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山江苗寨,湘西山江苗寨在哪里,湘西山江苗寨在哪個省
湘西山江苗寨在哪里?湘西山江苗寨屬于哪個省哪個市?湘西山江苗寨在哪個省?
湘西山江苗寨旅游,湘西山江苗寨在哪里,怎么走?
山江苗寨又名總兵營,苗語稱bleat gud(叭固),位于湖南省鳳凰古城西北20公里處的一個峽谷之中,是一個具有濃郁苗族生活氣息的小山寨。 苗語稱山江為叭固,意為蛤蟆洞,因寨邊有個山洞,蛤蟆甚多,故而得名。
山江苗寨門票價格:全價148元/ 人
山江苗寨簡介
山江苗寨又名總兵營,苗語稱叭固,位于鳳凰古城西北20公里處的一個峽谷之中,是一個具有濃郁苗族生活氣息的小山寨。苗語稱山江為叭固,意為蛤蟆洞,因寨邊有個山洞,蛤蟆甚多,故而得名。
稱山江為總兵營則源于清朝鎮壓苗民起義時在此駐兵設過總兵營房。至于叫“山江”則因解放后在寨西北山上修了座山江水庫,苗寨缺水,水庫修成后觀者如潮,人們稱“叭固”為山江,久之,行政區名便隨之改為“山江”。
山江苗寨
山江,保留著古老的苗家習俗:鮮麗奪目的苗族服飾,情調別致的攔門酒,風格獨特的卡鼓、攔路歌、邊邊場,還有傳統節日“四月八”的跳月跳花,“六月六”的山歌對唱。
山江苗寨離鳳凰古城23公里, 是一個典型的苗鎮,是湘西最后一代苗王統治中心。一條清澈小溪穿鎮而過,鎮邊山巒起伏,石峰奇巧,林木秀麗,民居多為五柱八瓜三間土墻瓦屋,鎮口有一小亭,亭前一坪約半畝,坪上碑書“對歌臺”三個大字,這是苗家人“四月八”、“六月六”、“趕秋”等節日盛會的地方。走過鎮后即可看到高聳的石樓和古色古香的房子,這便是原“苗王”龍云飛的宮殿。
山江苗鎮逢農歷三八趕集,趕集這天,十里八鄉的苗民都來到這里,窄擠的市場鬧鬧嚷嚷,充耳都是苗音,外地人不懂苗語,只有看神態和動作來猜測他們是在談價還是在敘舊。市場上物質應有盡有,對外地游客來說最盛興趣的還是苗族特有的衣、飾、生活用品。
集鎮中最醒目的當屬身著盛裝,腳穿花鞋,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這些苗家女子,眉似彎月,眼含秋波、笑靨迷人。衣服、褲腳皆縫有花邊刺繡,腰上系有手編花帶,圖案新奇,色彩鮮艷,頭上還扎著一大坨絲帕,真是好功夫!身上的項圈,手鐲、耳環、牙釬、裙鏈和銀花都是銀制品,既是盛裝飾品,也是家境財富的顯示。
攔門酒是苗家古老的習俗,一些地方直呼’識友酒’。相傳古時候苗族的祖先生活在平原、湖濱,生活幸福。后歷盡峰煙,被迫遷徙至深山老林間。無情的歲月培養了苗家人豪爽狂放、愛憎分明的個性,但凡有人來訪,入門前主人以酒一碗敬之,飲者為友,就會受到苗家人的熱情款待。時代變遷,如今的攔門酒已成苗家歡迎貴客光臨的一種禮節。
攔路歌往往和卡鼓連在一起。苗家走親、婚嫁,仍保留’攔路’和’卡鼓’的風俗。客散時,主家寨子的少男少女早已在寨邊路口等著,男的三五個手挽著手,女的六七個肩挨著肩,攔住出寨的路口,唱著苗歌,要客方的少男少女留下來。他們既可互相用歌聲表達真情,也可互相用鼓舞傳達深意,那婉轉的歌聲,那撩人的鼓點,在深山峽谷中回蕩,激動人心,勾人魂魄。
苗族青年婚前戀愛比較自由,青年們趕場,聚會,充滿浪漫情調。男的兩三個一伙,女的五六個一群,或坐在大樹蔭下,或坐在青草坪中,有說有笑。散場回家的路上則挑中意的對象,以歌表情,以歌結友,謂之“邊邊場”,整個過程充滿了詩情畫意。
“四月八”是古代苗族祭祀先烈的盛典。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苗族人民都要聚集到預定的地點跳鼓舞,對山歌、舞花帶、上刀梯、鉆火圈、表演刀槍箭術,以表對先烈的懷念和繼承先烈遺志的決心。傳說遠古時,鳳凰縣龍塘河跳花溝每逢百花盛開時節,都要舉辦盛大歌舞會,苗族男女你唱我和,相伴而舞,自由戀愛。后來有一年,官家派人前來搶親選美,拆散了對對戀人,糟踏了許多美貌少女。第二年的歌舞會上,苗家青年早作準備,在官家派人搶親時,奮起反抗,殺死了官家兵丁,但遭官府血腥鎮壓,苗家勇士全部戰死。從此后,每年的’四月八’,苗家人民都要舉行盛大活動以祭祀四月八殉難的先烈。
“六月六”是苗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相傳苗族祖先盤瓠娶遠古時三皇五帝中的高辛帝之女辛女公主為妻,生六男六女,苗族靠這六男六女配合成對,繁衍后代,開拓田園,創造了美好生活。古時苗族人認為月是母、日是父,六男六女就是六月六日,于是確定這一天為紀念祖先的歌節,吹哨吶、唱苗歌、跳鼓舞、祈禱吉祥、祈禱幸福、祈禱未來和希望。
“還儺愿”、“接龍”、“打豬”都是苗族獨特的酬神活動。古時苗家人往往為消災滅禍、生活安康、家庭興旺而祈求祖靈護佑,許下一年、二年、三年之期的大愿,至期如愿,要遍報親朋,椎牛殺豬宰羊請苗老司還愿,即為還儺愿。還儺愿場面莊嚴、神圣、富有原始野性魅力。
游鳳凰不到山江,你將終生遺憾。 苗族服飾最具特色是女裝。出門時,頭上戴著青絲帕,身上穿著滾邊繡花無領滿襟,滾邊繡花褲;頭帕和上衣綴滿銀飾,有銀帽、銀鳳冠、銀項圈、銀手鐲、銀戒子、銀牙釬、銀掛鏈、銀腰帶等,雍容華貴,落落大方。山江女裝,衣著色彩鮮麗,銀飾造型精美,是苗族女裝的精品。 攔門酒是苗家古老的習俗,一些地方直呼識友酒。
鳳凰的南方長城已經是家喻戶曉,作為一種防御體系,它是明朝政府為了隔離開還沒有歸順的苗人而修建的,與之相對應的是,在當年湘黔邊境的苗族聚居地,苗人為了抵抗朝廷的進攻,同樣也修建了大量的保家樓和防御墻。 具有很強的軍事防御功能是山江苗寨的最大特點,碉樓和防御墻又是構成苗寨的兩類主要建筑。 這就是碉樓,又稱保家樓,它雄踞在村 寨的高處,至今仍然透露出一股威嚴氣概,凜然且斷不可欺。碉樓的基座用石塊堆積而成,上方筑土,一般上下兩層,四面都開有窄窗,用于了望和射擊。在山寨里,以前幾乎每家每戶都建了碉樓。
最大的一座碉樓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這里的苗王龍云飛建造的,這位苗王生前也曾保境安民,至今仍然有人在懷念著他的好處。不過,隨著時間的逝去,這座碉樓目前也已經破敗不堪。
與碉樓相呼應的是防御墻,它環村而建,一般高4到5米,墻體上同樣有了望和射擊孔。由于山江苗寨依山而建,防御墻也就一直沿著山勢蜿蜒直上,并且在山寨的頂部還仿效長城建立了烽火臺。寨門作為重要的附屬性建筑,大多開設在險要位置,為了增強防御能力,寨門的上方還加設了碉樓。
山江苗寨到底有幾百年歷史,當地人誰也說不清楚。而形成這樣一種建筑風格的原因,可能是當時這一帶位置非常偏僻,苗族同胞為了抵御野獸和土匪騷擾,設計和建造了這些建筑和山寨。一旦有野獸和土匪來犯,首先可以起到抵抗作用的是防御強;如果來犯者突破了防御墻,進入山寨,各家各戶的碉樓又可以各自為營,與來犯者斗爭。
現在,這種碉樓式建筑已經逐漸演變成為當地民居的一大特色,山江鎮的街巷新興建筑也是石墻高聳,壁壘森嚴,不同程度的沿襲了苗寨的建筑風格。
如今這座曾經充滿兵匪之患的山寨已經找到了安寧和平靜,那些防御用的石墻也早就只剩下斷壁殘垣,青苔斑斑,惟有這些起于風云年代的碉樓,到今天依然傲立,向后人講述著那正在消逝的歷史。
山江苗寨苗族博物館
中國苗族博物館原名為中國鳳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館,坐落在鳳凰縣山江鎮叭崮苗寨,2006年由文化部直接命名為“中國苗族博物館”。中國苗族博物館歷時20年籌備,于2002年10月1日正式開館。館名由苗族國際著名鄉土文學大師沈從文 先生題寫,湖南省政府督學、湖南省苗學會會長、資深苗學研究專家、苗族教育 家龍文玉 先生擔任館長,著名苗族歌唱家宋祖英任名譽館長,按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苗族家庭特征布展的民營博物館,為鳳凰縣人民政府首批開放的旅游景點。
苗族是中華民族在家庭中的一個歷史悠久,人民勤勞的古老民族;一個最先開發中原,最早拓展南方的偉大民族。因為戰亂和天災歷經五次大遷徙,從黃河流域步步退往長江中下游和在中國西南地區;有的背井離鄉移居東南亞,漂洋過海遠徙歐美諸國。
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學,湖南省湘西地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原副州長龍文玉和他的家人,在世界鄉土文學大師、著名苗族作家、教授研究員沈從文和著名苗族歌唱家宋祖英的大力支持下,乘改革開放的浩蕩東風,沐浴〈中國文物法〉的雨露陽光,創辦了中國·鳳凰·山江苗族博物館。博物館占地1864平方米,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藏品一萬多件,總投資兩百多萬元。里面共分為九個館,還有一場一園。即第一館,普通農家;第二館,古代住所;第三館,殷實人家;第四館,武士家居;第五館,服飾掠影;第六館,繡女之家;第七館,匠人居室;第八館,巫師小屋;第九館,文人陋室。還有新修的庫房樓、貴賓樓、生活區和苗族風情園。把實物布置、專業演示的群眾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
本館以家庭文化特征為切入點,通過苗族家庭這個社會細胞,把歷史的真實性、嚴密的科學性、鮮明的民族性的高度藝術性融為一體,向人們展示苗族同胞在數千年遷徙生活歲月演遞,勞作不息、奮斗不絕的發展歷史和奇異神秘、絢麗多彩的苗族文化畫卷。苗族博物館以其珍貴豐富的文物展品吸引著中外參觀者,兼之,博物館坐落在民族特色鮮明的、民族風情濃郁、山光水色奇特苗寨之中,占盡了天進、地利、人和、讓我們走進苗族博物館,讀一部苗族生活簡史,看一幀苗族社會縮影,看一座苗文化殿堂,看一幅苗族英雄畫卷。
苗族博物館座落在被稱為“苗王府”的神秘之地鳳凰縣山江鎮叭咕苗寨,占地1864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展品最多的民營苗族博物館。整個博物館共分九館兩樓一區一場。九館為:“苗家農舍”、“古代住所”、“殷實人家”、“武士家居”、“服飾掠影”、“繡女之家”、“匠人居室”、“巫師小屋”、“文人陋室”,此外,還有庫房樓、貴賓樓、生活區和苗族風情活動場(苗族風情小園)。
苗王府是國民黨中將司令,湘西最后一代苗王龍云飛的府宅,它濃縮了苗族民居的所有精華,為你解讀湘西苗王的神秘生活;真正了解湘西土匪的神秘內涵。是湘西末代苗王的發跡地,也是湘西往事的發源地,更是《血色湘西》龍氏家族的典型代表。
展館以家庭文化為切入點,通過苗族家庭這個社會細胞,把歷史的真 實性、嚴密的科學性、鮮明的民族性和高度藝術性融為一體,向世界展示苗族同胞在數千年歲月演遞中,勞作不息,奮斗不絕的發展歷史和奇異神秘、絢麗多姿的苗族文化畫卷。苗族文化與漢族文化 一樣源遠流長,是中華古代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苗族祖先是最先開發中原、最后拓展南方的民族之一,后因民族間征戰不斷,歷經5次大遷徙從黃河流域步步退往大西南,還有的分支抵達東南亞和歐美諸國。至今,國內苗族尚有800多萬,***散居400多萬,不管生存在哪里,他們都用勤勞和智慧為創造中華文明增添燦爛篇章。
在“古代居所”展館里,你會聽到關于盤古、伏羲、蚩尤等神話傳說,看見古代苗民住在山洞中、大樹上、木舟里,修建了“A形房”、“三角棚”、“多柱多掛屋”。這些苗族先民喜歡三角架,發明打三棋,好唱三腳歌,創立了“一分為三,三生萬物”的學說。
在“殷實人家”展館里,你會發現昔日的苗家富戶比 之漢族富裕人家毫不遜色。這里家庭的日常用品和擺設成了苗文化與漢文化有機結合的典范。苗族是個講究生態平衡的民族,長期生活在山坡水邊,與花鳥做伴,花情、鳥情、人情、情情相通。僅一架雕龍畫鳳、刺山繡水的木床,其美學思想與工藝水平就足以令人嘆為觀止。
在“繡女之家”展館里,可以看到苗家傳統刺繡的精美。帳檐是苗族少女出嫁前潛心繡制的精品。據說,有的帳檐是一個苗女十幾年的勞作成果,甚至是母女兩代人續作的結晶。其構圖的巧妙、繡藝的精湛堪稱美侖美奐。其中有一件用“江寧錫素”廠生產的綢布布頭做的清代“巴裙頭”,以油桐花為主要圖案,鑲邊吊須,十分素雅。有趣的是“江寧錫素”字樣居然是反的,這說明繡女應該是不識字的文盲,反寫的字樣,經她無意間地自然巧組神合,居然成為一件藝術珍品。
在“鞋帽大觀”展館里,有一項嬰兒帽上的銀質帽徽,直徑3厘米,上面雕刻制作有五件東西:算盤、剪刀、量尺、弓箭、銀秤、鏡子;一百多顆算子,比小米還細,用針尖撥動卻能算帳,可見精細到何種程度,其價值不可估量。
“巫師小屋”展館突出了“行善積德、懲惡揚善、為民建功、為國創業”的主題,有巫師“鬼床”,客老司的“神壇”,佛教和道教的畫軸以及一些民間名氏作品。
山江苗寨交通
由鳳凰古城汽車站乘往山江苗寨方向的中巴。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57.html
湘西山江苗寨在哪里?湘西山江苗寨屬于哪個省?湘西山江苗寨在哪個省?
相關湘西山江苗寨,湘西山江苗寨在哪里,湘西山江苗寨屬于哪個省?湘西山江苗寨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