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茂名在哪里,茂名在哪個省
茂名在哪里?茂名屬于哪個省哪個市?茂名在哪個省?
茂名旅游,茂名在哪里,怎么走?
茂名,廣東省轄下的一個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部,鑒江中游,東毗陽江,西臨湛江,北連云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南臨南海。全市陸地面積11427平方千米,約占廣東省陸地面積的6.4%;海域面積7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48.90萬人(2012年)。茂名市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石化基地,為中國南方重要的石化生產出口基地和廣東省的能源基地。全市“三高農業”蓬勃發展,荔枝、香蕉、龍眼等“嶺南佳果”馳名中外,是中國水果生產基地,水產養殖享譽盛名,是“中國羅非魚之都”。
茂名簡介
茂名市位于南中國海之濱,地處廣東省西南部,背靠祖國大西南。據史載,茂名秦朝時分屬象郡和南海郡,隋朝時設置茂名縣。1959年設立茂名市,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茂南區、茂港區和電白縣,并代管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茂名市陸地總面積11459平方公里。2009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35.31萬人,其中市轄區130.68萬人。茂名“三高農業”蓬勃發展,荔枝、香蕉、龍眼等“嶺南佳果”馳名中外,在1996年“中華之最”評選活動中,茂名市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命名為“中國最大的水果生產基地”。2000年,江總書記在茂名高州出席縣級領導干部“三講”教育動員會,期間親手植下“中華紅”荔枝樹,使茂名荔枝更是名揚天下。
茂名
茂名市南部臨海,迂回的海岸線長220公里,擁有水東、博賀等多個天然良港。水東港是我國對外開放一類口岸,現已建成多個萬噸級成品油碼頭和雜貨、集裝箱碼頭,擁有全國最大的25萬噸級單點系泊原油接卸系統,年吞吐能力達到1450萬噸。博賀港是全省三大漁港之一,盛產龍蝦、對蝦、海參、鱸魚膏蟹等,全市水產品產量居全省第一。
茂名歷史
茂名市秦朝時分屬象郡和南海郡,隋朝開皇18年(公元598),先用潘茂名其名命名茂名縣,唐太宗貞觀18年(公元644年)又把南宕州以潘茂名的姓命名潘州。中國以道士之姓設州,以名設縣,唯有潘茂名一個。唐初屬高州,貞觀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涼移治良德。天寶初(742年)改 高州曰高涼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涼郡,屬廣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廢屬竇州,三年(1006年)復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撫司。十九年(1282年)改總管府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曰高州府屬廣東布政使司。清朝高州府因之,屬廣東省,領州一(化州)縣五(茂名、電白、信宜、吳川、石城)[3] 。中華民國期間,廢高州府,茂名縣先后屬高雷綏靖處督辦、南路行署第七專區所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茂名縣先后屬南路、高雷、粵西、湛江專區(行政區)所轄。1958年5月12日,成立茂名市政籌備處,同年5月23日改為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備處,同年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礦區市,以后陸續將茂名縣衛星公社全部和火箭公社大部(今金塘、公館、新坡、高山、鎮盛、鰲頭、袂花)等7個鎮,茂南城郊經濟開發試驗區和河東、河西、紅旗、新華、露天礦、官渡、站前等7個街道辦事處劃歸茂名工礦區市;火箭公社的小良(舊作“肇梁”,小良鎮)劃給電白縣,火箭公社的蘭石、龍首、高棧和超英公社的南盛(今化州市南盛街道局部,本自然段同)等劃給化縣。1959年3月22日, 國務院決定設立茂名市(縣級)。1961年化州、吳川分縣后,蘭石、龍首、高棧等劃給吳川縣,南盛劃給化州縣。原屬茂名縣的其余地區和原信宜縣的古丁、馬貴、深鎮為高州縣(茂名縣先與信宜縣合并,之后才分為高州縣、信宜縣)。
1975年升格為地級市,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轄電白、高州、信宜、化州四縣。1985年,成立茂名市茂南區(茂南,因地處原茂名縣之南而得名)。1987年,根據群眾的要求和上級批準,將分界公社的山閣、燒酒、霞池、黃杰、祿村、合益、金塘嶺、福居等八個大隊劃歸茂名市茂南區,成立山閣公社,現為茂名市茂南區山閣鎮。
1992年10月在原電白縣南海鎮的基礎上,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正式設立茂名市水東經濟開發試驗區。 1993年至1995年三年中,高州、化州、信宜三縣先后撤縣建市,三市皆為縣級市,由茂名市代管。
2001年1月,以茂名市水東經濟開發試驗區為基礎,從電白縣劃出羊角、坡心、七逕、沙院、小良五鎮連同南海鎮,經國務院批準設置茂港區。2002年8月,經省民政廳批準,同意茂港區撤消南海鎮,設立南海、高地兩個街道辦事處。
2002年,茂名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18個街道、102個鎮。
2005年,茂名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20個街道、87個鎮。
2014年,國務院批準同意廣東省調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茂港區和電白縣合并設立電白區。至此,茂名市轄茂南、電白兩區,代管高州、信宜、化州三個縣級市。[7]
茂名區劃
茂名市下轄2個市轄區(茂南區、電白區)、代管3個縣級市(高州市、信宜市、化州市)。
區域名稱 區劃代碼 漢語拼音 面積(k㎡)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下轄鎮級數量 人口
茂南區 440902 Màonán Qū 527 站前街道 525000 8個鎮,1個開發試驗區和7個街道 84萬[10]
電白區 440904 Diànbái Qū 2229 水東鎮 525400 2個街道,22個鎮 197萬[11]
高州市 440981 Gāozhōu Shì 3389 潘州街道 525200 24個鎮,5個街道 173萬[12]
化州市 440982 Huàzhōu Shì 2404 東山街道 525100 5個街道,1個經濟開發試驗區,17個鎮 165萬[13]
信宜市 440983 Xìnyí Shì 3081 東鎮街道 525300 18個鎮,1個街道 142萬
除上述五個縣級行政區外,到2014年10月,茂名境內還有廣東茂名濱海新區(以電白區電城鎮、博賀鎮為起步區)、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茂名高新區)、水東灣新城等功能區、開發區。
茂名地理
位置境域
茂名市位于廣東省西南部,位于中國南海之濱,地理坐標為東經110°19‘-111°41’,北緯21°22‘-22°42’。東毗陽江,西臨湛江,北連云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南臨南海。東北距廣州362公里,西南距湛江121公里。全市陸地總面積11458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陸地面積的6.4%。
地形地貌
茂名市在大地構造上屬華南褶皺系,主要構造線方向為NE-SW向,沿岸陸域出露的地層有加里東期混合巖、寒武系八襯群變質巖系及廣泛出露的第四系松散沉積,在地質構造上屬緩慢上升和較穩定的地區。
茂名市中、北部地區多山地丘陵,適宜林木生長和發展水果種植業,生態資源豐富。信宜的大霧嶺屬省級自然保護區,海拔1704米,為粵西最高、廣東第二高峰。那里峰高林茂,珍稀動植物豐富,被譽為“動植物王國”。大霧嶺群峰聳立,層巒疊嶂,云霧飄渺,景色無限,是開展森林生態旅游和療養、避暑的好去處。
茂名市海岸在多種地質和動力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樣的地貌類型,主要海積平原、海灘、砂泥質潮灘、泥質潮灘以及少量的紅樹林海岸,其中水東灣、博賀灣為典型的沙壩泄湖海岸體系,形成了利于港口開發的潮汐通道和掩護水域。
氣候特征
茂名市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溫和氣候。“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夏長冬短,四季如春”。[16] 全市年平均氣溫22.3℃~23℃,月平均最高氣溫26.5℃~28.7℃(七月),月平均最低氣溫14℃~16℃(一月),年內≥10℃的積溫7857~8413℃,持續天數337~355天,基本無霜;平均年日照1939.3~2161.4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7%,太陽輻射總量為106.59~116.99大卡/平方厘米;降雨季節長,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降雨日在100~170天之間。
茂名旅游
優勢
茂名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自然山水與人文古跡相輝映,粵西風情濃郁,地方特色鮮明,一些資源在省內甚至國內有比較優勢,發展旅游業的條件得天獨厚。海濱旅游資源優勢。茂名南部臨海,海岸線曲折多灣,迂回220多公里,灘長、林綠、水清是這里的資源特色。虎頭山、中國第一灘等處沿海沙灘長達12公里,[26] 沙質潔白細軟,坡度平緩,適宜開展海水浴、海上運動項目。
生態旅游資源優勢。高州荔枝、龍眼、香蕉、芒果等水果種植面積大,且集中連片,適宜發展農業生態游。高州的根子鎮,荔枝種植以面積大、品種齊、成熟早、產量高、質量好、市場廣而聞名。
溫泉旅游資源優勢。茂名地處華南地質斷裂帶上,溫泉種類多,分布廣,有西江溫泉、新時代溫泉、熱水溫泉等十幾處。其中西江溫泉經權威機構鑒定其綜合水質屬廣東第一,氡、氟、偏硅酸等三種元素及礦物質含量遠遠超過國家醫療用溫泉水標準,在國內十分罕見,極具醫療保健及旅游開發價值。
古跡旅游資源優勢。茂名在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土著民族在繁衍生息。夏商時期始稱百越族。茂名大地歷經千年的風雨剝蝕,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高州的冼太廟、觀山寺、寶光塔、長坡舊城、信宜的鎮隆古書院群、化州的孔廟、電白的鐘鼓樓、冼太故里、茂南的恐龍蛋化石等人文景觀引人入勝,文化底蘊豐厚。
茂名浪漫海岸度假區2005年后,茂名市旅游業快速發展,特別是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以來,茂名旅游業的發展速度幾乎每年都成倍增長。茂名市旅游業的前景以及發展方向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經過二十多年長足的發展,旅游業已成為茂名重要的經濟產業,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格局也已初步形成。
茂名全市與旅游相關的企業達300多家,其中骨干型企業20多家,旅游從業人員2萬多人。全市建成旅游景區景點22個,其中國家AAA級景區3個(有4個正在申報4A級),國家水利風景區2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
主要景點
貢園古樹
貢園位于根子鎮柏橋管理區,總面積約80畝,是粵西地區現存最古老的荔園,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了。園內古荔叢生,形態各異,這些古樹的樹齡多有500年以上,主干已部分腐朽,中空成洞,根部萌生新芽,幾代同堂,相映成趣,極具觀賞價值,是一座名符其實的荔枝博物館。
紅荔似海
中心景區位于根子鎮元壩管區的根竹嶺,嶺上有亭,名為觀荔亭。亭內鐫刻著名家所書的歷代名人詠荔佳句。這些書法作品經精工雕琢鑲嵌,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浮山仙泉
浮山仙泉位于浮山之水波洞,是一處天然構造的巨石裂隙涌泉,泉下成潭,潭水明凈透澈、甘洌清甜、四季常盈,夜來明月照于潭中,玉盤映照。夏日沐于潭中,如浴瑤池,使人有超凡脫俗之感。
雙龍戲珠
此乃浮山北側的雙龍溪,兩溪皆發源于浮山北側山腰之雙龍洞。兩溪迂回曲折,蜿蜒而下,遠遠望去,如雙龍嬉戲。溪水清澈冰涼,泉聲悅耳,濺玉飛珠,煙虹霧彩,美不勝收。
靈龜祝壽
此景位于浮山,實為山中之靈龜石,此石形同巨龜,匍伏于山中,石上綠苔潛生,如千年靈龜上之綠毛。靈龜之上有一老榕,氣根下垂,長成多株新樹,獨木成林,盤根錯節,牢牢的生長在靈龜之上。相傳南海之龜仙游歷浮山,為根子之秀麗景色迷戀,不愿離去,化為此石。
冼廟靈光
位于浮山龍須巖下,該廟始建于宋代,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是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龍須獻瑞
此景位于浮山龍須巖。該巖在半山腰處,高達65米,直如斧削,雄奇險峻。在斷巖中部的裂縫之中,頑強地生長著一從青草。這叢青草久旱不枯,長雨不萎,四時常綠。
潘仙故里
位子浮山潘村之后側。浮山是潘仙之故鄉。潘仙俗名潘茂名,晉代人,一生向道,相傳于高州之觀山參透禪機,得道成仙。高州一帶還流傳著許多關于潘仙的傳奇故事,古代茂名縣和現代的茂名市,就是古代隋帝以潘茂名的名字命名而延用至今。
仙人湖
位于潘仙故址之后側。湖面寬闊,由四周之山溪相匯而成,湖水清澈。四周林森樹密,野趣盎然。湖平如鏡,湖邊景致倒影湖中,綽綽約約,晰然可觀。陰雨天,湖中霧氣氤氳,飄渺不散,疑是人間瑤池。相傳潘仙于浮山之時,常浴于此湖,故名仙人湖。
浮山觀日
浮山之頂峰最高海拔966米。立于峰頂,極目遠眺,西北方,荔林綠浪,荔鄉風光盡收眼底;正東面,南海歸帆綽約。晨旱旭日東升,霞光萬道,彩云飄動,遠處海天一色,征帆點點,令人心曠神怡。
中華紅荔枝
2000年2月。江總書記到高州視察,在根子鎮全國荔枝標準化示范區親手種植了 “中華紅”荔枝紀念樹,每年到此參觀游覽,拍照留影的人多不勝數。此外,貢園內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及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親手種植的荔樹,每年都引來無數的參觀者。
島上巖石聳立,千姿百態,氣象雄偉。遠處,水天一色,煙波浩淼;近處,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海底遍奇形怪石珊瑚等,游客在這里可以觀看原始景觀、享受原始野趣,同時還可以親身體驗捕、釣海產品的樂趣及品嘗純天然的海鮮。
高州水庫
高州水庫,別稱玉湖。位于高州市東北部,距市區25公里,集水面積1002平方公里,庫容量11.5億立方米,是全國十大水庫之一。它清幽秀麗,山水相融,風光旖旎,是粵西地區著名 的游覽、度假勝地。
茂名森林公園
廣東茂名森林公園是茂名市實施“四大跨越”發展戰略的“雙百”計劃重點項目, 是茂名市內唯一的省級森林公園。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625.html
茂名在哪里?茂名屬于哪個省?茂名在哪個省?
相關茂名,茂名在哪里,茂名屬于哪個省?茂名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