,總人口835346人(2012年)。
任丘市
任丘市簡介
任丘地處華北平原中北部,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任丘地下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石油產地和石化基地,是國務院確定的對外開放縣市和環京津經濟圈的主要市縣之一,自“九五”以來,任丘綜合實力一直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前列,并連續多年入圍全國“百強”縣市。201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64.6億元。
任丘歷史悠久,八千年前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西漢大將軍任丘在此筑城為防海口而得名“任丘”,抗戰時期任丘人民譜寫了白洋淀游擊戰和地道戰等家喻戶曉的敵后斗爭史。旅游景區有白洋淀千里堤、鄚州廟、石油礦山公園等,有任丘大鼓、冀中笙管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任丘市歷史沿革
上古顓頊時期,制天下為九州,今任丘境域為鄚,屬顓頊地,冀州域。
唐堯之世,劃天下為九州,鄚仍屬冀州。
虞舜之時,析天下為十二州,冀州分并、幽二州,鄚地屬幽州。
夏商時代,幽、并二州合為冀州,鄚屬冀州。
西周初年分封諸侯,鄚為鄚國,為燕國附庸,屬幽州域。
春秋期間,鄚仍為燕國附庸,屬冀州。
戰國時期,鄚為燕、趙之附庸,地屬幽州域。
秦朝,設鄚縣,屬上谷郡。
西漢時期,今任丘境內有鄚縣、阿陵縣、高郭縣三縣,均屬幽州刺史部涿郡。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巡海使中郎將任丘筑此城為防海口,此地遂名“任丘”。
新莽時期,鄚縣改稱言符縣,阿陵縣改名為阿陸縣,仍屬涿郡。
東漢時,鄚縣屬冀州刺史部河間國所轄。東漢末年,袁紹占據冀、青、幽、并四州。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后,歸屬曹操。
三國魏時,鄚縣屬冀州河間國。魏景元三年(262年),河間改國為郡,鄚縣屬之。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河間復郡為國,轄鄚縣。
十六國時期,河間郡轄鄚縣,治陵城,屬瀛州。
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始置任丘縣,仍屬瀛州河間郡。
隋朝初年,廢任丘縣,設鄚縣,屬河間郡。另據《隋書·地理志》載:河間郡,舊置瀛州高陽縣,大業初并入任丘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鄚縣屬滿州。貞觀元年(627年)改屬瀛州。景云二年(711年),于鄚縣置鄚州,將原瀛州的鄚縣、任丘、文安、清苑和幽州的歸義等五縣劃入。開元十三年(725年),以“鄚”類“鄭”字,遂改為“莫”。開元十九年(731年),分文安、任丘二縣,利豐縣改為長豐縣,均屬河北道莫州管轄。天寶元年(742年)更州為郡,任丘屬河北道文安郡。
后晉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給契丹,莫地屬契丹。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省長豐縣為鎮,又省鄚縣入任丘。時任丘縣屬河北東路莫州文安郡。
遼占領時期,任丘屬遼南京道之涿州。
金天會七年(1129年),置河間總管府,轄一府(河間)八州(莫、蠡、深、獻、滄、清、冀、景),任丘屬河北東路河間總管府之莫州。貞釣二年(1214年),廢莫縣置莫亭縣,仍屬河北東路河間總管府莫州。
元代,任丘、莫亭二縣屬中書省河間路。至元二年(1265年),二縣俱省入河間,后復置,屬莫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河間郡為河間府,任丘為河間轄,直屬京師。洪武七年(1374年),莫州省入任丘縣,屬河間府。
清沿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為避孔子諱,將“任丘縣”改為“任邱縣”。
民國元年(1912年),任邱屬直隸省河間府所轄。
民國二年(1913年)2月,廢府為道。
民國三年(1914年),原直隸長城以南地區的渤海道改為津海道,任邱屬之。
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28日,國民黨河北省政府成立,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全省共置17個督察區,轄109縣。任邱屬河北省第六區所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后,為抗戰的需要,任邱縣古洋河以東地區劃為任河縣,縣政府在今大城縣文香村。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冀中政治主任公署成立,任邱縣屬冀中公署三專署(八分區)管轄。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冀中行署十專署(九分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為冀中區十專署(九分區)所轄。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屬冀中區行署九專署(九分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任邱全部解放,行政隸屬不變。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任邱縣屬河北省滄縣專區;任河縣撤銷,并入任邱縣。
1952年,任邱縣劃歸天津地區管轄。
1958年,任邱、文安、大城三縣合并成立任邱縣,縣政府駐任邱,屬天津市。
1961年分縣,恢復原縣治。任邱縣屬滄州專區,后改為滄州地區管轄。
1986年5月,撤銷任丘縣,設立任丘市(縣級),由滄州市代管。
任丘市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任丘市下轄4個街道、9個鎮、6個鄉、1個開發區管委會、1個工業園區以及華北油田的25個社區。華北油田礦區有3個街道辦事處籌建中。
任丘市位置
任丘市地處東經115°56′—116°26′,北緯38°33′—38°57′,位于河北省中部,白洋淀東岸。東與文安縣、大城縣相連,南與河間市毗鄰,西與安新縣、高陽縣交界,北與雄縣接壤。北距北京市156公里,距天津市140公里,距石家莊市159公里,距滄州市114公里。市境東西最大距離42.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41公里。總面積1012平方公里,其中白洋淀水域面積64.8平方公里。
任丘市地形地貌
任丘位于太行山東麓山前平原和渤海西岸濱海平原之間的河流沖積平原與湖淀淤積的平原交錯地帶,自西南向東北緩斜,由辛中驛鎮培里海拔高度11米降至陵城鄉蘇莊4.5米,平均坡降1/5800。任丘呈崗、坡、洼、淀分布的典型低平原地貌,境內洼地星羅棋布,狹長帶狀崗地穿插其間。崗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和東部,面積226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21.9%,所處地形部位較高,海拔多在8米以上。坡地處于崗地與洼地之間,海拔高度多在6—8米左右,面積452.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3.8%。洼地處于坡地下端,相對凹陷,季節性積水,海拔多在4.5—7.5米之間,面積311.2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0.1%。北北東走向的中部和東部崗地把市境分成東、西、中三條近似平行的帶狀洼地,帶狀洼地又被次一級的小緩崗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近藤瓜狀洼地。崗洼之間相對高差為2—3米,坡降1/2000一1/3000。洼淀類主要是白洋淀,為常年積水的淀泊,占總面積的4.2%。
任丘市地質
任丘處于冀中凹陷中部,地質構造以任丘潛山為主,該潛山被4組斷層所切割,主要有1個背斜帶(任丘背斜)和2個向斜帶(北漢向斜、鄚州向斜)。任丘境內發育有震旦亞界、古生界與中、新生界兩套沉積地層,總沉積厚度約1.5萬米,地層由老到新分別為:基底地層(包括太古界——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震旦亞界)、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和奧陶系,是任丘地區石油和天然氣主要產層)、上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
任丘市氣候
任丘市屬暖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大陸性氣候顯著,大陸度為65.2,干燥度1.33。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風,涼爽干燥,回溫快,蒸發大;夏季炎熱濕潤,多雨,高溫天氣時有出現;秋季天睛氣朗,風微涼爽,降溫快,晝夜溫差大;冬季嚴寒少雪,干燥,伴有寒潮,多刮西北風。
任丘年平均氣溫12.1℃,1月平均氣溫-3.9℃,極端最低氣溫為-23.8℃(1964年2月17日)。7月平均氣溫為26.8℃,極端最高氣溫為42.7℃(1961年6月12日)。日均氣溫0℃以上持續時間為276天,氣溫大約或等于10℃的天數為208天,積溫46.4℃,全年無霜期平均211天。平均年降水量526.9毫米,75%集中在6—9月。年極端降水量最大1077.8毫米(1964年),最少為232.2毫米(1965年)。年平均風速3.3米/秒。年日照時數為2771.2小時,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8.4千卡/平方厘米,作物生長期太陽輻射總量為108.2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84.3%。
任丘市文物古跡
任丘古跡較多,有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大廟"的鄚州廟,戰國時期燕趙邊界的十二連橋,北宋名將楊六郎屯兵堡壘,西漢名將李廣的駐扎地,歷史上著名的鄚州、阿陵、謁王、高郭古城遺址,明成祖的樂駕臺,清康熙、乾隆的行宮等。
古遺址
啞叭莊遺址、張佐商代村落遺址、古州城(顓頊城)遺址、謁王城遺址、阿陵城遺址、虢城(高郭城)遺址、藥王廟遺址、北辛莊遺址、七間房遺址、段家塢遺址、東段村遺址、長豐城遺址
古墓葬 韓嬰墓、任將軍墓、任光墓、大董各莊漢墓、大疙瘩漢墓群、邊司馬墓、張郃墓、黃壘墓群
出土文物 銅釵、銅刷柄、四系缸、銅鐘、銅奩、銅鼎、白釉瓷缸、白瓷盤、陶缸、耳杯、銅鏡、三彩缸、鴛鴦銅枕、瓷三彩洗、長頸瓶、青花瓷瓶、銅勺、銅卮、白瓷壺、調色盒、雙耳壺、陶壺、陶罐、陶碗等
三各莊遺址
三各莊仰韶文化遺址位于白洋淀東岸千里堤東一里許,三各莊村西,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距今約八千年,尚未進行考古發掘。三個孤堆東西呈一條直線,東西相距150米,遺址東西長160米,增北寬100米,面積1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2米,采集的標本有彩陶,紅陶、磨光陶以及骨器、石器等。
啞叭莊遺址
啞叭莊龍山文化遺址位于西環路辦事處啞叭莊村西北,俗稱“疙瘩頂”,遺址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公里,面積約6萬平方米,地勢北高南低,文化層積厚0.2—5米,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遺址。發掘出灰坑130個,水井7眼,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和玉器1300余件。
古州城(顓頊城)
古州城在鄚州鎮東北1.5公里處,古州村坐落其中。該城相傳為顓頊所建,但無可考。為圓角方城,東西、南北各約一千米。現存城墻五段,累計長2公里,最高處10米,均由素土夯筑而成。城內曾出土銅壺、刀幣及鬲、盆、缸、豆等陶器,均為戰國時代遺物。
鄚州城
鄚州城位于任丘城北16.5公里,始建于東周時期,歷代修建。城池雄偉寬闊,呈紗帽形,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1.2公里,城墻為土城,寬約30米,高5米。現存南城門,當地人稱“南閣”,重建于清嘉慶年間,城北部土城墻保存較好。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559.html
任丘市在哪里?任丘市屬于哪個省?任丘市在哪個省?
相關任丘市,任丘市在哪里,任丘市屬于哪個省?任丘市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