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哪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哪個省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哪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屬于哪個省哪個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哪個?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旅游,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哪里,怎么走?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州),州府駐德令哈市,是青海的8個地級行政區之一,地處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是典型的高寒干燥大陸性氣候區。全州總面積32.58萬平方千米,共轄3個縣級市,3個縣。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的衢地,南通西藏,北達甘肅,西出新疆,處于青甘新藏四省區交匯的中心地帶,也曾是通往西域的古“絲綢之路”輔道。境內蘭西拉光纜、青新光纜、青藏750千伏交直流聯網線路貫穿全境,格爾木-拉薩成品油輸油管線和澀寧蘭輸氣管線分布境內,青藏鐵路和國道109、315線橫貫全境,并與國道215線、西部大通道及省、州道縱橫貫通,是連接西藏、新疆、甘肅的戰略支撐點和祖國西部腹地的交通樞紐。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簡介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國青海省西部,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而聞名。這里有壯美的高原草原、雄偉的雪山冰川、神秘的湖泊和瀑布,同時還保留著豐富的蒙古族和藏族傳統文化,吸引著眾多旅行者來此領略其獨特之美。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北部,東鄰青海湖,西接新疆,南瀕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北鄰甘肅省酒泉市。全州總面積約27.49萬平方公里,境內地勢起伏,地形復雜多樣。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uploads/litimg/20231212015215_22870.jpg)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歷史沿革
海西歷史悠久。古為西羌地,兩漢時轄境東部為先零卑禾等羌人部落活動范圍,西部屬“若羌國”。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置西海郡,轄境東部屬之。王莽末郡廢,復為羌地。
東晉后期,轄境西部為吐谷渾屬地,東部為鮮卑乙弗國地(后并于吐谷渾)。吐谷渾首領拾寅在位時(約452年),曾在白蘭(今都蘭縣諾木洪一帶)修建城廓,至吐谷渾伏連籌即位期間(491-529年)曾建都于轄境境內,后移置伏俟城(今共和縣石乃亥鄉鐵卜洽古城)。
隋大業五年(609年),隋軍擊敗吐谷渾,在其地設置四郡,轄境東部屬西?,西部屬鄯善郡。隋末,吐谷渾復據故地。
唐貞觀十年(636年),吐谷渾成為唐屬國。龍朔三年(663年),吐蕃王國滅吐谷渾據有其地,轄境州曾隸吐蕃臘城節度使。
宋代,轄境西部為撒里畏兀爾(即黃頭回紇)地,東部為吐蕃地方政權——角廝啰勢力范圍。
元代,轄境州西北地區為甘肅行省沙州路轄區,其余大部為宣政院所屬吐蕃等處宣慰司轄區。元順帝時,設曲先答林元帥府,封卜煙帖木兒為寧王,鎮守今柴達木西部地區。
明初,轄境為安定、阿瑞、曲先、罕東四衛地,由西寧衛兼管。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左右,東蒙古諸部開始進入青海,攻破塞外四衛,至此,成為東蒙古諸部統治地區。崇
禎十年(1637年),居住在今新疆衛拉特蒙古(即西蒙古)和碩特部,在其首領顧實汗的率領下進入青海,統轄轄境地區。
清雍正三年(1725年),清庭編定青海蒙古左右兩翼盟29旗,轄境州境劃定9個蒙古旗,統歸“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管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班禪商上喇嘛移住巴彥托輝、岳霍洛依(即今都蘭縣香日德一帶),為班禪香家旗。咸豐八年(1858年),藏族汪什代海部落遷入今峻縣境內駐牧,當地的蒙古北前旗北遷祁連。至光緒年間(1875-1908年)藏族溝里、日安兩個百戶部落遷入今都蘭縣境內落居。
民國元年(1912年)7月,青海辦事大臣改為青海辦事長官,轄境地區屬之。次年增設蒙番宣慰使,管理蒙藏事務。民國四年(1915年),改由甘邊寧海鎮守使兼管。民國六年(1917年),歸都蘭理事轄,上隸甘邊寧海鎮守使。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都蘭理事為都蘭縣,轄境州全境,上隸青海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在今都蘭縣察汗烏蘇鎮設立青海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稱青海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都蘭縣屬其管轄。此間,從民國二十四年至民國三十年(1935-1941年),生活在新疆的部分哈薩克族先后遷入轄境州境內落居。
1949年9月,青海解放。同年11月成立都蘭縣人民政府(駐地察汗烏蘇),轄境州全境,直隸青海省。
1952年9月26日,撤銷都蘭縣,設立縣級“都蘭縣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
1954年1月25日,改建為專區級“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區”(駐察汗烏蘇)。
1955年12月12日,更名為“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州”。 為開發建設柴達木盆地,1955年7月30日,在格爾木設立了“柴達木工作委員會”,作為青海省人委派出機構,處理開發建設柴達木盆地的日常工作。
1956年2月,更名為“柴達木盆地工作委員會”,同年3月駐地遷至大柴旦。
1957年4月,撤銷“柴達木盆地工作委員會”,改設“柴達木盆地行政委員會”。
1958年1月,更名為“柴達木行政委員會”。
1959年1月,海西州人委由察汗烏蘇遷駐大柴旦與“柴達木行政委員會”合署辦公。
1963年8月26日,撤銷“柴達木行政委員會”,全政區稱“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
1966年4月,州府遷駐德令哈。
1984年5月,全州的哈薩克族群眾自愿要求,并經國務院同意,全部遷返新疆。
1985年5月21日,定名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88年4月19日,設立縣級德令哈市,以德令哈鎮和烏蘭縣的懷他頭拉、戈壁、郭里木、宗務隆、畜集五個鄉為德令哈市的行政區域。
2018年2月22日,經民政部(民函〔2018〕48號)批準,撤銷茫崖行政委員會和冷湖行政委員會,設立縣級茫崖市,以原茫崖行政委員會和冷湖行政委員會所轄區域為茫崖市的行政區域。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行政區劃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轄3個縣級市、3個縣,分別是德令哈市、格爾木市、茫崖市、都蘭縣、烏蘭縣、天峻縣,另有大柴旦行政區,管理自治州直轄的柴旦鎮、錫鐵山鎮。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德令哈市烏蘭東路16號。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北臨甘肅,西接新疆,東與青海海南、海北藏族自治州相連,南與青海玉樹、果洛藏族自治州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90°07′-99°46′,北緯35°01′-39°19′。東西長約837公里,南北寬約486公里,全州總面積32.58萬平方千米,州域主體柴達木盆地面積25.6萬平方公里,占全州面積的85.28%。
地形地貌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域以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環抱著的柴達木盆地為主體,盆地海拔2675-3200米,四周高山海拔3500-4500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盆地從邊緣至中心依次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湖沼5個地貌類型,呈環帶狀分布,可劃為3個大地貌區、7個中地貌區,23個小地貌區。從成因上分主要有構造地貌、流水地貌、湖泊地貌、冰川地貌、冰緣地貌、風成地貌、黃土地貌、夷平面、喀斯特地貌、重力地貌。
氣候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典型的高寒干燥大陸性氣候區,由于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復雜,可分為柴達木盆地干旱荒漠區和盆地四周山地高寒區。兩個氣候區的氣候特征截然不同。柴達木盆地干旱荒漠區,由于深居大陸腹地,四周高山環繞,西南暖濕氣流難以進入,所以降水稀少,氣候干燥。盆地區海拔一般在2700-3200米之間,在青海省內仍算為地勢較低地區,所以在省內氣溫較高。盆地四周山地寒區,地勢高峻氣候寒冷。降水日數少、降水量小是海西州降水的主要特點。全州年平均風速因受地勢影響而不同,盆地一般都在3-4米/秒,山地年平均風速4米/秒以上。海西州海拔在2675至6860米之間,氣壓、空氣密度、含氧量和水沸點溫度均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水文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有大小河流160余條,流域面積大約500平方公里,常年有水的河流有40余條。多年平均徑流量超過一億立方米的河流有那棱格勒河、布哈河、柴達木河、疏勒河 、格爾木河、魚卡河、呼倫河、烏圖美仁河、黨河、沱沱河、哈勒騰河、巴音河、木里河、 諾木洪河、塔塔棱河、察汗烏蘇河等16條,流域面積近30萬平方公里。有湖泊90多個,其中察爾汗鹽湖最大,面積5856平方公里。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42個,總面積1967.7平方公里其中湖水礦化度小于2克/升的淡水湖泊巧個,面積476.9平方公里;咸水湖6個,面積322.3平方公里;鹽湖21個,面積1168.5平方公里。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風景名勝
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也叫茶卡或達布遜淖爾,“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鹽的海;“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茶卡鹽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附近。其南面有鄂拉山,北面青海南山,與青海湖相隔。鹽湖邊緣呈放射狀展布的茶卡河、莫河、小察汗烏蘇河等河水入湖,在湖區東部泉水發育,以地下水的形式補給茶卡鹽湖湖盆。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距西寧750公里,青藏鐵路穿行而過。鹽湖東西長160多公里,南北寬20~40公里,鹽層厚約為2~20米,面積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還出產聞名于世的光鹵石,它晶瑩透亮,十分可愛。伴生著鎂、鋰、硼、碘等多種礦產,鉀、鹽資源極為豐富。鹽湖周圍地勢平坦,荒漠無邊,但風景奇特。風和日麗時,浩瀚的湖面如同一個巨大的寶鏡,放射出銀色的光芒,熱氣騰騰,波光閃爍,真似碧波萬頃的海洋。湖中的鹽花,晶瑩透明,千姿百態,有的像珊瑚、寶塔、花朵,有的似星座、象牙、寶石,令人愛不釋手,贊嘆不已,被譽為藍色的花。置身于花叢中,使人遐想無邊,仿佛在仙境中漫游。湖中還出產被譽為“鹽湖之王”的珍珠鹽,顆顆純白如雪,粒,摑嵢缬瘛
可魯克湖-托素湖濕地自然保護區
可魯克湖-托素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柴達木盆地東北部,海西州德令哈市境內,地理坐標為地理坐標為北緯37°1′~37°21′,東經96°44′~97°25′,東距德令哈市42km。托素湖湖水面積16748公頃,是德令哈盆地最低點;可魯克湖湖水面積5860公頃,是德令哈盆地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四周有多條山谷洪積扇向心于此。保護區總面積115000公頃,其中濕地面積39848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34.65%。保護區地處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中部,柴達木盆地東部的荒漠、半荒漠地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山地、高原、盆地等生境地帶為珍稀動物和眾多的野生動物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茫崖翡翠湖
位于茫崖市花土溝鎮,在315國道、格庫鐵路南邊2公里處,距離花土溝鎮和機場23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出行方便。自2018年這處旅游資源區開放后,共吸引約37萬游客進湖游玩,現已經成為海西州內和青海新疆自駕游的必到打卡點。豐富的礦產、獨特的地貌造就了茫崖不一樣的神秘面貌。
臺吉乃爾湖
位于在格爾木市,柴達木盆地內,是一個以鹵水為主的特大型鋰礦床,因此也造就了東臺吉乃湖藍的令人心醉的景色。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
可可西里蒙語意為“青色的山梁”。藏語稱該地區為“阿欽公加”。是原始環境保存完好的地區之一,也是目前中國建成的面積較大、海拔較高、野生動物資源較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煽晌骼餁夂驀篮,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無法長期居住,被譽為“生命的禁區”。
雅丹魔鬼城
這里又稱南八仙,地處青臧高原柴達木盆地北緣。它是由一列列斷斷續續延伸的長條形土墩與凹地溝槽間隔分布的地貌組合,被地質工作者稱為雅丹地貌。“南八仙”的名字是為了紀念解放初期在此犧牲的8位女地質勘探員。南八仙雅丹地貌是柴達木盆地的主要地貌類型之一,屬典型的雅丹地貌之一,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境內一個叫冷湖的石油小鎮邊。這里的雅丹林總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60米,是迄今國內發現較大的風蝕土林群。
大柴旦翡翠湖
位于伊克柴達木湖東北側、大柴旦鎮區西北十公里處,屬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原是大柴旦化工廠鹽湖采礦隊采礦區。因湖水在陽光下清澈湛藍,色如翡翠,故得名“翡翠湖”。翡翠湖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湖水宛若鏡面般的散布在四處,水里倒映著藍天白云和柴達木山的皚皚雪峰,景色賽過茶卡鹽湖,美得令人窒息,只有身在其間才能深刻感受。
格爾木昆侖旅游區
格爾木昆侖旅游區位于柴達木盆地,是國家4A級旅游區。旅游區充分發揮了昆侖山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柴達木盆地豐富的資源,旅游區已經發展成為以工業旅游、尋根朝覲、登山探險、歷史探古、文化旅游等為主題的西部旅游的核心地。格爾木昆侖文化旅游區擁有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茶卡鹽湖和萬丈鹽橋帶人們進入了一個如夢如幻的鹽之世界。納赤神泉被譽為“冰山甘露”,至今仍傳頌著文成公主進藏時在此歇息的佳話。
昆侖山地質公園
昆侖山地質公園,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公園面積1403平方公里。由納赤臺景區、西大灘景區、瑤池景區,三個風格各異的景區組成。中國道教文化里,昆侖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也是“萬神之鄉”。昆侖山還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場所在地,后因變故逐漸隱出。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青海省東昆侖格爾木境內納赤臺-昆侖山口段,地理坐標:東徑93°09′35″—94°36′37″;北緯35°37′53″—36°03′35″,海拔3540~6178.6米。總面積1403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面積350平方公里。有大地震斷裂帶、玉珠峰、現代冰川、泥火山型冰丘、昆侖玉礦區等9個景區。園區內最高處為昆侖山玉珠峰,海拔6178米。公園主要地質遺跡沿山一灘一溝呈帶狀分布呈帶狀分布。公園總體布局為“123”,即:一中心:青海格爾木昆侖山國家地質公園管理接待服務中心。建設公園的管理機構辦公場所等設施。兩軸線:野牛溝-西王母瑤池游覽線;納赤臺-西大灘-昆侖山口科考線。三景區:納赤臺景區、瑤池景區、西大灘景區。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
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又名水上雅丹,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西臺地區,東距海西州州府德令哈340公里、大柴旦行委240公里,南距格爾木市350公里,西距茫崖鎮350公里,北距敦煌500公里,緊靠315國道線,處于西寧-青海湖-茶卡鹽湖-水上雅丹-敦煌-嘉玉關-張掖的環線旅游的重要節點位置。烏素特雅丹地質公園位于青海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歷經千萬年的地質運動和時空蒼變,孕育和形成一片世界面積最大、最為壯觀的雅丹群落,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南八仙、俄博梁地區。烏素特雅丹位于南八仙雅丹群之中,區域內雅丹土丘高10-25米,最高可達50米。雅丹遍布于湖泊之中,是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一處水上雅丹景觀。烏素特雅丹西臨一里坪,東連馬海,在大柴旦行委以西約240公里的東臺吉乃爾湖和西臺吉乃爾湖之間的鴨湖,這里本來沒有水,有年山洪暴發,發源于昆侖山的那棱格勒河河水改道,淹沒了這片區域,形成了水上雅丹地貌。
無極龍鳳宮
無極龍鳳宮(西王母廟)位于青藏公路109國道旁,可乘車沿109國道直接到達,距格爾木區110公里。景區內有姜子牙及其坐騎四不象的雕像和其他道教尊神的雕像、無極龍鳳宮殿等組成,無極龍鳳宮(西王母廟)是供奉三圣母的昆侖山道觀,既西王母、九天玄女、金圣老母,另外殿中還供奉著釋迦牟尼、十世班禪大師像和鴻均師祖像。
吐蕃墓葬群
吐蕃墓葬群是唐代吐蕃墓葬群,在距都蘭縣城察汗烏蘇鎮10公里處的熱水附近,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墓群分布在一公里長的范圍內,共有古墓二百余座,據考證是中晚唐時期的吐蕃大型墓群。各個墓葬均有數量不等的牛、羊、馬、狗、鹿等陪葬動物骨骼,還有大量的其它隨葬品,如木勺、陶罐、木碟、皮毛等。
二郎洞
二郎洞位于天峻縣城西南部,距縣政府駐地約23公里,藏語名“關角直合孔”。相傳格薩爾王與霍爾打仗時,格薩爾的大將(格薩爾的侄子)吾葉德合戰死,格薩爾悲痛之下拔劍砍下北側一個山頭(即無頂山的山頭),又用劍戳成山洞,在大洞內為其侄念(甘珠爾)經文108部,歷時9年零9天。終超度成仙。又傳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同二郎神楊戩大戰于此,山洞為二郎神藏身之處,由此而得名。二郎洞在形似圓錐體的獨立小山內,其山下底周長為400米,高約25米,洞口朝西,洞口兩側原有長1.5米、寬0.8米、高0.8米的108塊長方形青石,砌成長10米、寬6米、高4米,周長為32米的長方形圍墻,圍墻正中留有通往洞內之正門,正門兩側分別設有相對稱的小門。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歷史文化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熱水墓群、塔溫搭里哈遺址、塔溫搭里哈遺址、格爾木將軍樓
更多湖南旅游、國內旅游、長沙旅游、長沙到張家界旅游、長沙到鳳凰古城旅游、長沙到韶山旅游、就在97616旅游網!請繼續關注與支持(97616旅游網)http://www.917925.com/
http://www.917925.com/vjingdian_5094.html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哪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屬于哪個。亢N髅晒抛宀刈遄灾沃菰谀膫?
相關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哪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屬于哪個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哪個省
- 65元/人韶山一日游_長沙到韶山一日游團購
- 228元/人長沙到岳陽旅游,長沙到岳陽一日游
- 110元/人長沙一日游,橘子洲頭-岳麓山一日游
- 35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二日游純玩旅游團
- 388元/人長沙到鳳凰古城三日游團購特價游游
- 4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二晚二日游旅游
- 58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黃龍洞三日游旅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三日游
- 9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鳳凰古城四日游
- 800元/人長沙到張家界、天門山四日游團購