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古渡,黃沙古渡在哪里,黃沙古渡在哪個省
黃沙古渡在哪里?黃沙古渡屬于哪個省哪個市?黃沙古渡在哪個省?
黃沙古渡旅游,黃沙古渡在哪里,怎么走?
黃沙古渡原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濕地公園、中國最佳生態(tài)休閑旅游勝地、明清寧夏八景之一。在這里,您可以親臨康熙大帝渡黃河的古渡口、昭君出塞和親留在大漠的月牙湖。景區(qū)內(nèi)的大漠風光、黃河古韻、自然濕地、黃沙擁長河的塞外奇景,是原生態(tài)自助游的好去處。古老的羊皮筏子,原始的沙漠之舟駱駝,現(xiàn)代的黃河龍舟,刺激的沙海沖浪,是寧夏最好玩的地方。中國原生藏獒展示基地、寧夏民俗文化博物館、寧夏沙漠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落戶于此。[1] 景區(qū)位于銀川市興慶區(qū)月牙湖,距銀川市52公里,距銀川河東機場38公里,距銀川火車站66公里。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32.3平方公里,整個景區(qū)由六大景點構(gòu)成,分別是功能服務區(qū)、黃河濕地公園、望娘亭、觀日臺、古渡口、月牙湖。
黃沙古渡簡介
黃沙古渡是一處古老的黃河渡口,明朝慶靖王朱栴詩《黃沙古渡》描述了這里的壯麗景色,也闡述了黃沙古渡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景區(qū)位于銀川市興慶區(qū)月牙湖,距銀川市52公里,距銀川河東 機場38公里,距銀川火車站66公里。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55.3平方公里,分別由門戶區(qū)、沙漠野生動植物觀賞區(qū)、黃河濕地公園、黃河古渡、月牙湖、黃河古鎮(zhèn)六大區(qū)域。景區(qū)深入挖掘了黃沙古渡歷史文化,恢復與建設了黃河祭臺、寧河臺、觀日臺、禹王井、黃龍鎮(zhèn)河、古渡口、黃河漁村、黃河古鎮(zhèn)、古渡人家、黃沙古渡黃河樓、塞外渾懷障、蘆蕩飄雪、黃河人家、古渡、黃河小鎮(zhèn)、大漠孤煙黃河落日、烽火臺、時來運轉(zhuǎn)閣、橫城古渡、橫城堡渡黃河、朱栴巡邊、康熙渡黃河、昭君出塞和親雕塑等古跡景觀;復原了大漠駝場、漠北大營、黃河灘老羊圈。
黃沙古渡
黃沙古渡原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是寧夏新興的王牌景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濕地公園、是中國最佳生態(tài)休閑旅游勝地、明清寧夏八景之一。在這里,可以看到康熙大帝渡黃河的古渡口、昭君出塞和親留在大漠的月牙湖。景區(qū)內(nèi)的大漠風光、黃河古韻、自然濕地、塞外奇景,是原生態(tài)自助游的好去處。驚險的沙漠歡樂谷、古老的羊皮筏子、現(xiàn)代的黃河飛梭、舒適的古渡人家,是寧夏最好玩的地方。中國原生藏獒展示基地、寧夏民俗文化博物館、寧夏黃河古渡奇石館、寧夏沙漠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落戶于此。 景區(qū)位于銀川市興慶區(qū)月牙湖,距銀川市52公里,距銀川河東機場38公里,距銀川火車站66公里。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32.3平方公里,整個景區(qū)由六大景點構(gòu)成,分別是功能服務區(qū)、黃河濕地公園、望娘亭、觀日臺、古渡口、月牙湖。
景點類型:自然保護區(qū)
最佳季節(jié):4月-10月最佳。
建議游玩:5小時
門票:60.00元
開放時間:08:00~16:00
地址:銀川市二零三省道
電話:0951-6119999
黃沙古渡歷史
黃沙古渡的名稱源于黃沙嘴。 滔滔萬里黃河在寧夏腰部穿過,流程390多公里,在寧夏有許多 古老的渡口。據(jù)一些地方志記載,明清時期的官渡有橫城、高崖、李祥、馬頭、臨河、永康、常樂、新墩、寧安堡、廣武、老鼠嘴、張義、青銅峽、冰溝、泉眼山和田家灘南等16處,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橫城渡口。橫城渡口是一處古老的黃河渡口,早在西夏時期就已有了,是西夏國重要交通咽喉。橫城位于銀川市東30余里的黃河東岸,這里登高東望,是浩瀚無垠的黃沙,隔河西眺,則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滔滔的黃河水,從這里向北奔騰而去;蜿蜒的明代長城向東南伸延。由于橫城之北有個地名叫黃沙嘴,所以明代又把橫城渡稱為“黃沙古渡”。
黃沙古渡在明代時期更加繁盛。明代翰林玉家屏,曾把這里的盛況 寫進他的《中路寧河臺記》一文中。寧河臺是明代為了保護這個渡口暢通無阻而修筑的戍臺。臺高5.5丈,上面建亭3楹,四面建成廂房。臺外有一道城墻, 周長90余丈,高2.4丈。城墻四面各有重門。管理渡口的官員和保衛(wèi)渡口的士兵,都住在寧河臺上。當時寧夏地處邊防前沿,屬明代“九邊”之一,《中路寧河臺記》指出:“橫城之津危,則靈州之道梗。靈州之道梗,則內(nèi)郡之輸挽不得方軌而北上,而寧夏急矣!”這說明了黃沙古渡在軍事、交通上的重要性。前人曾對黃沙古渡繁忙有所描述:“河流東下自昆侖,濁流排山曉拍津。來往行人喧渡口,只因名利少閑身。”黃沙古渡周圍的黃沙與綠野,烽火臺與萬里長城,黃河與渡船,灘渚與芳草,戍卒與渡客,構(gòu)成了一幅獨特景色的塞外風光。 黃沙古渡自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把它當作黃河水運的重要港口。
自北魏開辟黃河水運以后,歷史興盛不衰,唐代的朔方軍鎮(zhèn)設在靈州,所需軍糧經(jīng)常由北都(山西太原)購買,然后溯河而上,運到靈州。唐高祖李淵為防御突厥,曾下令在靈州置水師,派大將于筠到江南召募船匠來靈州造船,在黃河上建立起我國第一支艦隊,黃沙古渡一時又變成了軍港。唐朝還建立六城水運匣,專門管理今寧夏、內(nèi)蒙古一帶的黃河水運業(yè)。元代科學家、水利專家郭守敬建議寧夏黃河通漕運,元世祖忽必烈,采納他的建議,同時還下令建立應理州(中衛(wèi)縣)到內(nèi)蒙古東勝的水驛,沿河設立驛站10個,有驛船66艘。清代康熙皇帝于1688年親征噶爾丹,派左都御史于成龍在寧夏調(diào)運軍糧,征集船只103艘。康熙及隨從陸路來寧夏,返京時則從黃沙古渡乘船走水路,共用船只101艘,其中還有一艘“樓船”,康熙途中作詩一首:歷盡邊山再渡河,沙平岸闊水無波。湯湯南去勞疏筑,唯此分渠利賴多。以此描述黃沙古渡的繁忙景象以及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黃沙古渡自古以來是寧夏水運的重要港口。 到了近代,隨著對外貿(mào)易的開展,制草,毛紡等輕工業(yè)的興起,
給寧夏水運事業(yè)帶來了生機。公元1880年以后,英、德商人陸續(xù)在寧夏石嘴山設“洋行”,最多時達10家。這些洋行在寧夏全境及甘肅,青海設有分行,專門收購羊毛皮張。以皮筏、木船、駱駝運到石嘴山打包,然后再裝船運到包頭轉(zhuǎn)口。民國初年,寧夏成為西北貿(mào)易門戶,水運業(yè)很發(fā)達,有船只1000多只,寧夏出口物資70%以上水運,主要口岸是黃沙古渡、中衛(wèi)、寧安堡、石嘴山,其中黃沙古渡一處,每年輸入布匹、百貨、雜貨約13000 擔,輸出甘草、羊皮1000擔,羊毛1000萬斤,是寧夏最繁忙的港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寧夏黃河水運一度發(fā)展到最盛時期, 在50年代“一五”計劃時期,寧夏擁有木船近1000只,有木船、機帆船、拖輪等大小船隊。修建包蘭鐵路時,主要靠木船發(fā)揮了作用,許多建材、石料、笨重設備,大都用木船運輸。青銅峽大壩建成后,由于未設計船閘,寧夏水運事業(yè)才逐步衰落下去,黃沙古渡逐漸失去昔日的繁榮。
2003年,陶樂縣人民政府批準在月牙湖設立黃沙古渡生態(tài)建設公司,重新恢復黃沙古渡盛名,建設月牙湖生態(tài)保護區(qū)。2004年經(jīng)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決定撤縣并鎮(zhèn),把陶樂縣以月牙湖鄉(xiāng)為界,劃歸銀川市管轄,黃沙古渡生活建設用地也得到了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復。2005年銀川市人民政府為保護黃沙古渡月牙湖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批復成立了月牙湖濕地保護區(qū)。黃沙古渡按規(guī)劃分三期投資建設,總投資為7700萬元。2005年以來,已投資900多萬元,完成了供電、供水、道路、綠化等基礎建設,規(guī)劃建設了生活區(qū)、沙漠運動區(qū)、生態(tài)觀光區(qū)、濕地保護區(qū)、黃河碼頭等。
2006年4月28日黃沙古渡正式接待游客,在27平方公里的規(guī)劃范圍內(nèi)匯集了黃河、大漠、濕地、湖泊、田園為一體的自然景觀,也只有在這里才可以真正體會到“大漠黃河、塞北江南”的壯觀雄奇。相傳康熙微服私訪及親征噶爾丹、昭君出塞和親、蒙恬北擊匈奴皆由此渡河西進。黃沙古渡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開發(fā)建設的主題思路是通過旅游規(guī)劃,逐步形成黃沙古渡落日觀光、濕地保護、治沙示范、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民族民俗風情、大漠挑戰(zhàn)、黃河漂流、沙浴康體、休閑娛樂、黃龍祭祀為一體的特色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
寧夏民俗博物館簡介
輯 黃沙古渡民俗博物館是以搶救、保護、收藏、展示西北地區(qū)以及黃河流域具有代表性民間民俗物品為主要內(nèi)容的綜合型博物館。坐落在黃沙古渡旅游景區(qū)內(nèi),占地面積12000㎡,其中展廳面積2300㎡,共計26個展廳。館內(nèi)共分幸福年代、生產(chǎn)、生活、農(nóng)具、石器、銅器、燈具、木雕、工匠制造、皮影、年畫、剪紙、繡品、泥塑、毛文化等展廳。館內(nèi)藏品資源豐富,特色鮮明。
主要藏品有西北地區(qū)以及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生產(chǎn)、生活當中常見的各種工具、農(nóng)具、器具物品,如各種木器、家具、運輸工具、工匠制作工具、生活用具和剪紙、年畫、皮影、小人書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石器館和燈具館。這些民俗物品,從不同側(cè)面集中反映了西北地區(qū)以及黃河流域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shù)、審美、勞動、居住、民俗、民風、民情的歷史風貌。是我國北方千百年來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歷史見證。寧夏民俗文化博物館以黃沙古渡旅游景區(qū)為依托,利用原有民居風格的四合院作展館進行陳列和展示。配備了專職人員,進行了專門培訓。安全、安防設施齊全有效,免費開放,讓廣大游客在游覽黃沙古渡自然景觀的同時,享受民俗文化帶來的美妙樂趣。
黃沙古渡國家濕地公園簡介
月牙湖濕地位于銀川市興慶區(qū)月牙湖鄉(xiāng),依黃河東岸,距市區(qū)約30公里。區(qū)域匯集了黃河、大漠、濕地、湖泊、田園為一體的自然景觀,面積3586.7公頃。其中:核心區(qū)面積為866.7公頃,緩沖區(qū)面積為1453.3公頃,試驗區(qū)面積為1266.7公頃。月牙湖濕地區(qū)由湖泊、淺灘、灌叢、草甸、沙丘構(gòu)成,主要包括月牙湖及周邊的河灘 濕地,黃河在此流速變緩,形成了1.3萬畝灘涂濕地,生長著茂密的蘆葦?shù)茸匀恢参铮瑮⒅?0余種野生鳥類;灘涂內(nèi)有一形似月牙的湖泊,俗稱月牙湖,也是當?shù)卦卵篮l(xiāng)名稱的由來。這里生長著茂密的天然蘆葦、蒲草。修建了鳥類觀測臺,棲息著河鷗、大雁、山鴨、山燕、沙燕、灰鶴、白鶴、沙雞等40余種珍禽候鳥。沙丘種植了花棒、沙蒿、楊柴等種籽3000多畝,栽種花棒、沙柳、新疆楊、沙棗樹、刺槐等樹苗500余萬棵,成為保護最好的一片沙漠植物群。
\規(guī)劃建設為濕地保護區(qū)、灘涂生態(tài)涵養(yǎng)區(qū)、古渡蘆蕩景觀區(qū)、塞上田園觀光區(qū)、治沙示范區(qū)、黃河水上娛樂區(qū)等。
黃沙古渡交通
一、前往月牙湖:
1、13路中巴:銀川市博愛醫(yī)院門口,途經(jīng)大團結(jié)廣場,到黃沙古渡(月牙湖)下車即可。
發(fā)車時間:11:00、14:00、16:00、18:00
返回時間:7:00、8:00、9:00、14:30
2、銀川汽車南站:銀川到陶樂的快客首班9點發(fā)車。
自駕路線:
1、銀川出發(fā)——大團結(jié)廣場——石油城——掌政鎮(zhèn)——鳴翠湖——黃河二橋——203省道向北——龍泉山莊——兵溝漢墓——黃沙古渡(月牙湖)
2、銀川出發(fā)——銀古高速路——黃河大橋——金水園——203省道向北——龍泉山莊——兵溝漢墓——黃沙古渡(月牙湖)
3、大武口——平羅——平陶黃河大橋——203省道向南——高仁鎮(zhèn)——黃沙古渡(月牙湖)
4、石嘴山市惠農(nóng)區(qū)——石嘴山黃河大橋——203省道向南——陶樂鎮(zhèn)——高仁鎮(zhèn)——黃沙古渡(月牙湖)
5、吳忠市——靈武市——望遠鎮(zhèn)——永寧縣——銀川市——銀古高速路——黃河大橋——金水園——203省道向北——龍泉山莊——兵溝漢墓——黃沙古渡(月牙湖)
二、前往銀川文化城
銀川市區(qū)乘坐11路、39路、101路、101路a線、102路、301路、brt1號高峰支線、游1路、游3路到銀川文化城站下車。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nèi)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wǎng)!請繼續(xù)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wǎng))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4879.html
黃沙古渡在哪里?黃沙古渡屬于哪個省?黃沙古渡在哪個省?
相關黃沙古渡,黃沙古渡在哪里,黃沙古渡屬于哪個省?黃沙古渡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